iReader Smart X 使用體驗:快 2020 年了,為什麼要再提起筆?

​聊到電紙書,或許你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品牌就是亞馬遜的 Kindle;那如果聊到國產電紙書品牌,就不得不提掌閱旗下的 iReader。

iReader 十月上旬推出了一款新品 Smart X,一塊 10.3 英寸的 E-ink 墨水屏,比以往普通電子書閱讀器都要大,還配備了一支筆,掌閱為它起了一個很閃亮的中文名字:「超級智能本」(這裡的「本」並非「筆記本電腦」,而是指「筆記本」或「記事本」),說到底其實就是一款「電子筆記本」產品。


iReader Smart X 使用體驗:快 2020 年了,為什麼要再提起筆?



iReader Smart X 正面採用電紙書近期才開始流行的純平設計,一塊 10.3 英寸的 E-ink 電子墨水屏,尺寸略小於一張 A4 紙,分辨率為 1872 x 1404,像素密度 227ppi。


iReader Smart X 使用體驗:快 2020 年了,為什麼要再提起筆?



磨砂的塑料機身,質感與基礎款 Kindle 相近,防滑效果不錯。實測重 367g,數據上看並不輕盈,其實已經比機身尺寸相近的 11” iPad Pro 輕了 100g 左右,大尺寸機身將質量分散了,實際手持也不會有過分的墜手感。


iReader Smart X 使用體驗:快 2020 年了,為什麼要再提起筆?



這支筆同樣採用了塑料材質,質感雖略顯廉價,但握感不錯,9g 的重量跟普通圓珠筆重量無異,橫截圓角三角形的設計,能防止如第一代 Apple Pencil 放肆滑動的窘況,還能保證握筆的手感。


iReader Smart X 使用體驗:快 2020 年了,為什麼要再提起筆?



這支筆之所以輕,是因為採用了與三星 Note 系列 S-Pen 和 Wacom 類似的電磁筆技術:靠近屏幕時,屏幕下方的電磁板就能與筆尖後方的線圈發生電磁感應給筆供電,而不需要額外的電池。

Smart X 屏幕略帶磨砂,實際的書寫體驗要比 iPad Pro + Apple Pencil 更接近紙張書寫,不僅僅是 E-ink 屏幕的特質能讓筆跡更接近真實紙張的顯示,書寫時的細小阻尼和摩擦的微小「沙沙聲」也是後者沒有的。

iReader Smart X 使用體驗:快 2020 年了,為什麼要再提起筆?


iReader Smart X 使用體驗:快 2020 年了,為什麼要再提起筆?


iReader 提供了鋼筆、鉛筆、圓珠筆、毛筆和馬克筆這 5 種筆跡類型,官方沒有正式公佈這支筆最大壓感等級,但用來應付日常書寫足矣。

另外,官方宣稱的 5ms 筆跡延遲,實際不如 iPad + Apple Pencil 跟手,但稍比 Surface Pen 順些,不會影響日常的書寫體驗,畢竟 E-ink 先天存在著響應速度慢的「硬傷」,能做到如此水平已經不錯了。

為什麼需要 Smart X 這種東西?功能更多的 iPad + Apple Pencil 不是更好嗎?


iReader Smart X 使用體驗:快 2020 年了,為什麼要再提起筆?



雖說 Smart X 的靈魂在於這支筆,但別忘了它出自 iReader 之手,其實還是一本超大的電紙書,背後的「掌閱書城」擁有非常豐富的電子書資源,相比起 Kindle 更高比重的出版書籍,它的網絡文學資源更具有優勢,甚至有語音唸書功能以及有聲書資源,用它來看書要比拿著 6 寸、7 寸普通電子書要來得爽(看漫畫尤是),不過相應會犧牲一定的便攜性。


iReader Smart X 使用體驗:快 2020 年了,為什麼要再提起筆?



就以純粹的閱讀體驗來說,電紙書這類產品的閱讀體驗公認地要比 iPad 舒適,因為眼睛不會接收到直射光,即使看久了也不容易疲憊,更大的 Smart X 亦同理。

但它又跟普通電紙書不同,一支筆能讓你隨時隨地在電紙書上寫寫畫畫,破除了普通電紙書難有互動的壁壘,像極了中小學時同桌記滿筆記的課本,或者是被亂塗亂畫的你的書本。


iReader Smart X 使用體驗:快 2020 年了,為什麼要再提起筆?



它定位「電子筆記本」,什麼做筆記、寫備忘、記閃念甚至是畫手稿都是它基本操作,用途上適合那些對文字書寫有強需求的人群,場景上適合上課、開會、團隊頭腦風暴等取代紙張使用。

iReader Smart X 使用體驗:快 2020 年了,為什麼要再提起筆?


iReader Smart X 使用體驗:快 2020 年了,為什麼要再提起筆?


做過的筆記,不僅能離線轉化成文本,還能將筆記導出到有道雲筆記或者印象筆記這兩個筆記平臺,只可惜並不支持自動同步,需要每次手動導出。


iReader Smart X 使用體驗:快 2020 年了,為什麼要再提起筆?



而這類「電子筆記本」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批註:Smart X 支持 PDF、Office 文檔以及書籍和圖片上的直接批註,這適合學術研究向的科研人員、教師還有中學生、高校生等人群。


iReader Smart X 使用體驗:快 2020 年了,為什麼要再提起筆?



但是,它畢竟只是一塊 E-ink 的黑白屏,導入的文件圖片沒有色彩信息,原文檔的一些彩色字、圖片有關顏色的信息就變成了閱讀的障礙。另一方面,批註的筆跡跟原文件是相互獨立的,並不能直接將筆跡導入到原文件中,唯有截圖,再以圖片的形式保存起來,這樣的體驗難免會有割裂感,不過令人欣慰的是,截圖導出的圖片依然保留著文檔原有的色彩。

於是乎,文檔導入對這類產品來說就很重要了,索尼的電子紙解決方案是直接跟電腦無線綁定,可以管理和同步文檔;而 Smart X 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同步」的機制,只有比較純粹的手動導入、導出文檔功能,有線傳輸、局域網無線傳輸、微信傳輸以及自創的 i 碼配對傳輸,都只解決了點對點傳輸的問題,若是需要接受第三方的大量的、不定時的文檔還是挺麻煩。


iReader Smart X 使用體驗:快 2020 年了,為什麼要再提起筆?



Smart X 有一個登陸管理自己電子郵箱功能,說實話,在 Smart X 查看郵件、寫郵件、寄郵件非常雞肋,效率奇低,但收信箱卻能意外地提供了第三方文檔傳入的思路,這很適合教師等需要集中審批來自四面八方文檔、論文的人群;當然,前提是需要聯網,移動使用確實不太方便,所以 iReader 真的不考慮出個支持蜂窩移動的版本嗎?

續航方面,在關閉背光燈前提下,以每天半到一小時的中等使用強度算,半個月的時間裡只充過一次電,如今電量剩餘 75%,這樣水平還算讓人滿意 — 對 E-ink 設備而言這是正常操作。

E-ink 這種屏幕既是水桶的長板:緩解了電子產品用電焦慮;同時也是水桶的最短板:先天低刷新率的物理特性,降低了它作為一款顯示設備的效率,拖慢了電紙書、電子筆記本的效率、限制了它往更全面功能的發展,而 Smart X 這種形態或許就是當今階段,E-ink 屏幕向大眾市場走得最遠的一步吧。


iReader Smart X 使用體驗:快 2020 年了,為什麼要再提起筆?



作為一本「電子筆記本」,iReader Smart X 三千多的價格,還是將不少人攔在了門外,選擇它你需要有足夠適用的場景。

如果你不是一個經常提筆的人,那麼你不是它的受眾;

如果你只是想要一本可隨身攜帶的電紙書,即使它有一塊看起來很爽的大屏、可自行切換的冷暖背光燈,但它對你來說顯然是大材小用了;

如果你是個設計師、畫家,想隨時隨地在屏幕上完成比較嚴肅的創作,或許 iPad Pro、Surface 這類移動設備更適合你,畢竟黑白屏、缺少第三方應用的 Smart X 只適合基礎簡單的手稿畫。


iReader Smart X 使用體驗:快 2020 年了,為什麼要再提起筆?



它更適合那些需要常常提筆的人、需要電子文檔中批註、需要審閱各種電子文件的人們,當然還有不差錢的閱讀愛好者。而你,是這樣的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