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威尼斯是在意大利東海岸,也就是亞得里亞海濱。從威尼斯向西橫穿亞平寧半島一直到地中海濱拉斯佩齊亞(La Spezia)的某處懸崖邊上,這裡有一處意大利的國家公園,它是五個懸崖上的村落。這幾個村落加上延綿的海岸線和禿禿的山崗被納入了世界遺產名錄,這裡就是“五漁村”。

這幾個村子周邊除了禿山就是岩石,即使有一點土,也都被當地人掃起來裝花盆裡養花去了。既然沒土,它當然就無法結出任何穀米麥粟的果實,就是五穀不豐登唄。那這裡的人吃什麼?他們下海打魚吃,然後還把打來的魚背到城裡換飯吃,總之,這裡當地人都是漁民。這個鬼地方往北不遠就是熱那亞,所以古時候肯定是屬於熱那亞共和國的地盤,但最早那時候根本就沒有熱那亞人在這裡發財。估計在後來16世紀奧斯曼土耳其人和熱那亞人打鬥的時候有一部分熱那亞難民逃到了這裡,因為這裡與世隔絕,所以這些難民就在這裡苟延了下來。這個地方不通公路,只有一條小路走山羊。這些難民也造不出大船,就會砍樹挖成獨木舟在懸崖下面撈點小魚。所以他們就搬石頭壘點房子當起了穴居人。一直到了19世紀,拉斯佩齊亞蓋了一家軍工廠,然後修了一條小鐵路經過五個漁村中的二個。這下好了,村裡走得動的都扒火車脫離苦海討生活去了,就是坐火車走西口了。如此這般地到了1970年代,不知道是誰發起了旅遊農家樂,不對,是漁家傲,五漁村才開始恢復了生機。有人用火車運來了磚瓦,蓋起了小房子,然後又運來了各色油漆把房子都刷上色,讓人站在海上的船甲板上可以看見這裡有五顏六色的房子。慢慢地,有人來觀察漁村了,那個還不能叫旅遊。後來就有了鐵路上的客車,這才真是開啟了旅遊大業。現在村裡的旅遊從業者已經沒有什麼當地人了,都是職業旅遊工人,平日在村裡接待遊客,每年有假期出去散心。現在的旅遊火車可以通達米蘭、都靈、托斯卡納,肯定要通到羅馬,條條鐵路通羅馬嘛。沿著海岸也有渡輪通航,人們可以從海上觀望幾個村子的彩色建築,還可以咂嘴評論岸邊著裝和未著裝游泳學家們的身材婀娜否。其實最先鋒的旅遊方式是在五個漁村之間練足,叫做“蔚藍色足跡”,原來是走那個羊腸小道,現在可以走一條木棧道。目前從一號村到二號村之間的“情人步道”已經關閉,據說有人和隔壁老王共走這條步道,結果被正牌發現追過來,從山上推下來一塊大石頭把老王給薨了。

我們來的這一天,晴空萬里,日頭熱的能曬死一匹馬。人們都站在峭壁陰影的陰涼下看那邊沒陰涼的岩石。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可以看到山崖棧道上一個人都沒有,一來因為太曬了;二來因為那就是“情人步道”。還可以看到海面上有小型輪渡。村辦碼頭在山窩裡,外面用石頭堆了一段防浪堤。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看看這一小截彎曲的海岸。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像吃東西一樣,有人喜辣;有人怕辣。中國人一般都怕曬,曬黑了就慘了。老外都不怕曬,他們就去那邊陽面山上吃日光宴。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海灣裡有著裝的游泳學家,他旁邊水裡還有一位,不知道著沒著裝。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除了我們,山崖上還有一架海鷗在觀望他們倆。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這裡的海水非常清澈。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從這邊可以看到山上村莊的邊緣。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村口還立著一棵消息樹。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老房子刷綠漆。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在這裡晾衣物都是在背陰處。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看看,太陽曬著的一面牆上油漆的都已經褪色了。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旅行的畫家描繪的五漁村。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村裡的平安大街。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大街走到頭有一一片空場,不知道當地人是不是把它叫Plaza?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Plaza上種著金邊劍蘭。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大街兩邊的房子,鱗次櫛比。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移步平安大街,投身洶湧的客流。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小店裡出售從義烏批來的各種塑料海魚,沒見到帶魚和黃花魚,估計五漁村的廚子就會烹彩色魚。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老王和小李正在街邊漁家傲裡吃五漁村廚子烹的彩色魚。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這裡還有不少等號的。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本地的酒吧裡都有廚子,所以在酒吧吃飯是正業,喝酒反而成了副業。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順著平安大街走到另一頭,就可以到達勝利的彼岸,那裡是一個觀景臺,各路好漢蜂擁過去,然後向後轉。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就可以觀賞五漁村的景色。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岸邊有很多游泳學家們在曬太陽。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我見水裡有很多白沫,很是納悶。後來發現原來有人專門跳到水裡去吐沫。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看完男女吐沫,我們就往回走,順便最後看了一眼路邊的野花。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五:五漁村

我們這次是旱遊五漁村,下次要是有機會,應該嘗試一下水遊。乘船在海上遠觀五漁村一定也很漂亮,很多年前有一個英國人就這麼看過五漁村,那個英國人叫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雪萊有一首著名的《西風頌(Ode to the West Wind)》,其中第一句是“O wild west wind, 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金庸的叔伯兄弟穆旦把它翻譯成“剽悍的西風啊,你是暮秋的呼吸”。雪萊的那個“O”,就是穆旦的那個“啊”,中國現代詩人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啊”。比如那首著名的“大海啊,全是水;駿馬啊,四條腿”。

你看,這本來是說五漁村,結果卻寫到了中國當代詩歌,這就是意識流。不說了,接著再去下一個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