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殉葬者是先被處死然後被再下葬嗎?

殉葬制度是古代喪葬風俗裡最殘酷的制度了,在一段歷史時期內,除了皇帝,很多王公貴族也都讓活人殉葬。自商代開始奴隸主貴族都用奴隸殉葬,一切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禮制,這個和他們對死亡的認知有關,都相信人死後,靈魂會在另一個世界裡生活,所以都把生前能帶走的都帶到墓葬裡。但是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無神論也有相應傳播,殉葬制度依然,大多是彰顯古代帝王權力的至高無上。也有少數朝代比較開明,如漢唐,基本是陪葬制度,就是在皇陵附近讓皇親國戚、達官顯貴死後陪葬皇陵。明朝的明英宗也是堅決反對以人殉葬,他臨終遺命“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但是到清軍入關後,殉葬又在清朝開始了,直到康熙年間才最終廢除。

古代殉葬者是先被處死然後被再下葬嗎?

古代皇帝駕崩之前就開始修建陵墓,死後又有很多人被殉葬。所以我們看影視劇中每逢有皇帝駕崩,妃子們哭的最厲害,尤其是一些不受寵的妃子,因為不受寵,一年見不了皇帝裡面,自然是沒有多少感情的,可是哭的撕心裂肺,那就是因為哭的不是皇帝而是自己——她們深入宮門孤獨無依就夠命苦了,皇帝死了還要殉葬!心裡自然是絕望淒涼的。明宣宗時,有個叫郭愛的宮女,入宮不到一個月,倒黴的遇到宣宗死了,自己被列入殉葬名單,悲憤至極,寫下絕命詩“修短有數兮,不足較也;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失吾親而歸兮,慚餘之不孝也;心悽悽而不能己兮,是則可悼也。”

古代殉葬者是先被處死然後被再下葬嗎?


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這些人自然是不願意就死的,可是由不得她們啊!她們的死法一般有三種:

一種是,賜給她們有毒的食物或毒藥,有的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賜給的,有一個墓葬就發現很多妃子吃了有毒的香瓜而死。這種相對而言還是比較人道的,至少死者不用經歷太長時間的痛苦和恐懼。也有反抗不吃毒藥的,有一個貴族墳墓裡合葬的主人愛妾的腦袋就蒙著一個絲綢口袋,驗屍才知道胳膊被打斷,顱骨被砸扁,顯然是反抗時被執行人打死後陪葬了。

第二種,讓妃子們集體上吊。朝鮮《李朝實錄》裡記載了明仁宗朱高熾安排朱棣妃嬪們殉葬的恐怖場面:“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輟,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頸,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腦補一下妃嬪們吃斷頭飯的時候怎能吃的下?執行者又怎麼忍心一下去除小床,眼睜睜看她們斷頸而亡?!

古代殉葬者是先被處死然後被再下葬嗎?


第三種是最殘忍的,在皇陵邊上隨便找個地方將這些人直接活埋或者直接將她們驅趕到墓穴裡然後封上,讓她們在無盡的黑暗中絕望的餓死或者窒息而死,秦二世當年為了避免工匠洩露秦始皇陵的秘密就曾經採用這種方式。

這種被殉葬的死法,不管是先死後埋還是先埋後死,都是對生命極大的不尊重,是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沒有人權的表現,只可惜這一制度廢除的太晚,平添多少冤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