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聯賽各隊引援動作頻頻,是利是弊,職業化的春天到來了嗎?

女排聯賽不是第一年有外援,只不過隨著新賽季朱婷的迴歸,各隊的引援力度增強了。加上明年是奧運會年,中國聯賽賽程短、工資高,所以吸引了更多外援加盟。但是職業化的春天,我認為依舊沒有到來,而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女排聯賽各隊引援動作頻頻,是利是弊,職業化的春天到來了嗎?

2019-20賽季,朱婷迴歸國內女排聯賽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想分成兩個部分來說,第一部分是我們的女排聯賽加強引援的利弊,第二部分是真正職業化春天的問題。

第一部分、女排聯賽加強引援的利弊

2019-2020新賽季女排聯賽將於11月開打,在朱婷加盟天津女排官宣後,各隊的引援情況也逐漸落實下來了。北京女排引入了兩名美國球員,分別是巴奇和迪克森;上海女排引入了美國主攻拉爾森和德國接應利普曼;浙江女排引入了黑山球員博坎和斯洛文尼亞球員薩沙;廣東恆大女排引入了俄羅斯主攻客舍列娃和保加利亞主攻拉巴德婕耶娃;遼寧女排引入了阿塞拜疆主攻瑪瑪多娃等。

女排聯賽各隊引援動作頻頻,是利是弊,職業化的春天到來了嗎?

美國女排隊長拉爾森加盟上海年女排

女排聯賽各隊引援動作頻頻,是利是弊,職業化的春天到來了嗎?

德國女排接應利普曼加盟上海女排

不過由於聯賽的引援窗口要等到12月份才關閉,所以盛傳的遼寧女排和雲南女排等球隊是否還會有引援動作,還是一個未知數。

關於高水平外援的加盟,我認為是利遠大於弊的,可以從以下兩點來分析。

① 聯賽的可看性加強,吸引更多關注,有助於推廣女排項目

雖然中國女排國家隊在國際排壇取得不少的榮譽,在今年的世界盃上又完成了衛冕,但是我們的聯賽的水平並不高,而且發展得磕磕絆絆,所吸引的關注度也不高。

但是在高水平的外援加盟之後,有利於女排聯賽在國內甚至在國際上立足,這一次加盟的有美國女排的隊長拉爾森以及巴奇、迪克森等人,都是從頂尖的意大利聯賽、土耳其聯賽等球隊轉會而來的,另外如人美球靚的利普曼和科舍列娃的到來,都會帶來不少的球迷和粉絲,這其實相當於與一個窗口,促進外界對於相對“封閉”的中國女排聯賽的瞭解。

女排聯賽各隊引援動作頻頻,是利是弊,職業化的春天到來了嗎?

女排聯賽比賽中

當然,新賽季的女排聯賽的競爭性和對抗性也會增強,也就是說越老越好看了。有球星、有關注,那麼就是走出的第一步,會讓更多的的喜歡中國女排的球迷粉絲們來看聯賽,畢竟這一賽季我們所有的國家隊球員都在聯賽的各支隊伍中。

② 高水平外援的加盟能夠起到幫、傳、帶的作用,提高國內球員的水平

各隊引入的外援基本上都是高水平的外籍球員,在女子排壇闖蕩多年,其能力在大多數的國內球員之上,而且經驗豐富,他們的加盟能夠把國際上女排比賽的新打法新技術帶進來,也能夠讓國內球員來學習來一起進步。

例如從瓦基弗銀行隊歸來的朱婷,加盟天津隊之後,對於二傳姚迪、主攻李盈瑩來說都是寶貴的學習機會,他們的出色表現能帶動其他球員,也能促進其他球員的提升,這是肯定的,其他球員也是同樣道理,與強者一起打球,“見賢思齊焉”。

女排聯賽各隊引援動作頻頻,是利是弊,職業化的春天到來了嗎?

朱婷

不過,也有不少人會認為中國女排足夠強大,不需要外援,外援的加盟反而會擠壓和搶佔國內球員的位置和發展空間。我不認同這個觀點,高水平的聯賽都有外援加盟,想要發展聯賽,想要提高球員水平,引援是必經的一步。如果故步自封不請外援,繼續省隊+體工隊的模式,無異於閉門造車,只在國家賽場上有交流是不夠的,歐美各隊的發展又新又快,到時候容易被打一個措手不及。

第二部分、引援的幅度和力度加強了,職業化的春天就來臨了嗎?

在國內,選擇投入女排的好苗子不多,也就是說女排項目的推廣和普及做得很一般,而且整一個聯賽依舊是省隊+全運會班底的模式,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年要不是排協出面加上郎平幫忙從中翰旋,朱婷不可能離開河南隊前往土耳其瓦基弗銀行效力。

聯賽需要走向職業化、市場化,但步子邁不出去,想要走出這一步需要強大的勇氣,也只有廣受歡迎的中超足球聯賽可以慢慢走向成熟走向職業化,女排的瓶頸很難突破,而且能夠投入女排支持女排的贊助太少了,沒有資本的進入,聯賽的硬件提高也很緩慢。

所以,這就是一個怪圈,走不出去,就不會有職業化。

女排聯賽各隊引援動作頻頻,是利是弊,職業化的春天到來了嗎?

女排聯賽比賽中

坦白來說,目前我們的聯賽還是沒有擺脫固有的省隊模式,各名球員是哪一支省隊培養出來的就在哪一支省隊效力,用自己的青訓培養自己的人才,比如李盈瑩是天津隊的,張常寧是江蘇隊的,基本不可能出國也不可能轉會國內其他球員,內援的流通是很難的。而外援的運作更是緩慢,國內球員如果想要有引援動作,需要提前半年以上去交涉,等到外援來了又是一大堆手續,而且我們的引援窗口打開事,基本優秀的球員都已經找到了下家,加上不夠專業和職業的運作能力,能夠爭取到優秀外援的球隊不多,也僅有不差錢和傳統豪強天津隊、北京隊、上海隊和廣東恆大隊了,不是嗎?

所以,雖然新賽季的確有高水平外援到來了,而且聯賽不是第一年有外援,天津隊早就有過塞爾維亞主力主攻米哈伊洛維奇加盟過,但是模式沒有變,沒有徹底捅破窗戶紙,球員的流通依舊困難,也就不是真正的職業化和市場化,我認為是半職業化+半省隊化,各隊圍繞的也仍舊是4年一度的全運會班底的模式在進行。

女排聯賽各隊引援動作頻頻,是利是弊,職業化的春天到來了嗎?

女排聯賽

但是,我們也需要看到,女排聯賽確實在進步,高水平的外援的加盟,或許就是第一步,總比沒有外援好一些吧?至少能夠促進轉播、硬件、場地等方面的升級,而隨著中國女排所取得的輝煌成績,聯賽也能夠借到東風來發展。

坦白說,2019-2020新賽季是最好的契機,畢竟9月底中國女排剛剛衛冕了世界盃冠軍,回國以後也受到了高規格的待遇,女排精神再一次引燃全民。如此的大環境,對於女排聯賽來說需要抓緊,等到小草都綠了,桃花都開了,拂面暖風陣陣吹了,或許,聯賽的春天才會真正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