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家,房子你們給首付,名字只寫我女兒”“全款是不是更好?”

“親家,房子你們給首付,名字只寫我女兒”“全款是不是更好?”

從戀愛跨越到婚姻,男女雙方要經歷一次融合,兩邊的家庭也要經歷一次融合。畢竟,婚姻從來都不是兩個人的事情,雙方父母是否支持,是否相處融洽,都會影響婚姻的成敗。

西妹常說,一段好的婚姻裡,男方家庭要尊重女方家庭,女方家庭也要體諒男方家庭。只有兩個家庭都真心為了小兩口好,能夠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彼此之間的融合才會順利美滿。

關於婚姻,西妹曾在網上看過一個女方母親發表的觀點,她說:每一個做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嫁個好人家,所以談婚論嫁就會有這樣那樣的要求。不過,凡事都要量力而行,結婚不是男方一家人的事情,我的觀念裡女兒出嫁了,只是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並不是人就走了。所以,結婚的時候,男方有付出,我們也要有付出,不管哪邊付出得多,小兩口幸福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說句實在話,這位母親的觀點西妹非常贊同,首先結婚並不是男方一家人的事,現在的婚姻幾乎不存在女兒出嫁,就不再回孃家、不再管孃家了;其次,作為父母若是真的為子女的幸福著想,就不該計較算計,把婚姻變成一場交易。

“親家,房子你們給首付,名字只寫我女兒”“全款是不是更好?”

然而,就像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葉子,人與人之間也是不同的,不同的人想法不同,對待婚姻的態度也不同。

我有一個從小長到大的朋友,她比我大兩歲,我結婚的前一年她就結婚了。說起來,她的婚事也是比較波折的,一開始兩人準備在縣裡買房,後來她母親不同意,一定要讓男方在市裡買房。

再後來,男方妥協了準備在市裡買房,她母親又提出新的要求:房子要加上她的名字。要知道,房子是男方全款買的,加名字這個要求確實有點過分。

因為房子的事情,兩個人的婚事差點鬧崩了,最後還是朋友瞞著家裡和男友領了證,她母親才沒有再繼續折騰下去。

我還記得我媽曾和朋友的母親聊過,問她當時是怎麼想的,結果她回答道:“我把女兒養這麼大容易嗎?他家又不是拿不出錢,加個名字而已,我也是為了娟娟好。你看誰誰誰家,嫁個女兒,還賺了十來萬……”

不可否認,現實生活中,多的是打著為子女好的名義,在婚姻上算來算去的父母。有的女方父母,只要看著男方家庭條件稍微好一點,就會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

“親家,房子你們給首付,名字只寫我女兒”“全款是不是更好?”

方琳和陳緒談了差不多兩年的戀愛,因為彼此年齡都不小了,感情也到位了,所以兩人便有了結婚的打算。

在商量婚事的時候,方琳最開始的想法是:她和陳緒一起出錢買房,婚後一起還房貸,陳緒家按照當地的習俗,給個六萬八萬的彩禮,她家負責新房的家電傢俱。

陳緒和他的父母,對於方琳的想法很是認可,他們都覺得方琳是個能過日子的好女人。然而,方琳這麼想,並不代表著方琳的父母也會這麼想。

方琳的母親是個愛佔小便宜的女人,就算是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方母也從來沒有吃過虧。對於女兒方琳的婚事,方母其實很早就有了打算,因為當初她同意方琳和陳緒交往,就是看上了陳緒的家庭條件。

那天,方母拉著方琳,和她說起了結婚的事情:“琳琳,他們家又不是沒有錢,你湊什麼熱鬧。我知道你這幾年工作攢了點錢,但你要學會自己留著,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拿出來。”

方琳沒有開口回答母親,她覺得母親那種自私自利的觀點,是不可取的。然而,母親接下來說的話,才真正讓她吃驚了,她說:“你結婚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這關乎著我們家的顏面,既然他家條件好,咱就得多要點彩禮,最好房子都只寫你一個人的名字,這樣才風光!”

“親家,房子你們給首付,名字只寫我女兒”“全款是不是更好?”

後來的日子裡,方琳也和母親溝通了好幾次,她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並且她也很愛陳緒,所以她不想把婚姻變成一場交易,幫助母親變相斂財。

然而,母親的固執並不是她能改變的,不僅如此,她也遠遠低估了母親打如意算盤的能力。

一個週末,陳緒和他的父母邀約方琳一家人到家裡吃飯,方琳的父親臨時有事,所以只有方琳和母親到場了。吃飯的時候,大家本來聊得挺開心的,結果方母突然說到了結婚彩禮和婚房的事情。

方母說:“親家,你們也看到了,我們家琳琳可是非常優秀的,陳緒能和琳琳走到一起,也算是男才女貌。這婚事呢,我是十萬個滿意,但結婚的事情,咱們兩家還要好好商量。”

陳緒的母親聽到這話,連忙回應:“琳琳是個好姑娘,這點我們都清楚,婚事當然要好好商量,你們家有什麼要求,也可以說出來大家商量商量。”

方母一聽便覺得有戲,所以她直言道:“親家,你們家也是有頭有臉的人,彩禮六萬八萬我們家能接受,就怕折了你們家的臉,要我說彩禮就30萬吧,這點錢難不倒你們。至於婚房,親家,房子你們給首付,名字只寫我女兒,你看如何?”

“親家,房子你們給首付,名字只寫我女兒”“全款是不是更好?”

不只是方琳,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方琳怎麼也沒有想到,母親會提出這麼過分的要求。她想要開口阻攔,卻被母親狠狠瞪了一眼,母親小聲對她說:“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然而,就在方琳欲言又止的時候,陳緒的母親開口說話了:“錢我們是拿得出來的,我就想問問,房子全款是不是更好?”

顯然,方母並沒有聽出這是一句反話,所以她還笑著說:“那肯定,全款當然最好了!”

不用多想,那頓飯最後的結果就是不歡而散,方琳因為母親的話回家和母親吵了一架,而陳緒也被父母數落了一頓,並且被告知不會同意他和方琳結婚。

就這樣,原本幸福恩愛的一對情侶,因為彩禮和婚房,不得不被迫分開……

而就算是這樣,方母都沒有反思自己,她甚至還對方琳說:“看吧,幸好你沒有嫁到他們家,這點錢都不願意出,再有錢有什麼用。琳琳啊,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親家,房子你們給首付,名字只寫我女兒”“全款是不是更好?”

西妹有話說:

為什麼陳緒的父母,最後怎麼都不同意陳緒和方琳結婚呢?因為,作為過來人,他們清楚知道,一個大家庭裡有方母這樣的女人存在,之後必然會麻煩不斷、矛盾不斷。

其實,陳緒的父母並不是真的在乎那30萬,以及房子是否要全款,名字到底寫誰的。他們在乎的是方母的態度和三觀,畢竟攤上一個“我窮我有理”又“自私自利”的親家,不會是一件好事。

西妹在文章開頭就說到:現實生活中,有一部分父母總是打著為子女好的名義,把婚姻變成一場交易,變相斂財。

很明顯,方母就是其中的一個,她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女兒好,實際上卻盤算著自己能從陳緒父母那裡得到多少好處。說得再現實一點,也許彩禮和婚房,只是她的試探。

若是陳緒的父母在彩禮和婚房上退步了,那麼方母的要求可能就會變得越來越多,最後變成一個填不滿的大坑。畢竟,有的人就是這樣,有了一次就會有第二次,以及無窮次。

“親家,房子你們給首付,名字只寫我女兒”“全款是不是更好?”

所以,從客觀的角度講,西妹是贊同陳緒父母的做法的。雖然,他們沒有遷就兒子,在婚事上順了兒子的心意,但他們確實為兒子避免了婚後的很多麻煩。

關於婚姻裡的彩禮等事情,西妹不止一次說過:凡事要量力而行,將心比心,不要只想著對方付出,自己卻一毛不拔。

不管是男方家庭還是女方家庭,都應該真正為了小兩口好,只要小兩口能過得幸福,就不要過多計較婚姻裡的得失。

最後,西妹還想給類似方母這樣的父母一點建議:婚姻不是你用來攀比的一件物品,不要把嫁女兒拿到了多少彩禮,婚房寫的誰的名字,當作是炫耀的資本。真誠一點,少一點算計,才不至於毀了女兒的幸福,壞了自身的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