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元失去現在的國際地位,誰最有可能取代美元?為什麼?


美元的霸主地位比較難被取代,這是國際上公認的事實。美元成為世界最主要流通貨幣就像是英語成為全球通用語言一樣,二者皆是經實踐和經驗演化的結果。美元只有當遭受巨大打擊並且出現可行的替代貨幣時,美元的廣泛性應用才有可能接受挑戰。

總的來說,美元的霸主地位由來已久,無論從認知的角度還是歷史發展的維度來看,短期十年之內很難出現可以超越美元的貨幣,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美元霸主地位根深蒂固

美元經過了近百年曆史的考驗,確實在其統治階段國際地位較為穩固,固然美元在不同的時期也會經歷低潮,但是每過了十年美元都會重新覺醒,這可能就是美元厲害的地方,而且從美元的發展歷史來看,其霸主地位是有原因的。

① 佈雷頓森林體系,美元與黃金掛鉤

上個世紀發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於全球經濟是一次非常嚴重的衰退,但是對於休養生息的美國來講則是國家崛起的關鍵時期。美國在二戰時期並沒有成為主戰國,正是如此美國經濟得以騰飛,當時美國坐擁全世界四分之三的黃金儲備,很難有對手能與之抗衡。


1944年,西方為主的發達國家在全球的金融會議上通過了以美元為中心,美元與黃金掛鉤的外貿貨幣兌換體系,至此美元成為和黃金一樣,全球重要的貨幣流通工具。

正是如此,美元與黃金掛鉤,一戰成名,往後的幾十年裡,美元的國際地位在逐漸被確立。

② 黃金脫鉤,與石油掛鉤

聰明的美聯儲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黃金的可用價值已經消耗殆盡之時,美聯儲認為黃金的總量是有限的,這將會拖累美元的發展和美元在全球的流通,由於美聯儲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而後國務卿基辛格與沙特王室達成協議,國際石油輸出組織OPEC的唯一交易兌換貨幣為美元,從此以後,美元在國際歷史又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美聯儲覺得黃金的產量有限,而且不是每一個國家都需要大量儲備黃金,但是原油就不一樣,國家如果想要發展工業就必須使用原油等能源,因此美元與原油的價格掛鉤,以後所有國家都必須持有美元才能交易原油,這對於整個世界的貨幣流通來講是顛覆性的。

因此,美國再一次通過控制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交易,提升美元在全世界流通量,進而影響世界主要資本的流通方向。

二、美元的流通和使用,已達成國際共識

對於美元能否被替代的討論國際社會上從上個世紀以來就出現過很多的聲音,因為美國政府和美聯儲的艦炮政策,美元在處於一個碾壓全世界的狀態,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要看美聯儲的經濟政策來行事,美聯儲的加息和降息都會引起全世界經濟政策的變化。而正是因為美元的超高流通率,導致短時間內這種共識很難被打破,原因有三:

① 美元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外匯儲備

從上個世界60年代開始,全世界各個國家就開始儲備美元,作為各個國家央行的主要外匯儲備,主要用來進行外貿交易和國家經濟的避險資金。上個世界七八十年代的時候, 美元作為全世界外匯儲備佔比最高曾經達到80%以上,雖然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美元的外匯儲備量佔比有所降低,但是隨著美聯儲對經濟的調控,有成功地把美元的全球儲備佔比提升回60-70%之間。

因此,從全球的外匯儲備這個角度來講,美元的佔比過高,除非全球國家一起抵制美元的使用,否則很難取代美元現在的位置。

② 美國的國債的市場化應用廣泛

在低風險和高流動性的債券市場中,美元享有巨大的市場,尤其是美國國債。債券市場的流動性與網絡外部性相互強化,世界上大部分的外匯交易都直接涉及美元。美元的易於持有和使用,對於美國的國債市場來講,無疑是錦上添花的。

就2019年當前全球的經濟局勢來看,美國經濟增長放緩都是事實,但短期內並未出現急轉直下的症狀。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發達經濟體,依託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特殊地位,其宏觀經濟政策有很多自由選項。如不久前美聯儲政策由加息轉變成降息,這種180度急轉彎引發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致使全球金融市場陷入劇烈震盪。當然,美國資本市場經歷了十年大牛市,也有內在調整的技術要求。

因此,對於美國來講,發行的國債就是天生和美元強強聯合的一種工具,美國的國債也是美國人掙錢的主要工具之一。

三、替代美元的選擇屈指可數

國際社會經常會討論,是否有一種可行的貨幣可以替代美元而作為全球廣泛使用的國際貨幣呢?我認為有兩種貨幣值得考慮:一種是現在正在使用的貨幣,比如歐元、日元、英鎊,或者人民幣;另一種是以替代美元為目的而創設的一種貨幣。

① 歐洲列強心不齊,歐元不爭氣

在現在所有貨幣中,對美元衝擊力最強的莫過於歐元。美元已經連續4個季度在全球的外匯儲備佔比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都非常小,但是其實對於外匯儲備佔比第二歐元來講是利好消息。

歐元於1999 年被創設為法定貨幣,2002 年作為流通貨幣在歐元區使用。如今,歐元已取代了將近20個國家的法定貨幣,在真個歐盟推行使用歐元進行結算。1998 年,歐元區成員國的未償清債務皆被轉換成歐元計價,自那時起,凡由歐元區國家發行債券均以歐元計價。

儘管歐元在統一計價和債券市場化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讓全世界也看到歐洲列強的團結心,但是事實上,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美好。

歐元資本市場仍然呈現碎片化的狀態。歐洲出現了不同種類的歐洲債券,這就造成了流通上的困難,在流通性上很難形成通用性。

在歐洲,最為常見的政府債券,由意大利政府發行,截至2013 年底,未償清的意大利國債為2.4 萬億美元。目前面臨的現狀是意大利的公共債務超過了其GDP,而且從意大利的經濟狀況上來看,基本上看不到意大利政府還清債務的決心,許多中央銀行都會對持有這樣的政府債券表示疑慮。在歐洲像意大利這樣的國家發行的債券比比皆是。

因此,光從歐元債券的二級市場而言,遠不如美元成熟和發達,從這一點上來看,歐元在國際上的地位和美元就差了一大截。

② 金融危機可能影響美元地位

2008年的次貸危機曾經一度威脅到美國政府的國債市場,美國國債曾一度失去了掌控導致人們對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價值產生了懷疑。但是,從根本上來講,想要恢復世界的經濟秩序還是需要美國,畢竟發生了這麼多國債,那必須美國經濟得以恢復後,才有可能帶動全球的經濟復甦。

在金融危機發生後一段時間,曾經有大部分的人擔心美國會出現通貨膨脹導致全球的物價飛漲,而此時,美聯儲通過多輪降息和QE大幅增加了其公共負債,希望能夠通過一些政策刺激經濟和金融市場能夠恢復正常。

如果美國沒有在一場金融危機中復甦,那麼對於全球的貨幣體系來講,還會產生另外一種可能性,全球貨幣組織產生一種新的全球統一結算貨幣代替美元,這在當時的也是被一些經濟學家拿來研討的課題,但最終沒有真正的落地試驗,也是因美國政府對美元市場的掌控力遠遠超出了大部分經濟學家的想象。

由此可見,在金融危機面前,可能是美元最大的地位威脅,但是以美元現在的國際地位一定會尋求自保的策略,所以想要顛覆美元也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

總結上述分析可知,美元以其根深蒂固的歷史地位和超高的流通率、國際共識在國際貨幣市場已經佔據了舉足輕重的位置。

不誇張地講,很可能在未來的十年,美元還將繼續保持其全球貨幣市場的霸主地位,主要還是因為美元已被廣泛共識的這種先決條件,或許沒有其他的貨幣可能完全超越。

最有機會取代美元的歐元,雖然在國際使用量將會增長,其增速大概率會超過美元。但由於歐元的在歐洲發行和流通的侷限性,以及歐洲經濟的相對衰退,歐元不可能取代美元。

以上就是我對該問題的分析和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題主及更多的人。點贊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我是杜耶說理財,價值投資的佈道者。

關注我,和我一起慢慢變富。


杜耶說理財


就目前來說,還沒有發現能夠取代美元的貨幣產生。那麼自然就沒有所謂的美元失去國際地位由哪些貨幣用以代替?而目前整個國際一覽子貨幣(SDR)當中只有美元,歐元、人民幣、英鎊、日元5大貨幣。能夠間接替代美元的,也只有在這些貨幣當中產生。

但是就目前的國際地位,美元依然無法撼動。而這4大貨幣當中沒有任何一個貨幣能夠建立起來美元的貨幣體系和美元的貨幣地位。那麼自然就無法在美元失去國際地位之後建立起來新的國際貨幣地位。畢竟這幾種貨幣都缺少相應的條件。我們依次看來。



先說歐元,作為僅次於美元的第二大貨幣,歐元確實有替代美元的潛力。而且整個歐洲的EGDP產值僅次於美國,2017年達到17.278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的19.39萬億美元。在經濟體量上來說,歐元區絕對是可以和美國匹敵的經濟體。


但是歐元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歐元是有28個歐洲國家聯合到一起成立的歐元區國家,共同使用歐元作為統一貨幣。但是這樣一個共同體卻沒有統一的政治,國防,財政等基本的貨幣保障要素。那麼怎麼可能對美元造成實質性的威脅呢?並且整個歐洲的防務都涵蓋在美國所控制的《北約》範圍之內。

在看人民幣,目前的人民幣確實有國際化的趨勢,並且也在進行著這樣的進程。而且人民幣也已經與世界多個國家,包括世界主要經濟體簽訂了眾多的貨幣互換協議。的確,人民幣在世界貿易當中交易的份額逐年增加。



但是其弊端依然還沒有完全克服,這主要表現在人民幣還是一個不可自由兌換的世界貨幣。這跟我們國家對金融系統的控制有一定的關係。而另一方面,我們沒有建立起來可以保障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的基本條件。比如像美元所掌控的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結算體系,世界大眾商品定價,還有世界石油的結算地位!這些所有的條件人民幣還不具備。不過可喜的是我們正在路上!!!


而且最重要的一個就是,人民幣背後還沒有一個強大的軍事實力做支撐,這個軍事實力要足以保障人民幣在世界各地所有貿易中的正常流通。簡單來說就是要有強大的軍力,讓世界國其他國家敢相信和使用人民幣,而不會被美國的軍事霸權所欺壓。這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最基本條件。

再說,英鎊和日元。之所以把英鎊和日元放在一起,是因為這兩種貨幣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十分有限。根本達不到像歐元和人民幣這樣的廣泛影響力,而其也只能作為一個地區性貨幣使用。就單單一個軍事實力就足可以將兩國的貨幣淘汰。無論是英國的軍事實力還是日本的軍事實力,根本沒有任何機會去撼動美國的軍事霸權,所以他們是必然被淘汰出局的兩種貨幣。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麼以目前世界的情況來看,無論是歐元還是人民幣,暫時都無法取代美元的國際地位。即使是美元,現在失去了國際結算地位。只要有美國龐大的軍事實力存在,那麼歐元或者人民幣也都無法短期內成為世界國際貿易結算的主流貨幣,而最多形成的就是三足鼎立之勢。

淡然小司的看法,不知道朋友們是怎麼認為的,歡迎您的留言和評論。謝謝大家的點贊,轉發和關注。


淡然小司


將取代美元的是金元,也就是黃金符號,以黃金為備付手段和價值尺度的金邊貨幣。

最有條件發行金元的是中國和俄羅斯聯合體,因為中國是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消費國,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礦儲藏國,兩國聯手,金元做為支付和流通手段有充分的資源保障。


如果將上合和金磚國家拉入金元圈,金邊貨幣的能量會更大!

金元大規模流通之日,就是美利堅帝國滅亡之始!

在此之前,中國必須把質押在美國的黃金運回來,並把所持美債的絕大多數換成黃金。

僅僅本帥這個設想,就會讓美粉和它們的主子特狼撲嚇尿褲子!

拭目以待吧!

歡迎諸位憂國高士探討這個問題!


文刀沐子


美元市場份額從62%跌落到39%,同時歐元從20%增加到36%,英鎊從5%增加到7%,可以清楚的看到歐元和英鎊是替代美元的戰略對手。。

美元損失23%的市場份額,被歐元和英鎊拿走18%,美元喪失全球貿易貨幣霸主地位,明顯是德法英三強在努力替代美元。。

一超多強格局下,美元歷史上第一次在國際貿易份額上低於50%,更不要說滑到40%以下,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是美國22萬億美元財政赤字帶來的單邊市場份額的下滑。。

持有美元擔心美國財政崩盤,美元資產就會暴跌,這是本輪全球各國央行同步推進貨幣互換的合力表現;擔心美國財政不能支撐全球駐軍,特朗普宣佈撤軍意味著美國軍事霸權走向轉折;美債利息倒掛顯示2019會是美債崩盤的時間節點,與全球央行同步減持美債吻合。。

美元全球貿易、美軍全球部署、美債全球持有、盟友遍佈全球是美國霸權的四條腿,四條腿都在顫抖或瘦弱,美國確認衰落應該沒有異議了。。

特朗普千算萬算,沒算到歐元速度崛起,盟友對美元背後這一下,真的很準。。


砍大山車大圈


目前國際一攬子貨幣只有美元,英鎊,歐元,日元和人民幣,如果美元失去了原有地位,只能由其他四種貨幣頂替,歐元是有很大希望的。

能否頂替美元,成為全球性貨幣,要看該貨幣的穩定性,貨幣發行國的實力與影響力,畢竟誰都不想要一種天天貶值的貨幣。



歐元區國家的整體GDP僅次於美國,所以歐元在世界上的歡迎程度也僅次於美元。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元是貿易結算領域第一大支付貨幣,份額大約佔39.9%。歐元大約佔到35.7%。英鎊7.1%,日元2.9%,人民幣所佔份額為1.6%。

所以如果美元的優勢地位不再,能夠扛起大旗的一定是歐元,歐盟的國際地位較高,經濟影響力大,而且總體經濟形勢也很穩定。


除了歐元,其他的貨幣所佔的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使是比較高的英鎊也不過區區7.1%,至於日元和人民幣就更少了。

如果不使用美元,也不使用歐元,那麼國際貿易就會陷入困境,誰也不願意使用別人的貨幣,因為一旦貶值,自己手裡的外國貨幣只能當廢紙。

以物換物是不現實的,各國都承認的黃金也不可能用來直接進行交易,所以一種各國普遍承認的貨幣是必須的,美國目前的軍事實力和國力保證了美元的地位短時間內不會衰弱,仍然是最大的流通貨幣。


視野新觀


為時尚早,現在就談美元失去世界貨幣地位怕是多慮了。何況目前為止沒有哪個貨幣可以成為全球貨幣並取代美元的國際貿易結算地位。

要知道,美元霸權地位的逐步確立是戰後以來美國的綜合實力決定的,也是歷史機遇賦予的。首先,要成為世界貨幣,就得至少具備兩個條件才行。一是依靠它本國強大的國際貿易力量;二是擁有大量的黃金儲備。只有這樣這個國家的貨幣在國際市場上才能獲得足夠的穩定性。

另外,一般情況下作為國際貨幣通常都有以下職能:

一、能夠進行國際貿易間的主要清算,比如說2017年美元在國際貿易結算比例佔據62%以上,由於世界貨幣的穩定性,能夠使持有者不受局部通貨膨脹的影響,出口商和進口商都願意使用這種貨幣進行國際清算。這一點可以從俄羅斯總統普京多次向歐盟釋放出來的善意判斷,普京總統曾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說美元的公信力越來越差,希望與歐盟的能源貿易結算中使用歐元結算,這是俄羅斯主動想放棄美元的單方面意思,並沒有取得歐盟的認可。

二、作為世界其他各國央行外匯儲備的主要資產,各國央行一般都是將世界貨幣視同黃金,而且又比存儲和使用黃金方便,因而都願意使用世界貨幣。截止目前大多數國家的央行外匯儲備依舊是美元為主。甚至還持有不同程度的美國國債。

以上兩方面都恰恰是美元霸權地位的象徵。這是歐元、日元以及人民幣等貨幣都無法滿足的。


舉個例子,戰後美國的黃金儲備高達2要多噸,相當於當時歐洲各國官方儲存黃金總量的5倍,更是佔據了全球黃金儲備的70%以上,因此美國具有左右世界黃金市場的實力。而俄羅斯截止目前,所擁有的官方黃金儲備也僅為2000噸左右,佔據俄羅斯央行外匯儲備的17.6%,居世界第六位。這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自從2000年上臺以來就制定的戰略。

由此可見,美元霸權地位至今沒有動搖,要說到後美元時代,或者說全球去美元化進程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東震木


貨幣霸權有三個支點:經濟規模、工業產值、全球貿易額。

現在,中國只差名義上的經濟規模沒趕上美國,另外兩個幾年前已趕超。而失去美元霸權的美國,會引起政府信用緊縮,從而導致財政緊縮、軍費、各項開支緊縮等一系列連鎖反應。當然,這個過程可能是非線性的!

不過,這對老美來說也只是來的容易去的快,倒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


深圳小峰峰


瑞士法郎。中立國,國際信譽度高。中國就別想了,原因是,總憋著勁兒要發行大面額鈔票,當真發行了誰受得了啊,真夠世界喝一壺的。這決不是造謠生事,電腦上能找到那張面額500元的樣票。實際上,我國的人民幣在國際上信譽度也是很高的。流通量是很高的,完全不必擔心。其實真正所要表達的是,建議有關部門取消網上那張所謂的樣票,它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


大史39


1


嫦娥緾八戒


如果美元失去現在的國際地位,這樣的假設在最近十年內是不可能的事情。世界經濟到目前為為止的走勢來看,世界絕大多數貨幣都比美元更弱。這就導致美元指數高企。而美元指數高企已經有些年頭了,自從2015年,美元指數走高後,95以上,就一直維持在高位。

美元維持在高位,並且還有走強的情況,就使得各國對美元的需求量會增加。而這一點美聯儲已經感受到了。所以在經濟走壞的時候,並不會使得美元萎縮,而是美元更受到各國的追捧的可能性,要遠大於美元離開世界貿易貨幣市場。

這幾天我瞭解到美聯儲也敏銳的感覺到市場對於美元的需求的快速提升。所以美聯儲很快就可能進一步降息,除了降息之外還可能進一步寬鬆。據說寬鬆的力度在2000億到2500億美元。美聯儲相信市場上美元流動性存在不夠的情況。

世界對美元的認知差不多,就像上面所說的。那麼要按照題主所設想的美元萬一真的失去他現有的國際地位的話,會不會有一種貨幣可以替代美元。現在來看還看不到這樣的貨幣。有人說數字貨幣尤其是比特幣,可能會替代美元,但是我想也不太可能。因為美元在全世界交易的頻率是相當大的,比特幣可能達不到它這樣的要求。但是數字貨幣可能接替美元的一部分結算上的需求,這是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