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再掀高潮!日本品牌涉嫌辱韓,如今已被韓國民眾判死刑

在國際化的時代,很多國際知名品牌都把產品賣到了全球各地。這本身是有利於國際交流的好事,但一些品牌不顧目標國家的一些禁忌,在廣告和宣傳中出現了一些傷害當地人民感情的行為,最終不僅遭到了當地人們的譴責,引發抗議,甚至還失去了本來銷量不錯的市場,這樣的結果就很不好。

(1)日本品牌,涉嫌辱韓

而近期日本的服裝品牌就搞出了這樣一樁宣傳事故,在其品牌的宣傳廣告中,又出現了被韓國網友認為是涉嫌"侮辱韓國"的內容,從而招致了韓國輿論的猛烈抨擊。

原來這則廣告當中出現了一段對話,其中一位年輕人問一位老人:"您在我這個年紀穿什麼樣的衣服?"

老人回答說:"我不記得那麼久遠的事情了。八十多年前的事情怎麼還會記得。"

正是這段對話,激起了韓國網友的憤怒,在韓國網友看來,日本的這則服裝廣告,裡面的80多年前這一說法,是對韓國赤裸裸的侮辱,有映射慰安婦問題的嫌疑。

抵制日貨再掀高潮!日本品牌涉嫌辱韓,如今已被韓國民眾判死刑

因為在韓國網友看來,在80多年前,韓國正處於被日本殖民的時期,那段歷史是韓國人難以忘記的屈辱歷史。在韓國關於那段歷史記憶,是相當敏感。很多韓國民眾也憑藉著者一腔樸素的愛國熱情,來面對那段屈辱的歷史。

而日本的這個廣告是針對韓國地區投放,廣告當中的語言和字幕都是韓語,這樣在特定地區投放的廣告當中,出現涉嫌針對特定國家和民族的爭議性內容,無疑是非常不合適的做法。無論這一做法是否是故意,都會對目標國家和地區的受眾人群產生刺激和傷害。

要知道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許多韓國人民被強徵為勞工或淪為日軍"慰安婦",因此任何對於那段歷史不當的描述和使用,都可能引發韓國輿論的強烈反應。

(2)特殊時期,影響更大

更為巧合的是,最近幾個月,日韓關係處於非常糟糕的低谷期,兩國先是因為勞工問題,導致雙邊關係受到影響。接著年中,日本對韓國採取經濟制裁,限制關鍵的半導體零部件出口。這一舉動對韓國相關產業形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而兩國關於這一問題的談判和磋商一直停滯不前,造成雙邊關係跌入低谷。同時韓國也針對日本的制裁,採取了反擊措施。先是韓國民間出現了大規模抵制日貨運動,接著韓國廢除《日韓軍事情報互換協定》,此舉被認為是韓國對日本製裁的關鍵性反擊。

抵制日貨再掀高潮!日本品牌涉嫌辱韓,如今已被韓國民眾判死刑

目前韓國的抵制日貨行動,仍然處於正在進行的階段,可以說韓國民眾抵制日貨的情緒持續高漲。而在這個節骨眼上,日本服裝品牌出現涉嫌"辱韓"的廣告,真的是對韓國"反日"情緒的"神助攻"。

而日本此舉遭到了韓國輿論的猛烈批評,在韓國網絡上,許多網友認為這則廣告是針對那段殖民歷史,有諷刺韓國忘記了屈辱歷史的意味和嫌疑。

目前該服裝品牌方面已經做出了回應,稱該廣告沒有任何政治意圖,不過這一解釋並沒有得到韓國民眾的認可。很多韓國人認為這是該服裝品牌方面的說辭。

其實自從韓國民眾發起這一輪抵制日貨運動以來,該品牌就是韓國民眾重點要抵制的對象,如今更像是被判了死刑。與此同時一名韓國青年還模仿該廣告製作了一段視頻,來向韓國民眾呼籲不要忘記那段屈辱歷史。

抵制日貨再掀高潮!日本品牌涉嫌辱韓,如今已被韓國民眾判死刑

目前韓國民眾關於此事的情緒還是很高昂,要求抵制該品牌的聲音不絕於耳,而特殊時期的日韓關係也需要雙方格外小心謹慎,通過溝通,化解分歧,然後逐步過渡到正常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