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讓人細思極恐的事件?

面朝大海看潮起


歷史上 細思極恐的事數不勝數,但今天就說說一件事關生死存亡大事情,因為如果沒有這事情的發生,那麼後果將很嚴重,簡直是不堪設想,甚至,很有可能,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都不一定能順利舉行。

這件大事情就是著名的“西安事變”。

先來看看這事變發生的前後背景。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第一,二支隊伍剛歷經千辛萬苦到達陝北延安,第三四支隊伍則是在1936年 10月份才抵達。

但,張學良卻在1936年就率領幾十萬東北軍進駐了西安,其目的,便是剿共。

張學良當時剛從國外旅遊回來,蔣介石給他兩個選項,一是去蘇魯豫皖圍剿劉黑七,再就是殲滅陝北紅軍。

張學良選擇了剿共,之所以這麼選擇,一是因為他覺得紅軍現在已是窮途末路,好對付,二是想讓老蔣看看,你老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進行了幾次圍剿,都沒成功的事,他是怎麼辦到的。

幾十萬東北軍的到來,的確讓紅軍一籌莫展,如果一旦打起來,紅軍這點家底,已經實在經不起折騰了。

幸虧有學生天天請願遊行,高呼口號,“槍口一致對外,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少帥官邸更是被圍了水洩不通,這令張學良很頭痛,也很猶豫,所以,自開拔到西安城,倆月都沒動靜,是啊,放棄了東北,落個不抗日的罪名,現在放著小日本不打,卻跑到這兒打中國人,算哪門子事啊!

張學良的猶豫不決,卻讓蔣介石急不可耐,連發了幾通催戰電報,見仍無動靜,終於按捺不住,親自坐飛機來督戰了!

對消滅紅軍這件事情,這兩個結拜兄弟觀點相同,但產生分歧的是孰先孰後的問題。

老蔣主張“攘外必先安內”,就是先滅了共產黨,再抵抗小日本。

而少帥卻以為,當務之急是抵抗外辱,打跑了侵略者,再來對付共產黨也為時不晚。

倆兄弟在華清池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吵吵得不可開交,恰在此時,遊行的學生又在門口高呼口號,“不抵抗就是賣國賊!”“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火上澆油,少帥怒道,聽聽民意,這麼多學生,堵在路上,叫我怎麼出兵。

老蔣一拍桌子,也怒吼道,你鼠目寸光,眼裡就是這幾個學生,他們能堵得住路,用機槍掃!

這句話徹底激怒了張學良,他咬緊牙關,暗暗下了兵諫的決心。

真實的歷史,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

西安事變,就發生的那麼偶然!

據張學良回憶錄所載,蔣介石被囚禁後,張學良看了在華清池老蔣的日記,終於知道了老蔣的真實目的,也理解了他這位大哥的企圖。

但開弓沒有回頭箭,自己選擇的路,挺著脖子也要走完。哪怕後來被處死,或者被軟禁,都聽天由命了!

現在想來,可以說是,細思極恐,如果這兄弟倆不吵吵,耐心溝通,如果沒有愛國學生的及時遊行,如果張學良不是腦子一懵,意氣用事,那麼,就很有可能不會有西安事變的發生。

倘若沒有西安事變,那麼也不會有第二次國共合作,共產黨也就沒有機會喘息修整,幾十萬東北軍對付劫後餘生的區區幾萬紅軍,想來,應該不算個太困難的事情。

但,究其根源,還應該歸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上,真正為天下謀蒼生幸福者,想不到就會有人來幫助。




七鬥4


1927年,毛澤東發動秋收起義時,曾被國民黨地方民團逮捕過,險些遭槍決。這也是毛澤東唯一的一次被捕的經歷,不過好在吉人自有天相,毛澤東最終逃出生天,化險為夷,日後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核心。

毛澤東和《西行漫記》的記者斯諾聊天時,曾詳述過自己這次逃出生天的經過:

於是我決定逃跑。但是直到離民團總部大約二百碼的地方,我才得到了機會。我在那地方掙脫出來,跑到田野裡去。我跑到一個高地,下面是一個水塘,周圍長了很高的草,我在那裡躲到太陽落山。士兵們追捕我,還強迫一些農民幫助他們搜尋。有好多次他們走得很近,有一兩次我幾乎可以碰到他們...當我最後安全地走到農民赤衛隊那裡的時候,我的口袋裡只剩下兩個銅板了。

如果當時毛澤東遭遇不幸,中國的歷史發展將會走向何方?這真是細思極恐啊。萬幸的是當時毛澤東遇到的是國民黨地方民團,而不是國民黨正規軍或者軍統、中統的特務,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袁衛宇


溫馨提示:膽小者勿往下看!

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無處不在,長話短說,直接以考古證據來說吧

一、史前集體的殺人案?

上個世紀在陝西臨潼零口遺址中,發現了一座史前女性墓葬,屍體保存完好,但從遺骸多處創傷來看,考古學家們認定死者是被多人以暴力殘殺,並把她稱之為“零口姑娘”。以往回答已經有詳細的考古發掘說明,這裡直接說一些細思之處。

細思之處:她因何而死?

在7000多年前,發生了什麼迫使人們對一個15—17歲的姑娘集體施暴,手段還極其殘忍?考古學家們一般認為是源於一場祭祀,也有人認為她生前可能是一個生理上有缺陷的人,即不能生育,這與當時普遍存在的生殖信仰有關。那麼我們可能分析出,在史前時期存在的社會偏見幾乎是天生式的,一旦具有社會不認同的某種禁忌,不管這個人身份、性別、年齡,甚至於社會地位,都將遭遇一場集體的惡意抵制,多會訴諸暴力解決。

二、一場洪水,滅絕一個文明?

大家都知道龐貝古城因為火山噴發的自然災難,導致了整個城市及民眾的毀滅,觸目驚心之餘,也不免會有所惋惜。在中國也有一個類似的自然事件導致“史前城市”及文明覆滅的例子——那就是凌家灘遺址及其文化。

凌家灘遺址無疑是上個世紀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個重要發現,並以此命名了“凌家灘文化”,一經發現就引起了轟動,與此相關的學術問題也紛至沓來。關於它的消亡原因無疑熱門問題中的一個,為什麼呢?因為從考古發掘來看,它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突然消失,從情理和邏輯上都難以讓人信服。先看看它有多“先進”——

1.國家形態初現

隨著考古調查及發掘的進行,相繼發現了遺址中的手工業區,墓葬區,祭祀神廟區和居住區等,初具早期城邦的特點。城的出現可能意味著國家形態的出現,這為中國文明起源提供了新線索。

2.高度發達的玉器製作技術

在凌家灘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創造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玉器考古中多個第一。直接看圖吧

(考古發掘出土玉器情況)

3.什麼導致了它的消失?

學者們對凌家灘遺址中出土物驚歎之餘,對凌家灘文化的衰亡也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有學者經過從孢粉、藻類分析,認為它的消亡與一場史前大洪水有直接關係。

從凌家灘遺址所處位置來看,洪水說無疑也是導致凌家灘文化衰亡的一個重要原因,甚至是直接導致的。

此外,有學者還認為是源於一場戰爭,一般多把凌家灘文化和上古“有巢氏”聯繫起來,進一步認為凌家灘遺址可能是其都城。在此基礎上,有人把它的消亡歸結為風水不好,認為凌家灘遺址作為皇城,地勢上面處於“來龍無力”,姑且備為兩說。

最後,附一個有意思的研究:請看圖發現了什麼?

綜上所述,歷史有時候,無論出於人為或自然的某個事件,都有可能導致某人、某國甚至某個文明而中斷消亡,從這意義上來說“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適合於整個人類。


你認為還有哪些細思恐懼的歷史呢?歡迎補充!



我有一個圖書館


想必有不少朋友都聽過《光輝歲月》這首歌,其中的主角便是曼德拉。

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時候,有許多人發帖稱自己在90年代的新聞裡,便看到了曼德拉去世的消息。

這群來自全國各地,並不相識的陌生人,都說自己看過一部紀念曼德拉的電影,甚至連情節故事都很相似,但現實中,這部電影從未出現過。

因此,這種集體性的記憶混亂行為,也被成為曼德拉效應。

2018年金庸先生去世的時候,又有不少人表示,金庸先生怎麼又去世了?

無獨有偶,肯尼迪被刺殺事件中,肯尼迪夫婦到底乘坐的是幾人車的問題也是爭論不斷。

比如美國警方拍攝的影片中是四人車,美國動漫《辛普森一家》裡也是四人車,但在關於這起事件的媒體新聞中卻有四人車和六人車兩種不同的結果。

這種曼德拉現象讓我想起了心理學上一種虛幻真相效應,這種效應就好比我們回憶自己昨天吃飯的餐廳有哪些東西的時候,就會對部分東西記憶很模糊。

這種情況下,再受到外界影響,就很容易產生思維誤差,例如有人以肯定的口氣問我們旁邊是否有一個穿白色衣服的人。

正常情況下,我們不會去記憶一個陌生人的情況,這時同伴用肯定的語氣問,我們不自覺就會去猜想對方可能真的存在?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腦洞趣味歷史


朱允炆在靖難之役中的失敗,才讓人細思極恐啊!

過去,我們習慣性的認為建文帝是個性格儒弱的皇帝。也正是由於儒弱最終導致了靖難之役的失敗。

但事實上,建文帝並非真的儒弱無能,而靖難之役的結果,其實也有不少很詭異的地方。其中讓人細思極恐的就是建文帝的那句:“勿使朕有殺叔之名”。因為,這句話的存在,讓燕王朱棣有了一塊“免死金牌”,得以在戰場上橫衝直撞,而且毫髮無傷。

但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句話很可疑,或是完全不合邏輯。因為,建文帝早就向他的皇叔們動手了,而且在燕王造反之前,已經有藩王因削藩而死。因此,建文帝早就揹負了殺叔之名了,又何須多此一舉的說這句話呢。

建文帝的削藩計劃,其實早在其登基之前,就已經在籌劃了。而且,建文帝下手很果斷,很快速,一點都不儒弱。

公元1398六月(洪武三十一年),才剛即位兩三個月的建文帝就開始動手削藩了。他先朱允炆便以周王次子舉報父親謀反為藉口,把周王廢為庶人,全家統統被押解到京師。緊接著,又以湘王朱柏被人告發謀反為由,傳召朱柏。結果,朱柏因害怕而在自己的王宮中自焚而亡。也就是說,在燕王起兵以前,就已經有藩王因建文帝的削藩行動而死了。所以,建文帝早就背上了殺叔的罪名了。

那問題是,建文帝后來在面對燕王的叛亂時,又為什麼要說這句話呢?

細想下來,唯一的可能就是建文帝這話的意思,不是說不能殺死朱棣,而是要殺得不要太明顯。可是,手底下的人曲解了建文帝這句話的真實意圖。

正常來說朱棣造反,建文帝怎麼可能會保存他的性命呢?不過,建文帝又不能明目張膽的下格殺令。畢竟,當初削藩其實也沒說要殺掉這些皇叔們,只是想將他們圈禁起來,加以控制而已。而朱柏也只怪他自己想不開而已,那麼建文帝至少還能找到藉口開脫嘛。

而燕王造反罪大惡極,雖然其罪當株。但考慮到他畢竟自己親叔,總不能一開口就說誅九族吧,這豈不是把自己也扯上了嗎?

所以,“勿使朕有殺叔之名”這句話,不過是一句客套話而已。但問題是,到了前線,李景隆這些前線將領卻居然把這話當作聖旨,堅決執行到底。這就等於給朱棣一塊無敵護身符,使他得以在戰場上刀槍不入,在萬軍之穿梭自如,來去無損。

按理說,作為大軍統帥,如果李景隆能理解清楚皇帝這番話背後的真實意思。那麼在戰場上,朱棣即便死不了,應該說也不敢如此囂張才對。

而如果我們再結合李景隆的事蹟來看,那就更加細思極恐了。首先,李景隆怎麼說也是名將之後,結果朱棣一聽說是他統兵,即便在敵眾我寡的劣勢之下,都敢直接斷言官軍必敗。而李景隆還真是每次都慘敗而歸,一次又一次坑掉建文帝的數十萬軍隊;後來在燕軍到來之際,打開金川門投降;關鍵是燕王朱棣即位後,李景隆居然被封為太子太師,賜功臣勳號,加柱國,增歲祿,列於群臣之首......

所以,如果我們再往深的去想,那麼李景隆恐怕就是朱棣的臥底,是他把建文帝給坑了!


這些歷史要讀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

新聞裡,我們時而能聽到中東某些國家的偏僻山村裡,有少女因為違反宗教禁令,未婚失貞,被判處石刑,將其胸部以下埋入土中,然後家族成員從四周向其投擲石塊,將少女活活砸死。

每當聽到這樣的新聞,我們總是會覺得這是爾等未開化的偏僻蠻夷才會做出的愚昧暴行,在我中華央央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內,是斷不可能又類似事件發生的。打臉的是,早在七千年前,在中華大地上,一位少女卻極有可能是遭遇了這樣的酷刑。

1984年在陝西臨潼的零口村,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座7000年前新石器時期的古墓,古墓的主人是一位16歲的少女,考古人員將少女命名為零口姑娘,零口姑娘的骨骼保存基本完好,然而讓工作人員無比震驚的是,根據骨骼分析,零口姑娘並非正常死亡,而是被虐殺而死。少女的身上一共有35處致命傷,其中29處是被銳利傷被物體刺穿身體後在體內骨骼上形成的,少女的顱骨,肋骨、恥骨、盆骨上是傷痕累累,其中脊椎受到的損傷最多。另外有3件骨器從會陰部刺入小腹盆腔,還有一件骨器從會陰部刺入後,至今仍插在少女的坐骨上。骨器的質地並不堅硬,能用骨器造成如此大的損傷,施刑者用力之夢,手段之毒辣可見一斑。

分析認為,零口少女少女應該是被人從四周先用弓箭射到,隨後眾人用棍棒、石頭猛擊她的頭部,少女死後,怒氣未消的眾人又用石塊砸斷了她的四肢,並用骨器插入了她的下體。一個十六歲的少女為何會遭到虐殺,專家提出過:宗教祭祀、戰爭俘虜、違背族規、情殺、仇殺、割體葬儀等等假設,然而因為缺乏足夠的證據支持,這些假設都只停留在了理論階段,零口少女的真正死因也成為了一個千古謎團。

這裡要說明一個問題,根據骨骼和DNA分析,雖然零口姑娘為女性,但她的恥骨和眉骨的女性特徵並不突出,所以專家分析,零口姑娘在外形上表現出一定的男性特徵,通俗來說,零口姑娘很可能是雙性人,因此專家得出一種推論,零口姑娘被虐殺,並且會陰插有骨器的原因是零口姑娘的性異常在族群中引起了恐慌,被認為是不詳的象徵,族群中的其他人為避免可怕的變性情況像瘟疫一樣傳染開來,決定將她通過某種祭祀活動處死,已達到淨化的目的。不過從零口姑娘的面部復原圖來看,她的面貌並不是十分醜陋,雙性人祭祀說法也並不準確。

然而深思之下的歷史總是如此恐怖,雖然零口少女被虐殺是千古之謎,正如魯迅先生所言,中國的二十四史就是一部吃人的歷史,歷朝歷代發明的酷刑數不勝數,人殉——強讓你知道什麼是被自願的死亡,炮烙——讓你體會到什麼是人口燒烤的感覺,車裂——讓你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看到自己被肢解,人彘——讓你明白什麼是人非人,豬狗不如!宮刑——讓你知道失去尊嚴的滋味。而追究下來,我們似乎可以說,從現有的考古記錄看,是零口姑娘開啟了中國酷刑的濫觴,七千年過去了,零口姑娘臨死前的慘叫聲依然猶在耳邊,殘害同類是種恥辱,文明進化的意義就在於讓所有人都尊重生命,讓所有人都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我們無權剝奪他人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存和死亡自由是作為人最起碼的底線和教養。


楊過的大仙


在意大利南部有一座舉世聞名的龐貝古城,它建於公元前4世紀,依託地中海天然良港,眾商雲集,幾百年間發展為古羅馬第二大城,在龐貝城旁邊有座死火山,名叫維蘇威火山,自從這裡有人居住,維蘇威火山從沒有噴發過,祖祖輩輩的龐貝人們對這座火山習以為常,直到公元79年,龐貝城一夜之間消失,就像從地球上抹掉一樣,不帶一點痕跡。

當年的維蘇威火山共毀滅了三座城,分別是龐貝城、赫庫蘭尼姆城、斯塔比亞城。圖為重見天日的龐貝古城。

1594年,曾經有人在這裡挖出了一塊帶有龐貝字樣的石塊,但未引起當時人注意,直到1748年4月3日,一個叫安得列的農民在自己的葡萄園幹活,他想挖一條更深的水塘來蓄水,挖到地下時,一鋤頭只聽見“哐啷”一聲,好像碰到了巨石,他趕緊找來家人幫忙,搬開泥土和石塊,發現了一個櫃子,裡面有半融化的金銀首飾和錢幣,消息一下子傳開,這裡埋藏著寶藏嗎?

圖為遠處的維蘇威火山,海拔1200多米,公元79年它猛烈噴發,把2萬多人口的龐貝城直接湮滅。

葡萄園裡挖出古代寶藏登上了當地報紙,上面的報道馬上引起了轟動,一大批歷史學家和考古專家蜂擁而至,來到龐貝挖寶,1876年,意大利政府開始組織科學家有序地發掘龐貝古城,經過百餘年,七八代專家的持續工作以及數千名工作人員的辛勤努力,那座隱藏在葡萄園下的龐貝古城終於再現於世人面前。

龐貝古城,深刻記錄了人們在災難最後一刻表現的慘狀和痛苦。,圖為龐貝古城人們的死狀,已變成了人體化石。

公元79年8月24日,龐貝古城中的人們還和往常一樣享受著生活,此時的維蘇威火山卻展現出它恐怖的一面,原本被認為是死火山的維蘇威山居然噴出了火山灰,幾個小時以後,火山灰越噴越多,並傳來震耳欲聾的爆裂聲,赤紅色的岩漿噴湧而出,此時的維蘇威火山如一門巨大的火炮,約以2倍音速的速度向天空噴出高23千米的熔漿,在噴射的過程中被粉碎成小顆粒,在空中擴散成一個大雲團,隨著空氣流動,很快便覆蓋在附近的龐貝城中。

龐貝古城考古價值極高,它為2000年前古羅馬社會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圖為龐貝古城被掩埋居民化石正在被修復。

頓時城市陷入極大恐慌,人們紛紛逃竄,但劇烈的火山灰和山洪讓人根本來不及逃生便葬身巨石岩漿中。當年參與發掘龐貝城的歷史學家瓦尼奧在回憶錄中寫道:那個景象是多麼令人恐懼,有人在睡夢中死去,有人在家門口死去,他們高舉手臂張口喘著大氣;麵包仍在烤爐上,狗還拴在門邊的鏈子上,奴隸們還帶著繩索,圖書館架上擺放著草紙做成的書卷,牆上還貼著選舉標語,塗寫著愛情的詞句......

圖為電影《龐貝古城的最後一天》。

維蘇威火山的爆發徹底摧毀了龐貝城,火山噴發停止後,整個龐貝城被厚厚的火山灰和岩漿覆蓋,此後維蘇威火山在公元203年、305年、472年多次爆發,火山噴發一次次覆蓋其上,使龐貝城徹底埋藏於地下,再也找不到一丁點兒蹤跡,直到1748年那位農民的一鋤頭,直到今天,200多年過去了,龐貝古城依然在發掘修復中。


圖文繪歷史


歷史上細思極恐的事件應該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羯族人的滅亡,假如讓這個民族統一中國,估計現在的漢族人剩不下幾個了。

羯族的來歷和崛起。

羯族是匈奴別部,他們是白種人,現在考證為中亞康居人,是被匈奴俘獲的遊牧民族。

兇殘的羯族統治。他們一直跟隨匈奴作戰,他們的作戰軍糧除了少部分自給外,其他都依靠搶奪。(石勒像)

羯族的首領石勒原來做過中原人的奴隸,後成為西晉司馬穎部將公師藩的手下,參與八王之亂。八王之亂石勒投靠了前趙劉淵(匈奴人),308年劉淵稱帝,封石勒為平東大將軍、平晉王,這個封號意思是讓石勒掃平晉國。

公元318年,漢趙內亂,石勒趁機獨立,在現在的河北邢臺自稱趙王(史稱後趙),攻伐四方,並且消滅了匈奴人的前趙政權。石勒是唯一一個從奴隸成為皇帝的人。

兇殘的羯族統治者。

作為匈奴人的奴隸,被匈奴人培養成殘忍劫掠的民族特性。石勒在前趙時期,曾經坑殺西晉戰俘一萬多人。

石勒為了戰爭立威,殺人是經常的事情。石勒尚能控制不大規模的屠殺漢人,333年他的兒子即位後,後趙發生皇權爭奪戰,他的侄子石虎最終登上了皇位。石虎是一個有名的暴君,他是有計劃的削減中原漢族人的比例。(石虎畫像)

石虎曾經為了修建自己的宮殿,徵召了16萬漢人,正趕上大雨,死了幾萬人。本來石虎已經有很多宮殿,他仍然徵召漢族人修建宮殿,為修建洛陽、長安的宮殿,他徵召了40萬漢人,在修建宮殿的運輸路上、宮殿外是屍體堆積原野,在鄴城到洛陽,再到長安的路上到處懸掛著屍體,震懾修建的老百姓。為了修建皇家園林和士兵的甲冑,他徵召了50萬人,17萬人修建船隻,這一次死亡人數超過三分之二。其目的就是削減漢族人和胡人的人口比例。

石虎繼位後,在統治區內徵召13-20歲的3萬女性充實後宮,他的太子更是驕奢淫逸,讓女性打扮好後,斬首後放到盤子裡面欣賞。

羯族軍隊作戰時經常攜帶漢族或者其他民族的女性,方便他們姦淫,如果沒有軍糧的時候就將這些女性殺了吃肉,戲稱為“兩腳羊”。

石虎統治末期,中原地區的漢族人數下降到400萬左右,要麼被殺,要麼逃走到其他地方,北方漢族和羯族的民族矛盾正在急劇的積累怨氣。

冉閔和“殺胡令”。

冉閔是漢族人,石虎的養孫,改名石瞻。石虎死後,後趙皇室內亂,冉閔掌握了政權,控制了皇帝石鑑。他下令:

六夷凡敢動用兵器者一律斬殺。“與官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

是指當時的少數民族不能帶兵器,帶兵器的一律斬殺。結果大批的羯族人和其他胡人離開都城,冉閔明白了一件事,這些羯族人知道他是漢人,不願意聽他指揮。隨即下令,

斬一個胡人首級送到鳳陽門的,凡文官進位三等,武職都任牙門。一天之內,殺了數萬胡人。冉閔親自率領趙人誅殺胡羯,不論貴賤男女少長一律殺頭,死者達二十餘萬,屍體在城外,全被野犬豺狼所吃。

漢人長期被壓迫被屠殺的怨氣一下子爆發起來,大批的羯族人被殺。(冉閔雕像)

“侯景之亂”和羯族的消失

由於羯族人作戰的作風和民族習慣導致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強烈反感,紛紛起來誅殺羯族人,羯族人再也沒有建立割據的政權。

北魏末年,發生了六鎮起義,羯族首領侯景有了一展拳腳的舞臺,他受到東魏高歡的重用,高歡臨死時讓自己的兒子高澄防備他,他果然叛變。他想投降西魏,可是宇文泰早就看透了他,不同意,侯景只好率領羯族投降了南朝的梁武帝。

梁武帝想同東魏議和,以侯景作為籌碼,被侯景發現,548年起兵叛亂。在梁朝內應的接應下,攻入建康城,梁武帝被活活餓死,侯景縱兵屠殺建康百姓。

552年王僧辯和陳霸先消滅了侯景,侯景被部下殺死。王僧辯將侯景的雙手剁下來,送給了北齊皇帝高洋,頭顱送到了江陵,屍體留在了建康,被建康的百姓分而食之。

高洋將侯景的大兒子剝皮後煮了,將其他四個兒子閹割後煮了。

我們看到這些行為後,就知道他們有多麼憎恨侯景以及羯族人了。從此羯族人消失在中國歷史的長河裡。據說現在在俄羅斯有羯族人後裔,大概一千多人。

假如讓羯族人發展起來,現在中國地域差不多是白人的天下了。


穿越再現彼岸


不老泉竟然就在中國?只要喝了它的泉水就可以長生不老!

  歐洲神話中的不老泉,原來就在中國?只要喝了不老泉的水,就會永遠不會老死、青春永駐?還真是這樣。聽薩沙說一說吧。

  

  在歐美的文化中,有一個著名的不老泉。

  什麼是不老泉?是一股泉水,埋藏在某個山洞或者密林中。只要喝了泉水,人就會長生不老。

  早在公元前3世紀,也就是2000多年前,希臘就已經有了這個傳說。希臘人認為這個泉在東方。

  不老泉的傳說,在各種文化流傳了幾千年,直到大航海時代。

  哥倫布來到新大陸以後,驚訝的發現加勒比土著也有類似的不老泉傳聞,和歐洲幾乎一模一樣。

  加勒比人認為不老泉在他們的西面。由此,西班牙人殖民者認為,不老泉的地點應該是在美國的佛羅里達。

  從16世紀開始,很多人去佛羅里達尋找不老泉,自然都是一無所獲。

  有意思的是,不老泉是全世界幾乎所有文明共有的東西。

  目前,歐洲、美洲、非洲、中東、東南亞、東亞都有不老泉的傳說。

  有意思的是,今天來看,不老泉很可能就是在中國。

  不老泉真的是喝泉水就不老嗎?

  不可能。

  

  宇宙中根本不存在永遠不變的物質,老化和變異是永恆的規律。

  尤其是人體作為血肉之軀,細胞的分裂是有上限的。一旦細胞不再分裂,人就一定會死,這是人力不能扭轉的。

  那麼,不老泉究竟是怎麼回事?

  其實中國的一些傳說,就是西方的不老泉。

  更厲害的是,中國的不老泉,恰恰符合科學的基本原理,是能夠說得通的。

  所謂不老泉,就是一個時空陷阱。大家都知道,宇宙因為各種原因會存在這時間差。

  以電影《星際穿越》來說,宇航員靠近黑洞時,時間就變慢了,1小時等於地球上的7年。

  所謂的時空陷阱,可能就是類似的東西。

  在這個不老泉的山洞中,內部的時間和外面不同。

  打個比方,如果山洞裡面1分鐘是外面的1年。在外面的世界看來,你就是不老了。

  我在山洞裡面停留了30分鐘後回去,我只變老了30分鐘,外面則過了30年。在外面的人看來,這30年時間你根本沒有變老,自然認為你是喝了不老泉的泉水了。

  

  有意思的是,中國文化這種說法很平常。

  大家都聽說過: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這就是地地道道的不老泉啊!

  我們來看看中國古代傳說什麼樣?

  我們先看看南北朝時期的《武陵記》:

  南朝宋文帝時期(公元424年),今天的湖南常德市有個叫做文廣通的山民,遭遇了一家大怪事。

  一天,文廣通發現有一頭高大的山豬,在自己家的田地裡面吃莊稼。

  他大怒,立即用弓箭射過去。山豬很強壯,中箭後仍然逃走。

  文廣通急忙跟著血跡追過去,走了十多里,走到一座大山深處。

  這裡有個只能容納單人爬進去的山洞,血跡斑斑!

  看起來,山豬帶傷爬了進去。

  看到山洞時,文廣通覺得很奇怪。他是本地人,也來過這座大山,卻從沒看到過這個山洞。

  不管怎麼樣,如果抓住這頭山豬,豬肉也能賣不少錢。

  文廣通將礙事的獵刀和弓箭丟在山洞外,四肢著地爬了進去。

  在山洞裡爬行幾百步以後,豁然開朗。這是一個山谷,有幾十所屋子,幾十個居民。

  一所屋子的門口,有個白髮飄飄的老頭子,正在為山豬拔箭。

  看到文廣通時,老頭子吃了一驚,驚訝詢問他是從哪裡來的。

  文廣通實話實說,介紹了事情經過,說自己是跟著山豬爬進來的。

  老頭子哈哈一笑,說這頭山豬是他飼養的,一不留神竟然逃到洞外去了。

  文廣通急忙為射傷山豬向老頭子道歉。

  老頭子很大度的說,不知者無罪。

  隨後,老頭子設宴招待文廣通吃了頓便飯。

  席間,有十幾個書生作陪。

  

  文廣通發現,這些書生的服飾非常古怪,特別像古畫中的人物,說話怪模怪樣。

  期間,一個書生彈起了古琴,非常悅耳動聽。

  文廣通的父親是秀才,是武陵遠近聞名的好琴手。

  奇怪的是,文的父親彈的古琴是7根弦,但這個書生彈得是5根弦。

  文廣通聽父親說過,本來古琴是5根弦,周文王親自將琴改為7根弦。從周朝開始,就沒有人會彈5根弦的古琴了。

  吃完酒宴後,文廣通半醉半醒,在山谷裡閒走。他發現這裡的人和外面長相一樣,言談、舉止卻完全不同,頗有古風。

  文廣通認為這裡是世外桃源,很想多住幾天。

  而老頭子卻不允許他多停留:現在不走,就回不去了!

  於是,老頭子找來個小孩送文廣通離開,囑咐小孩送走人以後一定關上門。

  出去的路上,文廣通和小孩子隨口攀談。

  孩子畢竟是孩子,口無遮攔。

  孩子說山洞裡面的幾十人,都是古人。

  那十幾個書生和老頭子,都是夏朝的人。當年夏朝的國君桀極為殘暴,曾經派人追殺這些書生。

  無奈之下,書生們只得帶著家屬們躲入深山。

  在追兵圍堵下,他們誤入這個山洞。

  

  誰知道,這個山洞內的時間和外面不同。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小孩說,他自己的是漢朝人,在山裡玩耍時誤入山洞。小孩認為,他進入山洞也就不長的時間,外面卻過了120年。

  他知道自己回不去了,只能留在山洞負責守門。

  文廣通同小孩子告別後,就原路爬出山洞。

  剛出洞口,文廣通大吃一驚。他丟在洞外的獵刀和弓箭早已腐爛,看不出原樣了。

  他急忙回家,家人看到他以後嚇了一大跳。

  此時距離文廣通失蹤已經有12年,家人都認為他跌入山崖死了,早為他辦過了喪事。

  離家時,文廣通的兒子只有7歲的孩童,此時已經是19歲的棒小夥了。

  第二天,文廣通帶著同村的村民去找那個山洞,卻怎麼也找不到了。

  原來的那個洞口,已經變成了一整塊巨石。

  

  不老泉的故事,在中國古代還有很多。

  西晉一個叫做王質的青年農民,也遇到類似的事情。

  一次上山打柴,王質遇到一個山洞。洞口很小,只能通過一個人,洞深三丈餘,寬餘高各丈許。王質順著山洞爬進去,沒多久就發現越來越寬。洞頂好像透進來光線,只見2個小孩正在下圍棋。

  王質很喜歡下棋,被小孩的精湛棋藝吸引,站在一旁觀看。2個小孩專心下棋,並沒有看到王質。一局下完,花費了大半天的時間。此時小孩才驚訝發現,王質站在傍邊。

  小孩讓他趕快回家,王質只得離開。

  爬出山洞以後,王質尋找自己放在洞外的斧頭,發現斧柯(斧柄)已經爛朽。

  王質回到村裡,發現他熟悉的村民都不見了。王質詢問自己的父母,才知道他們已經死去一百多年了。從此,後人就把這座山叫“爛柯山”。

  

  這是時空陷阱嗎?看起來真的就是。

  全世界文明中都有不老泉和類似的東西,也絕非偶然。

  有意思的是,其他文明的不老泉傳說非常寬泛,中國的則非常具體。

  我們幾乎可以認定,如果不老泉真的存在,它就在中國。

  在這個山洞中,時間是比外面要慢的。

  

  文廣通在裡面吃了幾十分鐘的酒宴,外面就過了12年。王質花費半天時間看了一局棋,外面就過了120年。就是時間上,兩個傳說也非常吻合。

  以此類推,山洞裡的三五分鐘相當於外面的1年。

  那麼,夏朝就進入山洞的那些書生,是在夏桀也就是公元前1600年進入山洞的,目前已經過去了3600年時間。

  對於這些書生來說,至今也僅僅是過了十幾天而已。

  這就是真正的不老泉。


薩沙


1945年8月25日上午,延安東關機場,一架美式DC—3運輸機停在機場跑道上,20多個身穿八路軍、新四軍服裝、揹著降落傘的人正在登機。

此時正值抗日戰爭勝利、日本侵略軍投降之際。北方抗日戰場上的八路軍、新四軍部隊的反攻還在繼續,盤踞在西南各省的國民黨軍部隊也準備開赴北方與中共爭奪勝利果實。於是,蔣介石一面再三給毛澤東發電報要求來重慶商討和平事宜,一面加緊調動部隊在美軍現代化運輸工具的協助下用最快的速度向北方投送。

此時中共方面,軍事上除了部署兵力進軍東北外,政治上剛剛開完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和整風運動,各個抗日根據地的軍政主官都還在延安。面對飛速發展的形勢,這些軍政要員們一個個坐立不安,並且前方也一再催促他們回來主持工作。

但是這個時候的中共武裝,就連汽車都少得可憐,騾馬是主要交通工具,更不用說飛機、火車這些東西了。

就在他們坐臥不寧時,一架美軍觀察組的飛機從西安飛延安執行公務。中共中央於是當機立斷,利用這架飛機把各個抗日根據地的軍事主官送回各自的地區。

延安機場本來就是在抗日期間為了方便美軍飛行員轉場而設定的,曾經也給美軍提供了不少便利。因此,當中央派出的聯絡員楊尚昆、黃華二人在不暴露身份的情況下與美軍飛行員一商量,美軍飛行員便爽快的同意了。

出於保密需要,搭乘飛機的人員只是接到25日上午到機場集中的通知,具體信息沒有透露,除了楊尚昆,就連黃華也不曉得。

直到25日,所有人都到位時,黃華才驚奇的發現這些人不是別人,他們是劉伯承、鄧小平、林彪、陳毅、陳賡、薄一波、肖勁光、李天佑、鄧華、陳錫聯、陳再道、宋時輪、滕代遠、張際春、楊得志、傅秋濤、鄧克明、王近山、江華、聶鶴亭,一共21人,清一色的從紅軍時期走來的軍隊高級幹部將領,凝聚了人民軍隊軍官團的精華成分。目的地是太行山黎城縣。

再一看飛機,破舊的連艙門都快關不住,就一個小小的貨倉,很快被這些人擠滿了。一路上,黃華暗暗祈禱,希望老天爺保佑一路平安無事,貨倉裡坐的這些人可是我黨我軍的精華。要知道在不久之前同樣是我黨我軍高級幹部葉挺、博古等人坐著美軍飛機在太行山附近墜毀,全部壯烈犧牲……想到這裡,黃華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經過4個小時的飛行,飛機在黎城縣的長凝臨時機場憑藉著當地軍民用點起的火把、燒起的濃煙作為信號燈,成功著陸。然後21為軍政幹部稍作停留,便各自開赴前線去了。

歷史就是這樣的巧合,國民黨人用美軍飛機大量運輸軍隊,為了爭奪戰場主動權,偏偏美國人的飛機又把中共的一批高級將領運到了戰地,搶在國民黨前面佔據了主動權。試想,如果沒有這架美軍飛機,或者是中途再次出現意外,那麼中國革命的進程將會又充滿多少變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