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包容大度的桂林:街道上人來人往 臘味店裡掛著的乳豬


1938年廣州、武漢相繼淪陷以後,當時的廣西省會桂林,因為得天獨厚的條件,以及較為寬鬆的環境成為了引領全國的抗戰文化城。

桂林便利的交通可以連接華南、西南以及中原,還是通往港澳和東南亞的重要門戶。

抗戰爆發以後,一些高校、文化機構以及文化名人先後遷入桂林,香港淪陷以後也有大批的文化人流落到了桂林。

文化人之所以選擇了當時文化教育較為落後的桂林,是因為桂系在這裡實行的文化氛圍比起重慶更為自由,而且當時八路軍桂林辦事處指導文化人做了大量的救亡圖存的宣傳工作。

當時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曾對文化人表示“歡迎你們到廣西來!”

從1938年10月到1944年大撤退前的桂林,整個政治空氣都較為開放,出版和宣傳都可以更為自由的進行,當時在這裡有著相對民主,相對自由,相對寬容的一個政治環境,也是桂林歷史上文化最為繁榮的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