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錄:海州區41處文物保護單位

名錄:海州區41處文物保護單位

海州文保單位

海州區共有文物保護單位41處。按級別區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

來看看這些文保單位你知道哪些~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

將軍崖巖畫

01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錦屏鎮桃花村錦屏山南麓的後小山西端,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新石器時代巖畫。共有三組,分佈在南北長22.1米、東西寬15米的一塊混合花崗岩構成的覆缽狀山坡上。線條寬而淺,粗率勁直,作風原始,斷面呈“V”形。內容有人面、農作物、鳥頭、獸面、星象及其他符號。距今約8000-10000年左右。第一組巖畫在山坡西側,南北長4米,東西寬2.8米,以人面和農作物圖案為主。其中人面像11個。人面多有頭飾,紋飾有網紋、複線紋、弦紋等。人面臉部多刻有雜亂斜橫線條,似為紋面,眼睛用同心圓表示,大都無四肢,除編號A6為著裙人物外,其他均用一根上至頭頂沿鼻樑而下的中線與下方的禾苗相連。農作物圖案為由下向上的輻射狀線條表示禾苗,表現手法有13種。人面和農作物之間,還有鳥頭、鳥面、圓點、刻劃符號等。第二組在山坡南側,南北長8米,東西寬6米,以星象、鳥獸圖案為主。這組巖畫中,大量地出現雙圈圓點、單圈圓點、圓點和線條圖案,分佈有疏有密,有規律地分佈成帶狀,長達6米。近北部高處還有三個呈三角形排列的太陽圖案,用雙圈圓點周圍加放射狀短直線表現。這組巖畫中還刻有10個鳥頭、獸面的圖案。另外還有大量的圖形符號。第三組在山坡頂部,由人面像和各種符號組成。其中共有人面像4個。與第一組不同的是在這一組中用圓點和短線表現人的眼、鼻、口,用實心三角形和放射狀三根短線表現人頭頂的頭飾。另外,在山坡頂部還有一大三小四塊大石頭,其中一塊上有許多人工鑿磨而成的圓窩,直徑在3—7釐米之間。根據巖畫、大石以及將軍崖所在地形、地勢來看,此處是一處原始宗教的祭祀場所。1982年3月公佈為江蘇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孔望山摩崖造像

02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村孔望山南麓西端,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東漢末期的佛教石刻藝術。造像依山岩的自然形勢刻在東西長17米、高8米的崖壁上,共計105個,可分成18組。最大的1.54米,最小的頭像10釐米。整個造像的內容可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佛教內容,有佛、菩薩、弟子、力士和供養人等,以釋迦牟尼佛的本生和本行故事為題,主要是薩陲那太子捨身飼虎、涅槃、初轉法輪等。二是道教內容,主要表現道教的崇拜形象,為三尊獨立的漢式衣冠正面像,是造像群中最大的造像,位置也最高。三是世俗內容,為漢畫像石中常見的“進謁”、“宴飲”等。造像群的雕刻技法有單線陰刻、平面線刻、淺浮雕和高浮雕四種,主要以平面減地浮雕為主,風格古樸。造像群附近還有象石、蟾蜍石等巨型圓雕造像和帶有碑槽的“饅頭”狀巨石,以及龍洞摩崖石刻群。在孔望山山頂還有同為東漢時期的道教祭祀遺蹟“承露盤”刻石。

1982年3月調整公佈為江蘇省第一、二批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孔望山摩崖造像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

石棚山摩崖題名石刻

01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石棚山上,山上多奇石怪洞,自古為文人遊覽勝地。宋代大文學家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時,公餘常至石棚山讀書。蔡景繁、蘇東坡、党懷英、戴南枝、楊錫紱、商盤等歷史名人也都來過這裡。石棚山上石刻很多,共有26處。有明“廖世昭題名”以及他的“小九曲”、“石棚”、“芙蓉洞”、“石曼卿讀書處”等,明王同的“高行清風”等。碑有“安漢將軍糜竺之墓”和“海州太守張公去思碑”等。清刻有戴南枝書詩刻和師亮採篆書“石室”題勒等。另外尚有“萬花巖”、“錦巖”等十幾處無年款的題刻。

石棚山石刻的書體,有篆隸楷行,各具功力,這些石刻是研究海州歷史、地理以及明清以來書法藝術的重要資料。1982年被公佈為第三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劉志洲山石刻苑囿圖

02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錦屏鎮崗嘴村劉志洲山東南坡。石刻苑囿圖刻在劉志洲山東南坡一塊20米長的天然石壁上,現殘存畫面南北長6.3米,南部高0.6米,北部高1.6米,刻面約8平方米。畫面由亭閣和禽獸等圖像組成。兩座亭閣為幹欄式建築,相對於水面上,亭上刻有對稱的穿壁紋飾,亭柱立於水中,禽獸有鴨、水鳥、鹿等等,姿態各異。石刻全部為陰線刻,線條粗獷,作風古樸。所刻亭閣與距此2公里的桃花澗出土東漢畫像石墓中的圖像如出一轍。此刻為漢代遺存無疑。1995年被公佈為第四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白虎山摩崖題刻

03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白虎山居委會的白虎山上。現存唐、宋、金、元、明、清、民國時期題刻30餘處,其中有年款的唐刻1處、宋刻3處、金刻1處、元刻1處、明刻2處、清刻4處。在我市的石刻中,像白虎山這樣含有唐以來六代延續不斷、保存完好的石刻是僅有的。其中唐刻於今已甚難得,金元之刻在我省也是鳳毛麟角,特別是北宋張叔夜題名尤為研究宋江者所重視。

這些石刻對研究海州歷史及古代書法藝術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1995年被公佈為第四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劉志洲山宋金交戰戰場遺址

04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錦屏鎮崗嘴村和酒店村之間的劉志洲山、夾山、啞吧山。遺址有石刻船畫6處,刻船13艘,船的大小在50—300釐米之間;有戍守城垣,殘長約500米,寬4.7米,並有馬面,城垣為巨石壘成,殘存地段高約2米。另外在夾山、劉志洲山北坡還有當年士兵留下的“招信軍”、“招信前部”、“蘇總管”、“安淮軍”、“金人”、“金國”及人物、動物、建築、鐘形畫像等眾多石刻,文字字徑約6—15釐米,字體有楷書、行書,畫像大小在15—100釐米之間。

從劉志洲山岩畫的船的形制、夾山戍守城垣,啞吧山炮臺以及眾多石刻等大量宋金遺蹟來看,劉志洲山即為宋金對峙時期雙方交戰的戰場,船畫石刻可能與《宋史》記載的南宋李寶舟師“錨泊東海”與魏勝共抗金兵的事件有關。1995年被公佈為第四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龍洞摩崖石刻群

05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居委會孔望山龍洞庵西側龍洞內外壁和龍洞庵後丹崖壁上。龍洞摩崖石刻群共分為二大部分,一部分刻於龍洞內外石壁上,另一部分刻於龍洞庵內及庵後崖壁上。石刻共有20多則,時代從宋至民國,大小、字體各異。石刻群內容豐富,對古海州地區水文、地理、人文、民俗、古蹟都有反映,而且大都有紀年,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特別是明安鈍題名明確記載了“古聖賢像”孔望山摩崖造像在明代就被發現的史實。另外石刻字體齊備,名家時現,具有書法史研究價值。2002年被公佈為第五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龍祠摩崖石刻群

06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錦屏山之巔馬耳峰東南約100米處,海拔429米。龍祠為上下二個天然石洞,經人工加工而成,石刻分佈在上洞內外巖壁上。龍祠為宋金時官民祈雨之處,直至清代,香火不斷。石刻共有9處,尚有字跡可辨認的7處,其中宋刻6處,金刻1處。石刻內容對研究中國古代史特別是對研究我國古地理、古氣象、古生態環境、古民俗以及古代書法提供了可信的實物資料。2002年被公佈為第五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孔望山古城遺址

07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孔望山居委會孔望山、鳳凰山。古城沿山脊而建,東西長640、南北寬550米,總面積約29萬平方米。1980、2000-2004年多次考古調查發現,古城設東西二門,西門保存明顯。古城的北城垣沿孔望山山脊修建而成,北城垣牆體基本完整,現存寬度2米左右,高度1-3米不等;南城垣沿鳳凰山山脊而建;其北面現保存較好,其中,古城西南角和鳳凰山山脊部分比較完整,現存寬度5-8米、高度約4米;東城垣、西城垣則建在兩山之間的空地上。以西城垣的保存狀況最好,現存寬度10米左右、高度均在5米以上;東城垣除在孔望山東南山坡、山腳留有一段以及在山南果園內保存兩個土堆外,其餘部分地表已無存。古城垣的構築方法有三種:西城垣和南城垣西段直接在較平緩的基岩上夯築而成,城外設有城壕;南城垣中段、北城垣和東城垣的北部均建在山脊或山坡上,其牆體下部用石塊砌築內外擋土牆,內部填土夯實,然後逐層向上夯築;南城垣外有護城壕,並發現其築城工具為集束夯,夯層厚度約15-20釐米。有一條寬約5米的道路穿過城垣,連接東西二門。現存有西城門,西城門外還應有甕城,今已不存。另發現北城垣、南城垣、西城垣外築有馬面。在西城門北側頂部發現由青磚砌築的臺階和由城內登向西城門頂部的馬道。從城垣斷面上顯示的疊壓關係、城垣底部出土的瓷片、砌築臺階的青磚以及城垣外築有馬面判斷,此城築於宋代,而且不是行政經濟型的城市遺址,而是一座全國罕見的、保存較為完整的宋代軍事城堡。1982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公佈為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塔山古道

08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村吳窯塔山西側,由北向南穿過林木扶疏、古老幽靜的山谷。古道依山地的自然形勢鋪築而成。地勢低平處鋪以塊石,斜坡處鑿成臺階,高崗處劈成凹槽形路面。路寬2.6米,現長450米。根據古道旁的《新設山路記》石刻,其鋪築的年代為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塔山古道是我省首次發現的唯一有確切記年的古道,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1982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公佈為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桃花澗遺址

09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錦屏鎮桃花村錦屏山南麓桃花澗西側。遺址坡積物厚約2米,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通過採集和試掘,得到的石器標本有舟狀石核、兩極石核、漏斗狀石核,半錐體石核、刮削器、尖狀器、人工石片和小石葉等。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鑑定,這批石器標本為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存。桃花澗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是迄今發現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唯一含有小石葉工業的遺址,對研究古文化的發展和古人類的遷徙有重要意義。特別是有些石核的製作技術與日本出土的石核頗多相似之處,又為中日古交通的研究提供了極其寶貴的材料。1982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公佈為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澗遺址

10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錦屏鎮崗嘴村錦屏山東南麓二澗水庫,新石器時代早期至漢代遺址,面積2萬平方米。1959年、1960年兩次發掘,出土100餘件重要遺物和2500餘件陶片,內涵極為豐富。山土的典型器物有新石器時代紅衣陶缽、磨光石斧、帶槽石斧等,還有戰國、秦漢的遺物。二澗遺址為探索我國文明的起源和我市海岸線的變遷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2013年公佈為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土船頂遺址

11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海州區朐陽街道錦屏山北麓的坡積臺地上。遺址總面積約3500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經地面採集和整理,其遺物有紅陶及灰陶鬲足、鬲口、幾何印紋陶片、豆把、礪石、石斧(殘)等。遺址中含木碳,並有多處火燒痕跡。當地群眾還曾在此地拾到過骨針寄南京博物院。初步鑑定,這是一處商周遺址,它對我市商周文化的研究有很重要的價值。1982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公佈為江蘇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這麼多了,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都有哪些吧~

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

陶灣遺址(包括馬腰嶺)

01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海州區錦屏鎮陶灣村錦屏山東南麓,新石器時代至漢代遺址。面積5萬平方米。陶灣遺址出土過新石器時代的紅砂質粗陶器和蚌殼、商代和戰國的陶片以及漢代以後的青瓷片。

馬腰嶺遺址出土有新石器時代的泥質平底碗和粗砂質陶罐腹片,還曾在遺址地表上採集到打製石器。馬腰嶺遺址對探索我市古文化的面貌有重要的歷史價值。1982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原海州高中大禮堂

02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海州高級中學的前身海州官立中學堂是中國近代實業鉅子、連雲港著名鄉賢沈雲沛情繫教育,造福桑梓,於1906年建成。海州中學堂作為為中國廢除科舉後首批創建的中學堂,致力於培養新式人才服務國家,揭開了海屬地區近現代教育的序幕。沈雲沛作為主要創建者,擔任海州官立中學堂的第一任監督(校長)。清末海屬地區的最高學府,長期以來,於海屬教育的貢獻可謂厥功至偉。海州高級中學一直致力於宣傳學校前賢,鼓勵師生樹立遠大志向,建立沈雲沛廣場,設計建造沈雲沛雕塑。

海州高級中學和海州官立中學堂都是在海州石室書院原址上建立。石室書院是清嘉慶七年(1802),海州直隸州知州唐仲冕與學正翁鹹封創建,設講堂、考棚、書堂、齋房等建築。嘉慶十一年(1806),在石室書院設考點,開海州開科考試之先河。海州高級中學老校區作為兩百餘年海屬地區教育的原點,丕振文風,教化後代,延續海屬地區教育的根脈,傳承文化之魂。海州高級中學老校區是沈雲沛在連雲港創辦教育保存最完整的校址。繼續合理發揮海州高級中學老校區教育功能,培養造就更多更好人才是對海州文脈最佳的繼承和發展。

九龍口遺址

03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錦屏山東側一個背風、向陽、名叫九龍口的谷地中,現地屬海州區錦屏鎮陶灣村。面積15萬平方米。九龍口遺址1957年曾出土過一套戰國編鐘和商代的陶器,銅鏃及戰國陶片。其中一件紅砂質分襠陶鬲,可見東夷文化的端倪。此遺址對探索東夷文化有重要價值。1982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孔望山杯盤刻石

04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海州區朐陽街道孔望山居委會孔望山之巔,是用一塊天然大石鑿成。因大石之形如硯,俗謂之“硯石”。大石東西長320釐米,寬200釐米,厚70---100釐米,底部有三塊小石支撐。大石正中凹刻一盤,繞盤又凹刻八杯,杯盤西30釐米處有兩個碑槽,大石東北端厚壁刻隸書“硯石”二字。根據《隸續》所錄《五君杯盤文》和海州東漢墓出土的杯盤考證;孔望山的杯盤刻石是東漢時物。再按《後漢書方術列傳》,漢東海郡濱海地區人們供奉的主要神祗是東海君,當時的東海廟就在孔望山下,可知孔望山杯盤刻石是漢人祠祀東海君之物。東漢杯盤刻石是一處難得的早期道教活動遺蹟,對研究我國道教的起源和早期道教的活動情況有重要意義。因它與孔望山摩崖造像同處一山,故對研究孔望山摩造像尤有重要價值。1982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海州東漢二號墓

05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海州區南門磚廠院內,墓系東漢晚期磚石結構,由甬道,前室、後室三部分組成。東西長7米,南北寬3.12米。甬道土坑為斜坡式,墓底以磚鋪作人字形紋。墓頂用磚石迭砌,墓壁系採用一順一丁法以青磚砌成。前室平面近於正方,頂為四隅捲進的構造方式。後室平面作長方形,頂以十三塊塊石逐步內收迭砌而成。墓門開於前室西壁,以兩塊石封門,封門石外有磚砌門垛,上置條石為額,下置墊石為礎。前後室有門相通。門由兩塊條石作立柱,上置條石作楣,門柱與楣間有鑿槽咬合,後室東西兩壁皆有石柱,柱下有礎。整個墓的結構嚴密合理,至今仍極穩固。根據出土文物推斷,此墓大致築於東漢晚期。我市歷年出土的漢墓大多是西漢中晚期的木槨墓和早期的漢畫像石墓,這種磚石結構的東漢晚期墓,在我市還是首次發現,對研究古代墓葬形制有重要參考價值。1982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白鴿澗玄武石雕

06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海州區朐陽街道園林村白鴿澗山頂,是依山岩的自然形狀圓雕而成。玄武石高40釐米,寬90釐米,通長186釐米;龜蛇相繞,作嬉戲之狀。玄武的雕刻技法和孔望山圓雕石像、圓雕石蟾蜍的技法一樣,蛇身又未刻出腹線,據此,玄武石雕可能是東漢晚期的作品。象這樣大的漢代玄武石雕是少見的,是古代雕刻藝術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之一。1982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海州鄉貢進士題名碑

07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碑位於海州區中大街小學院內東圍牆壁上。碑高177釐米,寬81釐米,座高56釐米,寬120釐米,碑額弧形,邊飾捲雲紋。其石料為石灰質沉積岩。碑立於明成化五年(1469年)。碑額篆書,字徑7釐米,文楷書,字徑2釐米。盧陵王概撰文,錢塘唐震書丹,建昌程洛篆額,現存五百餘字。海州鄉貢進士題名碑是研究我國明代科舉制度的實物資料,有一定的歷史價值。1982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海州鐘鼓樓城門

08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海州區鼓樓街。城門高約4米,內徑3.15米,長10.38米。磚石結構,石高1.9米:上以磚作券形拱門。城門上原有鐘鼓樓建築,久圯無存。唯明海州知州王同所立《重修鐘鼓樓臺記碑》,今尚完好。碑額作弧形,高2.5米,寬1.03米,厚0.28米。碑的另一面,為明正德年間的《新建海道碑記》,根據《海州志》和此碑刻所載,海州鐘鼓樓城門築於明初。城磚長33、寬13、厚8釐米,也正和刻有洪武年款的海州城磚的形制相當。按南北朝至唐宋間的史書和明代《海州志》的記載,此門原為秦漢朐縣城和南北朝朐山縣城西門。在這一點上。它對研究古代海州建置就有很重要的價值。目前它又是僅存的海州城門,就更有保護的必要。1982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海州區政府修復了城門上的鐘鼓樓建築—鎮遠樓。

碧霞宮

09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海州區白虎山東麓,曾為海州砂輪廠倉庫。碧霞宮現存二進院落,有大殿、後殿各東西三間,系磚木結構。據東南大學潘谷西教授鑑定,基本上保持著明末清初的建築式樣和風格。其西壁嵌有一塊清順治六年的《燈油田記》碑,可能是清初修理此建築時砌入的,為考定碧霞宮的建築年代提供了佐證。我市康熙七年大地震前的建築已極為少見。碧霞宮是不可多得的古老建築,它對研究明末清初的建築技術有重要的價值,也為進行抗震防震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1992年碧霞宮大殿因需要前移20米。1982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海州文廟戟門

10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海州區海州中大街小學院內,現為教師辦公室。戟門(亦稱欞星門)是海州文廟的組成部份,初建於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海州知州侯鏜重修。戟門現存五間(包括門東耳房兩間),在東西山牆內,各嵌明碑一塊。按明《隆慶海州志》,明代戟門只三間,四面無牆壁 (改辦公室時加),東西無耳房。現存戟門,大部結構帶有濃厚的清初風格。中大街小學曾出土刻有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年款的銅爵、銅章,故現存戟門大致是康熙年間的遺物,當然,也不排除有早到明代的可能.海州文廟是歷代文人祭孔活動的地方,是古海州的最高學府,對研究我市古代文化教育有一定的歷史價值。1982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海州古墓葬群

11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海州區朐陽街道,西自海州白虎山,東至孔望山,北起玉帶河,南至錦屏山麓。自五十年代以來,這一地區屢有漢代木槨墓、石槨墓和宋代磚石墓出土。出土文物豐富,有些文物是全國罕見的藝術珍品。如西漢侍其繇墓、霍賀墓,其報告都已在《考古》雜誌上公開發表,近年,還出土了早期的漢畫像石墓和明代的墓誌銘。目前,這一帶的地下還埋有大量古墓葬。海州古墓群對研究古代的葬俗、典章制度以及海州的歷史,都有很重要的價值。1982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雙龍井

12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海州區朐陽街道幸福南路雙龍橋西側,始建於明景泰年間(1450-1456)。海州區人民政府於1964年10月改建。1980年10月重修。雙龍井又名品泉。井南曾建有品泉亭。雙龍井井口呈枷形、石砌、井口直徑2米,深3米。因井內東西兩壁有兩個石雕龍頭,水從龍咀流出,故名雙龍井。井西有光緒三年碑刻一通,文為“雙龍井”三字。1993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該井對研究明清時海州古城區的市政設施情況和風俗民情有一定價值。

甲子橋

13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海州區海州老東門外,據清《嘉慶海州志》載:該橋為嘉慶年間海州知州唐仲冕建,因建於甲子年,故名。橋為平橋全石結構,長10、寬3米,下有二個方形孔洞,保存完好。橋側有弧額石碑一通,碑文:“甲子橋”三個大字,為唐仲冕楷書。橋東南側有井一眼,清代開掘。橋下為甲子河故道,因是海州知州唐陶山倡導開掘,故又稱“唐公河”。該建築對研究清代海州的水利、交通、貿易等方面的歷史都有很重要的價值。1993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謝家洋房

14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又稱荷蘭建港辦事處。該建築位於海州區中大街原海州公安分局院內,系1934年海州地方士紳謝希愚建造的私人“洋房”,現為海州公安分局辦公用房。該建築由荷蘭人設計,青島人施工,與連雲港火車站辦公大樓、鐘樓,為同期建築。連雲港建港初期,荷蘭承包商的建港辦事處曾在此辦公。“洋房”座北朝南,高7.5米,14間,建築面積256平方米。南向六廳三間,前後設有雕花走廊,屋頂前後坡面中間開荷蘭式天窗。以門廳為軸線,東西硬山式建築,房間左右對稱。南北山頭牆上有西式圖案。洋房內設有壁爐、煙道設施。門廳前栽桂花兩棵,一曰銀桂,一曰四季桂。該建築對研究我市港口開發和近現代建築有一定參考價值。1993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李汝珍故居

15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海州區板浦鎮,原為清“板浦鹽課公司衙門”之一部分,名“鹽課司門”,為一宅兩進的徽式建築。

李汝珍(約1763-1828),字松石,清直肅大興縣人,19歲後隨長兄李汝璜遷居板浦,寓居於在鹽課司門宅內,著成小說《鏡花緣》一書於世。1985年,灌雲縣人民政府決定依此舊址建“李汝珍紀念館”。

李汝珍紀念館的興建,對進一步開展對古典小說《鏡花緣》的研究,組建《鏡花緣》“研究中心”,開發旅遊事業,均有很重要的意義。1993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隴海公寓

16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連雲港市革命紀念館院內,始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因隴海鐵路修築而得名。建築為四合院式二層小樓,上下共23間客房。內院設有樓梯、廊柱、天窗等,或彩繪,或雕刻,顯得莊重典雅。正門匾額楷書“隴海公寓”四字,其兩旁分別有“少長鹹集”、“群賢畢至”、“迎賓”等禮賓吉語。高約12米,佔地面積約260平方米。抗日戰爭初期,中共新編57軍112師(原屬東北軍)地下工委在此積極開展革命活動,發展愛國官兵入黨。1987年,經中共連雲港市委決定闢作為革命紀念館,成為對廣大群眾和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1993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東亞旅社

17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海州區新市路35號。1919年由地方軍閥白寶山集資建成,故又名“白公館”、佔地面積約750平方米。為四合院式連體建築。兩層40餘間、高約9米、磚木結構,門廳為歐式風格,置陽臺、穿堂,東西兩側各砌圓柱形門柱,柱頭為磚雕,雕以卷葉堆紋浮雕圖案。院落內廊柱、廊沿、樓梯、扶手等,或雕刻或彩繪。樓梯設於西南、東北兩角。南立面為西式門窗,院內為中式格扇門窗;門前鋪設一段長約40、寬約6米的石板路。該處建築對研究海州地區的開發史,以及清末民初時期的都市建築風格有一定的價值。2002年公佈為連雲港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民主路民國建築群

18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連雲港市海州區民主路是一條具有百年曆史的老街,有許多民國時期的老建築,其中保存較完好的有海州區民主中路79-87(單號)88、93-103(單號)、98、131、155、154-182(雙號)、219號。

在建築上表現了中西合璧、土洋混雜的風格,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各種柱式本起源於西方古典建築,而民主路上許多建築也都表達了這一重要的西方建築語言,且樣式繁多。在屋頂處理上,也顯示出西方的建築特點;在門窗設計上拱形樣式較為普通,金屬窗飾的運用使得建築具有西方的情調,大部分牆基為鑽石牆體,使建築物顯得雄渾、堅固。另外在外陽臺、室外樓梯、天窗、煙道的設計都表現有獨到之處,這些手法運用大都源自西方建築表現技法。

在這些建築上又保留中國建築中的一些傳統表現手法,如有的建築物中的天井、屋簷處的斗拱、廳堂、庭院等的設計顯得古樸又有濃郁的鄉情。

民主路的老建築對研究我市海州區的開埠和的現代建築藝術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2010年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浦銀行大樓舊址

19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新浦街道解放中路55號。1939年由“儲備銀行辦事處籌建”籌建,1945年建成。該建築通長35米,通寬19米,兩層高17米。此建築體現出日本明治維新後西式與大和建築風格結合的特點,為研究海州區民國時期的建築風格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2010年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封土石室

20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封土石室俗稱古洞、唐王洞、“藏軍洞”,主要位於連雲港市花果山、朝陽街道南諸山、中雲街道隔村南山、朐陽街道孔望山村塔山、伊蘆鄉伊蘆山。石室壁用亂石砌壘,頂用長條石覆蓋。在中雲街道隔村南山封土石室中採集到青瓷罐、碗、盤口壺、壇及唐三彩殘片,在灌雲縣伊蘆鄉伊蘆山的封土石室中出土過唐代黃釉陶罐、錢幣等。2010年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板浦古民居

21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板浦鎮西大街20號、大寺巷4號、6號、15號,西顧巷汪家大院共5處,多為清至民國時期的建築,有的一宅三進,有的為聯排式民居,各自為獨立的庭院,主要建築座北朝南,青磚小瓦,硬山式,立字梁,內設板壁。主屋的右側立有天香閣,古色古香,具有徵式建築的特色,保持著明清時代的建築風格。板浦民居是保存較為完好,目前已非常少見。板浦民居,對板浦鎮的興起,商業貿易及建築藝術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2010年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精勤書院

22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精勤書院即今精勤幼兒園前身,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板浦鎮中正東街,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是淮北地區校史最長的一所學校,校友中名人輩出,在海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精勤書院的創建者為時任海州正堂鮑毓東、淮北鹽運史彭家騏以及中正場鹽大使陳汝芬,院名取義於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書院設在文昌宮,陳汝芬任第一任院長。

抗日戰爭期間,精勤書院遭飛機轟炸,教室被毀,校產被洗劫。抗戰勝利後恢復校舍,定名中正中心小學。1948年解放後,恢復“精勤小學”校名。1970年,因學生葉繼桂搶救落水兒童張桂香而犧牲,中共灌雲縣委、縣革命委員會把精勤小學改名為“灌雲縣繼紅小學”以資紀念。1983年縣政府從歷史和影響角度考慮,恢復故名“精勤小學”。

書院建築主體為硬山式。院內有“精勤書院”、“精勤學堂”、“文昌宮”、“業精於勤”、“例禁重申”等石刻,並留有部分石坤。原卞庚紀念館部分文物也存放於此。2010年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國清禪寺中大殿

23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板浦鎮江蘇省板浦高級中學院內,俗稱大寺,始建於隋,清重建。原佔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三進,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廂房、方丈室等。民國十二年,寺院改為灌雲縣中學,1949年後改為板浦中學,拆大雄寶殿建禮堂。現僅存山門、中大殿,均為磚石結構,小瓦面,硬山式,拱形門窗,室內無隔山,立字梁,木樑柱,圓雕柱礎。中大殿面闊三間16米,進深7米,高7.2米。山門有行書“國清禪寺”四字門額及石香爐一對。2010年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連雲港石穴巖畫

24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主要分佈在連雲港市錦屏山,中雲台山,南雲臺山,大伊山和馬陵山。這些石穴巖畫多是由一個個人工磨製的圓形石穴組成,部分周圍還刻有方形棋盤圖像。部分圖案疑似天空星象,故當地俗稱“星象石”。有專家認為認為石穴巖畫為新石器時代祭祀所用。2010年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錦屏磷礦舊址

25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錦屏鎮桃花村北500米處。錦屏磷礦是我國發現最早和開採歷史最長的磷礦,清朝同治年間發現,並於1914年正式開採。抗戰期間,日本侵略者對錦屏磷礦進行了野蠻的掠奪開採,解放後,錦屏磷礦成為新中國第一座大型磷礦,為全國各地培養和輸送了大量礦業人才,可以說,錦屏磷礦是“共和國化工礦業的搖籃”,見證著化工礦業的發展歷程。佔地面積約4500平方米,面闊80米,寬50米,三排廠房,目前正在使用。2010年被市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謝小樓橋

26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謝小樓龜腰橋始築於清末,是海州富紳謝希愚私家園林中青龍澗上的一座小石橋,俗稱“龜腰橋”。海州民諺雲:“楊家花園謝家樓,沈二老爺獨佔南山頭。”講的是當時海州城最有勢力的三大家族。山東德州知州楊學淵在海州東門外建楊家花園;郵傳部左侍郎沈雲沛在南山創建了溥利樹藝公司;富紳謝希愚在南門外建莊園,僱用周邊農民,在園內遍植各種花卉,莊園主樓對著海州南山,取陶淵明“悠然見南山”詩意,命名為“悠然堂”,老百姓稱之為“謝小樓”,小石橋即橫跨於謝小樓南側的青龍澗上。抗日戰爭時間,謝希愚舉家避難灌雲縣鄉間,至死未能返回海州城,城內中大街的謝家洋房被日寇霸佔,充當司令部,南門外的謝家莊園因無人打理,也逐漸荒蕪。謝小樓橋位於朐陽門東側。南北走向,單孔石拱橋,花崗岩質。橋身長8.7米,寬2.45米,淨跨4米,矢高2米,橋面鋪以條石。原有8根欄杆,現存4根,欄杆呈方形,橋南二杆截面長0.18米,寬0.2米,橋北二杆截面長0.22米,寬0.2米,高0.8米。保存完好。由於多年無人看管,周圍雜草叢生,由於年久失修造,橋面自然風化,欄杆全部損毀。謝小樓龜腰橋為私家莊園澗溝的唯一橋樑,解放後,仍長期作為村內的重要交通橋樑。為當地的交通提供了便捷,現已不再使用。它是海州清代晚期橋樑建築中的代表作品,對研究海州地區建築史和交通史是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原新海高級中學民國校舍

27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原校區內兩排民國校舍建築建於1943年,位於連雲港市解放西路99號西南隅。其中,南排校舍為磚石結構,佔地約277平方米;北排校舍為磚木結構,佔地約221平方米;兩排校舍及園地總面積約為2100平方米。兩排校舍迄今已有74年曆史。目前,兩排校舍基本結構完好。同時,兩排校舍建築風格獨具韻味,為明清學堂風格,吸納南、北方建築特徵,具有較高的文化及歷史價值。

秋園龜腰橋

28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簡介:“秋園”始建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因“協理公館”的外國人對園林頗感興趣,加以適應該局的需要,歷年擴建,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初具規模,但尚未完成全部築造計劃。這個園屬於國民黨兩淮鹽務管理局,共佔地面積一百餘畝,既吸收江南園林的建築風格,又有別具一格的特色,園內有山有水,人工天成,渾然一體,山水園林相輔相成,實為人們遊覽休息的大好所在,被譽之為淮北第一名園。園名乃取繆秋傑名字中的“秋”字,故名“秋園”。

龜腰橋位於秋園內“大鹽河”上,用二十根石柱作樁,五十塊長條石作為橋面,板浦有人牽強附會稱為“鬼妖橋",實乃“龜腰橋”之訛,是以其兩頭低中間漸高的拱形與龜甲相似而得名。

名录:海州区41处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來源:連雲港市海州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lyghzqly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