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的變遷,看上海老弄堂裡的“大歷史”

每一座城市都有每一座城市的回憶

城市的歷史是記憶的光影

北京有衚衕承載著城市的記憶

而上海的弄堂

則是這座城市根植血脈的記憶

是被老上海人稱為“家”的地方

70年的变迁,看上海老弄堂里的“大历史”

1936年南京路鳥瞰城市面貌,里弄構成城市基底

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止,上海的里弄住宅已經遍佈了市區大部分地區,北起虹口公園、曹家渡;西經萬航渡路、華山路;南沿肇嘉浜路和陸家浜路;東經黃浦江邊。城市的界限被重新限定,里弄街區構成了上海最主要的地理特徵。通過對弄堂變遷的回顧,可以看到上海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

20世紀50-70年代

解放後的和平縮影

新中國成立後,弄堂的安逸與熱鬧日復一日。

每天一大早,上海人就在“哎!拎出來!倒馬桶!”的吆喝聲中,拎著煤爐來到後門口,在“譁嚓、譁嚓”刷馬桶聲中,擦火點燃舊報紙塞入爐膛,再往裡面加幾塊柴火。於是熊熊火光裡冒出了一陣青煙,生爐子的人揉揉被嗆得淚水直流的眼睛,拿起芭蕉扇嘩嘩地搧,想讓火勢旺一些。

70年的变迁,看上海老弄堂里的“大历史”

上海弄堂裡最常見,也是最熱鬧的是那些賣小吃點心之類的流動攤販。這些瑣碎又日常的具有煙火氣息的場景一直從清晨持續到夜晚。可以說,各種各樣的小吃點心的攤子,連續不斷地湧向大上海的上百上千條弄堂,形形色色的叫賣聲始終不斷地在弄堂的各個角落響徹迴盪,營造了一曲美妙的上海弄堂生活交響曲。弄堂裡藏著上海解放前後的風雲變幻,也藏著最真實的市井生活。

20世紀80-90年代

漸行漸遠的弄堂記憶

慢慢行走在安靜的弄堂裡,細細品味那些凝聚著歷史厚重感的建築,一種濃濃的懷舊情懷感便會油然而生。然而,上海城市化的發展進程與弄堂的存在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1947年,上海約有3840條弄堂。50年過去,弄堂數量減少了30%左右,約為2560條。

隨著城市改造中老街、舊房、弄堂的消失,那推窗看得見鄰家飯菜的亭子間、叫賣的吆喝聲聲入耳的石庫門弄堂、高低不平穿著皮鞋在上面走路會發出動聽脆響的彈格路......這些老上海的風景,已成為和將成為一種懷舊文化被人們收藏在記憶中,並沉澱在城市發展的老照片圖庫之中。

70年的变迁,看上海老弄堂里的“大历史”

里弄與當下的城市經濟運行息息相關,對於一些外來務工人員而言甚至是“保障性住房”,對於上海這樣一個移民城市來說,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在以幾何速度從上海地圖上悄然消失的里弄街區,其價值僅僅存在於“過去”和“鄉愁”之中嗎?

21世紀 上海新文化地標的誕生

新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保護聲音出現。從成片拆舊建新的改造,到注重保留城市歷史風貌,上海慢慢摸索出了一些綜合保護開發的路子,例如新天地商業開發模式、田子坊城市更新模式、步高裡原生態保護模式等等。

70年的变迁,看上海老弄堂里的“大历史”

以田子坊來說,這裡有熱愛攝影的文藝青年,也有搖晃的酒吧,世界各地的遊客都在這裡留下了烙印,熱鬧也喧譁,完全不同於大多數古老靜謐的弄堂,少了一份市井,多了一份文藝。你總能在某一個轉角,邂逅一家你心儀的小店。

現在的田子坊展現給人們的更多的是上海親切、溫暖和嘈雜的一面。只要你在這條如今上海灘最有味道的弄堂裡走一走,就不難體會田子坊與眾不同的個性了。

作為上海城市文化的一張名片,傳統的弄堂建築文化怎樣在現代化、城市化中贏得發展?儘管已有珠玉在前,但有關專家、學者仍認為,這些模式還有待改進。

弄堂裡的傳奇故事

亭子間是弄堂裡最差的一種居住房,上面是曬臺,底下是灶臺,夏天和蒸籠一般,冬天又寒氣襲人。民國時期,大批優秀作家因為種種原因,蟄居在亭子間裡,筆耕不輟,創造了大量的優秀作品。魯迅、蔡元培、郭沫若、茅盾、巴金、丁玲、豐子愷等,都在這裡創作出了驚世作品。

當魯迅在上海的弄堂裡以筆做劍,徐志摩則在上海的弄堂裡吟誦著愛情的冷暖;梅蘭芳則回到了上海的弄堂裡精心打理他的鬍鬚閉門不出;周璇在上海的弄堂裡歌唱,阮玲玉卻在上海的弄堂裡結束自己花一樣脆弱的生命……上海的每條弄堂裡,每個門洞下,都有一段傳奇。

“站一個至高點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壯觀的景象。它是這城市背景一樣的東西。”在《長恨歌》的開頭,王安憶這樣寫弄堂。福壽裡、愛麗絲公寓、平安里,雖然並不真實存在,但若走訪其原型建業裡、太原路等地,仍可清晰地感受到上海的弄堂生活。王琦瑤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兒,而每一條上海弄堂裡,都有一段王琦瑤般的傳奇。這些傳奇不止活在文學和藝術中,她們就生活在上海人的生命記憶裡。

70年的变迁,看上海老弄堂里的“大历史”

話劇《長恨歌》中的女人們

對於上海這座城市,各個時期都有戲劇作品投入關注,近期就有一部有關上海弄堂故事的原創作品值得關注。編劇洪靖惠幾乎調動了她全部的人生記憶,創作了一部以兩位弄堂女人視角真實還原上海近幾十年歷史變遷的原創話劇——《金家花園》

70年的变迁,看上海老弄堂里的“大历史”

話劇《金家花園》金婉瑩扮演者範禕琳

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洪靖惠表示,她把記憶中所有上海女性的故事和特性糅合在了一起,“金婉瑩和盧水娟這樣的人物伴隨著我童年的記憶,她們是我小時候弄堂裡溫柔淺笑的漂亮文靜阿姨,上海女性獨有的溫婉、精緻、堅強、大氣的特質深深打動了我”。

原創話劇《金家花園》的故事從1958年開始,那是個充滿朝氣的年代,上海這座曾經的“東方巴黎”,一掃舊日的奢靡,踩著優雅的腳步,正走向新生。

70年的变迁,看上海老弄堂里的“大历史”

金家母女飾演者 黃麗婭(左)與範禕琳(右)

話劇裡的金家,正是上海“大戶人家”的代表。四層樓高的小洋房,栽滿玫瑰的花園,考究的茶點咖啡,太太小姐們時髦的打扮……在金家太太眼中,門當戶對、主僕有別依然是社會的鐵律。但在金家小姐金婉瑩和傭人盧水娟的身上,卻讓我們看到了超越身份地位的人間溫情。

在歷經了十年浩劫、改革開放的時代變遷,以及家道中落、婚姻破裂等生活變故之後,兩位姐妹依然相依相守。無論周遭境遇如何,她們始終保持著上海女性的優雅自信、樂觀豁達和堅強韌性,並以此影響和激勵著子女們在新時代的改革浪潮中銳意拼搏。

70年的变迁,看上海老弄堂里的“大历史”

盧水娟和金婉瑩扮演者沈悅(左)範禕琳(右)

全劇分為四幕,跨越52年的漫長歲月,堪稱近年來年代跨度最大的話劇作品。

《金家花園》雖是一部上海女性題材的作品,但劇中的兩位男主演卻格外“搶眼”,皆因有著“滬劇王子”之稱的孫徐春和“滑稽小生”錢懿此番將“轉行”話劇舞臺。談及這次的“跨界”,首次出演話劇的孫徐春表示,其實他“垂涎”話劇舞臺已許久,只不過一直未遇到合適的劇本和人物,這一次能為點贊“上海女性”而站臺,是身為“上海男人”的驕傲。

70年的变迁,看上海老弄堂里的“大历史”

範禕琳(左)與孫徐春(右)

一向以滑稽面孔示人的錢懿,對於上海女性的解讀也相當有煙火氣,“我覺得上海女人的美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她們身上有著從外婆、媽媽到女兒代代相傳的家教,講話要細聲細氣,儀態要大方得體,生活要精心打理,那是自然形成的一種上海味道”。

70年的变迁,看上海老弄堂里的“大历史”

盧明扮演者 錢懿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上海始終保留著讓眾人歎服的契約精神,也保留著讓人嚮往的優雅與精緻。這些弄堂女人的形象串聯起了海派文化中靚麗的一道風景線。昔日的金家大小姐,度過了動盪不安的52年,在這52年裡,即便她的纖纖玉手早就佈滿了老繭,但她依然未曾忘記精緻與浪漫。

這部由東方藝術中心原創的話劇《金家花園》將於本月20、21、22日三場聯演,在上海題材繁花似錦的話劇舞臺上還原最正宗的“上海味道”。

70年的变迁,看上海老弄堂里的“大历史”

-本文完-

70年的变迁,看上海老弄堂里的“大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