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手機品牌,二十年後要在海外為自己“正名”

眾所周知,手機市場的技術進步長期以來都要快於PC、相機等其他消費電子領域。這既使得消費者們總能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曾經的高端配置,但也同時造成了手機行業不管是產品、技術還是品牌、企業總是在“新舊迭代”的事實。

對於20年前的手機消費者來說,他們熟悉的“國產手機”可能是廈新、波導;對於10年前的手機消費者們來說,聯想、中電、大顯、步步高成為了國產手機的代表;而到了如今,“華米OV”、魅族一加努比亞又擔起了國產優秀智能手機品牌的大旗。


中國最早的手機品牌,二十年後要在海外為自己“正名”


但是有那麼一家國產手機品牌,其起步於20年前,曾經是首批拿到手機生產許可證的10家企業之一,也曾經做到了全國第一、歐洲銷量冠軍。而當它同期的競爭對手早已倒下之時,這家甚至已經被很多年輕消費者遺忘的手機品牌,卻正謀劃著在5G和摺疊屏時代發起又一輪市場進軍……

這就是TCL,一家有著20年曆史,橫跨了數代消費者,也橫跨了海內外市場的堪稱傳奇的品牌。縱觀它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許許多多值得思考,更值得學習的細節。

首先,TCL正是中國手機國際化的先行者

1999年3月29日,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在惠州正式成立,僅僅一年之後,TCL 999DW作為第一款能上網的國產手機正式發佈。兩年之後,TCL的“鑽石手機”首次在手機市場中開拓了主打女性高端客戶的細分領域,並隨即大獲成功,而到了2003年,成立才不過四年的TCL已然做到了中國手機市場頭名的位置。


中國最早的手機品牌,二十年後要在海外為自己“正名”


即便在今天這個手機行業日新月異的時代,回望TCL手機早期的創業歷史,我們仍然忍不住驚訝於其成功之迅速。但是,TCL手機真正展現出其魄力的瞬間,說到底還是2014年收購阿爾卡特一事。


如果大家現在到互聯網上去搜索TCL收購阿爾卡特,依然能夠看到許多關於“收購失敗”、“行事太倉促”、“虧損嚴重”的報道或是分析文章。但是這些在2004年、2005年僅僅只關注了TCL一時的財報或人員異動情況,就匆匆下結論的媒體很可能沒有想到,被TCL收購的阿爾卡特,卻能在挺過了兩年的困難之後迅速扭虧為盈,並從2006年就開始為公司創造利潤,直至現在成為了TCL紮根海外市場的一座重要“堡壘”。


中國最早的手機品牌,二十年後要在海外為自己“正名”


不可否認,2004年的阿爾卡特收購案的確也曾給TCL帶來過困難,但是正因為挺過困難之後得到了收穫,這顯然也增強了TCL進一步發力海外市場的信心和“技巧”。而到了10年之後,TCL更是接連獲得了Palm和黑莓兩大經典智能手機品牌的使用權,並在歐洲及美國有了自己的海外擴張“橋頭堡”。

其實對於TCL手機的海外擴張,TCL通訊CEO郭愛平在2015年曾經有過詳細的論述,在他看來,收購阿爾卡特給剛剛“入行”數年的TCL手機,帶來了專利IP、海外運營商渠道,以及產品品控和研發流程等多方面的寶貴資源,更讓TCL早在國內市場競爭白熱化之前就早早地打開了海外市場。“如果沒有當年的收購,TCL手機可能都不存在了。”郭愛平如是說。

其次,TCL手機更有自己的“技術追求”

關注近兩年中國手機品牌動向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隨著國內市場競爭的加劇,如今已經有許許多多的中小手機品牌倒下。而就算是那些頭部品牌,為了生存、為了繼續發展也不得不奮力開拓海外市場。在這一點上,摸爬滾打了20年的TCL手機顯然已經在戰略意味上走在了很多友商的前面。

但是如果你以為TCL的底氣僅僅在於子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但未免也太小看這家在手機市場摸爬滾打了二十年的宿將。事實上經歷過國產功能機整體大崩潰,也見證了智能手機整個從無到有歷程的TCL,對於手機該如何造、未來通訊技術會如何發展,也自然有著自己的見解。


中國最早的手機品牌,二十年後要在海外為自己“正名”


2013年10月,TCL旗下的阿爾卡特在德國推出名為one touch fire的智能手機——和當時其他與所有的主流智能機不同的是,它基於的是當時剛剛發佈的火狐Firefox系統。這使得TCL成為繼Palm、惠普、中興之後,全球第四家掌握Web操作系統技術的手機企業。與主流的iOS、Android相比,基於Web的操作系統能以入門級的硬件實現極為流暢的操作,安裝軟件幾乎不耗時也不佔用機內空間,時至今日也被認為是未來操作系統的主要形態之一。

而到了2019年初的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TCL更是一口氣展出了三種不同形態、不同尺寸的摺疊屏原型機。這不僅讓TCL成為全場實際展出摺疊屏手機型號最多的通訊廠商,更重要的是,這也使得TCL和同期的三星、柔宇一起,成為了當前全球唯三使用自研屏幕和鉸鏈實現摺疊屏手機的品牌。


中國最早的手機品牌,二十年後要在海外為自己“正名”


沒錯,早在2017年TCL將華星光電收歸旗下時,大多數業界人士都認為TCL要麼是看中了華星在液晶電視面板領域的市場地位與供貨能力,要麼就是指望華星光電成為集團新的利潤增長點。但誰能想到僅僅兩年之後,華星光電×TCL手機的組合,就已然站在了行業技術的制高點呢?


中國最早的手機品牌,二十年後要在海外為自己“正名”


不僅如此,在這一屆的MWC上,TCL還成為了首發基於聯發科M70基帶的5G CPE設備的品牌。看過我們三易生活此前關於聯發科5G技術介紹文章的朋友可能都已經知道了,M70的5G性能稱之為當前最強並不為過。而這也意味著對於TCL手機來說,其在新型操作系統、摺疊屏、5G這三個當前最熱門的手機前沿技術上,實際都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實力。

品牌迴歸,“TCL手機”將再次啟程

當然,很多時候品牌實力強大並不等於產品就一定賣座,產品優秀也不見得市場反應就一定喜人。對於TCL手機、特別是僅限於“TCL”品牌的智能手機來說,近幾年在國內的市場表現,就實在算不上令人滿意。


中國最早的手機品牌,二十年後要在海外為自己“正名”


是TCL手機配置不好、缺乏新意嗎?不見得:TCL的上一臺旗艦手機950在2016年發佈的時候可是堪稱滿配旗艦,其驍龍820的主控、2100萬像素的索尼IMX230主攝、華麗的曲面玻璃機身,以及獨特的對稱式揚聲器和聽筒設計,都充分展現出了TCL手機在工業設計水準上一點不低。那麼,是TCL手機性價比不夠高麼?稍有幾年玩機經驗的消費者可能還會記得,曾經的TCL“麼麼噠”系列和“樂玩”系列手機,它們無論是上市的時機還是曾經的定價誠意,都一點也不輸給當時的樂檬、紅米、魅藍等競爭對手。


中國最早的手機品牌,二十年後要在海外為自己“正名”


好在TCL並沒有因此就輕言放棄,而且他們所找到的辦法,甚至也和許多國內現如今的友商們不太一樣。因為就在近日,我們三易生活已經從TCL方面獲悉,這家可能是目前為止中國資歷最老的手機企業,正準備在即將開幕的德國IFA柏林消費電子展上第一次面向全球以“TCL”的名義發佈摺疊屏手機、智能眼鏡等源於自有顯示技術的創新產品。這也意味著,未來在歐洲、在美國、在世界上的許多市場,“TCL手機”有可能會取代阿爾卡特、Palm、黑莓,成為消費者重新認知他們熟悉的手機系列時,所看到的中國品牌。

很顯然,這注定不會是個容易的過程——甚至有可能比當初TCL收購併“消化”阿爾卡特手機還要困難。但是對於TCL手機來說,卻可能正是必須要鼓起勇氣邁出的一步。好在,對於已經有了產業鏈和技術支撐的TCL來說,他們擁有的不只是“正名”的勇氣,還有這樣做的底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