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焦慮的家長就有焦慮的孩子,你有多少不一致,孩子就有多少分裂

有焦慮的家長就有焦慮的孩子,你有多少不一致,孩子就有多少分裂

諮詢中會遇到很多精神分裂患者,有的是自己吃藥同時醫生建議做心理諮詢。還有一種類型患者,他們不承認自己有病,堅決不吃藥,不住院,當然父母也捨不得給孩子強制性送醫院去。於是想借助於心理諮詢幫助患者,如果是家人建議患者主動來諮詢的,最後效果就很好,還有幾例患者當時拒絕吃藥,後來明白了都主動去住院治療,有的甚至能夠上班兒了。最後我總結的經驗是,吃藥配合心理諮詢,效果就會非常好。

現在我把諮詢中的一點經驗,分享給大家,或許能幫助到這樣的患者或者她的家人

一、精神分裂患者最大的問題就是恐懼,所以他才會退縮,不敢出門,不敢見人。

很多時候我們對精神分裂也有很多誤會,有的媒體也會誇大精神分裂的負面消息。實際上精神分裂患者本身是非常膽小的,他怕別人傷害他。所以很多精神分裂患者都會有被害妄想,當然有的重一些的會有監聽和幻聽。他們會聽到別人罵自己,批判自己。別人在監控自己,別人想知道我的想法。所以精神分裂患者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安全感,他感覺到在哪裡都不安全。

首先這種不完全多數來自於家裡,這樣家庭的家長,多數都是焦慮的人。父母焦慮,就會對孩子出現過度保護的現象。什麼是過度保護呢?就是大包大攬孩子所有的一切,表面上我是為孩子付出呢,孩子所有的衣食住行全是父母管。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生存的能力,從小沒有培養孩子互動的能力。這樣的孩子沒有自由,因為他總會在父母的眼皮底下,父母對他是加倍疼愛。完全以孩子為中心,有特殊好吃的,父母會看著孩子自己吃。當然了父母所有的付出一定是有目的性的,就是要孩子好好學習出人頭地,這個實際上是不簡單達到的。一個人可以偶爾好,可一個人做不到永遠好。

有焦慮的家長就有焦慮的孩子,你有多少不一致,孩子就有多少分裂

同時這樣的家長沒有安全感,所以他們給孩子傳遞的都是恐懼的信息。吃飯要吃健康的,不要吃自己喜歡吃的,不要吃快餐,那是不健康的。不要喝飲料,那是不好的。走路需要特別注意!馬路上總有撞死人的。打車注意,出租車殺人事件很多。有的孩子上大型遊樂場,孩子想玩摩天輪,父母又會說,哪裡的遊戲出事兒了,死人了。在外面和同學交往要注意,因為有很多壞孩子,當然還有更多。我們給孩子傳遞的都是恐懼,都是不安全,十多年的傳遞。只有父母是可以信任的,然後父母還要完全控制自己。做事幹涉,孩子根本沒有選擇權,或者說一個人根本做不了自己。

二、有幻聽的孩子都有一個嘮嘮叨叨的家長,有一個焦慮緊張的家長。

表面上看著孩子恐懼膽小,實際上是家長的焦慮和恐懼。孩子已經上大學了,家長一天必須十個電話。孩子週六在學校晚起來一會兒,起來的時候已經有十多個未接來電了。孩子洗澡兒時間,已經有十個來電。我說這都是真實案例,有時候孩子煩了,不接電話,就會把電話打到孩子的好朋友和導員兒那兒去。然後家長或用顫抖的聲音和老師說,我家孩子為什麼沒接我電話?我家孩子出啥事兒了?所以長期這樣焦慮緊張,孩子出事兒是必然的。

有焦慮的家長就有焦慮的孩子,你有多少不一致,孩子就有多少分裂

嘮叨是這樣家長的一個特徵,特別能講道理,大道理一套一套。孩子承認錯誤了也不行,需要給孩子講半小時。長此以往,孩子不病才怪,因為至少在病裡,我能夠做自己。我生病了,我能隨心所欲了。他們再也不管我了,不給我壓力了。當然有的家長即使孩子病了,還是照樣給孩子講道理。所以很多孩子出現幻聽的時候,實際上這些環境都來自於家庭,媽媽爸爸批判的聲音。這些批判會內化,就變成自己批判自己的聲音了。

所以很多孩子原來特別懂事兒,百依百順,對爸爸媽媽特別好。無論爸爸媽媽多麼不講理,多麼情緒化,孩子都會來照顧爸爸媽媽情緒。在這種家庭關係裡,多數時候媽媽會扮演個孩子,孩子反而會變成一個大人。媽媽上孩子身上索愛,求關心,求認同,總有一天孩子會承受不了。所以這些孩子發病之後,變得完全去吃喝玩樂。只吃外賣或者過去自己喜歡吃家裡不讓吃的,原來勤奮現在完全懶惰。原來積極現在完全消極,原來沒脾氣,現在一點兒不如意就馬上生氣,有的甚至開始罵爸爸媽媽。

有焦慮的家長就有焦慮的孩子,你有多少不一致,孩子就有多少分裂

三、有多少衝突就有多少分裂,發病的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儘管他自己都不接受。

不完美的家庭,不完美的爸爸媽媽,總想要培養一個完美的孩子。我們自己做不到的事,我們要孩子去做。然後我們會製造一個虛偽的孩子,因為我們不允許孩子表達真實。真實是被譴責的,所以越是撒謊的父親母親,越是不允許孩子撒謊。這就是不一致的地方,父母自己撒謊,孩子撒謊是正常的。因為言傳身教,可是父母做到撒謊的事情,嘴裡上絕不允許別人撒謊。這給孩子傳遞的信號就是不一致。更有甚者,父親一個思想,母親一個思想,而且是完全相反的,這是家庭出現精神分裂的一個明顯的特徵。

被父母高要求下長大的孩子,他自然會把這種要求內化成自己的,別人可以平凡,別人可以不完美,可是我必須完美。因為在他的內心深處,不完美意味著被批判,甚至意味著會被拋棄,因為不完美是沒有價值的。雖然他們心裡恐懼,可是他們一直表達的勇敢。雖然他們心裡脆弱,可是他們一直表達堅強。因為很多父母都教育自己的孩子必須是正能量的,不允許展現孩子消極的一面。可是消極的一面才是一個人的本能,壓抑一個人的本能,讓孩子成為一個超人。所以發病的孩子才會有英雄主義情結,他們會說美國總統請我去研究問題,聯合國請我去,甚至銀河戰艦都請我去拯救星球。

有焦慮的家長就有焦慮的孩子,你有多少不一致,孩子就有多少分裂

這樣家庭的孩子,無論他做什麼?背後的力量都是為了得到高的優越感。因為他太想得到別人的關注了,太需要別人的肯定了。如果父母知道這點,那麼就要用肯定和讚美來代替批判和指責。有的孩子越展示優越感,父母越批判。父母覺得這樣孩子自高自大,雖然這種優越感是虛假的,可是至少能填補自己內心的匱乏和黑洞。有的家長會把孩子的偽裝完全撕破,孩子就像裸奔一樣,所以這樣才會出現更大的問題。因為一個高的優越感,一種幻想,會讓自己活在內心世界很高興。至少能夠平衡現實世界失敗的打擊,可以讓自己暫時度過這個脆弱的時候。

四、所有的不正常的背後都有一個正常的原因,所以我們要發掘原因,而不是隻看結果。

所以諮詢中我幫助患者回溯過去發生的事件,幫他找到問題的原因,讓他用多維的角度分析。如果今天重新遇到這個事件,應該如何處理?90%以上的被醫院判定的精神分裂患者,他們是有自知力的。除了重的思維混亂,多數人思維清晰,有自知力。我總建議家庭治療,因為家長改變了,孩子的壓力遠就減少很多。很多這樣的家長太嚴肅了,有彈性的家長會給孩子很多種選擇。這樣的家長給孩子的選擇就是華山一條路,你學習不好就考不上好的大學。考不上好的大學就沒有好的工作,沒有好的工作以後生活都是問題。根本不能結婚生子,考不好就是沒有未來,就是死路一條。

有焦慮的家長就有焦慮的孩子,你有多少不一致,孩子就有多少分裂

諮詢中一個46歲的女子患者,她是一個教育工作者。在她心裡她特別恨他哥哥,因為當年哥哥幫她保送到師範大學。可是她心裡最煩當老師,她認為自己如果考試一定會考一個最好的大學。所以在回溯中的她看到當時自己上高中的時候,你們學習壓力大,自己每天都哭。然後她自然理解了哥哥當時為什麼會做這樣的選擇,那一刻她就理解了哥哥,自然和哥哥和解了。她鍾情妄想特別嚴重,然後我就幫她分析。原來和她分手那個男的的優點和缺點,對她付出的和沒有對她付出的。最後她發現一個真相,那個男人並不完美,自己也並不多愛那個男人,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內心想法,經過幾次回溯和分析,她就走出來了。

有一個女精神分裂患者,和別人聊天兒不能超過五分鐘。超過時間就會脫口而出罵人,或者和別人說話完全唱反調。實際上這種情況就是媽媽控制自己,不允許她自己說出自己的心裡話。所以諮詢中我引導她釋放情緒,把壓抑在心裡的憤怒和不滿,完全釋放出來。她對著枕頭連打帶罵很多次,她這種情況就完全消失了。還有一次她心情特別煩躁,我說什麼方式適合你現在的心情。她說我想哼哼呀呀哼出來,我還想撓東西。我說那好,你就撓床單兒吧,同時自己哼呀!她經過一天半的折騰,自己煩躁的情緒就沒有了,然後她說我現在人多的地方,我也不害怕人了。

有焦慮的家長就有焦慮的孩子,你有多少不一致,孩子就有多少分裂

我遇到很多精神分裂患者,各個職業都有,很多人工作一輩子。有一大部分,如果他自己不說有病,你根本發現不了他是一個病人。所以我們不要把精神分裂患者看成是定時炸彈或者殺人狂,實際上多數的時候和我們沒有區別。而且他們心思更細膩,更敏感,觀察力更強,我的經驗是多數人會好起來,能出去工作。當然有一部分確實什麼也做不了,那就只有家人陪伴了。因為對於不想走出來的精神分裂患者,家人陪伴是幫助他最好的方式。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老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三清老師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私信我。

有焦慮的家長就有焦慮的孩子,你有多少不一致,孩子就有多少分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