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真中產?牙齒在暴露了你的階層

有數據顯示,中國人每年花在口腔健康產品的錢不到化妝品的1/10,大概是200億人民幣---乍一聽好像不少了---但這個數字,在美國人身上,是1190億美元。而美國人口,比中國少了10億。

我們來聊聊牙齒那些事...

中國人最對不起的器官,是牙

中國有句俗語:牙疼不是病。

老一輩人整日為生計奔波,小病扛著大病推著,牙疼這種小問題根本不會去看醫生,壞一兩顆牙根本不放在心上。

魯迅的牙就非常差,除了生活習慣不好,魯迅甚至認為牙痛是有遺傳的,認為是父親給自己的遺產,因為他父親的牙齒是壞的。

在一項口腔健康調查中,22%的人表示從未接受過口腔檢查,23.5%的人認為“覺得有需要才做”。而“有需要”的時候,往往就是牙病發作的時候。

是不是真中產?牙齒在暴露了你的階層

在中國,口腔疾病的患病率超過了90%,而就診率不到10%。

有數據顯示,在全國35-40歲的人群中,平均失牙數達到2-2.5顆;65-74歲老人平均失牙數9.86顆;80 歲以後,近三分之一的老人嘴裡沒有一顆牙。

是不是真中產?牙齒在暴露了你的階層

這跟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人到80還能有20顆牙的目標相距甚遠。

你的牙齒暴露了你的階層

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正趕上GDP高速增長的十年,住房不愁,衣食無憂。但在醫療,尤其牙齒健康這方面,父母輩的知識卻很欠缺。

有人說這一代人的牙齒成為學區房之後,區分中產的又一標誌。

兩年前,一篇關於一京城“名媛”相親失敗的文章給人留下很深印象。對方是一位成功人士,約會結束前,成功人士建議“名媛”去整整牙,並指出“有錢人家的孩子牙齒不會這樣”…

放眼望去,確實這幾年整牙的人特別多。從政要到明星,再到身邊的普通人,擁有一口好牙成為“政治正確”,更被認為是決定顏值的關鍵,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給牙齒花錢”。

對於富裕階層來說,美白、全瓷、貼面等牙齒美容項目頗受歡迎,花費可達幾萬甚至幾十萬。

31歲的“海龜”張大千牙齒挺整齊的,但她覺得還不夠。

是不是真中產?牙齒在暴露了你的階層

張大千為了擁有美式白牙做了全瓷貼面,花了12萬元。她覺得這錢花的值,“醫生說維護的好,這一口牙至少能保持十多年,一年才8000塊錢,一個月才650塊錢,比做冷光美白省事兒多了。”

“牙生上海則白”

一項統計,越發達的地方,人們對牙齒健康重視程度就越高。

在美國,人均每年花在牙齒保健上的費用大概在1000—1500美元(7000-10000元)之間。最高和最低收入水平人群的牙周炎患病率,相差兩倍。

美國人認為牙齒代表了你的過去和現在,是一個需要終身維護的東西。

有調查顯示,二分之一的美國人平均一年會見兩次牙醫,平均每5000人就有一名牙醫,而在中國,平均每25000人中只有一名牙醫。

是不是真中產?牙齒在暴露了你的階層

一位美國朋友曾經告訴我,美國的小孩基本上都有從小就戴牙套的習慣。我問他為什麼?他說,為了他能陽光自信,將來順利地找到一份好工作。

是的,美國招聘員工要看牙,一口漂亮、整齊的牙齒是加分項。

一位就職於美資企業的HR朋友跟我說,曾經有個女孩,人長得挺漂亮的,但是一開口就是一口很黃的牙齒,還有口氣,直接被pass了。

你可以高矮胖瘦黑白美醜,但是不能牙噁心。一個牙齒整齊的人開二手豐田不會被人鄙視,但一個一口爛牙的人開新款奔馳就會被人鄙視。

美國的牙醫診所比醫療門診還要多,一條大道沒走到頭就數出十幾家牙科診所。走進去診所不大,小的一百多平,大的也不會有多大。看牙的人很多,而且必須預約

美國的患者通常沒什麼“大事”,無非就是洗牙增白做口腔保健等。如果有人掉了牙,那就是天大的事。哪怕再忙,事情再緊急,也必須先到診所把牙弄好了再說。

是不是真中產?牙齒在暴露了你的階層

經濟越好,生活越富裕,牙齒就越成為一種“形象”代言,牙齒越不可忽視。矯正牙齒、種植牙齒、牙齒貼面等都已悄然成為了流行,人群指數型增長。

一口好牙,值得擁有,健康人生,從“齒”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