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頂級戰機殲-31有多強?

武經總要


沈飛所型號FC-31,網友稱F-31,我國研製的第二型隱形戰機。2012年首飛(只比殲-20晚一年),公開曝光過兩架原型,另外還展出過艦載機模型。近一兩年來,她積極參加國內外各大航展,2014年還在珠海航展進行過動態飛行展示,發動機尾噴管吐出的一團黑煙被廣大愛國愛軍網友大加吐槽與惋惜。



自從鶻鷹誕生後,就遭遇到國內外軍事分析人士以及軍迷的一籮筐非議。她蹉跎七八年仍然看不到前途,不像殲-20含著金鑰匙出生,自帶光環,首飛之前就取得了戶籍。但是,中航工業與沈飛所並不服輸,當人們似乎要忘掉她的時候,有關她的傳聞又會見之於報端,艦載機型號、裝備國產渦扇19發動機,讓人們對她浮想聯翩。


鶻鷹FC-31最新宣傳資料顯示,性能參數又一次突破了人們的想象。起飛全重28噸,12掛點(內置6個),8噸載彈量(內置2噸),機內油作戰半價1250公里(應該包涵外掛副油箱)。作為一段定位為中型機的戰鬥機,上述硬性指標無疑是達標的,可觀的。宣傳冊中還強調,FC-31具備多頻寬頻隱身能力,先進的戰場動態感知與電子戰能力,配備國產發動機,擁有不輸於現役三代機的機動能力。從官方宣傳看,FC-31的確是一款合格的五代戰機,而且是全世界第五款飛上天的五代機,更可能是未來大批量裝備使用的五代機,殲-31的表現無疑比英法德印土韓的模型機好得多。


殲-31機頭特寫

“戶籍”與訂單無疑是F-31面臨的最大困局。但是沈飛沒有放棄她,中航工業沒有放棄她,就像當年命運多舛的飛豹戰機一樣,自籌資金的自研型號,最終還是獲得了海空軍的青睞。與天府之國敢於創新的川渝子弟不同,闖關東的東北大漢繼承了祖先堅韌不拔的闖勁,他們並不滿足於部隊交付的研發任務。當殲-7戰機被選中,海空軍全疆域大批量部署時,沈飛所著手研發雙發殲-8戰機,有幸成為我國第一款打中距彈的戰機,至今殲-8F仍然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高空高速偵察機之一,十分鐘穿越海峽南北,一覽寶島無虞的能力非常重要,不可替代。


美軍假想敵中隊

沈飛的中國側衛系列更是海空力量的中堅,近二十年的積累讓沈飛人更有信心製造一款先進的五代機。殲-31與殲-20並不衝突,航程適中,價格更低,可高低低配,互為補缺。中型機是未來艦載機的主流,航母可以搭載更多的艦載機,提高出動強度,殲-31無疑是上艦的最佳選擇。一款廉價的五代機可為外貿打開了大門,再怎麼不濟,對付三代機綽綽有餘,殲-31將成為中等軍事強國的剛需。當我們還在懷疑的時候,美軍假想敵中隊已經將一架F-35戰機塗上了殲-31的黑色塗裝。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展望未來,殲-31戶籍與訂單都不是問題。


紅龍軍團長


殲-31戰鬥機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第五代單座雙發隱形戰鬥機,代號“鶻鷹”。

殲-31戰鬥機是沈飛面向國際市場研發的隱形多用途戰鬥機,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綜合作戰效能極為優異,代表沈飛工業航空科技最高成就,可比肩著名的美製F-35隱形戰鬥機。該機採用單座、雙發、外傾雙垂尾、全動平尾的常規氣動佈局,兩側佈置大S彎進氣道,設內置彈艙。

由於殲-31戰鬥機廣泛採用了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就,使其具有低雷達可探測性、低紅外輻射特徵、優異的電子對抗能力、全面的多任務能力、強大的目標探測和外部信息綜合能力、優異的態勢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視距多目標攻擊和大離軸角全向攻擊格鬥空戰能力,使其能夠在複雜氣象條件和不同地域環境下,對各種地面和海空目標進行精確打擊,是一款標準的第五代隱形戰鬥機。自2012年10月首飛,標誌著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同時擁有兩款隱形戰鬥機的國家。

殲31隱形戰鬥機,配備兩臺高性能矢量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28噸,最大飛行速度1.8馬赫,作戰半徑1250公里,可以搭載4枚導彈,內置彈艙載彈量超過7噸,具備強大的打擊能力,其綜合戰鬥能力不在F-35之下。

隨著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持續取得突破,困擾我國戰鬥機多年的“心臟病”已經得到有效解決,有理由相信,在未來,殲31戰鬥機在國際戰鬥機市場上將成為F-35最強勁的對手。





一賤書生


隨著,中國殲-20戰機列裝部隊,在空軍服役的隱身戰機超過45架,而且殲-20戰機首個作戰旅也被官方證實。可見,殲-20戰機順風順水,讓空軍步入隱身戰機時代,也是第二個國家裝備獨立研製的隱身戰機。因此,殲-20獲得軍迷和空軍的關注相當,特別兩次出現在珠海航展都讓殲-20戰機攢足人氣。

然而,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二個同時研製兩款五代戰機的國家,美軍F-22戰機已經停產,F-35戰機也被美軍和盟國爭相裝備。但是,中國殲-31戰機可謂是絲毫不見響聲。從殲-31戰機被公開之後,就不如殲-20戰機亮相關注度高,要不是殲-31戰機出現在航展上,恐怕軍迷都忘記了。

殲-31是我國沈飛獨立研製的第五代單座雙發隱形戰鬥機,綽號:鶻鷹。作為對標美軍F-35戰機的殲-31戰機在設計採用跟殲-20戰機不同的風格,採用超視距多目標攻擊和大離軸角全向攻擊格鬥空戰能力,再配合中國在四代戰機積累的目標探測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殲-31戰機作戰能力也是很強悍,不同於殲-20戰機。殲-31戰機設計1前輪是雙輪,這是艦載機的典型特徵。因此,軍事專家紛紛猜測:殲-31戰機很可能是我國下一代隱身艦載戰機的候選者。

殲-31戰機採用複合材料和大量隱形塗料,無疑讓隱身能力更加出色。殲-31戰機採用常規佈局,機身兩側佈置DSI進氣道、兩個蝶形垂尾向外傾斜、機翼為切尖三角翼,再加上內置彈倉,具有典型的隱形戰機特徵,追求隱身戰機生存能力。而且DSI進氣道能夠增強隱身效果,目前只有中美兩國掌握這樣技術,而且從隱身性能,殲-31戰機跟殲20和美軍五代戰機處在同一水平線。

殲-31戰機採用雙發單座設計,裝備著俄製兩臺RD-93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單臺推力達到81.4噸,兩臺加起來超過16噸,略低於裝備單臺F-135發動機的F-35戰機。而且,美軍正在改進F-135發動機,努力使其推力達到22噸左右。

殲-31戰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28噸,可攜帶8噸的彈藥。根據媒體報道:殲-31戰機2.0版很可能配備國產發動機,推測是渦扇-13A,這無疑讓殲-31戰機逐步擺脫對俄製發動機的束縛。因此,殲-31戰機憑藉內燃油可保證該機作戰半徑可達1250千米,已超F-35。在今年巴黎航展,殲-31戰機3.0版本模型亮相,而且殲-31似乎變得越來越“胖”了,這都說明殲-31戰機在改進發動機和載彈量,逐漸偏向於對陸對海攻擊。

不得不說,殲-31戰機研製是值得驕傲的,畢竟中美兩國在五代戰機的較量,中國不再落與下風。而且,隨著殲-31戰機機翼和起落架等方面改進,很可能逐步登陸003型國產航母,這也將變成真正意義的航母艦載戰鬥機,屆時殲-31將成為世界上第二款中型隱形航母艦載機,中國軍隊整體的戰鬥力也將大大提升。


沐風談兵論道


目前我國的殲20隱身戰機已經列裝部隊,前一段時間更是被官方證實已經列裝一個作戰旅,隨著該旅的曝光,說明了我國已經正式誇入隱身戰機時代。其實我國還有一款隱身戰機,就是我們所期待的FC-31“鶻鷹”(很多人稱為“殲-31”)戰機。但是,FC-31“鶻鷹”命運多舛,僅比殲20晚首飛了一年,到現在還沒有轉正,只有兩款驗證機。

FC-31“鶻鷹”戰機是由沈飛研製的,該機屬於中型戰鬥機,據說FC-31“鶻鷹”戰機的定位與美國的F35戰機相似,也就是說FC-31“鶻鷹”戰機將會成為我國的下一代隱身艦載機。FC-31“鶻鷹”戰機與F35戰機相比,顯得更加的纖薄,翼展更大,機身更長,飛行性能與機動性能上將會更加的有優勢。

FC-31採用常規氣動佈局,配備了DSI進氣道、梯形主翼、傾斜雙垂尾及內置彈倉,具有典型的隱形戰機特徵,可被探測性低,因此生存能力較高。除此之外,該機還擁有優異的電子對抗能力、全面的多任務能力、強大的目標探測和外部信息綜合能力、優異的態勢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視距多目標攻擊和大離軸角全向攻擊格鬥空戰能力。

FC-31“鶻鷹”戰機採用雙發單座設計,目前FC-31“鶻鷹”戰機使用的是兩臺渦扇-13發動機,該發動機是俄製RD-93發動機的升級版,單臺推力才只有8噸左右,兩臺加起來才有16噸,與美國的F35戰機所使用的單臺發動機推力18噸相比,還有著一定的差距,並且美國還準備將F35戰機的發動機推力升級到22噸左右。

目前我國的FC-31“鶻鷹”戰機由於還沒使用新型的發動機,根據官方給出的FC-31“鶻鷹”戰機的數據來看,FC-31“鶻鷹”戰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28噸,載彈量可以達到8噸(內2噸+外6噸),作戰半徑1250公里。相信換裝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之後,FC-31“鶻鷹”戰機將會有所提升。前一段時間,FC-31“鶻鷹”戰機更是出現在了巴黎航展上,機身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說明了我國的FC-31“鶻鷹”戰機將會換裝新的發動機,在載彈量上也將有所增加。

現在,有很多消息表明,我國的FC-31“鶻鷹”戰機已經獲得了海軍的青睞,並且成飛也將加入與沈飛共同聯合。隨著FC-31“鶻鷹”戰機的出爐,必將成為我國海軍空中力量的一大助手,可以沉重有效的打擊敵人,為中國的空中力量提供了一個有效的保護層。除此之外,FC-31“鶻鷹”戰機未來將與美國的F-35戰鬥機角逐國際軍火市場。


王牌武器庫


FC-31目前還沒有轉正,殲-31這個編號暫時還用不了,非得要說頂級那就是在飛行測試時間方面滿分,畢竟從2012年就已經首飛。而早一年首飛的殲-20已經開始大批量服役,這才是我國現役最頂級戰鬥機。

FC-31屬於沈飛自籌資金,為保證團隊具有四代機研製能力而打造的一款外貿機,當然還有備用選擇作為下一代艦載戰鬥機(主起落架雙機輪設計)。從當初定位就可以明確,FC-31的戰鬥力相對來說不求最高,是一款入門級隱形戰鬥機,除外貿創匯外,如果海軍採用可以再進行必要升級。

FC-31官方給出的基本性能數據是這樣的:作戰半徑1250千米、12個外掛點(內6外6)、8噸載彈量(內2外6),航程一直沒有明確說明。但是從字面數據看還算不錯,如果加掛副油箱或者空中加油的話,航程及作戰半徑還可以進一步提升。

除了常規性能外,FC-31至少是四代隱形戰鬥機,排除目前世界各國已服役四代機型,FC-31終歸還有全球第四的地位。從近段時間各種信息彙總顯示,FC-31很有可能做為海軍中型四代隱形艦載機入役,上艦之後的FC-31假想對手就成了F-35。雖然採用雙發佈局,但發機動不是太給力,兩臺推力還不如F-35一臺推力強,再加上之前F-35推出的野獸形態,外掛能力暴增確實還是有點差距。

不過受益於近些年我國飛速發展的航電技術,可以在某些硬件不如人的情況下通過軟件加強。FC-31在戰場信息感知、超視距作戰以及隱形性能方面還是相當不錯的,可以彌補一定的性能差異。總體而言,FC-31在目前已經首飛7年,換了三個版本之後,技術狀態已經可以進入服役。性能作為國內頂級談不上,但是在世界範圍之內處於領先地位還是可以做到的。


河東三叔


殲-31屬於民間代號,並非官方代號。民間所謂的殲-31其實就是中航主推的中型隱形外貿機FC-31,又被戲稱發財-31。從中航幾次公佈的FC-31技戰術指標參數來看,該型機綜合作戰性能大致與美國F-35隱形戰機屬於同一類產品,或者說FC-31並不比F-35差多少。

彙總當前FC-31發展脈絡,國產隱形機項目沈飛敗北成飛後,沈飛自籌資金開發了一款中型隱形戰機主要投放國際市場。首飛時間比殲-20只晚了一年左右,至今以模型的方式的推出了多個版本,但原型機總共生產了2架。這也暗示著FC-31的未來之路還有諸多不可預測性。

FC-31屬於典型的中型雙發隱形戰鬥機,由中國沈飛飛機設計研究所自行設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採用了單座、雙發、外傾雙垂尾、全動平尾的常規氣動佈局,技術成熟、氣動隱形處理較好,採用隱形戰機普遍使用的大S彎進氣道,配置內置彈倉。具有高生存力、低雷達可探測性、低紅外輻射特徵、優異的電子對抗性能以及高性價比等特點。

從氣動隱身角度來分析,FC-31使用常規氣動佈局,總體隱身處理還不錯,機身正面和側面的隱身處理比殲-20略微好一些,不足的是其機身後部尤其是發動機艙的隱身處理就不敢恭維了,尤其是兩臺發動機之間的間距過大,明顯增加機身後部的飛行阻力和隱身指標,在2.0版本上雖然進行了一些處理但實際效果有限。

該型機兩個版本的最大起飛重量分別為25噸和28噸,使用兩臺俄製RD-33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81.5KN,作戰半徑也是兩個版本,分別為1200公里和1250公里,這在隱形戰機中算是比較不錯的數據了。同時兩個版本的FC-31的載彈量是一致的,都是外掛狀態8噸,全隱身掛載2噸,這和F-35的數據差不多。

除了載彈量和作戰半徑指標較高之外,FC-31的短距起降性能也不錯,公開數據起飛距離在400-450米之間,這也為FC-31未來計劃進軍國產新一代艦載機項目奠定了技術支持。目前,沈飛對於FC-31的後續發展主要還是以主打外貿為主,同時透露出有意競標下一代國產艦載機項目的發展意向,國內也對此充滿期待。

總的來講,隨著技術的升級,隨之而來的便是成本的提升。FC-31雖然在技術指標上與F-35相差無幾,但由於發動機的問題,FC-31只能停留在隱形機梯隊靠後位置;該型機主導物美價廉的外貿策略,但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成本也顯著提升,這就出現了一個很尷尬的問題,有錢的主看不上,沒錢的想買買不起,國內艦載機項目上述未知,FC-31並非唯一的選擇。

因此,FC-31前路多艱,還需保重,未來會走向何方,只能等時間來驗證。


鷹鴿分析


首先明確一點,我國軍方戰鬥機序列中,還並沒有殲-31這麼一個編號。題主所說的殲-31戰鬥機是沈飛自籌經費的310驗證機項目,目前還處於研發階段,並未列裝部隊,所以也併為得到軍方給出的殲字頭的正式編號。目前沈飛的這款戰鬥機正式編號是FC-31,並不是題主所說的殲-31。所謂的殲-31是網友根據其項目名稱給的名字,因為比較貼切,所以得到了大部分網友的接納,於是殲-31這個名字廣為流傳,其真正的代號FC-31反而知道的人沒那麼多。


根據沈飛的消息,FC-31是其自籌經費,針對國際市場,為了培養四代機研發團隊的創新能力而開發的一款第四代單座雙發隱身多用途戰鬥機。這就說得通了,這是針對國際市場的外貿產品,所以它的編號使用的也是我國外貿戰鬥機編號的FC開頭。目前這款戰鬥機已經經過多次改進,大部分軍事愛好者認為,它有可能是我國的“海四”,即海軍的第四代艦載戰鬥機。甚至網絡上有的大V已經爆料說,其正式編號為殲-25。不過這些消息目前大多不可靠,FC-31究竟走向何方,還得看官方信息。

那麼FC-31戰鬥機的性能究竟如何呢?我們知道,沈飛601所最擅長的其實是三翼面佈局,但三翼面佈局運用到四代機上有先天劣勢,即隱身性能差強人意。於是沈飛退了一步,放棄了三翼面,轉而採用了兩側DSI進氣,中等後掠角,後緣前掠的小展弦比的機翼,外傾的雙垂尾和全動平尾的常規氣動佈局。從側面看,FC-31機身短而扁平,再加上採用雙發,佔據大部分機身空間,因而內部彈倉,內油艙還有電子設備艙都會小的可憐,攻擊能力和作戰半徑都比較一般。


從目前來看,FC-31要參軍肯定是去海軍,成為艦載機。衡量現代艦載機的戰鬥力,作戰半徑和載彈量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所以這裡著重說一下FC-31的作戰半徑和載彈量!2012年珠海航展,對於FC-31的作戰半徑,中航給出了明確的數據是1250千米。但是時隔不久,在迪拜航展上,FC-31的作戰半徑數據變成了448海里,也就是約830公里,縮水整整三分之一。從我個人來看,1250千米這個數據是明顯有水分的!830公里差不多!

橫向對比幾款戰鬥機的作戰半徑就可以得出結論。以先進升力佈局獲得無敵載荷和航程的蘇-27的作戰半徑大概在1500公里,比蘇-27更大的殲-15戰機採用和蘇-27類似的氣動佈局,其作戰半徑數據保密,但是應該僅僅比蘇-27的1500公里大不了多少。而美國的F-35則是1277公里。FC-31比不了蘇27的先進氣動和大體格,更比不了F-35的變態發動機。再者定位是中型雙發戰鬥機,而且因為氣動佈局先天不足,內油就相對較少,其作戰半徑在830公里比較符合常理。

FC-31的載彈量也不大。▲這是FC-31的腹部彈倉,非常小,基本上只可以裝備四枚PL-12或者4個精確制導炸彈。彈藥雖少,但是已經夠用,隱身戰鬥機不是炸彈卡車,只要有足夠的精確制導武器,就可以利用隱身性能完成敵方關鍵目標的摧毀任務。接下來的攻擊任務則交給12個外掛點,載彈量巨大的重型艦載機殲-15來完成。總得來說,FC-31載彈量並不出色,但已經夠用了。

座艙科幻,現代我國新銳戰機的標配,俄羅斯已經是拍馬不及了。

前面說的都是FC-31的不足之處,接下來說說它的亮點。得益於近年來我國電子信息和雷達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在航電系統這塊已經將俄羅斯遠遠甩在了身後,已經可以獨立研發世界先進水平的航電系統。FC-31目前的航電系統尚未確認,但是如果真的可以參軍,那或許可以不計成本地將殲-20的航電系統塞進FC-31。這樣一來,航程不足,載彈量一般的FC-31將具備出色的超視距攻擊能力。
想象圖,東西這麼多,機翼都折了

最後,對FC-31的評價就是:這是一款作戰半徑不足,載彈一般,無法超音速巡航,但具備超視距攻擊的隱身戰鬥機。在世界已經公開的五款隱身戰鬥機中,性能墊底,但依然可以憑藉隱身性能和航電系統與優秀的三代機一決高下。目前FC-31正在經歷大改,已經有好幾個優化版本出現,如果它的發動機能夠得到解決,將RD93換下,換上先進的國產航空發動機,那麼FC-31將有可能可以實現超音速巡航,成為一款真正的四代機。


赤焰噠噠噠


導讀:你說的應該是FC-31鶻鷹,首先糾正一點,這並不是我國的頂級戰機,因為他還沒有正式列裝,只是出於實驗階段。其相關技術參數指標也是落後於J20的,而且從裝備定位來說,中國需要的是重型第五代戰機,沒有必要同時裝備另外一種中型五代機,何況沈飛FC31的五代機身份依然存疑,畢竟我們不是美國,美國的F22自己用,F35全部外銷,我們有這樣的軍貿市場嗎?所以沈飛F31不是強不強的問題,而是不該存在。詳細分析請看後文,更加精彩。

為什麼說F31並非是我國最強戰機,首先沈飛的F31是在和成飛的J20競爭失敗的產物,也就是說他的相關技術方案實際上是落後於J20,這已經說明了F31無論從那個方面也算不上所謂的最強戰機。

當然這事沈飛是很著急的,為什麼呢?未來J20肯定要大批採購的,中國的SU-27和SU30使用年代都不短了,面臨大量的換裝需求,而沈飛這麼 些年全部把時間搗鼓在這些蘇系飛機以及國產化上了,差不多也就做做SU27國產型號J11,SU30國產型號J16,以及SU33國產的J15戰機了,未來可能J15還有一定的採購量,但是國產第三艘航母不一定會裝備J15,這可能導致在未來沈飛的大量產品不被空軍和海航採購的情況,產品沒人要能不急嗎?這也是為什麼沈飛自己籌措資金也要搞F31,你要真有心報國,能不能拿這個錢去做下一代技能的預研呢?說白了還是要恰飯啊。

那麼唯一還有一絲恰飯空間的就是航母艦載機,實際上沈飛的F31對標的美國的F35,目前在國內也是希望上艦。但是從心裡來說,航母的艦載機一多半決定了航母的戰鬥力,在第三艘航母具備平直甲板彈射器的情況下,當然是希望能夠上一款J20艦載版這樣的重型戰鬥機,請問F31這種中型戰機,載彈量航程都不足的情況下,佔用一個艦載機位置有這個必要嗎?這不是影響中國航母的戰鬥力嗎?

更重要的是沈飛自己的技術能力並不過關,一個戰機短短的時間內,頻繁進行大改,搞一個什麼2.0,連基本的氣動外形都改,你的原始設計是負責任搞的呢,還是趕工之作?既然趕工為何又要拿出來?在忽悠誰呢?

如果你依靠實力去爭奪航母艦載機的合同,那也不說什麼了,問題是自己實力不夠,就到處利用輿論和媒體在造勢,這就很不厚道了。至於有的輿論說F31定型生產後還可以打開外貿市場,這就很無知了,如果真有大量的外貿訂單,那麼無需國內採購一樣有。何況飛機採購往往伴隨著政治關係,請問目前除了巴基斯坦外,誰會主動採購這種第五代戰鬥機呢,需要的買不起,買得起的都買F22,這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說到底還是沈飛自己競標失敗,又不甘心,還想從國家的預算中掏錢出來,所以搞出這麼一個不倫不類的F31,說輕點是不符合目前的海空軍戰機規劃,嚴重點就說就是打亂了目前國產戰鬥的研製步伐。再說個搞笑點的事情,沈飛為了搞J11,但是又吃不透SU27的氣動外形,所以只有採用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方法,用了大量的輕型材料減低重量,想增加航程的載彈量等參數,結果為了機身整體配重平衡,加來加去,製造成本提升不少,結果重量反而比原機更重了。山寨技術都是如此,沈飛的F31真的能擔當未來和各國先進戰機長空爭雄的重任嗎?對此我很懷疑。


兵武堂


首先鶻鷹fc31是頂級戰鬥機嗎?一個雙發中型戰鬥機能有多強?如果j31算得上頂級戰鬥機,那麼j20算什麼?超頂級戰鬥機?

至於fc31鶻鷹戰鬥機的戰鬥力如何?

這是一個根本無法回答的問題,鶻鷹戰鬥機目前仍未定型,並且1.0版和2.0版之間堪稱脫胎換骨的巨大改進,也讓人無法確定3.0版的鶻鷹會是如何。

鬼知道會不會來一個大躍進,直接改成三元矢量版本的f22.....


但是總的來說,無論是最廣為流傳的1.0版本,還是進行了大量改進的2.0版本。

都能看到一個很基本的問題,那就是機頭直徑小。而限制了雷達的探測能力,等一下在雷達水平相同,或者說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基礎尺寸更大就能容納更大尺寸的雷達,就能夠裝下更多的電子元件,從而擁有更強的功率,並擁有更大的探測距離。

所以在這一方面是fc31戰鬥機的一個失分項。


其次,fc31戰鬥機是一款雙發中型戰鬥機,目前已經披露的兩款技術驗證機都只擁有一個較大的腹部彈倉。
雖然說fc31戰鬥機的腹部彈倉看起來並不小,甚至於與殲二十相距不遠但是。這個在隱身戰鬥機時代實際上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因為隱身需要將一切武器埋入機體佈置才能擁有較小的雷達反射截面積。這也就導致了隱身戰鬥機除非拋棄隱身性能。否則其載彈量,會是天壤之別。


之前的戰鬥雞,實際上武器掛架數量的差距並不是太明顯,並且也可以採用複合掛架的人是掛載更多更輕的導彈。重型戰鬥機,它更大的優點在於可以攜帶更重的導彈。

但是在隱身時代這個問題沒了,必須埋到機體內部,而且隱身戰鬥機的彈藥數量吧,眾所周知的,那就是茶几。

殲20,4中2近或者6中2近。說真話就是腹部彈倉才4~6發,倆格鬥彈倉各一發,

然後問題來了,fc31或者f35類型的中型戰鬥機,他要裝備格鬥彈嗎?

裝備格鬥彈以後他剩下的掛架位置還能再裝幾枚導彈的?

難不成真當一個三秒真男人,如果這也算頂尖的話,那頂尖這個詞未免太廉價了。


嘯鷹評


殲31是一款相當不錯的戰鬥機。是雙發隱身戰鬥機。面對龐大的國際市場這款戰鬥機的未來前景非常廣闊。就目前中國的水平而言。需要在戰鬥機這塊有重大的飛躍。目前的中國空軍的實力佔到全球第三的位置。

殲31還有很高的優異的電子對抗技能。空中格鬥能力也是不輸給任何對手的。

其綜合作戰能力並非輸給美國的f35。但是這架飛機的體積比較小,所以說載彈量要少。載油減少航程也受到了影響。

當然殲31是未來輕型戰鬥機中的翹楚。再加上他具有隱身性能。可以與殲20做一對黃金搭檔。替代目前的f16戰鬥機。

這些裝備是媲美美國裝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