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把這個註釋改錯了,還是老師和學生跑偏了?

按:本文較長,有近六千字。閱讀需要一定的耐心,也需要一定的專業素養。前面相當一部分是考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經典中“殆”一詞的解釋。如果沒有興趣讀這一部分,可以略過,直接讀“敲黑板,劃重點”這張圖片的之後的部分,談我對文言教學,對經典教學的一些基本思考與實踐。


是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把這個註釋改錯了,還是老師和學生跑偏了?


在部編版初一語文教材的《論語》十二章一課中,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中的“殆”的註釋是“疑惑”。


是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把這個註釋改錯了,還是老師和學生跑偏了?


我要求學生查查字典,看看字典中對這個“殆”字是怎麼解釋的。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這部文言學習的常用工具書中,關於“殆”的解釋有四個主要義項:①危險②近於③副詞。大概,恐怕。④通“怠”,懶惰。


是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把這個註釋改錯了,還是老師和學生跑偏了?


沒有任何一個義項解釋為“疑惑”。似乎這四個義項又沒有任何一個和“疑惑”沾邊。我又讓學生查了查“學而不思則罔”中的“罔”的解釋,其中有一個義項特別引用到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並解釋為“迷惘”。

按理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如此有名,如此典型,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這個“殆”字的釋義中應該引用到,但卻偏偏沒有引用到,非但沒有引用到,而且連這個“疑惑”的義項都沒有。那麼問題來了,部編版教材將“殆”解釋為“疑惑”的依據在哪裡呢?

我讓學生蒐集一點資料,看看誰能找到一些依據。很快,有學生拿了楊伯峻的《論語譯註》來。在這本書中,關於“殆”的註釋是這樣的。


是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把這個註釋改錯了,還是老師和學生跑偏了?


《論語》中的“殆”有兩個意義,下文第十八章“多見闕殆”的“殆”當“疑惑”解(說本王引之《經義述聞》),《微子篇》“今之從政者殆而”的“殆”當“危險”解。這裡兩個意義都講得過去,譯文取前一義。古人常以“罔”“殆”對文,如《詩經•小雅•節南山》雲:“弗問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己,無小人殆。”(“無小人殆”即“無殆小人”,因韻腳而倒裝。)舊注有以“枉然無所得”釋“罔”,以“精神疲怠”釋“殆”的,似乎難以圓通。

學生認為找到了依據,覺得非常開心。但是楊伯峻的這個解釋有一些語焉不詳,而且,在否定其他解釋時,也只是用“似乎難以圓通”來說,對此我並不十分滿意。


是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把這個註釋改錯了,還是老師和學生跑偏了?


然後我又找出一本書來,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論語新注新譯》,楊伯峻先生的侄子楊逢彬花了十餘年心血所作,其中關於“殆”的考證如下:

通“殆”,疲憊。王引之《經義述聞•通說上》謂這一章的“殆”作“疑惑”解,舉《公羊傳》何休注、《莊子•外篇•山木》及《史記•倉公列傳》為據。但以上文獻均較《論語》晚出,《論語》時代典籍如《左傳》《國語》《孟子》中,未見“殆”可解為“疑惑”,蓋後起義也,故不從。下文第十八章“多見闕殆”的“殆”也不做“疑惑”解。

顯然,從這兩個註釋的對比中可以看出,侄子完全反對叔叔,認為叔叔的判斷是錯的。我們再來看看楊逢彬先生的祖父,也是楊伯峻先生的叔叔,語言文字研究學界赫赫有名的楊樹達先生在其著作《論語疏證》中對“殆”怎麼解釋的吧。


是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把這個註釋改錯了,還是老師和學生跑偏了?


“罔者無也,學而不思,其失止於喪己;殆者危也,思而不學,其病可以誤人。殆之害甚於罔。”

楊樹達先生認為“殆”就應該解釋為“危”。這麼一來,就好玩了,他的意見和楊伯峻的又不同。從楊伯峻那一方來看,也不認同他叔叔的意見。

中國語言文字學界的“楊家將”,祖孫三代都在《論語》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詣。但在具體到“思而不學則殆”中的“殆”如何理解上卻各不相同。到底哪一個是對的呢?

不用著急,可以再看看有關《論語》註釋的其他重要典籍中對這個字都是如何解釋的。

何晏的《論語集解》中引用包鹹的解釋說:“學不尋思其義,則惘然無所得。不學而思,終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怠。”從這個註釋中可以看出是把“殆”解釋為“精神疲怠”的。

朱熹的《四書集註》中則說“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可見,朱熹將“殆”理解為“危而不安”,偏於“危險”義。

王引之在《經義述聞》中則說:“思而不學,則事無徵驗,疑而不能定也。”這是王引之將“殆”解釋為“疑惑”的基本理由。

以上都是古人對“思而不學則殆”中“殆”的理解和解釋,再看現代中關於《論語》的主要註釋(或者說現在比較流行的版本的註釋)。


是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把這個註釋改錯了,還是老師和學生跑偏了?


錢穆先生的《論語新解》中,對“殆”的解釋如下:

殆:此字有兩解。一、危殆義,亦疑義。思而不學,則事無徵驗,疑不能定,危殆不安。一、疲怠義。徒使人精神疲怠,而無所得。後解借字為釋,又屬偏指,今從前解。

可見錢穆先生更認同“殆”解釋為“危殆”,同時也兼有“疑惑”之義。


是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把這個註釋改錯了,還是老師和學生跑偏了?


李零先生在《喪家狗我讀》中,對“殆”的解釋如下:

“殆”有危殆之義,有睏乏之義,有疑惑之義,學者有不同解釋。楊伯峻說,以《詩經•小雅•節南山》雲:“弗問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己,無小人殆”為例,主第一義,翻譯成沒有信心。(注:李零先生應該是此處判斷有誤,前引楊伯峻的註釋,楊先生明確說譯文取前一義,也就是“疑惑”)何注主第二義,王念孫、王引之主第三義。這裡,罔是迷惘,學而不思,會越學越糊塗,問題不大。思而不學,當然很危險,也會窮竭,也會糊塗,說起來,好像都通。但這兩句既然互文見義,似乎還是以第三義為長。

從註釋中看出,李零先生認為三種解釋都有其合理之處,糾結之下,又找了一個修辭的理由(互文見義),然後認為將“殆”解釋為“疑惑”更好一些。

因為對《論語》很熱愛,所以我手頭有近百種關於《論語》的各種注本和解說。為了避免過於繁瑣冗長,不再引用更多注家的解釋。歸納一下,關於“思而不學則殆”中“殆”的解釋,可以說既有繼承,又有發展,歧見紛出,各執己見。

這就有一點兒麻煩了,以為找到了依據,再一深究,發現問題複雜化了。那怎麼辦呢?是不是乾脆簡化一下,不再深究,教材註釋了什麼,就當是什麼了呢?好像這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但是,別樂觀得太早,現在的部編版教材將“殆”註釋為“疑惑”。再早十年,部編版教材的前身,人教版教材如何註釋的呢?

我手頭有的這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9年3月第1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的《論語十則》中對“殆”的註釋是“有害”。


是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把這個註釋改錯了,還是老師和學生跑偏了?


再往前推十幾年,1987 年版的全國初級中學通用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一室編的《語文》在《論語》課文中,對“殆”的註釋就是“精神疲倦而無所得”。當年我上學的時候學的就是這個版本的解釋。


是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把這個註釋改錯了,還是老師和學生跑偏了?


本以為以教材為準,可以快刀斬亂麻,但沒想到,拔出蘿蔔帶出泥。不同時期版本的教材對這同一個語境中的字詞的註釋也各有不同,難道是之前的錯了,然後修改過來了,亦或是之前的是對的,現在修改了,反而是錯的了?面對這個問題該怎麼辦呢?

是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把這個註釋改錯了,還是老師和學生跑偏了?

其實,雖然關於“殆”字在“學而不思則殆”這個具體語境如何解釋有這麼多紛繁複雜的意見,但到底該解釋成什麼,並沒什麼怎麼辦的問題。可能這個問題在很多語文老師那裡都不是事兒,他們不糾結,在很多學生那裡也不是事兒,他們也不糾結。因為書下注釋什麼,就按什麼理解,按什麼答題就完了。

那對這個問題誰糾結呢?說實話,我很糾結。更準確地說,我不是糾結於這個註釋到底哪個是對的,而是糾結於文言文的教學和學習方式。

作為初中一線老師,有機會接觸到關於初中文言文教學和文言文學習的種種實況。大多數情形是要麼老師要求學生做三行對譯,學生做得怨聲載道,簡直要吐血,要麼是學生手裡拿個一本什麼《文言文大全解》一類的東西背三行對譯,也要背誦得快吐血了。背課下注釋,做各種練習,妄圖以窮盡的方式學習中學文言文。

反正只要一提文言文,老師頭疼,學生也頭疼。頭疼什麼?頭疼考試,雖然文言文在考試中所佔的比例不過是十分之一,最多不過五分之一,但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可遠不止這些,說佔了全部語文學習的二分之一,那是一點都不誇張的。

可是,這麼多的時間精力花進去了,效果如何呢?一點都不樂觀,要不然文言文也不會是中學生的“三怕”之一了,也不會有那麼多學生會一提起文言文就頭疼了。

為什麼會如此呢?主要的問題是我們學文言的思路錯了,走到歪門邪道中去了。為了考試而學文言,為了考試不丟分而學文言,於是就把文言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知識點,變成了一個有一個所謂的標準答案,然後就開始要求死記硬背,要求紮實落實了。

比如,對字詞的解釋,有一些地方,有一些學校,要求學生完全以課下注釋為準,不能越雷池一步。

以經典課文《桃花源記》為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一句中的“鮮”,如果課下注釋為“新鮮”,那就一定不能解釋為“鮮亮”,更不能解釋為“鮮嫩”,總之是一點兒都不能差,但真的應該如此嗎?


是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把這個註釋改錯了,還是老師和學生跑偏了?


我們看下面這樣一段話:

“鮮”的一個詞典義項是“鮮豔、鮮明”,但用這個意義來翻譯“芳草鮮美”(《桃花源記》)中的“鮮”也不很切合,在這個句子中,“鮮”的意思是指“綠油油”的。

如果我們學生在解釋“芳草鮮美”中的“鮮”時,說是“綠油油”的,我們的閱卷老師一定會非常不客氣地給個大叉子,認為那是錯的,不但是錯的,簡直是大錯特錯,胡說八道。

但我剛剛引用這段文字,可是有明確的權威出處的。這句話是在商務印書館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的附錄文章《怎樣學習古代漢語》在談及“詞典意義”和“句中意義”的關係時所舉的例子。

在這個例子之後,這篇文章接著說:

一個詞在不同的句子中受到上下文的影響,會產生不同的句中意義,這些句子中的意義不能一一收入詞典中去,而只能加以概括成為詞典意義。

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思而不學則殆”中的“殆”在教材中的註釋“疑惑”這一個義項沒有收入的原因。

但以如果此作為依據,那“疑惑”這一語境義又要歸於詞典中的“殆”的哪一個義項呢?是“危險”還是““怠惰”?似乎距離它們之間的意義差別都比較大。

其實,這個也不用糾結。關於如何學習文言文,我在之前的一篇公眾號文章《學好文言,沒有秘訣,但有方法》中談論了很多了。

今天,就文言文,或者說文言中的經典學習問題再談我的兩點看法,也是我在日常文言教學中的思考與實踐。

第一:不要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之上,要用經典深入理解經典。

學習文言經典時,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字詞解釋上,更應該關注義理方面的問題。一般的字詞句疏通固然重要,是基礎,但是如果只是滿足於這個層次而止步不前,則完全浪費了經典,因為經典的力量在於其中所蘊含的道理。

還是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例,不要只是糾結於“殆”解釋成什麼,還要進一步體會理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學而不思就會罔,為什麼思而不學就會殆,學與思結合的好處是什麼等等,要通過深入思考把詞句之間的關係搞清楚,通過一個又一個的追問,把其中的邏輯空白填補完整,而不只是記住一個結論。

對經典的深入理解,可以藉助經典去理解經典。比如,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可以補充以下經典。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

這句在強調學的重要性,為什麼要學,為什麼只思不學不行。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孟子》

這句話則強調了思的重要性,要時時處處思考。不僅僅是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而且中間還有“大思則大得,小思則小得”的意味要讀出來。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

“博學”與“切問”正是學的過程,而“篤志”與“近思”正是思的表現,學與思結合在一起,才會有“仁在其中矣”的結果。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這句話不僅僅講學與思,還談到了問、辨、行的問題,可以說是學問的基本進階之道都隱藏在這句話之中。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荀子》

這句話更生動更形象地描述了不同的人在學與思上所下的工夫不同,君子之學思行結合會怎麼樣,而小人之學學而不思會怎麼樣。

學非有礙於思,而學愈博則思愈遠;思正有功於學, 而思之困則學必勤。——王夫之

這句話更為深刻地揭示了為什麼學與思必須相結合,它們之間有怎樣的互動促進作用。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數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鄭板橋

上面這兩個看起來似乎正相反的說法,正可以促進學思關係的思辨。

當然,老師所能夠舉的例子,所做的擴展畢竟是有限的,更多需要學生自己通過閱讀來擴展。但是盯在三行對譯上,盯在各種練習題上的文言學習,是很難培養出學生對文言的熱愛,對經典的熱愛的,想讓他們再主動做一些擴展也簡直是痴人說夢,完全不可能的事。

用經典詮釋經典,用經典理解經典,可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在溫故的背景下更好地知新,在知新的基礎上更深地溫故,然後才能感受到經典的魅力。

第二:不要停留在紙面的義理之上,要用經典觀照現實生活

當然,只有用經典深入理解經典還是遠遠不夠的,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那還只是從紙面上來到紙面上去。前人無論說得再怎樣深入,也都是前人自己的體驗與思考,如果不加入我們自己的體驗與思考,不能夠把現實生活與經典結合在一起,那就很難真正理解經典,也很難真正體會到經典的力量。

我常常對學生講,所謂經典是什麼,“經”就是“常”,“典”就是“範”,經典所講的道理,可以提供給我們日常生活中關於種種具體事件的一個思想的武器。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紛繁複雜的現實生活。經典是我們的指路燈塔,可以看清茫茫前路;經典是我們的近衛軍,能夠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還是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例,僅僅停留在知道這句話是在強調學習與思考結合的重要性這樣一個層次上,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結合極為具體的現實生活,結合自己的學與思來理解,學而不思會怎麼樣,思而不學會怎樣,有學有思,或者說邊學邊思會怎樣。唯其如此,才能說真正深入透徹地理解了這句話。

當結合現實生活深入透徹地理解了這句話,一方面就不會放過“殆”為什麼解釋成“疑惑”,而不解釋成為其他意義上,另一方面,也不會只是糾結在這個解釋上,而一定會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學習體驗、生活體驗擇善而從。如果不能做到如此,只記住了這句話是在強調學思結合這樣一個結論,那就真的犯了孔子所說的“學而不思”“思而不學”的毛病了。

回到文章題目中來,做一點總結。

教材的修改有教材修改背後的邏輯依據,這個我們無從知曉。但是我們又必須知曉的是,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正因為經典的無限可闡釋性,如果我們老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經典時,唯教材是從,唯教參是從,非要找到一個標準的答案,甚至是唯一的答案,那就把經典的可闡釋性這個大門完全關閉了。而當經典不可闡釋的時候,經典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

其實我所講的這一點閒言碎語,卑之無甚高論,都是前人曾經做過各種言說和實踐的東西。我這裡不過就是結合自己的閱讀和思考以及實踐,再次重申這些常識而已。

文言學習,尤其是文言經典學習,務必要回歸到正路上來,不能一味地盯著考試,為考試而進行的文言學習,經典學習,那屬於嚴重跑偏,甚至可以說是歪門邪道,最終只能是死路一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