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瞭解潛意識—魔鏡中的自我

帶你瞭解潛意識—魔鏡中的自我

提到催眠,就不得不提到“潛意識”與暗示”,這是催眠的精髓所在。

你是否曾經苦思冥想過為什麼要改變自己那麼難?

例如為什麼你不能下決心而停止吸菸,將你愛吃的油炸視頻仍在一邊,或者讓自己過得更輕鬆愜意一點,享受生活的美好。答案就在這裡。

有些人會說:“是的,我一定會改變的。”

而另一部分人則說:“不可能,我一直都這樣,改不過來。”

由此可見,似乎在我們的大腦裡隱藏著兩種不同的傾向,即同意或不同意某些東西被改變。

很顯然,在人們頭腦中的每一個想法或意識至少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傾向。

帶你瞭解潛意識—魔鏡中的自我

我們把它們稱為意識和潛意識。意識也可以被稱為積極意識或既定意識,它包括了一個人當前所關注的領域。它讓你做出各種決定,比如早飯吃什麼,給誰打電話,以及下班後去哪裡等等。潛意識則是你大腦中隱藏在人所關注的事情表面之下的一種功能性傾向。

我們知道,潛意識是精神分析學說的核心和基石。

弗洛伊德認為:“一種歷程若活動於某一時間內,而在那一時間內我們又無所察覺,我們便稱這種歷程為潛意識”,這也就是一種不被察覺的,在一定時間內被壓抑,被排擠的情緒經驗活動的過程。

例如在文學藝術領域,多使用“無意識”,而在心理學領域則用“潛意識”。另外和“潛意識”並用的還有“下意識”、“隱意識”等,這大多為譯法上的問題。然而嚴格地說,潛意識和無意識是不能等視的。在弗洛伊德的思想體系中,“無意識”不僅包括反射動作、習慣動作,更多的還包括具體的原始衝動、本能慾望、隱夢,以及各種社會規範所不包容的潛在的衝動和慾望。

帶你瞭解潛意識—魔鏡中的自我

催眠的實質,就是如何通過暗示來影響被催眠者的潛意識。在你的思維構成中,意識是一種抑制成分,其作用就像一個剎車片,而潛意識是想象和衝動的發源地。

當你的潛意識佔上風時,你會感到更加自信,更富創造力。

潛意識是一種沒有被直接察覺到的意識狀態,它影響著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

被催眠的人會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他們做這些事情完全是自願的,因為此時意識沒有過濾和傳遞他們接受到的信息,他們會對催眠師發出的刺激和暗示自動做出反應。

當然,他們的潛意識仍具有道德感、生存本能和自己的觀點,因此有許多事情潛意識是不會違背自己的原則去做的。

帶你瞭解潛意識—魔鏡中的自我

也有很多催眠的表演,舞臺秀,人橋實驗,把人懸空放在椅子上,或者踩在上面。

潛意識能調節你的身體感覺,如味覺、觸覺和視覺,以及情緒感覺等。當你大腦中那扇被關閉的門被打開時,催眠師能直接與你的潛意識對話,他們能觸發所有以上這些感覺,於是你的嘴裡就有了巧克力冰激凌牛奶味道,就有了滿足感以及其他一些感覺。

此外,潛意識還是所有記憶的儲存庫。在催眠狀態下,被催眠者可能想起已完全忘記的事情。精神病學家可以利用催眠術引出這些記億,以便為病人找到解決個人問題的辦法。但是,由於被催眠者的頭腦處於極易被暗示的狀態下,因此,被催眠者也可能會製造出虛假記憶來。基於這個原因,精神病專家在探究處於催眠狀態下病人的過去經歷時,一定要格外小心。

(在醫院經常稱為病人,社會心理機構一般稱為來訪者,用語不同)

帶你瞭解潛意識—魔鏡中的自我

曾經有研究者對人的潛意識進行調查,他們發現,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存在著很多千奇百怪的潛意識。例如,有女人不喜歡酸梅,因為酸梅褶皺的外表會讓她們想起老年人的皮膚,在她們的潛意識裡面,害怕自己變老。

很多男人之所以抽菸,這是他們在延續孩童時代吸吮手指的習慣,如果往前回溯,甚至可以追溯到吮吸母親乳房的回憶。

有些女人會非常細心地蒸煮雞蛋羹,因為在她們的清意識裡,覺得這象徵著生育行為。這些看似毫無道理的想象,雖然沒有件麼可靠的科學依據,但是其中有微妙的聯繫,對人的心理卻產生很大的影響。

帶你瞭解潛意識—魔鏡中的自我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心理專家對NBA籃球隊的比賽考察發現,比賽中投手的好壞決定於投出的頃刻之間。只要他想投出好球,並給出相應的情緒操作,結果就容易如願以償。相反,情緒不好時就容易投出壞球。在投出好球之前,投手一定要充滿信心,這種情況就屬於一種自我催眠。在籃球投出之前,一切好壞結果都會受到自己暗示的作用,進而在潛意識裡增加了自信。

我們人類行動中有不少自我暗示。生活中,一個人受到當時身體與心理狀況的影響。瞻前顧後,結果就會產生不良的自我暗示。比如,一位膽怯者被迫在大庭廣眾前講演,他就會被當時周圍強烈的刺激所震懾,這就如同置身於被催眠的狀態,就會失去行動的自由。這是一種自認不行的暗示在作祟的緣故。

帶你瞭解潛意識—魔鏡中的自我

如果本人能意識到自我暗示這個事實,就具備糾正的機會,只可惜很多人意識不到。

如果你也想了解催眠探索潛意識,通過催眠調取自己的力量,可以私信我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