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剛入門,應該怎麼練習拍照?

丶1561214


很多攝影初學者,在學習攝影入門知識時都會感覺到迷惑,不知道從哪裡入手開始學習。學習攝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合理安排好學習計劃,學習思路自然就開闊了。

學攝影,首先接觸到的就是相機。單反相機的確很複雜,不過只要弄懂了單反的基礎知識就不難了。在這些基礎知識裡,我們先要弄明白快門、光圈、感光度ISO、景深是什麼,這幾大要素的結合才會形成我們最終拍攝出的照片,也就是最基礎的曝光原理。


從圖片可以看出,快門、光圈、感光度這三大要素形成了我們最終的曝光,同時它們又是相輔相成的,三大要素之間又相互制約且相互補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曝光鐵三角”,當它們之間達成平衡,就能得到我們所需要的正確曝光。

弄懂了相機的曝光原理,往後我們再去學習構圖以及各方面的攝影技巧也不遲。下面我會逐一來告訴大傢什麼是光圈、景深、快門和感光度ISO。

一、光圈、景深

圖片裡上面表示景深,下面是光圈。從圖片我們的可以看出,從左往右景深由深變淺,背景越來越模糊。再看看光圈,從左往右光圈顯示的標示是數值越大(f/32),光圈越小;數值越小(f/1.4),光圈越大。



上下結合來看,得出結論就是,光圈越小景深越深,照片的背景越清晰;光圈越大景深越淺,背景也就越模糊。

二、快門


從圖片來看,由左往右標示的快門速度由快到慢。最左邊的1/1000表示千分之一秒,最右邊的1/2表示二分之一秒。也就是說分母越大快門速度越快,分母越小快門速度越慢。在拍攝應用當中,高速的快門能捕捉運動的瞬間,比如拍攝運動中的物體被定格的一瞬間;低速快門能記錄運動的軌跡,比如拍攝夜晚都市的流光、河流溪水的流動感。



三、感光度ISO

從圖片來看,感光度ISO從左往右由低變高。它的高低取決了最終成像畫質的質量。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對光線的適應度就更高,相對的噪點也就越多。所以我們如果想要達到較好的畫質,那麼儘量不要將感光度設置得太高。

通過對光圈、快門和感光度的解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景深越淺,光圈越小則反之;快門速度越慢,進光量越多,運動軌跡越模糊,快門速度越快反之;感光度越高,進光量越大,噪點越多,感光度越低反之。

當你熟練的能變換這些數值,運用這些知識多去實踐,不斷嘗試新的方式,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構思去拍攝自己想要的畫面了。


攝影粽子


新手入門的話,可以嘗試針對“曝光的三元素”多加以控制,如果能夠熟練的運用這三種參數,那麼就可以證明你已經脫離了新手期。

曝光三元素分別是“快門”“光圈”以及“感光度”。其中,快門決定的是照片的曝光時間,快門越快,進光量越小,越可以捕捉到高速移動的物體。練習快門速度時,可以嘗試去捕捉一些高速移動的物體,例如汽車,動物,運動員等等,讓自己對快門速度大概有一個感知,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不同的快門,來讓自己的照片保持清晰。

光圈主要負責控制景深和進光量,光圈越大,景深越淺,背景越模糊,進光量越大。可以使用不同的光圈大小來拍攝同一物體,然後體驗一下景深的變化。可以嘗試多使用大光圈去拍攝人像,然後用小光圈拍攝一些風光。

感光度主要是配合上面兩種參數,感光度越高,噪點越高,畫面越亮。上面兩種參數的變化會導致曝光設置的變動,當曝光值變低,就需要提高感光度。

之後就是拍攝題材的選擇,可以多看一些成功的攝影作品,然後找到自己喜歡的風格,嘗試去模仿,最後再逐漸拍出自己的風格。


縱橫視覺ZoneFoto


剛入門攝影往往熱情都很大,首先是花了一大筆資金購買攝器材,當器材到手後,需把器材的各種功能熟悉,最好是每天晚上睡覺前把玩相機半個小時,把各種功能吃透,要懂得每個功能的內在聯繫,為日後的創作打下基礎,差不多一個星期也就把相機玩透了。進行實際拍攝時要學習攝影的基礎知識,首先要懂得基礎的構圖,如什麼是黃金分割法,什麼是平行線構圖,什麼是S型構圖,其次要懂得用光,順光,側光,逆光要搞清楚,用不同光時,要熟練掌握相機的暴光補償。經過一段時間的拍攝,一定要把自己拍的照片,與名家的作品對比,找出不足,發現自己的差距,下次拍攝時一定要注意改正,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攝影技術會有大幅度提高,攝影就開始入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