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愛好者怎樣看待接發球與前三板(細看會漲球)

在業餘中有兩種類型高手,一種是發搶非常厲害,但是他的發球很一般就是不出臺低弧線的轉和不轉;另外一種就是發球超厲害,但是一旦發球被接到了,就大打折扣,就不會打球似得。這次要講的就是這種發球一般,利用前三板得分的戰術類型!


如果平時在場下會細心留意那些高手打球,他們都是很多來回,並且發球都是在場下看起來非常簡單,都是轉也不轉為主,有意思讓對方搓接或者讓對手難受起板的發球,但是不會有太多花俏發球!因此專業隊也是趨向於這種打法,不信可以細心觀察一下視頻回放!

各位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專業隊員不發又快又轉的球呢?不是他們不會,而是他們刻意不那麼發,發了反而對自己不利。專業隊員基本功都很雄厚,出臺的球可直接起板攻進,入相持階段,這種情況發球一方通常會比較被動,這就是專業隊員反覆強調發球不能出臺的原因。


業餘愛好者怎樣看待接發球與前三板(細看會漲球)


業餘基本功差,用直板的人多,反手位急長下旋球是普遍的軟肋,沒有反拉能力,通常以磕或搓為主,然後雙方搓來搓去等待時機。

如果就發那種死轉的出臺球,這種發球的選手很多,所以一般業餘老手都不怕,因為這些球可以借力,可以加力,一回過去,發球方也無法預判回球的方向,這麼一來導致加大發球方進攻難度!


業餘愛好者怎樣看待接發球與前三板(細看會漲球)


發不怎麼轉的短球則不然,通常落點是中路,軟綿綿的,對方很難借力和發力,也無法上手進攻,有勁使不出來。球不是很轉,如果劈長,不是冒高就是出界,迫於壓力他只能擺短,因為球不轉,他擺過來的球也不轉,而且容易冒高(順便說一句,多數人的擺短技術都不好),我直接可以在臺內起板瞄個刁鑽的落點。(中路短不轉可以迫使對手回搓)即使不冒高,我再擺回去,到他的反手小三角(大家要知道,相互擺短是越擺越不轉,直板反手小三角區域幾乎不可能起板進攻,除非有一手嫻熟的橫打技術)他再擺回來基本就出機會了。

(相關話題:大家都見過馬琳的下旋迴跳球,接這種球很容易擺的,藉助來球的旋轉擺回去也比較轉,因此馬琳平時比賽少發這種球,都是轉和不轉,但是不會死轉,那種發球都是鍛鍊摩擦感覺平時練的,從以下GIF我們看到,馬琳套路就是轉和不轉)


業餘愛好者怎樣看待接發球與前三板(細看會漲球)


這種發球戰術不是那種硬碰硬的大刀闊斧,而是綿裡藏針,真正的威脅不是第一板的發球,而是第三板的進攻。

這就是發球接發球前三板技術中一個簡單實用的小戰術。這種發球並不複雜,但一定得會用同一動作發出不同的旋轉,發球動作相似,對方判斷常會有誤,發弱下旋,推不好就下網;不轉球一搓就高。要貼著網發過去,能在對方球檯彈三下最好。偶爾偷襲個長球會打他個措手不及,他再接發球心裡會有餘悸,不敢提前上步。


業餘愛好者怎樣看待接發球與前三板(細看會漲球)


總之我並不追求發球一擊致勝,追求的是對方第二板回球質量差,為第三板進攻創造機會。

乒乓球並不僅是你來我往打來打去,這裡面是有很多戰術和套路,和下棋類似,高手會看到後面幾步,給你設個“套兒”,你的回球只能回到他“設定”的落點,他會提前在那等著,你會發出驚歎——他的預判真好。

實戰中的前三板過程也就2秒鐘左右,以上就是我在這2秒鐘裡的相關內涵(對專業隊員來說這都是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