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日本沒有美國的制約,有可能變成超級大國嗎?

人不範二枉少年_


假如日本沒有美國的制約,有可能變成超級大國嗎?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不可謂不讓世界矚目,汽車、電子產品、市場競爭力、國際影響力,等等,可以說都已經是全球先進水平,且很多已經超過了美國。特別是經濟總量,已經接近美國“容忍線”60%。

為什麼說60%是美國的“容忍線”,是因為美國給自己定下了一個規矩,那就是一旦哪個國家的經濟總量達到了美國的60%,就要採取一切措施加以遏制和打擊。歐洲發達國家如此,日本如此,俄羅斯也是如此,現在對中國同樣如此。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規矩心理,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會對其他國家採取遏制措施。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廣場協議,就是美國對日本採取的遏制措施。同時,對日本進口到美國的電子產品等,美國也是使盡打壓措施,導致日本經濟在房地產市場崩潰後一直沒有翻過身來。否則,日本與美國的距離應當小得多。能否變成超級大國,概率不是很大。


譚浩俊


如果美國從日本撤軍,日本的綜合實力將會增強,尤其是日本的軍事實力。但是,以日本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我們看近代以來可以稱得上超級大國名號的大英帝國、蘇聯和美國,無不是建立在龐大的國土、人口之上的,而且都是抓住了重大的機遇。

大英帝國

英國現在已經不能稱為超級大國了,只能算是世界強國。當初的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版圖約佔地球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3550萬平方公里),人口達到4.13億人,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超級大國。

蘇聯

蘇聯作為超級大國之存在了69年,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人口規模達到2.86億人,國土面積更是達到2240萬平方公里。

美國

現在的美國國土面積937萬平方公里,人口3.3億人,2018年經濟總量達到創紀錄的20.5萬億美元,在軍事、科技、金融等領域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日本國土面積37.79萬平方公里,人口1.27億人,2018年GDP達到5.07萬億美元。但是日本從上個世紀的1995年GDP就達到5.45萬億美元,而現在卻長期低於當初的經濟總量。從這一點來看,日本的經濟體量20多年來,就根本沒有提高。

日本的國土面積,人口規模,以及經濟體量都無法支撐日本成為超級大國。日本的經濟體量能夠保持目前的規模就不錯了。

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口頭上對《美日安保條約》不滿,但是日本對於美國來說,戰略地位太重要了,美國只是藉此要求日本提高軍費分擔比例而已,並不是真的想從日本撤軍。不管美國有沒有在日本駐軍,日本都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有了美國駐軍,日本會收斂一點,如果美國真的撤軍了,日本至少在軍事發展方面會失去控制,成為世界軍事強國。


銘蘇先生


二戰後,日本🇯🇵戰敗,美國以佔領軍的強勢駐軍日本,並以麥克阿瑟將軍為主導,制定了日本憲法,史稱日本巜和平憲法》。廢除日本三軍,並留下少部分部隊,組成自衛隊。

美國為了管理日本,包庇特級戰犯日本裕仁天皇,以及包庇臭名昭著九三一部隊的大批負有血債累累的一級戰犯,並將這一批獸性科學家打包去美國窩藏。日本極右翼分子和軍國主義得以苟延殘喘,隱藏在民間,為世界和平留下禍根,埋下伏筆。

上世紀五十年代,美蘇爭霸,冷戰拉開序幕,韓戰,越戰接連暴發。美國為了戰爭需求,將日本設為後方基地,並扶持日本經濟發展,日本利用這20年的戰略窗口期,臥薪嚐膽,高速發展科技和經濟,從而日本經濟實現了崛起,一躍而起,成為發達國家。由於美國兩場戰爭均被逼簽訂停戰,美國國力透支,美國只好撤兵。

七十年代,美國為了自身利益,在與蘇聯博弈中,暗中支持日本壯大自衛隊,養虎為患,讓日本充當亞洲當代理人,對抗蘇聯。日本極右翼分子和軍國主義得以重新恢復活,這是放虎歸山。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日本經濟和軍事飛速發展,經濟總量已是美國經濟的三分之二,日本極右翼分子和軍國主義分子得意忘形,妄想要修改憲法,恢復正常國家地位,欲逼美國放手日本的國防,政治,外交等主導地位。

美國差點栽在日本手上,在日本陰溝裡翻船。克林頓政府及時出手,在日本經濟,科技,國防,外交等領域打壓日本,讓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奄奄一息,一厥不振,只好乖乖仰美國的鼻息,府首稱臣,甘當美國小弟,做馬前卒。

綜上所述,美國不可能讓日本成為超級大國。


用戶1495609362175


彈丸之國,沒有美國的制約,在當今世界,再怎麼發展,仍然是個小日本。


張旭語文


當然有,而且是有個山藥的可能。

根據很多磚家的說法,今天的日本,是一個被美國鎖鏈牢牢束縛的強國,一旦美國影響力不再,日本便可迅速武裝起來,不僅造出令世界震撼的航母,更會在極短的時間裡,造出毀天滅地的核武器。。。

所以,世界都要感謝美國對日本的束縛。

而相應的觀點就是,如果沒有了美國的桎梏,日本便可以一步登天,迅速成為超級大國。

真的是這樣嗎?當然真的不是。畢竟聽起來越是玄幻的東西,本質上就越扯淡。

因為美國對日本的壓制,尤其是3萬多駐日美軍的存在,與其說是套在日本脖子上的枷鎖,倒不如說是護佑日本的保護傘。因為這些美國大兵除了嚇唬日本人,更重要的是嚇唬日本的敵人,畢竟有美國駐軍,哪怕是一個人,也是美利堅力量的存在,在“打狗還要看主人”的情況下,他們對日本也必然心存忌憚。

作為日本的天敵,美國在二戰期間消滅了超過130萬鬼子,加速了日本的帝國夢的覆滅,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時,日本雖然尚有數百萬軍隊,數百艘艦船,但已經完全沒有還手之力,特別是美國兩顆原子彈的巨大殺傷,使日本徹底失去了抵抗意志,隨後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喝退準備登陸日本本土的蘇聯紅軍,緊接著美國全面進駐,日本成為美國的勢力範圍。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如果沒有美國的全力阻止,今天的日本勢必會成為下一個東西德國,屆時日本作為冷戰的東方前沿,必然會長期處於雞飛狗跳之中。

作為遏制東方大國以及包圍共產主義陣營的跳板,日本在二戰後受到了美國的傾力扶持,加上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越戰爭大量戰爭訂單的刺激,日本經濟迅速復甦,並在1968年超越聯邦德國一躍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

而在日本快速崛起的過程中,蘇聯在二戰後成為和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東方大國開始了一日千里的快速振興,就連隔海相望的朝鮮也開始朝擁核國家大步邁進,在這樣的情況下,連正式軍隊都沒有的日本如果沒有美國的保護,後果將會非常尷尬。

很多人說日本之所以長時間生活在擔驚受怕中,主要還是因為美國不允許日本發展武裝力量,否則早就一步登天了。表面上看確實像這麼回事,但問題是作為戰敗國,對日本的懲罰是戰勝國共同的意志,美國就算越俎代庖,也要考慮到自己被威脅的切身利益。

而且,就算完全放開日本,日本真的就能夠重現所謂的帝國輝煌?靜夜史認為當然不可能,日本不僅不可能完全復興,更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因為侷促的國土面積,任何時候都是大國崛起的最大掣肘。

從歷史上出現的四個超級大國西班牙帝國、大英帝國、蘇聯和美國的發展歷程來看,巨大的國土面積是大國崛起並進階為超級大國的必要條件。如果本土面積狹小,比如西班牙和英國,就需要從海外找補,瘋狂擴張殖民地,成為日不落帝國。

但歷史上的日本起步太晚,最巔峰時期也就是佔據了太平洋的四分之一,距離日不落還差十萬九千里。而且更令日本尷尬的是,為了壓制昔日的殖民帝國,維持美國的霸主地位,美國在二戰後充當了反殖民主義的先鋒,推動了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走向民族獨立,掀起了席捲全球的反殖民主義浪潮,這對於英法等殖民帝國是真正的釜底抽薪,對於日本需要通過殖民地來實現崛起的國家更是名副其實的噩夢。

當然,美好的現實生活中,從來都是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順便把窗戶也給封死了。現實中最令日本絕望的就是,即便日本能夠排除萬難,拳打中俄美朝韓,腳踢東亞怪物房,成功複製殖民夢,日本也不可能成為所謂的超級大國。

因為超級大國就像古代的天子一樣,天無二日,國無二君。超級大國作為同一社會制度的最高存在形式,是站在金字塔頂的國家,其他所有的同制度國家都要成為它的附庸,所以歷史上的超級大國就像先秦時期的春秋五霸一樣,是依次出現的,比如資本主義制度下依次出現的西班牙帝國、大英帝國和美國。

而蘇聯作為超級大國,之所以能夠和美國並駕齊驅,根本原因在於蘇聯實行的是共產主義制度,因為相比於資本主義制度的另起爐灶,蘇聯也能夠在共產主義陣營中獨佔鰲頭。

所以日本想要成為超級大國,只剩下兩條路可走,一是在資本主義陣營內部將美國取而代之,二是效仿蘇聯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新制度陣營,在這裡的制度特指共產主義制度。

日本表示:“我太難了!”

所以,對於日本而言,超級大國從來不是你想超,想超就能超。

生在東亞這個令人絕望的環境,日本就不要想著什麼崛起了,能夠自保已經是老天保佑。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日本是世界經濟第三位,亞洲第一個發達國家,如果美國不限制日本的軍事裝備發展,不阻止日本的軍事擴張,接下來日本還不領土擴張嗎?二戰前的日本是如何瘋狂的擴張領土。二戰前日本經濟才世界第七位,遠遠落後於美、蘇、德、英、法、意等國家,但瘋狂的擴軍備戰,瘋狂的領土擴張。

今天日本經濟遠遠排在德英法意等國之上,誰敢說日本不會像二戰前那一樣擴張嗎?日本海軍不會去入侵東南亞國家嗎?

那我們整天都在警惕並防止日本從回軍國主義的老路,那是為什麼,就是因為日本一但瘋狂起來非常可怕而且兇殘。

日本一但走上軍國主義的道路上,誰還敢說攔截得了。

當年美國經濟實力是日本的九倍,日本不照樣去偷襲珍珠港嗎?

這種預測未來,完全是不顧及後果的。


隨雨飄渺


不是我吹,日本絕對是整個世界最危險的敵人,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想想二戰,這麼小的島國敢和全世界作對,敢用武力解決一切障礙,這樣的國家何其恐怖😱這種民族何其強大有野心!如果不是原子彈的轟炸,可能現在的亞洲甚至半個世界都掌握在它的手裡。

就算二戰後一直被美國壓制,它也能像石頭下的小草一樣發展挺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縱觀世界幾千年歷史,沒有那個國家戰敗後還能這麼迅速的崛起,只有日本!

最後我說一點個人看法,如果美國全球老大的位置易主或削弱,日本是最大的獲利者,它可以馬上單方面毀約並擴張其領土。我相信日本有這個能力,並且已經蓄謀已久。


默嗥


日本曾經有“接近”這樣的機會,可惜,他失去了。

以日本這樣的面積,想成為超級大國,歷史上不是沒有先例,那就是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被稱為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統治世界長達1個世紀之久,統治疆域達340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3.5個現在的美國本土。那時的英國,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就,一個是先進技術帶來的先進工業文明、殖民統治方式,一個是其他地區信息、技術的閉塞導致的“文明的落後”。

可惜,日本現在是沒有這個機會了。1、進入現代社會後,已經無法實行殖民統治,其他大國也不允許。2、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讓信息、先進技術等得以快速的全球流通,一個國家已經無法對其他大國形成“文明代差”。

在這個時候,那些疆域廣袤、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科技發達的大國,就更容易成為超級大國,而日本這樣的中等國家,機會越來越小。

二戰期間,隨著日本對他國的侵略,日本控制的面積越來越大。如果當時其能夠完成對控制地區的長期佔領,則將獲得一次興起的機會。可惜,它失敗了,還因為挑戰美國,吃了兩顆原子彈。

戰後,日本努力發展科技、經J,終於在1985年左右,日本又一次在相對實力上達到了一個頂峰——GDP達到了美國的1/3左右,也就是接近蘇聯的水平。這個時候,日本如果能夠保持住,並在國家正常化、軍隊正常化等方面不斷突破,日本又將獲得一次興起的機會。

可惜,廣場協議後,日本就走上了日元大幅度升值,房地產、金融泡沫的道路。雖然在1995年左右,日本GDP佔美國的比例高達71%左右(即使是現在的我們,也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但其實只是表面的繁華,崩潰在即了。

注意1985、1995這兩個時間點以及相應的比例,不少寫經J文章的人其實並不知道這數據

2008年後,中國強勢崛起。日本在可預見的歷史進程中,再也沒有機會了。

目前,美國GDP是日本的4倍多,人均收入是日本的1.5倍,軍事實力遠強於日本,科技發展水平高於日本。然後,又來了一個更狠的——在2027年後,中方GDP將開始超越美國,並逐漸達到日本的5-10倍。如果一個國家,面積是其30倍,人口是其10倍,GDP是其5-10倍,科研投入是其5-10倍,日本又拿什麼去爭?

2017年,日本在全球研發中的“自然指數”(一項權威的科研能力對比)排名,已經降到了第5位,而且得分繼續下降中;相反,我們大幅度增加了13%以上。從總分數看,日本只有美國的不到1/6,我們的不到一半。

這樣的基礎、能力和趨勢,日本又如何跟中美兩個大國爭呢?隨便他放開什麼,他已經失去了基礎和機會。

未來另一個超級大國,只可能是中國。日本目前需要考慮的是,10年後怎麼防止被印度超越。


晨曦談兵


客觀地說,日本作為亞洲唯一高度發達國家,在2010年之前,曾長期佔據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也是亞洲第一個在經濟總量GDP上突破5萬億美元(1995年),成為全球第一個接近美國同期GDP總量70%的國家。但同時,日本也是美國在亞洲的最大軍事基地,駐軍人數達到了3.5萬。

假設美國沒有制約日本的發展,有可能變成超級大國嗎?

如果美國過去沒有在軍事、經濟、貿易等方面對日本進行制裁或者制約,也許日本的經濟總量GDP有可能會超過美國,軍事及科技方面也不會比美國遜色多少。

但即使如此,我認為也不過就是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經濟大國、軍事強國、科技強國,不可能會成為像前蘇聯及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

因為日本資源匱乏,就比如說,有現代工業血液之稱的石油資源,日本90%以上需要依賴於海灣地區的各大產油國,其中有15%的進口就來自於伊朗,這也正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久前訪問伊朗的主要原因。而美國或者前蘇聯都擁有極高的資源、能源,這也是它們取得快速發展的必備條件之一。包括現在的美國馬上就要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油國和出口國。因此,受制於資源及能源領域的制約,也不具備超級大國的潛力。

另外,人類歷史目前出現過的兩個超級大國就是已經解體的前蘇聯,還有現在的美國。它們無一例外不是資源、能源大國。同時也是領土面積第一大、第四大的國家。而日本不但是島國且只有37萬平方公里,幾乎沒有任何的戰略縱深。

總之,日本並不具備“超級大國”的潛力,今後全世界最有可能出現的“超級大國”就只剩下印度和我國。當然美國也得計算在內,那麼就是美國、印度及我國。而俄羅斯由於糟糕的經濟表現也已失去了超級大國的發展機會,甚至其GDP很有可能會被韓國迎頭趕上。


東震木


所謂的超級大國是與日本無緣的,但是擺脫美國駐軍的話,日本成為軍事大國是可能的。

最近美國和日本關係比較好,但大家也都注意到了特朗普對《美日安保條約》也表達了一些不滿。

甚至木叔也注意到了有媒體分析,或許未來特朗普會從日本撤出部分軍事力量。

這種可能雖然存在,但概率不高。

畢竟這是關係到美國全球戰略的大事,不是他一個人能決定的。甚至和不可能出現的概率也差不多。

談2個可能出現的原因吧!

1)特朗普曾對《美日安保條約》表達不滿。

這是他的慣用伎倆,其實就是在分攤軍費問題上和日本討價還價。

不過在這次大阪峰會上,日本和美國之間在美日同盟和《美日安保條約》上表達了相同的觀點,等於打消了外界認為這個條約會被廢掉或者修改的念頭。

2)美國和日本的外交姿態。

最近一個階段會發現特朗普發力外交,比如和俄羅斯改善關係,而日本和俄羅斯之間也儘量避免北方四島問題升溫。

這一系列舉動其實意味著本地區局勢的緩和。

既然局勢緩和,在特朗普看來,駐日美軍太多似乎就有了減少的必要。但這也只是理論上的可能。

一旦美國對日本的這個制約減少了,意味著日本自己的軍事動能就會增加。

可以說美日軍事既有相輔相成,也有此消彼長的意味。

美國在某種程度也願意讓日本成為能夠不對自己產生影響的軍事大國,日本當然也就“借船出海”。

所以,日本“出雲號”等高級戰艦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出臺的。

不過日本要成為超級大國那是不可能的。

超級大國要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全方位對全球產生影響。日本連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都不是,超級大國註定與之無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