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一覺醒來孩子“丟了”,滿臉懵圈,“蠢爹”稱號並非徒有虛名

常規意義上,“本事大”應該是爸爸的代名詞,畢竟在傳統文化中,男人就得會的多,但是在帶娃這件事情上,媽媽們對爸爸的評價極低,甚至給他們冠上

“蠢爹”的頭銜,以此來發洩自己的不滿。

爸爸一覺醒來孩子“丟了”,滿臉懵圈,“蠢爹”稱號並非徒有虛名

說起爸爸帶娃,小舞就一肚子火氣,表示相信男人帶娃,還不如指望寶寶變懂事,她給我們分享了這麼一件事情。

那天下午,她臨時有點小事,就讓丈夫幫忙看護一下孩子,面對妻子的囑咐,男子拍著胸口表示:“你放心,絕對不會出現問題。”

爸爸一覺醒來孩子“丟了”,滿臉懵圈,“蠢爹”稱號並非徒有虛名

然而,一個多小時之後,當她回房間找孩子,卻出現這麼一幕:爸爸躺在那裡呼呼大睡,時不時還來幾聲小呼嚕,而孩子爬到了床頭,抱著枕頭一個角也睡著了。

不難看出,孩子肯定是等爸爸睡著之後才爬過去的,畢竟哪怕是“蠢爹”都應該知道,孩子睡覺要蓋被子。

爸爸一覺醒來孩子“丟了”,滿臉懵圈,“蠢爹”稱號並非徒有虛名

小舞又生氣又想笑,就踢了踢愛人的腳,爸爸一下驚醒,迷迷糊糊中感覺不對勁,滿臉懵圈,孩子哪裡去了?剛要起身尋找,轉頭髮現愛人盯著自己,順著小舞的手,這才發現孩子在自己頭頂。

爸爸一覺醒來孩子“丟了”,滿臉懵圈,“蠢爹”稱號並非徒有虛名

其實這樣的現象在現實中非常常見,很多網友都表示,自己愛人同樣“愚蠢”!

@小風媽媽:我家那個把碗裡的麵粉當奶粉,一邊衝還一邊問我,奶粉是不是變質了,怎麼跟平時衝的時候不一樣?當時把我氣得,真想打他一頓!

@風華:幼兒園老師佈置手工作業,要做一把傘,結果孩他爸去超市買了一把傘,然後將傘步剪掉,用報紙糊起來,這也能叫“手工作業”?

@在幼稚園的小豬:讓愛人去婆婆那裡接孩子,結果他跑到我家門口等了1個多小時,自己坐在車裡玩手機,看不到孩子也不知道打電話問,一直到我打電話問他在哪裡,他還抱怨,怎麼那麼慢?

@肖師傅:讓他在家帶孩子,結果他把寶寶放在搖籃裡,拿腳在那裡蹬,遊戲玩得不亦樂乎,嚴重懷疑,哪怕孩子飛出去,他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爸爸一覺醒來孩子“丟了”,滿臉懵圈,“蠢爹”稱號並非徒有虛名

照顧孩子時,為啥爸爸總是笨手笨腳?

1)、天性如此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帶娃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倒不是說它有多累,而是需要耐心與細緻,而男性天生缺乏這些品質。不難發現,爸爸們在剛開始的十幾分鍾裡,確實能做到全心全意照顧孩子,圍著寶寶團團轉,逗他們開心。可時間一長,爸爸就會顯得不耐煩,總想著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用來打發時間。

此外,寶寶的事情一旦變多,他們的出錯率就會大大提高,顧頭不顧尾,失誤連連,給人一種不仔細的感覺。

2)、爸爸膽子大

“寶寶不能喝涼水,會拉肚子”、“那個髒,別摸”、“那個太高,危險”……媽媽對寶寶的關愛是全方位、立體式的,難怪有爸爸吐槽,寶寶就算是放個屁,媽媽都害怕燻著他們,相對而言,爸爸的心就大多了。

只要能解決問題、減少麻煩,爸爸們並不介意採用一些取巧的手段,比如藉助道具,或者乾脆自我安慰,“哪有那麼多意外?肯定沒事的。”在這種心態下,爸爸的行為自然得不到媽媽的認可。

爸爸一覺醒來孩子“丟了”,滿臉懵圈,“蠢爹”稱號並非徒有虛名

3)、業務不熟練

其實爸爸也與媽媽一樣愛孩子,他們之所以做得不好,也不是成心不想做好,而是不知道自己做得到底是好還是不好。許多事情從來沒做過,自然不清楚其中的竅門以及評判標準,反正他們自己覺得好,那就是好,至於真相?沒人道出實情,何來真相。

在這方面,媽媽平日裡可以有意識地培養爸爸,這與智商和用心無關,唯熟而已。

希望媽媽們能理解爸爸的缺陷,體諒他們的“笨手笨腳”,要知道,爸爸對孩子的愛,不比任何人少!

寶媽們,吐槽下你家寶爸帶娃幹過哪些有趣的“蠢事”吧?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爸爸一覺醒來孩子“丟了”,滿臉懵圈,“蠢爹”稱號並非徒有虛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