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記憶|消失的村莊(八):老龍潭


運河記憶|消失的村莊(八):老龍潭


消失的村莊(八)

老龍潭

調查撰稿人:張玉迎

老龍潭村與新河頭村隔河相望,原在大運河西岸內,村民沿河而居,距新河頭村一里(包括越過運河),屬灘上鄉(現趙墩鎮)東耿埠村第七、八兩個村民小組。1958年在整治大運河行洪時陸續遷往灘上鄉旺莊村東首建排房居住。全村122戶,492人。

傳說,從前有一條老龍下界禍害百姓,土地老爺上天告狀到玉皇大帝那裡,玉皇大帝下旨將老龍罰下天界,落在此處,頓時形成一深潭,潭水清澈,深不見底。百姓沿河而居就形成了老龍潭村。1958年運河行洪後遷至灘上鄉旺莊村東。

在改革開放之後,老龍潭村出了一個能人,叫劉國民。他是民營企業家、徐州東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從事航運和房地產開發,在邳州頗有名氣。劉國民出生在老龍潭村一個農民家庭裡,兄妹中排行老二,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由於家庭人口多,生活負擔重,讀了幾年書他便輟學和父母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擔。劉國民在上個世紀70年代,買了一隻小船,和父母親在大運河裡扒沙賣。年復一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劉國民在開放政策的機遇中賣黃沙賺錢,將錢積攢起來再換大船,經過幾次的小船換大船,大船掛漿開啟機動船,買來輪船頭,跑起運輸拖隊來,生意越做越大了。他先在運河鎮向陽村東置地建起全市一流的東方花園小區,又在古運河兩岸建造了東方帝景城小區。

老龍潭村在民國時期隸屬邳縣灘上鄉。解放初,隸屬於邳睢縣碾莊區灘上鄉。1958年為灘上人民公社東耿埠大隊第七、八生產隊。1961年起遷往灘上公社旺莊東首建新村,2000年起灘上鄉併入趙墩鎮,現為趙墩鎮東耿埠村,老龍潭仍為第七、八村民小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