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不良資產交易大會舉行 專家熱議不良資產處置

首届不良资产交易大会举行 专家热议不良资产处置

10月25日,首屆不良資產交易大會暨第三屆中國AMC發展國際金融論壇在遼寧省大連市舉行。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東方資產、中國社會科學院、遼寧省大連市以及商業銀行和其他企事業單位的200餘位嘉賓到場,圍繞企業槓桿率、不良資產處置、企業債務風險、降低企業槓桿率等問題展開討論。

本次論壇以“初心 使命 責任”為主題,由中國AMC發展50人論壇理事會、日本歐力士集團、中國金融資產管理研究院、大連金融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起,由北京東方博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東聚聯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國融東方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共同承辦。作為非官方行業組織,中國AMC發展50人論壇始終秉承“創新、開放、自律、互鑑的發展觀,共商、共創、共享、共贏的合作觀,合規、融通、互利、包容的利益觀”。

首届不良资产交易大会举行 专家热议不良资产处置

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司財政處處長關鵬在會上表示,目前我國非金融企業槓桿率仍不低,要繼續堅持結構性去槓桿的總體思路。宏觀上,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在發展中逐步消化槓桿率;策略上,有序漸進去槓桿,先遏制槓桿率過快上升的勢頭,把增量控制住,再逐步推動槓桿率絕對水平的下降。結構上,優化槓桿分佈,優化債務在政府、居民、企業之間的分佈,區別對待企業去槓桿,針對不同行業的特點、債務期限結構等,做到有扶有控。過去10年間,隨著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儘管非金融企業債務增速仍高於名義GDP增速,但兩者的差距在逐步收斂,要多措並舉防範化解企業部門債務風險。要更加重視發展型去槓桿手段,增強企業資本實力和內源性融資能力。採取包括市場化債轉股、多渠道補充企業資本金、兼併重組、引入優質戰略投資者、盤活存量資產、優化企業債務結構等發展型手段,在降低企業槓桿率的同時,夯實企業資本實力,降低對債務性融資的過度依賴,從根本上降低過度負債風險。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揚表示,不良資產的產生大多是錯配造成的。在這個意義上,讓不良資產進行交易是處置不良資產最根本的道路。不良資產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麼處置它,處置的方向就是讓它交易起來。我國在處理不良資產的時候比別人多一些路徑:首先是多了出售資產,歸還債務的情況。我國的資產配置結構可以通過交易進行調整;其次,不良資產交易不是簡單處置不良資產,實際上交易起來,有人覺得沒有價值,還有人覺得有價值,所以不良資產交易可能比AMC靜態的處置更有潛力。總之,我國的不良資產處置問題的騰挪空間很大。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張向東在會上表示,當前要深刻認識濟金融新週期的內涵。從經濟週期來看,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從金融週期來看,當前我國實體部門槓桿率相對較高,必須轉變發展模式,穩定宏觀槓桿,適度把握當前不良資產逆週期收購的機遇期。在未來一段時間,我國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中的不良資產規模可能持續上升,主要基於以下三個方面原因:一是房地產及相關行業發生深刻變化。二是經濟轉型促進不良資產出清。三是嚴監管常態化。當前處置不良資產的業務模式正在升級。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萌芽,以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加速向傳統行業滲透,對不良資產市場也產生巨大影響。過去“盡調拍胸脯”,“定價拍腦袋”的粗放業務模式已難以適應形勢發展,要推進業務模式轉型升級,從打包、打折、打官司這種“三打”向重組、重整、重構這“三重”模式轉變,推進挖掘和提升資產價格。

中國AMC發展50人論壇理事會理事長梅興保表示,新舊動能轉換時期,不良資產會逐步增多。如今,不良資產的處置形成產業鏈,主體多元化,各類機構相互合作,央企的資產公司和地方資產公司以及民營資產公司適當分工,化解金融風險和地方債務風險,為地方實體經濟服務做出很多貢獻。不良資產會伴隨經濟的運行和發展,會在不同行業和地區因政策的調整,且和經濟發展的週期密切相關。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不良資產可能會增加的比較快速,特別是新舊動能轉換時期,不良資產會逐步增多。同時,時間的選擇和低成本資金是否充裕是制約不良資產處置的關鍵,需要更有智慧的處置。不良資產的處置有時機,運作有技巧,投放有工具,交流有規則。

大連市副市長靳國衛認為,不良率升高是大連需要面對的客觀現實,也是需要化解的重要發展難題。大連市最近一個階段在探討設立地方資產管理公司(AMC),這項工作去年就開始醞釀啟動,今年做了比較充分的調研工作,希望不久後大連地方AMC能夠正式設立,為處置大連地區不良資產起到一定作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周琳 郭子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