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區塊鏈的東風
10月24日,最新定調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一時,數十個概念股聞聲大漲,迅雷股價更是翻了一倍。
筆者正好有幸在工作中開展過區塊鏈調研,並參與過具體的區塊鏈應用項目,便有意撰文練筆。
自2008年以來,區塊鏈技術開始在全球開展新一輪科技革命,早在2018年5月,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動通信、物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
憑藉區塊鏈的東風,頭部互聯網企業以及國內各大銀行加速佈局,開展區塊鏈技術研發應用。目前,阿里、騰訊、百度、小米、聯通、平安等大型互聯網以及金融企業已經形成自己技術壁壘及核心優勢,正加速推進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佈局。
02 如何理解區塊鏈
區塊鏈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本聰創造比特幣之初,是比特幣實現的底層技術。因此比特幣不可等同於區塊鏈,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技術,而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其中一個最火熱的應用。
區塊鏈的核心特徵主要有三個:去中心化、開放性、不可篡改,因此區塊鏈也被稱之為分佈式賬本技術。
目前,我們大部分的商業都是中心化交易模式,如網上購物需要通過中心節點淘寶、借貸需要通過中心節點銀行等模式,而一旦中心節點出現問題,買賣雙方或是借貸雙方則會面對維權困難問題。
而去中心化的交易模式,買賣雙方無需中心節點(如淘寶網)代理,直接實現點對點的直接交互。
區塊鏈技術,採用分佈式賬本,簡單理解,眾多個交易方組成一個鏈條,每個交易方作為鏈條上單一節點,並且具有獨立賬本。鏈條上每產生一筆交易,都會在每個節點上記錄,而不侷限於交易雙方,並且該記錄不可篡改,如此實現在區塊鏈技術的商業環境中開誠佈公、互相監督,消滅欺詐和作弊。
03 我國區塊鏈的發展情況
目前,國內對區塊鏈行業的政策主要集中在金融監管和產業扶持兩個方面,一方面防範金融風險,政府逐步強化對數字貨幣領域的監管力度;另一方面完善金融服務,鼓勵科技型企業、金融企業推動相關領域研究,並積極加快標準化指定,促進產業化創新發展。
截至2019年6月底,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全國已有25個省、市、自治區級發佈了關於區塊鏈的相關政策,包括北上廣深、東部沿海城市以及中西部發達省份城市。
從國際上看,各國對區塊鏈行業技術態度不一,很多國家及地區對區塊鏈行業持謹慎或禁止態度,在對待數字貨幣交易則差別更大,
如印度和孟加拉國明文禁止數字貨幣交易,以堅決打擊非法傳銷活動。經過近10年發展,區塊鏈產業生態雛形已經初步形成,包括基礎設施、行業應用和綜合服務三大板塊。
基礎設施層作為行業生態發展基石,為區塊鏈上層應用提供技術支持。目前基礎設施層主要圍繞軟硬件兩方面開展,技術准入門檻較高,頭部相應相對明顯。
行業應用層是區塊鏈服務用戶及產業的關鍵窗口,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區塊鏈原生應用生態,如數字貨幣、錢包和交易所等;另一類是區塊鏈在產業中的應用,比較典型的是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
綜合服務層是區塊鏈對外連接其他行業的信息和資金接口,主要包括媒體、投資機構和孵化器等,為整個產業生態發展提供行情資訊、投融資和資源支持等綜合性服務,具備清晰的商業模式和發展方向。
04 國內城市發展區塊鏈水平情況
賽迪區塊鏈曾以目前積極推動區塊鏈產業發展的重點城市為評估對象,從政策、科研、產業、資本等多個視角,對國內45座城市區塊鏈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全面科學評估,整理出指數得分前25名的城市排名情況。
被評估城市區塊鏈發展水平具有明顯的階梯化特徵,發達地區先天優勢明顯,引領區塊鏈產業發展。發達地區如北上廣深四座重點城市依靠經濟、科技、教育、人才等先天優勢在評估結果名列前茅。杭州作為近年在互聯網產業發展迅速崛起的城市代表,依靠長江三角洲發達經濟優勢和產業基礎,顯示了強大的優勢。
與此同時,被評估城市基本形成了四大區塊鏈產業集聚區,包括環渤海聚集產業區,長三角產業聚集區、珠三角產業聚集區以及以貴陽、重慶和長沙為主體,輻射中西部地區的區塊鏈聚集產業區。
2016年以前,經營區塊鏈相關業務的公司不足1000家,且數量增長緩慢。但自2016年開始,由於政策環境、概念的普及以及市場行情的空前高漲,區塊鏈的公司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據相關機構統計數據顯示,連續2年增幅均超過250%。
區塊鏈行業雖發展勢頭強勁,但該領域人才培養體系尚處在早期階段,整體的人才規模供需失衡嚴重,質量也參差不齊。
05 關於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的思考
供應鏈金融是目前區塊鏈技術重要的應用場景,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筆者在工作中也參與過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應用試點,引發了幾點現實性思考。
供應鏈金融,是以核心企業為依託,以真實的貿易背景為前提,通過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第三方監管等專業手段封閉資金流和控制物權,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綜合性金融產品和服務。
而區塊鏈通過點對點通信、數字加密、分佈式賬本、多方協同共識算法等技術,在多方參與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場景中,可以確保數據可信、互認流轉、傳遞核心企業信用,防範履約風險,提高各項操作效率,並降低融通成本,進而有效解決供應鏈金融的信息孤島問題,交叉驗證貿易場景。
在實際嘗試推進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時,在監管、技術等方面的挑戰依然難以克服,區塊鏈的價值需要重新審視。
其一,區塊鏈技術能確保鏈上信息不被篡改及其真實性和可信度,然而,區塊鏈難以獨立解決上鍊之前源頭數據的可信度問題。特別是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上鍊前應收賬款是否已被抵押,是否有登記確權,一物多抵、重複質押問題依然無法解決。
其二,區塊鏈技術目前過於前沿且複雜,相關人才匱乏,高端領域專家學者更是鳳毛麟角;近年來政府又以眾多產業基金或政策扶持產業發展。如廣州市對區塊鏈場景應用示範項目最高支持300萬;貴陽市對成立區塊鏈測試、數字資產鑑定、評估、抵押等專門機構的,經認定獲得相關資質後給予一次性補貼100萬元。
這就造成了虛假繁榮現象,部分科技型企業、創新性企業以及金融機構紛紛扛著區塊鏈技術大旗,以區塊鏈項目落地名義申請國家及地方政府扶持基金,真假難辨,加劇了行業亂象。
其三,區塊鏈技術尚未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和監管機制。很多企業假區塊鏈之名,行數字貨幣之實,通過藉助數字資產等新興創新業務,虛構虛假的應用場景,躲避監管空白,加劇了金融領域風險,破壞了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
其四,區塊鏈技術以追求去中心化為原則及發展方向,而在實際業務場景中,去中心化問題始終難以解決,因中心化的本質是
信用背書,而企業需要規避各類交易風險,沒有參與交易的各方不願一併承擔風險,因此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仍然面臨諸多困境。面對行業發展痛點,在乘政策東風之時,應該進一步加快建設高效、透明、成熟的監管環境,而非一味的加大財政補貼;同時制定通用、紮實和完善的標準體系,促進區塊鏈產業生態健康發展。
閱讀更多 城市微立方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