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哪些球星在退役後永遠不會破產?

看熱鬧的結婚狂


在NBA打球但凡你有點實力,或者是數據好看點,打個10來年掙個幾千萬美金沒問題。幾千萬美金哪怕在美國稅再高,那生活水準也是遠遠高於普通百姓。只要他們不整么蛾子,那麼這些錢可以讓他們過得非常滋潤,一直可以到退休。但是NBA有個怪現象,很多球星退役後不久就破產。我們熟悉的“雨人”坎普,詹皇前隊友韋斯特,還有超級巨星艾弗森,他們要麼是破產,要麼是面臨過破產危機。這跟他們奢華生活有關係,而且大手大腳用慣了,退役後又沒穩定收入,再多錢也經不住折騰。因此NBA球星退役後破產率高達60%左右,現役球員霍華德就是其中一個。不過任憑NBA球星破產幾率再高,這5人永遠都不會。他們不僅是籃球場上的大神,更是商界大亨。

5:布里奇曼認識他的絕對是老球迷,他在NBA12年總共才賺了70萬美金。賺的錢少實力肯定就不出色,這是對等的。作為NBA球員他不成功,但是退役後他的搖身一變成為商界大亨。他退役後開始各種投資,如今的他已經是全美前5連鎖餐廳老闆,他身價已經達到了4—6億美金,未來的他錢只會越來越多,他想破產都難。

4:科比20年生涯就賺了3.28億美金,僅是工資就夠他用一輩子。別看他有嬌妻瓦妮莎,還有4個女兒,科比一點壓力都沒有。退役後的科比比打籃球更忙了,出書,當嘉賓,拿奧斯卡獎,自己當老闆。當然2014年600萬買下某運動飲料股份,5年變成了2億美金,這是他目前最成功的投資案例。也許正如科比自己所說“如果他退役後,說到他只能想到籃球,那他是失敗的”,看來科比勢必在商界大有一番作為。

3:你以為伊戈達拉主業是打籃球,他的主業是當老闆,副業才是打籃球。他早早就建立了自己的商業帝國,投資的公司太多。在美國硅谷他都是有名的投資人,他的錢能用幾輩子。伊戈達拉又沒啥黑料,可以看出他是很自律的。一個自律的人,退役後也不會太差,他在NBA賺的錢遠不如生意上賺得多。

2:詹姆斯不僅是現役第一人,他也是現役最會賺錢的球星。投資利物浦8年就淨賺了接近4000萬,可見他的投資眼光有多好。詹姆斯自律性讓他不允許自己犯錯,這麼多年沒緋聞,沒任何負面新聞,這樣的球員退役更不會犯錯。他現在旗下有很多投資項目,他也是連續多年霸佔NBA球星收入榜第一,他的吸金能力太強。說不定詹姆斯退役後,才是他人生巔峰的開始!

1:第一位已經退役了快20年,此人就是喬丹。喬丹在90年代就能拿3000萬美金高薪,這在歷史就他獨一個。喬丹二字就是影響力,就是財富的象徵,哪怕他退役這麼久,他賺的錢依舊是NBA球員最多。AJ每年的分成,他又是黃蜂隊老闆之一,在耐克還有股份,他就是躺著都能賺錢。打球時他是第一,退役後賺錢能力也是第一,喬丹真的是“老流氓”!


老鄧侃球


巴克利曾經說過,不少NBA球員退役後就會破產,主要還是因為打球時看上去賺得多,但是在毫無節制的花錢,於是退役後卻窮困潦倒。不過對於不少超巨來說,他們即便退役也不會破產。

一些球員都有自己的生意經,他們在自己球員時期就開始小範圍投資,有的更是大手筆。比如詹姆斯,他就有不少投資,這些投資也為他賺回了相當多的錢。如果詹姆斯退役後,他就不缺錢花。除了投資外,詹姆斯還有不少代言合約,以詹姆斯的影響力,這些品牌根本不會解約,都眼巴巴的看著詹姆斯為他們賺錢呢。

科比也是一位文體兩開花的全才,職業生涯賺的錢就不用提了,就退役後科比指導動畫短片拿奧斯卡,另外自己也寫小說等等。科比也有過投資,並且有著不菲的回報。當然了,即便科比沒有錢花了,自己出去走穴搞個活動等,都是大把大把的美金入賬,這些人的影響力不只是在賽場上。

要說賺錢,我們也不得不提魔術師。魔術師有自己的商業帝國,今年夏天和湖人之間離職風波中,有報道稱魔術師基本不在湖人上班。那麼魔術師不在總裁辦公室,預計在照料自己的生意。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聯盟要求斯特林出售快船時,魔術師就組織財團參與了收購,這足以說明魔術師的財力。

喬丹就更不用提了,他的品牌鞋這麼多年來久盛不衰,成為搖錢樹,每年拿走的球鞋收益就不少。在最新的球鞋合同收入榜單中,喬丹拿走了1.3億美元的分紅,要比第二位的詹姆斯多出1億美元。就這一項而言,喬丹就不愁吃穿,更不要說他手裡的黃蜂隊,要是賣掉的話,又是上十億美金入賬。

當然了,不是每個球員都像他們一樣有投資意識,更多的是將錢拿來買豪車等等,或者是身邊狐朋狗友們吃喝玩樂。


籃球貪嗔痴


喬丹在聯盟打球期間就是現役第一人,在90年代一支球隊的工資帽只有2500多萬,但喬丹卻可以拿3000多萬美元的年薪,這已經創下了NBA記錄。喬丹在NBA打球期間,生涯累計薪水為9329萬美元,在90年代這個薪資總額已經是天文數字了。除去NBA賺取的工資,喬丹的一大收入當然就是廣告代言和投資了。

喬丹跟那些破產、投資失敗的NBA球星不同,一開始進入聯盟的時候就具有天然的優勢。喬丹一進聯盟便與耐克公司簽下了球鞋代言合同,當時喬丹簽約耐克的時候,雙方博弈了很久。耐克本來是打算用250萬美元簽下1984年選秀大會上幾名潛質新秀,但當時球探執意把這250萬美元全給喬丹。



耐克公司當時害怕喬丹會水掉,於是跟喬丹簽訂球鞋合同的時候,附帶了幾個條件,諸如入選全明星、拿下得分王、常規賽MVP等,還有球鞋固定的銷量。但喬丹當時也不傻,而且喬丹當時也不傾向於簽約耐克,喬丹本來是想簽約阿迪達斯的。之後喬丹也向耐卡公司提出了要求,比如創建耐克的子品牌AJ,從每雙球鞋當中獲得分成等。


正是當時喬丹與耐克達成的協議,造就了後來喬老爺子的商業帝國。喬丹至今每年都能從耐克那裡分到提成,如今Jordan Brand已經成為了年收入20億美元的運動品牌,喬丹每年收取的提成就高達1億美元以上。時至今日,喬丹的個人資產已經來到了19億美元,位居全美前500名。除了球鞋分成,喬丹還有一些投資理財。

比如喬丹在2010年花費1.75億美元買下了夏洛特黃蜂隊,黃蜂隊目前的市值已經來到了10.6億美元,這也是喬丹資產的主要組成部分。除了投資夏洛特黃蜂隊之外,喬丹收購了MLB的邁阿密馬林魚隊,此外喬丹還投資過硅谷的高科技產業。僅憑AJ的分紅,還有黃蜂隊每年市值的增加,喬丹年收入3以美元以上不成問題,破產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