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初中和公辦的區別並不是僅生源不同,這些問題遠比生源更重要

民辦初中和公辦初中的差別在什麼地方?大部分人第一反應就是生源。民辦初中的生源遠超過公辦,某種意義上這些學生無論在什麼地方,都不太可能會差。

但實際上,民辦生源雖然極好,但民辦的教育質量也不能否認,不然就不可能出現幾分之差未能進入民辦的學生,幾年後和原來同級別學生天差地遠的現象。

任何學校,提升教學質量無非從這3個方面著手:生源,師資以及教學環境。

民辦初中和公辦的區別並不是僅生源不同,這些問題遠比生源更重要

一,師資

民辦的師資一定要比公辦強嗎?其實未必。以上海為例,上海初中幾乎全部都是民辦學校一統天下。中考排名前10的學校,除去個別的,幾乎清一色的民辦學校。

但民辦學校才有多久的發展歷史?充其量不過十多年,民辦的老師哪裡來的?絕大部分都是原來公辦的老師,民辦自己培養的老師極少。

民辦學校吸引老師的無非是待遇,但公辦學校一樣有吸引老師的地方,編制。某種意義上來說,公辦學校對老師的吸引力更大。

民辦初中和公辦的區別並不是僅生源不同,這些問題遠比生源更重要

因此,僅從師資力量上來看,公辦即使不比民辦強,但部分公辦老師絕不會比民辦差。

同樣以上海為例,上海市北中學,是公辦學校,但市北中學的理科班在競賽上要比民辦一哥華育中學強很多,“新知杯”一等獎名單上,長長一溜的市北理科學生名單足以說明一切。

換句話說,相同生源,一定政策許可的條件下,公辦比民辦更強。

民辦初中和公辦的區別並不是僅生源不同,這些問題遠比生源更重要

二,生源

這點上,民辦碾壓公辦。幾乎第一流的生源全部都在民辦。以前公辦可以分班的時候,公辦的提高班,理科班還能吸引一部分優質生源。比如市北理科就聚集了不少牛娃。

從公辦不準分班教育,不準超前教育,減負,不準佈置過多作業以後,公辦的優質生源基本流失殆盡。

這個現象,短期內不可逆。畢竟家長和學生看的是學校成績和升學率,中考以及高考比拼的也是學生的成績。

在公辦學校沒有拿出足夠的成績之前,即使教委想方設法地想把優質生源拉回公辦,無論是公民統招,取消入學面試,搖號入學等等手段,無不是為了這個目的。

民辦初中和公辦的區別並不是僅生源不同,這些問題遠比生源更重要

但結果卻並不理想,大量的優質生源依然通過各種渠道的選拔進入民辦,即使少部分留在公辦的優質生源,對公辦的教育也不報希望,他們寧可指望課外補習班。

三,教學環境

公辦師資不差,生源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教學環境。這個問題就目前情況下來看,幾乎沒有任何希望改變。

民辦學校的學生一方面是選擇的優質生源,另外一方面是家長掏錢去上學,且學費還並不便宜。如果學生在學校裡調皮搗亂,估計第一個不答應的不是老師,而是家長。

民辦初中和公辦的區別並不是僅生源不同,這些問題遠比生源更重要

極少見到民辦學校的學生家長對學校作業量,教學的難度以及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教育指手畫腳。家長們唯一擔心的是學校的教學質量,是老師的教課水平,只要這兩點滿足要求,其他一些都好商量。

民辦的老師也簡單,只要把心思花在教課上,想辦法讓學生學懂就行。學校,老師,家長,學生對學習的態度高度一致,這才是民辦出成績的根本原因。

而公辦呢?因為學生水平相差懸殊,又不準分班,必然存在好的學生不想聽,差的聽不懂的現象。

民辦初中和公辦的區別並不是僅生源不同,這些問題遠比生源更重要

且每個班總是有這麼些學生,不怎麼想學習,老師的大量時間和精力都不是花在教學上,而是花在維持課堂紀律,和學生鬥智鬥勇,和為免責而做的很多無用功。甚至還需要花費精力應付各種檢查。

老師不敢得罪學生,老師不敢管學生,更不敢得罪學渣背後更渣的家長。這樣的教學環境,想出成績無疑是難如登天。家校矛盾絕大多數都集中在公辦有其深層次的原因。

公平教育指的是適齡兒童人人均有上學的權利,但公平教育絕不贊成學生上課有破壞課堂紀律的行為。

這種行為明顯地侵佔了其他同學受教育的權利,理應被制止,甚至被懲罰。但問題在於對於這些學生怎麼辦?

民辦初中和公辦的區別並不是僅生源不同,這些問題遠比生源更重要

民辦學校做法很簡單,勸退就是了。公辦怎麼辦?只有一個辦法,講道理,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如果這個辦法有效的話。

由此可見,教學環境才是公辦被民辦碾壓的最主要的原因。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讓大批優質生源流失到了民辦。這個問題不解決,公辦初中就很難有出頭之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