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事是去了西藏才知道的?

smilewrite


1、關於高反

01乘火車還是飛機?

去之前一直聽說火車進藏可以一點點爬升緩解高反。我們也是,從北京出發,Z21,40多個小時。體驗過後,加上到西藏後聽到一些當地導遊的介紹,感覺火車不一定能緩解高反。原因如下:首先,火車自格爾木段往後,全程瀰漫式供養,一般不會有缺氧的情況。除了一些身體特別強壯,或者感冒的人。其次,火車上空調風真的很大,特別是上鋪,容易凍感冒。高原感冒容易肺水腫,比較危險。加上在火車上休息不好,過於疲勞,也容易高反。最後,從北京出發的Z21,過可可西里的時候是晚上啊,錯過不少好風景。

PS:格爾木段開始,列車會把電氣式火車頭,換成燃氣推動的,有精力的話可以去看,新換的燃氣車頭真的好長。

那如何進藏比較好呢?選擇一:飛機到拉薩,初到拉薩行程不要安排太緊湊,多休息,適應高海拔。不建議轉天就去布達拉宮,在高原爬這麼多樓梯真的是好累,而且如果沒有做足攻略,布達拉宮的一些歷史知識可能不太瞭解。如果方便,建議行程後幾天再去布達拉宮,一來適應了高原環境,二來幾天的行程會讓你對西藏的文化有更多瞭解,在去這些文化經典感觸更深。你可能會問,想看青藏鐵路的風景怎麼辦呢?回程坐火車吧,據說好的風景都在白天。

或者,你可以選擇飛到林芝,從林芝開始西藏之旅。林芝是西藏的小江南,平均海撥2900,植被茂盛,含氧量充足。高原反應會小很多。

02應對高反

頸椎病的人高反機率較大。飯吃7分飽、避免劇烈運動,準備葡萄糖,和氧氣瓶,一般藥店有賣。保證充足睡眠。

2、關於信仰

藏族人信仰藏傳佛教,有羊年轉湖、馬年轉山、猴年轉森林的傳統。而且一生要磕10萬個長頭。之前看過一個電影《岡仁波齊》講的就是一族人在馬年磕長頭轉岡仁波齊山的旅途。一共11人,還包括了產婦、老人、屠夫、還在上學的孩子。孩子的父母覺得小孩去磕一次長頭可以長見識。屠夫希望得到救贖。老人在途中去世,天葬後被同行人撬下牙齒帶到聖山。可能我們會覺得這有些不可思議,覺得他們所追求的轉世好像虛無縹緲。但我想,他們可能他們同樣也不理解我們的生活,他們覺得現世的房子、車子、票子也沒有什麼用,不如捐給寺廟,換取來世的安寧。


wonder維彤


在西藏差不多一年了。

婚姻的話,一妻多夫,多妻一夫,多妻多夫,我見過一個四十歲的中年婦女,嫁給兄弟四個,生了五個孩子,大老公放牛羊,二老公種地,三老公和四老公出去掙錢。但是孩子只可以管大老公叫爸爸,其他是叔叔。

娶媳婦特別容易,送點糧食就可以。

就業的話,基本就是考行政編和事業編。

耕地的話,主要靠牛驢和一些小型機器。

一些偏遠的村莊,很多人不識字,不會說也聽不懂漢語,只會說藏語。

婚禮的話,藏式婚禮差不多辦七天。

三月份,家家戶戶掛國旗

犛牛一頭一萬左右,生長期差不多六七年











是李娜呀


西藏是個神秘的地方,不去不知道,去了才能撩開西藏神秘的面紗,去西藏才知道的事兒太多了,先說說第一次聽到多夫多妻制。

一夫多妻制不足為奇,可是一妻多夫制的婚俗還真沒聽說過,在網上也沒看到過,在西藏旅遊時導說遊西藏這地方不錯,留在這裡可以娶好幾個老婆,女的留在這裡可以找好幾個老公,我還以為導遊在開玩笑,湊上去和導遊湊熱鬧,車上的遊客都感覺到新奇,你留下吧你這麼帥能找好幾個老婆,女的也是你留下吧找上好幾老公伺候你多幸福啊,有的女的說的更有意思,找一個做飯的,找一個洗衣服的,找一個掙錢花的,再找一個陪我出來旅遊的,逗的車上人哈哈大笑。我們到日喀則偏遠牧區參觀時,走進一家牧民,迎接我們的是一位藏族中年婦女,有的遊客低聲的說,問問她幾個老公,導遊說我給你問問,女主人自豪地說兩個,面不改色心不跳,回答的那樣從容自在,這種獨特的多夫多妻制源於西藏貧窮落後的農奴制,這種奇特婚俗是有嚴格婚俗的,男方只能娶老婆的姐姐妹妹,女方只能找老公的哥哥弟弟,除此之外是不能同婚的,現在這種婚姻已經越來越少了,聽說只有在偏遠的牧區還能見到。



第一次見到朝聖, 震撼心靈的五體投地。318國道被稱為朝聖者之路,虔誠的佛教徒三步一拜五步一叩,用自己的身體丈量著318國道的長度,一家人風餐露宿,冒著生命危險,用畢生的精力完成一生中必須要完成的朝拜,虔誠之心令人震撼和敬佩。 在他們的身上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聽導遊說西藏的狗從來不咬人,也聽不到狗的叫聲,留心觀察還真是這樣,第一次喝青稞酒酥茶油茶,第一次爬到五千米以上的高山,有徵服自然的自豪感,第一次感覺高原反應,第一次一眼看四季,藍天白雲雪山草地,到了西藏能慢慢淨化你的心靈,淡化金錢物慾,看了虔誠的佛教徒,真的感覺錢是身外之物,離開西藏總在回味西藏遇到的第一次,開始回疑西藏是不是真的有神。


泰山157534450


1.藏曆新年期間吃飯問題:我是冬天去的,當時正好是農曆春節和藏曆新年期間,去了拉薩後,好多私人的餐飲店都是歇業狀態,只有比較大的連鎖快餐店和一些川菜館還在營業,所以如果是新年去西藏,沒飯吃或者吃不慣的時候,就吃泡麵吧……

2.高原反應問題:我平時鍛鍊身體還挺勤奮的,想著高反應該不會多嚴重吧,如果真高反了,忍忍就過去了,結果......做人不能太天真!才下機場大巴,往旅店走的時候,我就開始“飄”,當晚頭劇痛!吃了一片布洛芬最後才睡著。第二天在大昭寺附近藥店買了緩解高原反應的藥,記得好像叫“高原康”,還挺管用的!

(配圖為我15年冬季西藏之行照片)











小口帶你去旅行


去年去拉薩,本是奔著大草原去的,下飛機還是大太陽,沒想到坐大巴到市中心後,就下起了超大雨夾雪,坎坎坷坷到朋友安排的客棧後,5月份的我們一進房間就看有沒有空調,有沒有暖氣,冷到懷疑人生,最後救命的是一條電熱毯。最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天就能經歷了春夏秋冬。(丟人的是把帶去的所有衣服套身上冷的扛不住,還買了一條在家鄉都沒穿過那麼厚的棉褲)








a一寸時光


去了才能撩開西藏神秘的面紗,去西藏才知道的事兒太多了,先說說第一次聽到多夫多妻制。

一夫多妻制不足為奇,可是一妻多夫制的婚俗還真沒聽說過,在網上也沒看到過,在西藏旅遊時導說遊西藏這地方不錯,留在這裡可以娶好幾個老婆,女的留在這裡可以找好幾個老公,我還以為導遊在開玩笑,湊上去和導遊湊熱鬧,車上的遊客都感覺到新奇,你留下吧你這麼帥能找好幾個老婆,女的也是你留下吧找上好幾老公伺候你多幸福啊,有的女的說的更有意思,找一個做飯的,找一個洗衣服的,找一個掙錢花的,再找一個陪我出來旅遊的,逗的車上人哈哈大笑。我們到日喀則偏遠牧區參觀時,走進一家牧民,迎接我們的是一位藏族中年婦女,有的遊客低聲的說,問問她幾個老公,導遊說我給你問問,女主人自豪地說兩個,面不改色心不跳,回答的那樣從容自在,這種獨特的多夫多妻制源於西藏貧窮落後的農奴制,這種奇特婚俗是有嚴格婚俗的,男方只能娶老婆的姐姐妹妹,女方只能找老公的哥哥弟弟,除此之外是不能同婚的,現在這種婚姻已經越來越少了,聽說只有在偏遠的牧區還能見到。

第一次見到朝聖, 震撼心靈的五體投地。318國道被稱為朝聖者之路,虔誠的佛教徒三步一拜五步一叩,用自己的身體丈量著318國道的長度,一家人風餐露宿,冒著生命危險,用畢生的精力完成一生中必須要完成的朝拜,虔誠之心令人震撼和敬佩。 在他們的身上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聽導遊說西藏的狗從來不咬人,也聽不到狗的叫聲,留心觀察還真是這樣,第一次喝青稞酒酥茶油茶,第一次爬到五千米以上的高山,有徵服自然的自豪感,第一次感覺高原反應,第一次一眼看四季,藍天白雲雪山草地,到了西藏能慢慢淨化你的心靈,淡化金錢物慾,看了虔誠的佛教徒,真的感覺錢是身外之物,離開西藏總在回味西藏遇到的第一次,開始回疑西藏是不是真的有神。


唐坤陽


去西藏,是很多旅人的一種目標,一種信仰,好像征服了西藏才算得上自己真的熱愛旅行。因為沒有去過西藏所以前期會做很多的攻略最主要的是交通以及應對高原反應的問題,那麼到底有哪些事是去了西藏之後才會知道的呢?

1、高原反應,儘管你準備了抗高原反應的藥物,但是實際去呼吸的時候你還是會感覺到一些難受根據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出現的反應也會有所不同。而且剛開始的時候切不可太過於勞累否則很容易生病,而且生病不能扛著,必須儘快去醫院治療,嚴重都會有生命危險。如果你是坐火車去的,那樣高反會更輕一些,因為了經歷了一路上的火車,逐漸的對高原氣候有了一些接觸實行,但是如果坐飛機的話,肯定是會比火車要更容易出現高原反應,平原的氣候一下子接觸高原氣候身體會出現各種不舒服的感覺。

2、到了西藏你才知道,原來住在藏族家裡既便宜又非常的有當地特色,主人們會特別熱情的介紹美食和行程上的幫助。藏族人民都是有信仰的,接觸幾天你甚至會喜歡上藏族的人家,還很有可能會和藏族人民交朋友。

3、去西藏後你會會發現攻略裡旱廁真的存在,而且你很有可能會體會一下,可能很多城裡人沒有接觸過旱廁,所以肯定會有所不習慣。沒辦法,西藏很多地方的設施還在完善,要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

4、去西藏以後你會發現“青稞酒酥油茶”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甚至是觸手可得,而且你會發現美食小吃真的很多很多,你會有種每個小吃都嘗一嘗的衝動,因為藏族人民心中有信仰,所以藏族人民對小吃也是悉心製作,很有食慾。可能你剛開始接受不了味道,但是你會愛上西藏的獨特……

5、在西藏大部分人是有信仰的教徒,他們特別虔誠他們千里無畏一步一叩首來大昭寺朝拜,我們也許無法瞭解他們的信仰,但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信仰。要拍照,請徵求下對方的意見。

6、到西藏之後你會發現,看起來在藏族手中的各類手串佛珠很普通,但是真的有意義的東西還是很貴的,比如蜜蠟,其實真的也不是那麼便宜,畢竟西藏的一切是和信仰掛在一起的。

7、藏族獻哈達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和尊重,稱呼人名時表示尊重跟親切後面加個“啦”字,我們一定要接受他們的哈達,進門時不可腳踩門檻,到藏民家入座可盤腿而坐。

8、在樹上,在山上,在屋頂都會掛著彩色的經幡,也叫風馬旗,上面都寫著六字真言,他們認為那些經幡翻湧一次就代表誦經一次,不要扯動這些經幡。

9、藏族人雖然吃羊肉牛肉,但是他們忌諱殺生,他們不吃狗肉,馬肉。

10、去西藏以後你會發現真的是很容易見到野生動物,而且西藏也不是那麼的荒涼

11、去了西藏以後,你會發現自己的心靈真的是非常純潔,一切都與世無爭

12、最後很重要的一點,你會發現再也沒有比西藏更值得去的地方,再也沒有那麼純潔的地方,而且你還會暗下決心,還要再去……






旅行豔遇知多少


1、高反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爬樓梯會喘。

2、傳統藏服與現代裝混穿是潮流

3、菜和肉是一個價格,煮碗餛飩也要高壓鍋

4、甜茶比酥油茶好喝。

5、青稞米酒度數很低,口感不錯。

6、傳統藏餐小管只提供藏面。

7、耗牛肉到處都是。

8、陽光很曬,溫差很大,一年四季需要戴帽子,不是防寒就是防曬。

9、大部分藏民都是熱情友好的,不過景區的藏獒犛牛不要拍,收費。

10、現代化氣息越來越濃,要看傳統西藏,需要去江孜看古堡,當然也可以選擇下牧區。

如果還有其他,可以評論補充。


小夥伴愛生活


去了西藏,初初覺得他們的大部分行為習俗和我們所理解的正常人相悖,當真的用心去了解他背後的故事時,又有一種恍然大悟的坦然,和對藏族同胞堅持的感動。

一、大部分藏族同胞是不吃魚的。

在西藏的大部分地區,幾乎很難吃到魚,除非是內地人自己開的川菜館或是家鄉菜館,才有可能吃到。因為藏族人有著他們對魚的看法:每一條魚都帶著一個人的靈魂。

最初在拉薩的時候,聽過一個藏族老媽媽說過。因為他們習慣了用河葬的方式,讓死去的親朋好友迴歸自然,迴歸這片天地,而他們死後的靈魂都寄託在了魚的身上,這種在河裡遊動的生靈,也可以看作是那些逝去的人的轉生。

所以藏族人很少吃魚,當然也有吃魚的藏民,可是藏餐館裡,是不會有魚這一道菜的。所以以後初來乍到西藏的驢友們,為了避免誤會和尊重他們的信仰,儘量就不要提吃魚的問題。

二、朝聖的終點往往是大昭寺、布達拉宮、岡仁波齊三個地方。

以前在電視上看到會聽別人說過藏傳佛教就是需要三步一叩首地走去朝聖,也叫“磕長頭”。可是朝聖是為了什麼,然後又去哪裡呢?這些問題卻都不得而知了。

直到去拉薩的時候,才看見也知道了朝聖的藏族同胞們,終點往往都是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因為這裡面供奉著佛祖們的金身,也代表這裡的神力是最強烈的,藏族同胞們想要獲得佛的保佑,想積累功德和苦難讓下輩子成佛,那就要磕長頭朝拜到佛祖們的面前。


而岡仁波齊,還在距離拉薩市一千二百餘公里的阿里無人區內,比起到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去到阿里的信徒們,則更讓人欽佩了。因為岡仁波齊是他們心中的世界的中心,圍著岡仁波齊神山轉108圈,就可以立地成佛,大徹大悟。

三、大多數藏族同胞,這一生都未去過拉薩,他們最重要的願望,不是賺錢或者娶妻生子,而是去朝聖一次。

朝聖在藏區是永恆的主題。我走過半個西藏,也可以說,西藏有人煙集中的區域,我幾乎都到過。發現藏族同胞們,大多數在邊遠地區的都幾乎沒去過拉薩,拉薩不僅是我們的理想,也更是藏族同胞們的理想。

西藏境內非常廣闊,交通卻不是很便捷,許多藏民想去一趟拉薩,無論是經濟還是交通,都非常困難滿足。所以下定決心去朝聖的藏民們,就會收到村和鄉里面群眾們的敬仰,這是他們衡量成功人生的一種獨特方式。

白塔下的老人和稚童,老人在轉著經筒。

神秘的西藏,不懂的人就真的很難懂。可等你知道了他們的精神,他們的信仰和執著之後,你也不得不敬佩他們的那種韌性和精神。

而天路,不僅是我們的無價之寶,更是他們的。


西南六千


藍天,神湖,雪山,白塔,絳紅的寺廟,潔白的哈達,犛牛肉、酥油茶……是人們對西藏的第一印象。

而當你深入瞭解西藏的時候,你會發現,美味的食物、五色的經幡、虔誠的信仰、美麗的服飾……西藏給你的感覺,神秘聖潔。

高原聖地、雪域天堂、世界屋脊……人們對於西藏的詮釋,深情而厚重。

只有當你真正去到了西藏,才能感受到什麼叫眼睛的天堂,身體的地獄。

1、西藏五色:雪山白,湖水藍,寺廟紅,草原綠,土地黃。

西藏的經幡是五色的:黃、藍、紅、白、綠。“黃色”代表著“大地和皇族高貴的氣質”;“藍色”代表著“藍天,力量和金剛菩薩”;“紅色”代表著“太陽,慈悲和觀音菩薩”;“白色”代表著“白雲和純潔”;“綠色”代表著“叢林,智慧和文殊菩薩”。

西藏的寺廟是七色的:白牆、金頂,白塔、經幡、五色轉經筒,絳紅色僧衣,彩色的唐卡。以硃紅、深紅、金黃、橘黃等為底色;襯托以冷調,如青、綠為主色的各種紋樣,莊嚴而神聖。

西藏的服飾是七色的,以黑、白、紅、藍、黃、紫、綠七色為主,肥腰、長袖、大襟。

西藏的彩畫是多色的:瀝粉貼金,採用礦物顏料,經久不褪色。彩畫採用淺色疊暈、瀝粉金線勾線,綴有橙、紅、黃、金白色,重點突出,色彩分明。

2、西藏信仰:

在西藏,藏民通常一生朝拜,轉山、轉水、轉佛塔。他們一邊念六字真言,一邊雙手合十,舉過頭頂,再行一步,雙手繼續合十,邁第三步,雙手與地面平行,掌心朝下,膝蓋先著地後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起身後再匍匐,週而復始。

藏傳佛教認為,對佛陀、佛法的崇敬,身、語、意缺一不可,磕長頭五體投地,是為“身”敬,口中不斷念經,是為“語”敬,心中想念著佛祖,是為“意”敬。

這是一種信仰,只有去過西藏,才明白什麼叫朝聖!

3、西藏婚喪:

婚:一妻多夫真的存在。在西藏有句俗語:“一家分開,乞丐一堆。”大山深處,野生動物經常出沒,加上泥石流、山體塌方等自然災害,無論是上山伐木、採挖藥材或者蓋房子和出外尋找活路,都需要男人們團結合作。如果一家中幾個兄弟各娶一妻,各自為營拖兒帶女必將勢單力薄,無法生存。於是,一妻多夫的家庭模式應運而生。女人,成為團結及整合全家的核心及紐帶。

在這裡,孩子的父親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父親們齊心協力,共同承擔,才能將孩子們撫養大。

喪:藏族的喪葬方式有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和土葬五種方式。

塔葬是所有喪葬形式中級別最高的一種,多在大活佛中進行。火葬是高尚的喪葬方式,只有高僧大德才能舉行這種葬儀。天葬是現在西藏地區最普遍的葬法,將屍體運送到特定的天葬場,由天葬師進行解剖、支解,然後喂鷲鷹,意為把最後的遺體也獻給鷹。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功德,能贖回生前罪孽,有利於靈魂轉世。水葬流行在雅魯藏布江沿岸和藏南深谷區。土葬是西藏苯教時期流行的古老葬俗,現在的喜馬拉雅山以東以及墨脫、察隅等地依然保存土葬習俗。

4、西藏飲食:

糌粑、酥油、青稞酒、犛牛肉。

“糌粑“營養豐富,發熱量大,充飢禦寒。

酥油,是一種粗製的奶油 食用方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可以酥油拌飯。大小寺廟內長年不熄的燈,也用酥油作燃料。

青稞酒,是用西藏本地出產青稞製成的。逢年過節、結婚、生孩子、迎送親友時必不可少。

犛牛肉,犛牛是自家養的,牛奶是犛牛產的,色、香、味、形都代表了西藏人的粗獷、豪放、熱情、虔誠和好客性格。

有人說,西藏是個夢,不去醒不了。有人說,西藏是種情,不去悟不到。要我說,西藏是仙藥靈丸,它可醫治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