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你弟想換車,再拿十萬回來”“別找我,沒這義務”

“女兒,你弟想換車,再拿十萬回來”“別找我,沒這義務”

Chapter 01

姐姐和弟弟,應該是關係很親密的兩個人,但是,又應該是彼此獨立的兩個人,有獨立的生活,獨立的人格,誰都不應該去依靠另一方生活。

可總有一些重男輕女的父母,把弟弟的人生焊接進了姐姐的人生之中,偏心得可以。

李子晴就生在這樣的家庭,承擔著那些本不應該承擔的責任,生生的被父母逼成了一個“扶弟魔”。

可是,誰有理所應當的為另一個人的人生負責任呢?李子晴把本應該屬於父母的責任,把本應該屬於李子豪的責任扛在肩上。

扛得太久了,就讓父母和李子豪養成了理所當然的想法,覺得李子晴天生就應該掙錢給這個弟弟花。

可是,父母何曾想過,李子晴也是父母的女兒,她也渴望得到親情的庇護,她也有自己的人生需要去經歷?

“女兒,你弟想換車,再拿十萬回來”“別找我,沒這義務”

Chapter 02

三十二歲的李子晴有一個弟弟,叫李子豪,李子豪只比她小四歲,按理說,28歲的大男人了,就算沒有成家立業,也應該是到了懂事的年紀了。

可是李子豪呢?非但不懂事,還像一個小孩子一樣,只知道在外面瘋玩,幾乎不著家,每次他回家的時候,就是向家裡要錢的時候。

而他每一次向家裡伸手拿錢的時候,就是父母給李子晴打電話要錢的時候。

李子豪今年已經28歲了,卻被父母慣得連個十八歲的小孩都不如,沒有一點獨立生活的能力,李子晴每每一想到她這個弟弟,就愁得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在李子豪才大學畢業,不好好工作卻整天做著那些不切實際的夢時,李子晴就勸父母,不要太慣著他,否則以後的日子怎麼過?

可是,父母總說,讓他去吧,讓他做他喜歡做的事情。然而李子豪喜歡的事情,就是沒事呼朋喚友出去玩,順便談談他的“大計劃”,其他時間就宅在家裡玩遊戲。

就這樣,直到28歲,也沒看到李子豪去做什麼事情,他所謂的計劃,也一直都在計劃中,從來沒看到實施過。

“女兒,你弟想換車,再拿十萬回來”“別找我,沒這義務”

Chapter 03

其實說到底,父母是有著重男輕女思想的人,而且非常嚴重,從小李子晴就知道,父母一直都想要個男孩。

據說,當時李子晴出生的時候,父親都沒有抱過她,只是看了一眼,就沒再說話了。

小時候的李子晴不懂,可後來她也慢慢明白,父親多半是不喜歡她的,這從後來父親對待她的態度也能看出來。

李子晴從小就不招父親喜歡,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可是李子晴覺得,她爸就是挨凍,也沒打算過要穿上她這件小棉襖。

李父對李子晴的態度一直都是很冷淡的,李子晴從小就沒感受到過什麼所謂父愛,她最開始的時候還認為,也許她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不善於表達的人呢?他是愛她的,只是沒有說出來。

這個自欺欺人的謊言,一直到她弟弟李子豪的出生才被打破。直到看到父親對李子豪的態度,李子晴才慢慢的明白,或許父親不是不擅長表達,而是單純的不喜歡她而已。

“女兒,你弟想換車,再拿十萬回來”“別找我,沒這義務”

Chapter 04

李子晴小的時候認為,只要她對李子豪好的話,說不定父親也會注意到她的,也許父親也會變得關愛她的。

所以從小到大,她對李子豪就是有求必應的,就算有些要求已經超過了她能夠承擔的極限,她依然沒有拒絕過。

李子豪從小就是被寵著長大的,一直都是家裡的小霸王,他要什麼就一定要得到,而李子豪又很喜歡搶她的東西。可往往都是李子晴忍著不捨給他之後,李子豪就只看一眼,便扔掉了。

最開始的時候,她還會控訴,可是父母根本就不管,後來她也就習慣了。

一直到兩個人長這麼大,李子豪都還把她當做提款機一般的存在,李子豪又是個花錢大手大腳的主,自己不掙錢,買東西還非得買貴的。

幸運的是,李子晴的老公周嘉樂是個寬容,通情達理的男人,他愛他勝過對金錢的計較。

有時候她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周嘉樂卻說:“算了,能幫一下就幫一下吧,免得你媽又說你。”

而她也就著習慣忍到了現在,如果不是這件事的發生,也許,她還會忍好久。

“女兒,你弟想換車,再拿十萬回來”“別找我,沒這義務”

Chapter 05

那天,李子晴剛下班,累得不行,才說歇一會,她媽就打電話過來了,沒有任何一句多餘的問候,開頭就是:“女兒,你弟想換車,再拿十萬回來。”

李子晴一聽,就問:“車不是才買了一年嗎?好好的為什麼要換?”而且,十萬不是小錢,又有幾個家庭,能夠今天說要,明天就能拿出十萬來呢?

母親一聽李子晴問這麼多,有些不高興就說:“問這麼多幹嘛?把錢拿回來就好了,他不喜歡,想換就換了,哪有那麼多理由?別廢話,把錢準備好。”

李子晴聽了,真的很心寒,當初李子豪一考完駕照就要車,李子晴被她媽鬧得沒辦法了,就把本來打算給周嘉樂換車的錢,都拿去給李子豪買了一輛新車。

雖然老公沒有說什麼,但李子晴其實也知道,自己做得很不好,一直都在補貼孃家,周嘉樂的心裡其實已經很不滿了。

“女兒,你弟想換車,再拿十萬回來”“別找我,沒這義務”

她心裡明白,周嘉樂之所以沒有爆發,是因為心裡對她還有感情,如果真的到了爆發的那一天,這日子怕是過不下去了。

李子晴覺得不能再這麼下去了,父母和李子豪如果一直這樣把她當提款機,她的人生遲早要毀在她們手裡。

也不知道是哪一根神經突然開竅,那天,李子晴果斷而又冷漠的對母親說:“別找我,沒這義務,那是你兒子,不是我兒子,他要車你不會給他買?”

然後,她沒有給母親說話的機會,直接掛斷了電話。

沒相待第二天,李母跑到李子晴公司和她大吵了一架,大罵著說不會認她了,李子晴雖然心如刀絞,但是她想這樣也好,未來的日子總該輕鬆許多了。

“女兒,你弟想換車,再拿十萬回來”“別找我,沒這義務”

Chapter 06

就算是一家人,無論怎麼樣的付出和索取都應該是有度的,像李子晴這樣,還好她丈夫周嘉樂對她的愛,超過了對金錢的計較。

如果李子晴遇到的,是一個計較的男人呢?很顯然,她這樣的行為,不僅幫不了孃家,還會毀了自己的婚姻。

對於當父母的來說,兒子,女兒都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就應該一視同仁,用樣對待,不能厚此薄彼,因為無論偏袒哪一個,對另一個來說都是非常不公平的。

可又有多少父母,能夠真正的做到一碗水端平呢?

女人,你雖然沒辦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你應該對自己好一點。

每一個女人,都不應該成為“扶弟魔”,對家人的幫扶都應該是有限的,不是有句話說得好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任何無休止的幫助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傷害,沒有誰能夠成為誰一輩子的依靠,你應該要明白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