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大誤區:“佛系”媽媽一手促成的

“吃得是福,穿得是祿,孩子開心就好,管那麼多幹嘛?”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的父母越來越尊重孩子,越來越崇尚快樂教育。恩諾教育瞭解到這種教育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只可能適用於家庭,而不適合這個社會。父母可以尊重孩子,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社會不會遷就能力不行的成年人。

教育最大誤區:“佛系”媽媽一手促成的

一位清華教授曾對這種教育指出:中國教育的最大騙局包括快樂教育、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等三個騙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

事實上,有不少這樣“佛系”的媽媽,一個寶媽群裡發出信息:眾多媽媽在商量討論給孩子報各種學習的培訓班,分享各種英文補習班、圖書閱讀班的鏈接、圖片,然而一位姓李的媽媽卻跟他們截然相反,就喜歡發一些帶孩子去遊樂場、公園玩耍的美照。大家對於這位“佛系”媽媽這樣做法都不認同,但是她卻不以為然,認為自己的孩子還小,太早給他報學習班,會遏制他的天性。

教育最大誤區:“佛系”媽媽一手促成的

這位“佛系”的李媽媽錯了嗎?不,她說得一點都沒錯!相信,有不少家長都也會認同她的說法。但恩諾要告訴你的是,現實卻是殘酷的,如今的孩子不是在和我們這一輩人競爭,他們的競爭對象是在起跑線就奮力奔跑的同一批孩子。

什麼是教育?

教育從根本上來講,就是成就人的事業。

說白了,就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有多少孩子就是因為家長一句“年齡還小”而輸在起跑線上?家長應該這樣教育孩子,鼓勵他們離開舒適圈,畢竟,越努力,越幸運,而不是,為他們找各種藉口來拒絕學習。現在的一時安逸,換了以後孩子更多的是“我不會”。

教育最大誤區:“佛系”媽媽一手促成的

蔡康永曾說過這樣一段經典的話:

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世界上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我本可以。

同樣,恩諾要告訴大家,優秀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懂得堅持到底,懂得對自己狠一些。而孩子正處於一個玩樂的年紀,他們本就無法控制自己的內心,這個時候只能讓父母來把控。那麼,家長們就不要再過於放縱孩子的行為了。不然,未來的生活中,你面對自己的孩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會是“別人家的孩子”。

教育最大誤區:“佛系”媽媽一手促成的

最後,恩諾教育表示:“快樂教育”也存在其合理性,至少要讓每個孩子在某個運動或者某個場合中激發出潛力,而不是任天賦在日復一日的玩樂中消磨。比如,家長可以讓孩子在玩某項遊戲或運動,提高孩子們的科學素養和動手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