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險家餘純順在羅布泊的意外身亡,隱藏著什麼祕密?

農民馬小哈


餘純順,說他是中國徒步探險第一人,恐怕沒人反駁。

1988年,38歲的餘純順辭去工作,告別家人,開始孤身徒步中國。他從家鄉上海一路北上,前往江蘇、山東、河北、遼寧等地徒步,先後穿越川藏、滇藏、青藏、新藏等各大入藏線路,成為人類徒步穿越西藏的第一人。

30年前的90年代,徒步西藏可不像今天一樣安全。那時的川藏線剛竣工不久,沒有GPS信號和現成攻略,沿途人煙稀少,不僅有可能遇到野獸、極寒天氣,甚至連方向都只能通過基本的指南針進行導航。

8年間,餘純順一邊徒步中國的大好河山,寫作記錄自己的探險旅程,足跡廣佈中國24個省市自治區,訪問33個少數民族,拍攝照片6000餘張,發表遊記50餘萬字,還在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了著作《餘純順徒步走西藏》。

縈繞著鋪天蓋地的傳奇報道與神秘氣息,他是那個時代人們心中的探險英雄。

然而,餘純順的童年並不光鮮。陰鬱的家庭教育,忍飢挨餓的窮苦日子,不良的社會風氣,儘管沉浸在徐霞客的奇幻徒步世界裡,但也受到難免做到出淤泥而不染。16歲時,他潛伏到一所大學中行竊,被當場抓獲,此後在上海少年管教所度過了3年的青春。

弟弟、姐姐皆患精神分裂症,兒子因早產窒息而夭折,與妻子的婚姻破碎,關於生活,這一切的苦厄似乎都在給餘純順下一道戰術,讓他不能安定生活,也才有了後面的故事。

1988年,餘純順在拜訪徐霞客的舊居後,終於出發,孤身一人,全力赴往那個心中都快發黴了的夢想。跟著他陰暗童年時期唯一的光明走,前往徐霞客筆下那行雲流水的世界。

徒步完西藏的各大線路後,他打算開始徒步新疆,穿越無人區。

中國有四大無人區:西藏羌塘、新疆羅布泊、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爾金。他第一次挑戰的便是位於中國最北端的無人區:有著“死亡之海”之稱的羅布泊。

羅布泊周邊寸草不生,是中國自然環境最惡劣的地區之一。6月的羅布泊,地表溫度達60℃,乾旱而燥熱,是所有季節中最艱難的一月。

餘純順憑藉自己徒步全國的經歷,認為能戰勝這些嚴酷的自然條件。進入羅布泊前,餘純順信心滿滿地告訴上海電視臺:“我要打破6月不能穿越羅布泊的神話!”

餘純順出發後,突如其來的一場沙塵暴,颳了一天一夜,原本應和攝影組約定的一天,餘純順沒有如期而至。

經過5天的搜索救援,直升機上的一名解放軍發現了湖盆上的一個小藍點。那是餘純順被沙漠吹倒的帳篷。帳篷內的餘純順,頭部腫脹、五官模糊,早已失去了生命徵兆。法醫鑑定,餘純順系在高溫環境下缺水引起的急性脫水,全身衰竭而死亡。

按照他的遺囑,人們把餘純順埋他死的地方。之後的幾十年,每一批進入羅布泊穿越的探險者,經過他的墳墓前,都會下車弔唁,並在放一瓶礦泉水墓碑前。經年累計,餘純順的墓碑處已經擺滿了礦泉水瓶。

人意外的是,距離餘純順僅3公里的地方,便有一個埋水點。對於他的遇難原因,人們頗為費解:作為一個如此經驗豐富的探險家,餘純順在離取水點僅3公里的地方遇難,為何?

回觀餘純順的生涯,在他每一張出鏡照片的著裝上,幾乎都寫著這樣的4個大字,其中兩個字是“中國”,另外兩個字是“徒步”。

更多西藏旅遊攻略、資訊,大家不清楚的可以私信問我,祝大家旅途愉快!


夏主編旅遊攻略


餘純順遇難和彭加木遇難相差16年,遇難地點幾乎在同一區域,遇難過程幾乎是驚人相似,因此餘純順的意外身亡成了羅布泊又一個難解之謎,也讓羅布泊更增添幾分神秘。

1980年6月,著名科學家彭加木留下一張“我向東找水井”的神秘字條,永遠消失在了羅布泊,其失蹤之謎數十年來一直懸念未解,16年後的1996年6月,著名探險家餘純順沿著彭加木的足跡,踏上了穿越羅布泊的征途。

多少年來,羅布泊代表著神秘和死亡,彭加木代表著勇氣和探險。餘純順選擇挑戰羅布泊,除了要證明自己征服自然的能力外,也想試圖破解彭加木失蹤之謎。

遺憾的是,神秘的羅布泊再次向世人證明:我的地盤我做主,誰也別想挑戰我!

餘純順1951年出生在上海一個工人家庭,條件原本不錯,但6歲那年母親突然得了精神分裂症,10歲那年姐姐也得了精神分裂症(很可能是家族遺傳),餘純順飽受他人孤立和歧視,正是從這個時候起,他開始討厭身邊的人、身邊的事物,他時常眺望遠方,希望逃離這一切,到遠方旅行。

生活在60、60年代的餘純順曾在一個農場勞動了整整10年,後來返返回城市後也沒有找到好工作,跟妻子的婚姻也破裂了,對生活失去熱情的餘純順,決定一個人去實現兒時的夢想——遠足探險。

與彭加木科學家、植物病毒學者的身份不同,餘純順是一名職業探險家,他的理想是徒步考察960萬平方公里國土,拜訪56個民族的聚居地,他曾完成8年徒步旅行4.2萬華裡的壯舉,走過全國最艱險的地區,穿過阿里無人區,創造人類史上第一個孤身徒步征服“世界第三極”西藏的奇蹟。

餘純順的野外探險經驗比彭加木更加豐富,而且他是一個孤膽英雄,他選擇挑戰羅布泊,絕不是一時頭腦發熱,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是有相當自信的。

餘純順原本打算在1996年9月份進入羅布泊,這樣可以避開6月的高溫和沙暴天氣,最大程度降低風險,但當時正好有一家電視臺找到他,想要合作拍攝一部徒步穿越羅布泊的紀錄片。

餘純順開始是有點擔心的,作為一個職業探險家,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但一來這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機會,二來他也不好意思拒絕別人,於是臨時決定在6月徒步穿越羅布泊。

6月的羅布泊正是一年最炎熱的時候,最高氣溫可達70多攝氏度,而且大風沙暴天氣多,是最不適合探險的季節。即便這些擋不住餘純順的野心和信心,但他或許沒有想到,彭加木就是在16年前的6月消失在羅布泊的。

6月6日,餘純順和攝製組一起進入羅布泊,雖然身體條件還沒有達到最佳狀態,但他的精神顯得異常興奮,一向低調的他面對攝像機說了這樣一番話:

“迄今為止,到過和將要到羅布泊的上海人,一個是彭加木,一個就是我。如今,彭加木已經魂歸大漠,而我,只有我餘純順,一定能征服羅布泊!”

正式出發前一天晚上,一位朋友試圖最後一次勸阻餘純順,並且抬出了彭加木在6月失蹤的例子。

但另一個人卻高聲道:“彭加木又怎麼樣!我們老餘走遍全國,羅布泊不在話下!”

餘純順痛飲一杯,慷慨道:“如果這次穿越不成功,那是天亡我也!”

命中註定,一語成讖。

跟彭加木不同的是,餘純順只有孤身一個,他要求攝製組跟自己保持距離。

6月11日上午,餘純順一人離開營地,開始徒步穿越。

出發前,電視臺建議餘純順隨身攜帶GPS定位系統,萬一遇到意外,方便後方人員定位搜索,但餘純順笑笑說:“我以前從沒用過這玩意兒,我相信自己!”,他拒絕了這一提議。

按照他選擇的路線,餘純順認為自己需要2天半就可以完成穿越,其間攝製組人員曾驅車在半途中遇見他,他顯得精神充沛,十分自信地告訴工作人員,你們不用跟著我,直接到終點等著,6月13日我一定找到你們會合!

然而,到了約定的6月13日,餘純順並沒有出現,大家開始驚慌,組織搜索。

茫茫大漠,尋找一個人談何容易?直到6月18日上午,搜索隊依靠直升機,終於在羅布泊湖心區域的一座帳篷裡,發現了一具屍體。遺憾的是,經過辨認,這具屍體正是探險家餘純順。

有了屍體,自然可以解釋死因,官方出具的屍檢報告是這樣的:

死者頭北腳南,仰臥於沙土包北邊的便攜式單人帳篷中,其所攜帶的物品較整齊的放置於帳篷中身體的右側。屍長175cm,面部鬍鬚較多,長約3.5cm,全身赤裸,衣物在帳篷內。屍體發育正常,營養佳。屍體高度腐敗,全身佈滿了較多的腐敗水泡及腐敗靜脈網,手指完全乾燥,屍體上有較多的蠅蛆,長度為0.6cm,全身未見損傷,檢驗全身骨質無骨折。結合其屍體腐敗程度及屍體上蠅蛆長度分析:屍檢距殘廢時間約5天!

最後的醫學鑑定結論是——高溫缺水引起急性脫水,導致全身器官衰竭而死。

應該說,這個死因是比較靠譜的。

在發現餘純順屍體時,他正躺在帳篷裡,而帳篷外有一把藏刀,不遠處有一個挖了近半米深的坑。這個坑所在地方原本應該有預先埋好的飲用水和食品,餘純順可以靠補充這些飲食,繼續完成剩下的路程,但他一定是沒有發現飲食,在缺少飲水,渾身無力的情況下,絕望地躺在帳篷裡死去。

按照後來的官方解釋,是餘純順搞錯了埋藏飲食的方向和地點,他應該再向西多走3公里,才能找到正確地點,如果找到正確方位,餘純順一定不會死亡。

與彭加木不同的是,官方找到了餘純順的屍體,因此他的身亡沒有引起太多猜疑,但疑點仍然是存在的,因為餘純順的死亡顯得“太平常”了,平常到他不該犯這種低級錯誤。

餘純順是一個經驗極其豐富的頂級探險家,他探索過中國所有最艱難險惡的環境,克服過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在沒有遇到任何干擾的情況下,怎麼會犯下判斷方向的低級致命錯誤?

1980年6月17號,彭加木外出尋找水源,當天神秘消失,屍體一直無影無蹤;

時隔16年,餘純順在1996年6月18號被發現死亡。

如此巧合的時間、地點,很多人懷疑羅布泊湖心區域存在著平行空間,而每年6月就是這個平行空間發揮作用的時間,因此科考和探險界稱之為“羅布泊的黑色六月”,並逐漸形成一個行規——所有科考和探險活動都要避開這個黑色六月。

更詭異的是,據後來曾徒步穿越羅布泊的旅行家雷殿生講述,他穿越過程中,曾在餘純順墓旁邊宿營,半夜還沒睡覺,正在寫日記時,突然被一個毛巾大小黑影捂住嘴,按住脖子,他奮力揮刀,才把黑影趕跑。

彭加木的失蹤、餘純順的身亡、雷殿生的遇險,成為“羅布泊的三大未解之謎”。神秘的羅布泊真的存在超自然現象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九十年代初,在新疆喀什的一個小鎮偶遇餘純順,當時我剛剛參加工作,當時見他滿臉鬍鬚,很魁梧,他自我介紹說他是徒步走中國的人,當時我以為他就是一個騙子,周圍還有幾個人在和他攀談,最後大家一起照相,我當時不怎麼相信他,所以就沒有合照,現在想起來都後悔!過了幾年,就聽見他遇難的消息,那時才知道自己錯了,一直後悔!


明眼睛


餘純順在羅布泊意外身亡,可能不是隱藏了什麼秘密,而是挖出蘿蔔帶出來泥,解開了1980年彭加木失蹤的秘密。(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如果說彭加木是曾經最瞭解羅布泊的男人,那麼餘純順就是新時代裡最瞭解羅布泊的人,但是,作為一個徒步獨自穿行愛好者,最大的敵人不是自然帶來的惡劣情況,而是內心的衝動,一絲的情緒化的理想化的矯情。

餘純順的死可以說與他的前輩彭加木的死如出一轍,唯一的區別就是餘純順的屍體被很快發現,而彭加木,則悲慘的屍首全無。

但是既然餘純順能被找到,有理由相信彭加木也是能找到的,既然現在找不到,那就只能說明一點,有人不想找到他。

餘純順在羅布泊的意外身亡,可以說是挖出來蘿蔔帶出來泥,怎麼理解呢?


當年的彭加木失蹤,在失蹤6小時候就展開了全域地毯式的拉網式搜捕,無論是搜救的規模和搜救的程度都比餘純順意外死亡要深入的多,但結果卻是隻發現了彭加木吃剩下的水果糖紙殼。

紙殼這種碎屑式的物品都被找到了,彭加木好端端的屍體卻始終沒有被發現,再看餘純順,意外死亡8天后被人發現,赤身裸體死於自己的宿營帳篷。

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彭加木的遺體很可能已經被找到,而是被有意識的隱藏了起來,至於說為什麼?這是秘密的核心所在,肯定不為常人所知

這也就是餘純順意外身亡羅布泊帶給人的啟示,其實餘純順本沒必要死亡,還是那句話,在大自然面前任性,大自然就必將讓人類付出代價,餘純順徒步穿越羅布泊,本沒有在夏6月。


只是虛榮心作祟,在電視臺的參與下,餘純順激情決定當月穿越羅布泊,雖然計劃周密,但百密一疏,餘純順還是沒能逃脫當年彭加木的怪圈,同樣的地點,16年後的同一天,餘純順殞命羅布泊!

有些夢想註定要用生命來捍衛,通俗來講:“我早晚得死這上面!”


歷史三日談


遲到的答題。

您別不信,告訴你俺曾被逼誤入羅布泊四天半五夜,九死一生,僥倖逃得一命。俺落難羅布泊比彭加木還早十來年,比餘順純更是早了二十八年。

餘是俺上海老鄉,1965年11月俺無奈支邊新疆,成了兵團軍懇戰士,沒多久文革開始,俺嘴上少個把門的,幾乎成了鬥爭對象,1967年春節前俺誘逼著師首長開探親證明(63年進疆的還沒人探親)回到上海。還是因嘴風不嚴,加之新疆有上海同去的夥伴“撿舉”,下半年上海抓了俺押解回疆。俺單位在南疆阿克蘇區域,快到點時俺趁守衛疏忽,仗著身上尚有近兩百元錢些許糧票,俺果斷脫逃了。從南到北俺熟識的卡車司機頗多,一路順利逃到庫爾勒,在那俺見到彷彿似曾見過的面孔,俺不敢再往北逃,俺向追捕者一下想不起的東向逃了。準備經尉犁過若羌從青海北上至甘肅玉門上火車,到蘭州暫避一段,蘭州有俺至親摯友。

庫爾勒往東線路上,俺一個認識的卡車司機都沒有,一路上有共公長途車,買票上,沒有便爬車,被發現了,有些司機將我趕走,好心的也就順便帶上我繼續趕路。天快黑時在一個不知名的小街鎮上準備住一晚,那時人們“革命”警惕性特高,街上唯一的破爛招待所,那個大臉盤看似蒙古族的姑娘,大慨見俺頭髮長亂鬍子拉渣起了疑心,到裡屋報告革命領導,俺本就驚弓之鳥,見勢不妙拔腿就溜,在街上買了把小刀,再買了十個烤饢,路過農家又順了一大一小兩個羊皮口袋,路過溝渠裝滿水,大袋能裝五、六斤水,小袋裝三斤左右,向不見人影的北向一路疾跑,就這樣俺跨進了羅布泊這死亡旱海(當時並不知那是羅布泊)。

篇幅題意所限,在此俺就不細說了。總之俺迷失了,方向感都沒了,只能靠太陽月亮辯別大致方向,白天經受炎烤,夜晚承受嚴寒煎熬,那真不是人過的。

直到三天後俺痛定思痛,細思了俺夲是向東去青海的,俺從南面進了這不毛之地,也就是說南面才是人氣所在,接著俺便順著太陽昇起的方向偏南堅定不移地打道回府。大約第三第四天交接那刻,喝完最後一滴水,還剩大半隻饢,接著向既定方向又行進了一天一夜,天亮了看著東昇的太陽,俺再也無能挪動軀體了,傍著一沙土丘閉上雙眼,等待生命最後時刻到來,腦袋中充滿形形色色美麗幻覺……

忽然一陣咯吱咯吱聲傳來,有氣無力地眯起雙眼一瞧,有黑黑地一團在緩慢移動,根據以往經驗俺知道那是一輛木輪牛車。於是,俺從挎包裡拿出買耒的刀和從上海帶耒的鋁質大茶杯,拼盡突生的最後氣力,不停地敲打,敲擊聲終於驚動了趕車的維族大爺,於是俺獲救了。

俺是九月份誤入羅布泊的,興許比六月進泊的餘先生,氣侯條件好點(六月咋樣不知曉)。如今羅布泊可能已改換了摸樣,可早些年羅布泊本就是死亡險惡之地。不同的理會必然產生不同結局,其實餘先生準備充分裝備優異,比俺強得多了去了,俺察覺危情趕忙設法回頭是岸,而餘先生則明知山有虎偏要虎山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更重要的是慾念不同,求生的毅力也必然不同。餘先生是為了出人頭地,為名譽,為揚名立萬,俺僅僅純為求生。更言,俺四天五夜絕無慌亂,活得屈,死便死了何足惜,餘先生涉險卻是為了活得更好更光彩,生與死就這麼簡單!為餘先生默哀!

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簡要經歷,人老懼寂寞,閒荒時說故事,一來可抗寂寞,二來供網友飯後茶餘消遣一二。耗您時間萬望見諒!


用戶71656050627


【一】

1996年6月11日早上,準備從土哏出發的餘純順和自己的嚮導趙子允說了昨天自己的夢:夢中他夢見自己的前妻了,她要和自己復婚。


趙子允其實曾經建議餘純順不要在六月穿越羅布泊,六月危險性太大,但是餘純順沒有聽,因為他這次穿越除了要打破六月中旬不能穿越羅布泊的魔咒,還有個任務,為上海臺拍攝一部紀錄片,任務很急,因為要參加一個國際性的展覽。


趙子允這人很牛,被稱為沙漠王,羅布泊活地圖。央視有個紀錄片說,把趙子允扔到羅布泊,不給他水,不給他限定時間,他能安全的走出羅布泊這個死亡之海。


2004年趙子允去世,不是因為羅布泊,而是因為車禍。


餘純順出發前,為了保證安全,他們開車走了一遍要穿越的路途,還探訪了樓蘭古城,拍攝了一些視頻素材,沿途餘純順自己每隔7公里埋下6瓶礦泉水。每隔35公里埋下全天所用的裝備補給。


有安全保障,他只需要按著車轍,穿過107公里的沙漠,一切看似萬無一失,但是他最後卻永遠的留在了羅布泊。


有人把餘純順的死歸咎於靈異,有人猜測他在沙漠中迷路了。


【二】


1996年6月11日9時,餘純順拒絕了車輛人員的隨行,踏上了穿越羅布泊的路途。


餘純順以每小時四公里的速度在羅布泊行走,期間攝製組不放心還曾經追上過他,那時候他大約走了32公里,攝製組告訴他還有7公里可以到T字路口以東3公里的第一個營地。


餘純順很興奮的表示自己要趕快到宿營地紮上帳篷養精蓄銳,爭取提前完成穿越任務,然後他揮手和眾人告別:咱們前進橋見。


然而這竟然成了他最後的遺言。他沒有進入這個營地,他失蹤了,直到幾天後救援隊找到他的屍體。


後來人們猜測他可能是迷路了,因為迷路找不到補給,主要是找不到水,後來又很倒黴的碰到了沙塵暴。


而且這次沙塵暴從北到南颳了一天多,沙漠裡的沙塵暴不同於城市的沙塵暴,城市的沙塵暴頂多是吹散了頭髮,吹花了寶寶的妝,沙漠裡的風暴是要命的,據說人能把倒下的人吹起來。


沙塵暴來了,帶走了所有的水分,沙漠裡的含水量為零,在沒有補給沒有水源的情況下,餘純順找到了一個土坎避風,風小了的時候,他紮下帳篷,用隨身帶的藏刀,用趙子允教他的方法在地上挖了大洞,想找到哪怕一點溼潤的沙,但是他終究沒能如願。


他不知道這處土岡距離湖心土路只有50米,在土路的T字路口再走三公里就能找到他親手埋的一箱礦泉水,但是他卻永遠沒有機會去喝一口自己親手埋下的水了。




【三】


其實出發前有人曾經勸過餘純順放棄這次穿越,畢竟視頻素材拍了很多,夠用了,何必冒險?


但是顯然他有英雄主義情節,他說:迄今為止,到過和將要到羅布泊的上海人,一個是彭加木,一個就是我。如今,彭加木已經魂歸大漠了,而我,只有我餘純順,一定能征服羅布泊!


臨行前他和攝製組,以及他的兩個嚮導喝了白葡萄酒,餘純順飲盡杯中酒說:如果這次穿越不成功,那是天亡我也!


一語成讖。


關於他的遇難有各種說法,他的另一個嚮導沙漠王子-彭戈俠認為是一頂草帽害了餘純順,餘純順從土垠出發時戴的是一頂他戴了八年的帽子,但是攝製組心疼他,給他換了一頂帽簷更大的草帽。


沙漠風大,這頂帽子又不是他慣常戴的,他難免會用手來按住草帽抵禦迎面的風,一低頭間難免在T字路口兩條車轍間走錯了。


在那部叫《壯士餘純順》的視頻中,唯一戴帽子的人就是餘純順的另外一個嚮導趙子允。


【四】


關於餘純順迷路,其實有人還有另外一個猜測。


那就是他故意的。


倒不是他故意尋死,而是他覺得這樣穿越平平淡淡,沒有挑戰性,他的宿營地離湖心不遠,30公里,來回60公里,他想找到湖心碑,拍照,然後向世界證明自己徹底征服了羅布泊。


而且此前趙子允曾經帶領一個科考隊到過湖心,趙子允肯定給他詳細說過這次科考,科考隊車轍猶在,好像完成這個挑戰也不太難。


於是在T路口,餘純順偏離了他既定的道路,去往湖心碑。


但是他終究沒有找到那個小小的湖心碑,這次可能他真的迷路了,返回時又遇到了沙塵暴,路和人都一起迷茫了。


這就解釋了他隨身攜帶的照相機為什麼是空白的,因為他根本沒有找到湖心碑。


一年後有人在湖心的位置埋下一個空汽油桶標示湖心,後來又在這兒立了紀念碑。


如今作為徒步旅行的鼻祖,餘純順的墓在羅布泊也成了一個著名的景點,和湖心碑一樣成了來羅布泊人們必去的地方。


所以這個故事中沒有雙魚玉佩,沒有陰謀,有的只是一個壯士對自然雖死猶榮的挑戰。


雖然最後他失敗了,死後,卻成為傳奇。


================

文:薛白袍

薛白袍


平行空間學說是許多科學家都想印證的,常年從事羅布泊穿越的組織者鍾林堅信平行空間的存在,他認為,交匯點就是在羅布泊,餘純順和彭加木出事不是巧合而是平行空間的作用。

1980年5月8號到6月17號,彭加木帶隊進入羅布泊,隨後神秘消失;時隔16年,餘純順在1996年6月11號進入羅布泊,17號發現了他的屍體,兩者的失蹤死亡時間存在的一定的聯繫,這是不是也就暗示了平行空間的存在呢?

從事羅布泊穿越的組織者鍾林在每年的6月10號到20號這幾天,拒絕參加一切有關於羅布泊的活動。

他認為彭加木的神秘消失,是平行空間的作用,而6月17號是平行宇宙在羅布泊交匯的日子,交匯時長長達7小時,彭加木和餘純順的出事時間恰好也在這個時間點。

當年元寶莊的核爆事件,有人提及過那是因為羅布泊平行空間當時再次交匯,帶來了外來物種,給人類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於是,用核爆消滅了這些外來物種。但事件究竟是真是假,至今不得而知。

羅布泊的平行空間是否存在我們無從得知,但是在羅布泊死亡的探險家不計其數,如果沒有專業的嚮導和精準一流的gps,私自闖入羅布泊,是很危險的。國內許多GPS還沒有直線規劃,所以GPS很容易繞路,如果不幸迷路,一定記得第一時間打衛星電話求救,否則時間一久就會有生命危險。


聽泉烹茶



福垊總在想,為什麼征服自然的人,總喪命於徵服自然之中?三十八年前的彭加木是這樣,那位自稱是彭加木第二的餘純順也是這樣。為什麼一誤再誤!羅布泊究竟是個神馬樣的地方,為什麼獨自考察它的人,多是有去無回?!這其中到底隱藏著神馬樣秘密呢?

【羅布泊】在《山海經》中名為“幼澤”,其形若耳,譽為“地球之耳”;其道之難甚於蜀道,征服它者多被它征服而有去無回,故而人稱“死亡之海”!其面積在2600平方公里左右。其西北有城,名曰樓蘭。還記得樓蘭姑娘嗎?還記得“不破樓蘭終不還”嗎?樓蘭地處“絲綢之路”咽喉。羅布淖(羅布泊)位於西域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東南部的若羌縣的東北部。GPS定位北緯39.5°到41.5°,東經40.5°到東經90.3°

【餘純順】(1951.12.1-1996.6.13)因為母、姐精神有問題,少年的他因盜竊被關10年,浪子回頭後路旁修傘。其父退休後,他子承父業入廠工作。三年後,他以懸樑椎骨的精神,暢遊書海,只用四年,一個小學文化程度的青年,拿下了初中、高中、大專、本科畢業證,簡直就是一個奇蹟。同樣不幸的是,他不喜歡的妻子還出現了胎死腹中的悲劇,他一怒之下,鐵腳闖天涯!然而更大的奇蹟正是他這鐵腳闖天涯,最後還闖出了悲劇。

從1989年2月19日開始,孤身一人,走南闖北,奔東跑西,其足跡踏遍23個省,還首次徒步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福垊稱之為徒步之王,他每到一處,都收到英雄般的歡迎和讚賞。然而,最終為名所累加上一意孤行還有大意而命喪羅布泊。福垊就用記者採訪和他的回答作為標題,來揭示他意外身亡的秘密吧!

您認為最大的悲哀是神馬?是不知道人該是大寫的

1996年6月10日,餘純順和他的團隊,在做好徒步各項準備和計劃後,他以彭加木第二的決心,以牛刀小試的戰略,藐視向羅布泊進軍。他的團隊中,有一位號稱“沙漠之王”的嚮導,他就是趙子允。

趙子允(1937-2004)山東菏澤曹縣人,曾任西域地礦局地支高級工程師,是著名的地質工作者、嚮導和探險家。足跡遍佈西域各地,不僅對無人區精確測量還尋找了大量礦藏。他是西域的沙漠王、瘋教授、活地圖、拼命三郎、生命羅盤。不過大家都愛尊稱他為趙工,他也樂意大家這麼稱呼他。

趙工再三要陪著餘純順一起探險,因為他是老司機,輕車熟路,可以及時地對餘純順指點照顧。而餘純順執意單刀赴會,結局卻是讓親友落淚。那餘純順為什麼要一意孤行?

您愛出名嗎?凡事有利於人類進步與文明的名我都想出一出

因為掌聲和鮮花,因為英雄、大王,因為凡是有利於人類進步與文明的名我都想出一出,因為不想讓支持他的人遺憾,因為他在徒步的路上一直都是獨行俠,因為過於輕敵,他不想因為羅布泊而改變。他“為了報答上海、西域兩地人的厚愛”,決定單刀赴會,計劃三天走完這百公里。而且路上每隔7公里都埋下6瓶礦泉水,還在計劃的宿營點埋了大量的食品。餘純順當時說:“這樣好的條件世上難找,如果我獨自穿越羅布泊失敗,就是蒼天亡我!”

您怕死嗎?我離開家的時候,沒有帶鑰匙

誰曾想一語成讖(chen)。1996年6月11日上午9時,徒步之王的他背起行囊,向南大步流星。儘管準備十分充足,然而大家還是不放心,開著汽車追趕餘純順。為什麼這麼不放心?除了是他首次穿越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6月份穿越羅布泊湖心溫度會很高!在6月10日已達到最高溫度75°,從十二點到十七點根本無法前行。當天16點25分,餘純順的後援隊追趕上了他。

他僅用8小時就走了33公里,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壯舉。大家圍著他問東問西的,他說:“……我身體這麼結實,絕對沒有問題……一(口)氣走到這裡的……我就是要打破6月份不能進入羅布泊的神話。再走兩三公里就到第一個營地了,到了以後我就扎帳篷休息。”然後,餘純順就讓他們回去了,餘純順表示:“老彭,剩下的路我一天半就可以幹掉……咱們前進橋見!”。然而,遺憾的是在前進橋再也見不了了。

您最喜歡神馬地方?所有美麗遙遠充滿神秘的地方……儘管後兩個地方(阿拉斯加、南極),也許我這輩子永遠去不了了。

誰曾想,這句話竟然成了他的臨終遺言。1996年6月12日11時45分,後援隊越過了孔雀河上的前進橋。又向南走了10公里到了11號覘(chan)標下的接應點。後援隊在此守候,期待餘純順13日的到達。然而當天,風雲突變,21點45分,狂風颳起,一直刮到13日都沒停。8點30分,趙工她們再也坐不住了,去5公里開外的13號覘標,接應他。風沙不止,一無所獲。

這一無所獲竟然持續了5天,大家把能想的辦法想盡了,汽車一遍又一遍,直升機一遍又一遍地尋找。終於在6月18日10點15分發現個小藍點,20分後飛機降落。下了飛機後,走入藍色的帳篷裡,一股惡臭迎面撲來,大家驚呆了——餘純順遇難了!真是一語成讖啊,這輩子他真的去不了阿拉斯加和南極了。

餘純順遇難的自然原因是什麼?

迷路,對,餘純順迷路了。餘純順跟大家一起時說,有個朋友要從美國給他帶來一部GPS,當時上海電視臺的人帶來3部,硬要他帶上一部。他愣是不要,他說:“我走了8年,從來都沒有用過這玩意兒。現在又這麼多事,哪有功夫擺弄?如果給我3天時間,我一定學會用它。”其實餘純順說的也有道理,GPS如果你不熟練,帶著它除了增加重量,別無它用。問題是,為什麼當時不給他三天時間讓他學會呢?為什麼,為什麼呢?

根據《屍檢報告》結論顯示,他是高溫環境下缺水而引起急性脫水,全身衰竭而死。2001年9月25日,天文學家發現了已顆小行星(83600號),以餘純順的姓名命名,以紀念永遠的餘純順。從彭加木到餘純順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探險羅布泊千萬不要單獨行動,千萬不要!千萬不要!千萬不要!千萬不要!千萬不要!重要的事說三編,而最重要的事要說五遍。因為這就是傳說中的三令五申!


福垊


沒有什麼秘密。

簡單說,就是一個單純的探險家,在羅布泊因為一些錯誤所以不幸遇難而已。

有人說什麼餘純順剛好跟彭加木遇難相隔16年,這就是純粹胡說八道。彭加木是在80年6月17號出發尋找水源,然後便失蹤,什麼時候遇難的也不得而知。而餘純順則是1996年6月18日被救援直升機發現已經遇難,根據事後的解剖,判斷其於五天前,也就是6月13日遇難,而16年前的那一天,彭加木還活的好好的。

如果說都是6月份遇難所以羅布泊隱藏著什麼秘密,那麼你看看你自己家所在的地方一個月過世多少人,是不是也是什麼神秘力量所致的?所以胡說八道、扣上一頂玄學的帽子,實在一點兒都不高明。

羅布泊是什麼地方?一片人跡罕至的沙漠,世界上任何這樣的地方都可以說是死亡之地,如果沒有充分的經驗和充足的後援力量,那麼進入其中就是一條不歸路。當年餘純順犯了幾大錯誤:

1,對當地沒有做好充分的瞭解。在不瞭解當地環境的情況下貿然出擊,在一條關鍵的叉路口轉錯了路,導致沒有找到預先埋下的水和食物。

2,沒有佩戴跟蹤設備。雖然說當時是1996年,科技並不如現在如此發達,但是簡單的跟蹤設備還是可以有的,只是餘純順沒有攜帶,也沒有準備好救援和後備計劃,所以在迷路斷水之後,就完全陷入被動。

3,錯誤的季節進入羅布泊。6月份正是羅布泊最熱的時候,氣溫甚至於可以達到46度以上,更加不用說地表溫度了。選在這個時候進入羅布泊,實在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所以餘純順是一個很有膽量、但算不上一個合格的探險家,以不充分的準備去挑戰自己的極限的時候,不幸遇難。實在讓人惋惜。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探險家餘純順在羅布泊意外身亡,已經有20多年過去了。

但有些靈異現象一直讓人猜測和揣想,總讓人感覺到隱藏些什麼秘密在裡面。

說起羅布泊,大家都知道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死亡之海”!

這個地方從古到今一直都是被稱作是禁地的存在,無數的人在這裡死亡、迷失。

1996年6月18日就在羅布泊的一個帳篷裡找到了探險家餘純順的屍體,他的死與十六年前最著名生物學家彭加木教授失蹤幾乎是相同的地段,相同的時間,為什麼那麼巧呢?

到底隱藏了些什麼秘密在裡面?

餘純順是個家庭和個人背景都很簡單的一個人。

為了完成少年時的夢想,餘純順成為了一名職業探險家,他曾徒步完成8年旅行4.2萬華裡的壯舉。

用一年半的時間徒步走完川藏、青藏、滇藏、新藏和中尼五條天險公路,穿越了阿里無人區。

還創造人類史上第一個孤身徒步征服“世界第三極”西藏的奇蹟,可以說他有著豐富的個人徒步探險的經驗。

他的理想是徒步考察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拜訪全國56個民族的聚居地。

探險家餘純順選擇挑戰羅布泊,除了要證明自己征服自然的能力外,他也很想試圖破解科學家彭加木的失蹤之謎。

餘純順徒步穿越羅布泊,剛開始沒打算在那年夏天6月,而是準備9月份穿越羅布泊的。

當時有家電視臺準備把他的壯舉拍攝成紀錄片,送參國際比賽,這一消息讓餘純順興奮難擋決定當年6月穿越羅布泊。

臨行前,好友勸他說:6月份羅布泊天氣惡劣,讓他把時間改在下半年11月份。他並沒聽勸阻,執意滿滿,信心滿滿。

餘純順出發前,為了保證徒步旅途安全,與電視臺的工作人員開車走了一遍要穿越的路途,還拍攝了一些視頻素材,沿途餘純順自己每隔7公里埋下6瓶礦泉水。

每隔35公里埋下全天所用的裝備補給。

有了這麼多安全保障,他只需要按著車軌,穿過107公里的沙漠就大功告成。

雖然計劃十分的周密,餘純順還是沒能逃脫當年彭加木的怪圈,同樣的地點,16年後的同樣的時間,餘純順殞命羅布泊!

有人把餘純順的死歸於羅布泊的平行空間,有人猜測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

有的人說是彭加木召他去……20多年來,各種說法一直沒有間斷過。

循著這些假想的足跡,我們來分析一下,徐純順意外身亡的幾種可能的原因:

1,沒能借前車之鑑,科學的選出對的時間

六七月份的羅布泊,簡直就是一個火爐,地表的溫度最高可以達到70度以上。

這樣的高溫就是在正常的環境下,徒步幾十公里也沒有人受得了,更何況在這樣高溫的沙漠地帶中,稍一缺水,或遇上沙塵暴,那就是必死無疑的。

徐純順和彭加木教授都是在這樣的時間點穿越羅布泊,前面有彭加木教授的教訓。

徐純順是個有著豐富經驗的探險家,他應該冷靜的避開這個時間段,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點,而不應該被榮譽的誘惑衝昏了頭腦。

2,惡劣的環境下,脫離組織一個人冒險不可取

在那種惡劣的環境下,脫離組織一個人徒步冒險,是不可取的。人們一直稱羅布泊地區是亞洲大陸上的一塊“魔鬼三角區”。

相傳東晉法顯西行取經,路過此地時曾寫道“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者則死,無一全者……”。

這種惡劣的環境裡,隨時可能遇到熱風。

一個人冒險,遇到危難時一個求援幫助的人都沒有,危險重重。

所以說羅布泊作為一種生命的禁地,探險者們真的不要輕易的去嘗試,更不能一意孤行單獨前往。

盲目的自信和魯莽只會讓人們付出昂貴的代價。

3,核輻射的“餘毒”

在度娘上我們可以看到,羅布泊是我國的核試驗基地,也列為了我國的軍事禁區。

我國的第一枚原子彈就是在羅布泊地區試爆的,從1964年起,羅布泊一共進行過45次的核試驗,那裡的生態環境可想而知。

彭加木教授因為參加了核試驗,身體已經得了癌症,拖著那種病痛的身體,在那種惡劣的環境下考查,因為缺水,留下一張字條,獨自一個人去找水,從此的走失了,留下那麼多謎一樣的傳說。

探險家徐純順想挑戰自然,解開彭加木教授失蹤的謎底精神可嘉可贊,但對那裡的生態環境,一定要了然於心。

羅布泊既然是個核試驗基地,肯定是人和動植物不能正常生存的地區,各種核輻射和變異病菌都有可能生存在那裡

在那種環境下,徐純順亦或是缺水乾渴致死,也有可能是喝了當地的但有輻射的汙染過的水讓他身亡;

亦或是空氣中碰到了什麼輻射因子,變異病菌都可能令他氣絕。

核輻射的威力有多大,後續產生的殺傷力有多少,到目前為止都是一個無窮數,沒辦法準確的估評。

所以要問探險家餘純順在羅布泊的意外身亡,隱藏著什麼秘密?上面三點肯定是最主要的原因。

以上也正是餘純順在羅布泊用生命探險帶給我們後人的啟示,從上面幾點來尋求探險家餘純順的死因,就不覺得太過奇怪了吧。

其實餘純順本是不會死亡的,只是應驗了那句話:在大自然面前任性,大自然就必將讓人類付出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