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晚年昏庸到了什麼地步?

魔力俠曹操


乾隆皇帝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雖然此時的清朝已經達到了清朝歷史上比較平穩發展的時期,但是內外也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

而能夠在乾隆一朝,大清國力達到一個比較高的高峰也是能夠看出乾隆皇帝的能力,可不可否認,乾隆皇帝在執政後期出現了一些問題,出現了湘黔苗民起義、白蓮教起義等,使大清的衰落也從此開始。

造成乾隆皇帝晚年諸多決策錯誤的主要是其性格變化當中的自滿和專制。在早年文治武功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改土歸流”限制地方土司權利,平定大小金川,平定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統領新疆地區,反擊廓爾喀入侵捍衛西藏,鎮壓林爽文起義,收復臺灣,繼續施行攤丁入畝制度,五次免除天下錢糧,三次免除八省漕糧等,大都是可圈可點的功績。

但是在文化上卻掀起了中國封建社會中最厲害的文字獄,在外交政策上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盛世之下埋藏著深刻危機。

而他本人也在執政後期的錯誤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造成:

一是盲目自滿,喜歡聽信讒言,文過飾非,自詡明君。在他的《御製古稀說》裡就標榜了三個問題:千古一君、小康之世和朝政清明。後來的《御製十全記》更是把自己吹噓的完美無缺,更是在內閣學士尹壯圖的“議罪銀”一事中顯得昏庸無道,自詡自己統治下已經達到太平盛世,實則民不聊生、貪汙盛行,成就了第一鉅貪和珅。

二是竭力維護加強自己的專制統治。經過入關以來的諸位統治者的治理,帝君的權威已經達到了空前的程度,但是乾隆皇帝卻更加花大力氣的加強統治, 形成極端專制。他也彆強調“乾綱獨斷”,加強對王公貴族官員的控制,懲處權勢過大和懷有野心的宗室王公,製造了允祿案、弘哲案等,無端指責果親王“素不安分”,革去張廷玉伯爵等,使王公貴族、大臣們寒心。還盡力的防止首輔專權,實行文化專制,大興文字獄,光乾隆一朝的文字獄就多達上百起,遍及全國,株連受禍的人數眾多,出現了“萬馬齊喑究可哀”的惡劣局面。

在乾隆皇帝當太上皇的三年裡,雖然是悠然自得、享受晚年,但是在他的內心裡還是充滿著許多的憂慮。可此時的他已經無能為力,沒有了當年的剛毅果敢、善以智勝、化挫折為成功的英君了,只得看著兒孫們的一幕幕表演,心頭諸多苦楚。


歷史中簡堂西域鷹眼


愛新覺羅.弘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年號乾隆,在位六十年,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實際長達六十三年。

乾隆從小才智過人,勤奮好學,他在位時,平定緬甸,準格爾,在他的統治下清朝版圖大大擴張,到乾隆三十年大清帝國王朝國庫充實,百姓生活富裕,史稱乾隆盛世。

但是乾隆到了晚年的時候就變了。

他越來越貪圖享樂,先後六次下江南,耗費了大量的資產,圓明園也是那個時候斥巨資建造的。他沉浸於紙醉金迷的生活中,貪婪各級官員呈上的奢侈貢品,導致貪汙腐敗之風盛行。

又比如不諳世事,聽信讒言,乾隆晚年‘親小人,遠賢臣’,喜歡那些阿諛奉承之人,尤其寵信大貪官-和珅。

乾隆對百姓艱苦,社會矛盾的尖銳完全不顧及,而這也是造成了後來農民起義越來越多。川陝白蓮教起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乾隆也因此在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也沒能在有生之年等到大捷的喜訊。

同時,乾隆一再打擊大臣的尊嚴並致力於奴化他們,導致整個官僚系統的道德極為敗壞,加上百姓的發聲渠道被完全阻斷,等到乾隆晚年,整個官僚系統已經系統性的完整腐化。

縱觀全清朝,在諸多皇帝中,只有乾隆最為高傲,乾隆晚年自詡“十全老人”,盲目自大,一味自足於自己創下的諸多歷史之最,認為中國才是天朝帝國,外國都是蠻夷小國。

他看不見全球化的趨勢,沉溺於繁榮昌盛的假象,殊不知,當時的世界正在進行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拒絕了馬戛爾尼和平貿易的談判,給四十年後鴉片戰爭埋下伏筆。

十八世紀的世界已經出現全球化趨勢,英國完成工業革命,美國在華盛頓領導下蒸蒸日上,只有大清王朝故步自封,自視甚高。



他繼位時雍正留下的是一個在嚴苛統治下井井有條的朝廷,而他留給嘉慶皇帝盡是負遺產——盛行的腐敗之風,龐大的人口基數。

而嘉慶皇帝又是一個優柔寡斷,知識結構封閉的人,縱使他保持禁慾和節儉,並且勤於朝政也沒能阻礙大清國勢日漸衰退。後來制定的閉關鎖國國策,更是讓清朝徹底落後於世界的步伐。

乾隆早期創下的豐功偉績不能忘卻,但乾隆晚年所釀成的大錯也不容小覷。成也乾隆,敗也乾隆!


夏目歷史君


乾隆皇帝晚年昏庸到了什麼地步?

乾隆在位期間,是清朝發展的最高峰,俗稱“康乾盛世”西方稱"High Qing" ,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不過很多人對此持不同的意見,認為可以稱“康雍盛世”,這乾隆就是一個“富三代”,最懂得享受,生活奢靡,朝政腐敗,他死後,大清朝也開始走向衰敗。不過不管大家持何種意見吧,這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好命”皇帝。

爺爺穩固了江山,開拓了疆土。父親發展了經濟,充足了國庫。到他做皇帝的時候,清朝的文治武功達到了頂點。不過乾隆也是做出了一定功績的,持續發展了經濟,平定了準噶爾與回疆大小和卓之亂,使川黔等地改土歸流。清朝國土大大增加,史稱“漢、唐以來未之有也”。不過這一切都無法掩蓋乾隆晚年的問題。說乾隆晚年昏庸,大致涉及下面幾個問題。

01 寵信權臣和珅

乾隆晚期,乾隆帝寵信和珅,在和珅的影響下,大批官員腐化,政治大壞。但乾隆對和珅極其信任。這裡也有一段野史說乾隆和和珅有非同一般的關係。

據說弘曆(乾隆)年輕時和一個小宮女嬉鬧,不慎被小宮女的梳子打中額頭。正巧被母親鈕鈷祿氏看到,認為她是在勾引自己的兒子。而且這個所謂的小宮女就是年貴妃是雍正爺的女人,更是道德敗壞,於是下令賜死。弘曆知道後非常傷心,拿硃砂在小宮女耳朵後面點了一點,說是有緣來生再見。這一晃就過去了20年,弘曆也繼承了皇位成了大清國的乾隆爺。一次外出,儀仗隊出現問題,乾隆大怒。這時一個年輕人跑了出來,說願意承擔所有責任。乾隆一聽,聲音好耳熟,就叫這個年輕人抬起頭來,一看吃了一驚,這和小宮女何其相似。於是讓他上前,一看耳朵後面果然有一粒硃砂痣。這個年輕人名字叫和珅。至此,乾隆寵信了和珅一輩子。當然,這只是野史記載,用來埋汰乾隆和和珅的,又不敢說他們有不倫之戀,於是借用故事隱喻。不過乾隆確實寵信和珅,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與和珅結成了兒女親家。電視劇中王剛老師把和珅演的奸和詐演的入木三分。不過和珅可是一個美男子,而且才能卓越否則也不會做的這麼大了。影視劇是把他醜化了。

乾隆皇帝做了60年,為避諱康熙,選擇讓位於嘉慶,不過他退而不休,依舊把持著朝政。後面幾年乾隆話都說不清楚了,就靠和珅在旁邊傳達旨意。大家可以想想,這和珅權利大到什麼程度了。嘉慶帝在他面前也要和顏悅色。所以乾隆死後,嘉慶馬上抄了和珅的家。民間有句俗語叫“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據說和珅貪汙的贓款是清朝15年的財政收入,大約為十億白銀,但具體數字卻有待評估。和珅下面又有大批的官員買官賣官,波及之大,前所未有。大清朝至此也開始走下坡路了。

02文字獄達到了頂點

據統計乾隆時期與文字有關的案件共計一百三十餘起,且判罰極重,死刑居多,文字獄達到了頂點。 而且很多案件,其牽強附會、捕風捉影,多數以皇帝的價值作為全部判斷標準,這不僅寒了天下讀書人的心,更弄得天下文士,人心惶惶。最後文字獄也被別有用心的人當成搞倒政敵的工具。一時間,滿朝文武也是人人自危。

03國庫空虛,閉關鎖國

乾隆為體現自己關心民情,曾六下江南。每到一處,當地的官員極盡討好,鋪張浪費至極。而且擾民嚴重。連年的對緬甸征戰,致使國庫嚴重損耗。而同時期的英國工業革命開始蓬勃發展,從乾隆三十年到嘉慶年間,英國的紡紗機、蒸汽機、郵輪等工業逐步完善。中國老百姓還在手工製造產品的時候,英國人已經使用機器了,效率何止幾十倍。乾隆末期,華盛頓就任美利堅合眾國的第一任總統。乾隆死於1799年,僅40餘年後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大清朝徹底被英國人打懵了。而國內,由於人口暴增,土地兼併嚴重,很多農民失去土地後無法生存,在乾隆晚期和嘉慶時期就陸續爆發民變。

內憂外患下,清朝國力日衰,這和乾隆晚年的好大喜功和自大狂妄有很大的關係。至此,中國遭受了長達百年的恥辱。乾隆的子孫無力改變這一現狀,最後大清國也是轟然倒塌。


嘉興曉明講空頭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strong>

乾隆晚年隨著生理的老化,皇帝的心理和性格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人在壯歲之時,往往心雄萬夫,通常以主動進取之態面對世界。進入老年之後,力不從心之感日甚一日,遂常以防禦心態應對外物,求穩怕亂,易變得被動、隨和。

<strong>

早年峻烈無情的乾隆皇帝,晚年心態變得越來越寬和。他不再像早年那樣,疾惡如仇,除惡務盡。相反,他樂於施恩,樂於原諒別人,樂於聽到別人的感恩頌揚之聲。乾隆中前期,對臣下的獎賞比較謹慎。乾隆三十九年,提督常青因為士兵擊賊有功,各賞銀牌一面。這樣的小事,居然受到了乾隆的訓斥。乾隆說,此獎過當,“可恨之極”。然而到了晚年,他卻經常進行無原則的濫賞。即所謂“賞宜從厚,從不肯使勤勞者稍有屈抑”。(《乾隆起居注》)嘉慶後來說:“近年皇考聖壽日高,諸事多以寬厚,凡軍中奏報,小有勝仗,即優加賞賜;其或貽誤軍務,亦不過革翎中飭,一有微勞,旋經賞復。雖屢次飭催,奉有革職治罪嚴者,亦未懲辦一人。”(《嘉慶實錄》)

<strong>

老年乾隆處理政務力圖簡明,但求清靜。避免“煩擾”,減少麻煩,成為他處理政務的一大原則,這在壯年時代的乾隆是不可想象的。對於晚年出現的一些貪汙官員,乾隆經常拖著不懲,或者以“不為巳甚”為辭,加以寬縱。如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內外文武大臣中竟有多人連續被革職、革任十餘次而後卻仍然留任原職者。(《乾隆實錄》)


不準確之處,請留言關注指正,謝謝


快樂小小


大臉認為,乾隆晚年並不算昏庸。為什麼這麼說呢?聽我慢慢道來:

1736年,25歲的愛新覺羅·弘曆登基稱帝,改年號乾隆。年紀輕輕的他延續著康熙雍正的良好治國理念,無論是從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繼續推動著清朝向前發展,國力強盛,人丁興旺。

乾隆在位期間,常常對外用兵卻沒有造成國庫虧空、人丁減少,說明那時候的社會處於有序穩定的運轉狀態。雖然很多人說乾隆不過是吃老本,都是他爺爺爸爸給他奠定好了基礎。但是,如若乾隆自身資質能力平庸,這老本夠吃六十年麼?你看他兒子抄了和珅的家,平白多了15年國庫收入,幾下就沒了,為啥?發展才是硬道理。社會不發展,光靠積蓄能撐多久。所以,乾隆在位期間,最大的貢獻是讓保證社會持續發展下去。

我們再來看看乾隆晚年都做了些啥?

一、免稅

乾隆六十歲到八十五歲嘉慶元年時,免了各地六次稅,減輕農民負擔。

二、持續治貪治不作為

雖然他眼跟前的和珅就是天下第一貪,不過老年乾隆在查辦其它違法的官員時還是很堅決的。貪贓枉法貽誤戰局的將軍被賜自盡、賑災不力的總督巡撫被處死、以權謀私的革職、瀆職的被查辦下獄……在乾隆晚年時,官場上的懶政貪腐之風雖然蔓延,不過還沒到烏煙瘴氣的地步。

只是這股惡風從此沒有剎住,最後積重難返,再無迴天之術。

三、處理內憂外患

平定大小金川,出境擊敗廓爾喀軍,解決中央對西藏地方管理問題,最後就是鎮壓白蓮教起義。


老年的乾隆雖然沒有了年輕時的勵精圖治的精氣神,變得貪圖安逸享受起來。但還沒達到昏庸這一地步。在他八十三歲的時候,全國人口還能達到了三億一千三百萬,足以證明他還是在認真治理國家,只是他的雙眼矇蔽了他,遠在地球的另一邊,西方國家的工業革命早已如火如荼的展開,整個世界都在飛速發展,而這位老人卻還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殊不知他和他的帝國已經落後了時代。


大臉看歷史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王史論”

乾隆,原名愛新覺羅·弘曆,這位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自稱“十全老人”,享年89歲。很多人可能對他的印象並不好,但是,他在位期間,還是有很大的功績的。當然,這主要表現在他年輕的時候,比如平定大小和卓叛亂、準葛爾叛亂等,正式將新疆、西藏納入中國的版圖,清朝的疆域在他統治時期達到最大,東起大海,西達蔥嶺,南極曾母暗沙,北跨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達到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由此,也奠定了近代中國疆域版圖,如果不是清朝末期被割出去了好多,那麼,現在的中國版圖有可能是世界第一。而且,當時全國人口數一度達到三億。



但是,有功就有過,當他步入中年以後,當時四海安定,國家穩定,國力蒸蒸日上。他逐漸開始好大喜功,於是便開始了腐化墮落、大興土木、窮奢極欲的生活。正是他晚年所做的這些事情,硬生生將國力消耗一空,清王朝也逐漸由盛轉衰,最後給他的兒子嘉慶皇帝留下了和爛攤子,那麼,晚年的乾隆究竟昏庸到什麼地步呢?我們來具體看看!

一、寵信和珅

和珅原是內務府鑾儀衛中一個地位較低的拜唐阿。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乾隆皇帝,並很快獲得了乾隆的賞識,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晚年的乾隆對和珅的信任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和珅先是從一個小小的鑾儀衛官至至軍機大臣、戶部尚書和授大學士,在當時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前後專權二十四年之久。在此期間,他利用晚年乾隆的年老昏聵,一方面結黨營私、擅權弄政,導致朝廷上下烏煙瘴氣;另一方面,他利用手中的權利大肆搜刮國庫,貪汙受賄。據統計,光和珅貪汙的銀子就有幾億兩之多,這還不算各種奇珍異寶,真正的富可敵國。一時間,整個清王朝貪汙腐敗盛行,導致國家吏治非常腐敗,國家搖搖欲墜。



二、六下江南

乾隆中年以後,他本人的生活便開始奢侈起來了,多次巡幸各地,遊山玩水,花費甚巨。在北方玩著玩著沒意思了,便想著要去江南看看。於是,在一個地方官的盛情邀請之下,乾隆開始了他下江南的旅程,你說你去一次就得了,但他這一去完全是迷上了江南,前前後後加起來一共去了六次。這六次下江南可以說是基本上將清朝的國庫消耗一空了。當時他南巡的隨從多達2500餘人,每人配單馬或雙馬,另外還有400輛騾車、800匹駱駝,還有縴夫達3600人。據統計,乾隆6次南巡花費總計竟達2000萬兩,當時國家一年的財政收入才有多少?如此鋪張浪費,不僅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當地的地方官員為了巴結討好他,大肆搜刮百姓,有些官員還乘機斂財,貪汙受賄,導致江南地區百姓苦不堪言。在皇太后八十壽辰以及乾隆帝自己八十壽辰時,“京師巨典繁盛”,與皇太后六十壽辰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於是,上行下效,當時的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競相效仿。一時間,整個京城奢靡之氣盛行,從而,導致清王朝逐漸由盛轉衰。



三、晚年用武

乾隆晚年以後,由於吏治腐敗,貪汙橫行,導致民不聊生,國內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被進一步激化!全國各地都掀起了不同大小規模的農民起義。因此,乾隆不得不集中精力鎮壓農民起義,這樣一來,對本來已經囊中羞澀的清政府無疑是雪上加霜。再到乾隆五十三年,安南阮氏篡國,開始挑戰清政府權威。於是,乾隆又開始對安南用兵,這場戰爭最後並沒有佔著多大便宜,總體來說是失敗的,在緬甸、安南之役損兵折將,最後是對方懾於清帝國的強大才主動議和。如此一來二去,在清朝財政最困難時大規模對外用兵,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國力日衰,一個龐大的帝國逐漸開始由盛轉衰,自乾隆手裡開始走下坡路。



四、閉關鎖國

自乾隆開始,中國對外貿易實行全面的閉關鎖國的政策,一開始是四口通商,到後來只開放廣州一口對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壟斷其進出貿易,限制對外貿易貨物的種類。當時,英國使者馬葛爾尼訪問中國,希望清朝對外通商,但乾隆以“天朝上國,無所不有”拒絕了英國使者的請求,最後完全斷絕了中國最後一次與世界接軌的機會。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工業革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而中國的統治者還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

如果您覺得我寫的還可以,麻煩大家點個贊或者關注吧,謝謝大家!


王不二說史


乾隆執政63年,或許為國家帶來了許多貢獻,但近代的落後,乾隆也有這不可推卸的責任。樁樁件件也讓晚年的乾隆徹底淪為一個昏聵的皇帝,可嘆可悲也。

的確乾隆在歷史上的地位很高,早年的乾隆對國家多民族的鞏固確有功勞,但晚年的乾隆,的確性情大變,昏聵無度。

說起乾隆晚年有多昏聵,我想的先從一個人說起,這個人就是和珅。

和珅-我國史上第一大貪官,我想我不用再多做介紹的,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晚年時期,出現公然賣官的行為,而始作俑者就是和珅,而且不僅於此,和珅更是將手伸入了科舉。乾隆則是昏聵無比,對和珅的這些所作所為更是視而不見,一門心思想的就是寫寫打油詩、耍耍各類寶物。

乾隆這一生作詩足有上萬首,不過其水平,像素卻不敢苟同。然後乾隆還把自己的這些詩給出版了……但無論怎麼推廣,就是得不到人的認可。

除此之外,乾隆還喜歡“蓋章”,凡是收集到什麼寶物,乾隆爺必定要,刻個章、題個字,最多的可以在一幅作品上“貼個幾十處的牛皮癬”,給這些創世魁寶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好吧可能說到這裡,大家就會說,哪些皇帝沒點“特殊的癖好”,最多這些只能說個人過失。

那接下來,我們來說乾隆真正的敗筆與昏聵

我想大家都知道明清時期的“閉關鎖國”吧,其實將這一政策真正發揚光大的是乾隆本人,那個時候想要通商的各國使者,皆被乾隆所打發走了,這才錯過了與世界一同進步的機會,直接導致了清朝的衰敗與落後。

再者,乾隆更是將“文字獄”發揚到了極致,乾隆晚年時期,一時間人人自危,每個人都謹言慎行,特別是我們漢人。在乾隆時期,此類案件就超過100件,大批的官員和文人學士,因為“文字獄”被抄家問斬。

當然乾隆晚年的昏庸,使得百姓們在貪官汙吏的層層剝削之下,到了難於存活下去的地步。哪怕是那些賑災所用的糧食,他們都要從中剝削,你說百姓們都沒了活路,能不造反麼?一時間各地出現了無數的義軍,這也使得清朝的國力逐步的衰弱,為原本強盛的大清埋下了滅亡的種子。

晚年的乾隆給嘉慶留下的是一個國庫空襲、民不聊生的爛攤子。當然我們對乾隆的評價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因為他年少時所作的貢獻就稱他為明君,也不能因為他晚年的昏聵而稱為暴君,一切留以後人評說吧。


像素說歷史


乾隆皇帝,可不僅僅是晚年才開始昏庸,雖然普遍的認為,康乾時期是清王朝最鼎盛的時期,但實際上,康熙雍正才是開創了鼎盛大清王朝的最大功臣,而乾隆,只能算是一個二世祖,靠著祖上留下的基業,揮霍無度,肆意開戰,肆意遊玩,還給自己戴了一頂十全老人的高帽子。

當然了,儘管乾隆皇帝揮霍無度,打了不少仗,但這從另一方面來講也確實是一件好事。

年輕時候的乾隆皇帝就像漢武帝一樣,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亂,準噶爾,也收穫了新疆,西藏,大清雖然是從乾隆時期開始衰敗的,但大清的領土也確實是在乾隆時期達到了巔峰。

乾隆皇帝好大喜功,這些與他而言,雖然極大的減緩了國力的發展,卻讓乾隆無比自豪。

當然了,早年的他可能跟漢武帝有相似之處,晚年的他,跟漢武帝也有相似之處,同樣的晚年昏庸無為。

乾隆皇帝活了八十九歲,算是整個大清活的最久的皇帝了,他在位期間,朝政腐敗,朝中大臣貪汙事件頻發,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和珅,相信對於和珅,不少人都是知之甚多的,和珅就是一個大貪官,但他同時也是乾隆皇帝手下最好使喚的人,即使是到了臨終前,乾隆也告誡嘉慶,千萬不要動和珅。

和珅也是一個靠著科舉起家的人物,早年的他發奮圖強,但年紀大了,步入高位了,反而開始貪汙腐敗,也說不清是乾隆害了和珅,還是和珅加劇了當時官員貪汙腐敗的風氣。

乾隆當政期間,自然也少不了大興文字獄,雖然清王朝大興文字獄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但在雍正,乾隆期間,文字獄的嚴厲程度較之以前不可同日而語,文字獄,八股取士,不知摧殘了多少士子文人。

乾隆皇帝是一個喜好使用微服私訪形式調查民情的皇帝,這種方式當然有好處,那就是能夠讓乾隆不被百官矇蔽。

但在晚年,乾隆雖然也時有出訪,比如六下江南,卻是不再那般低調,反而是大張旗鼓,鋪張浪費,六下江南,可以說是乾隆腐敗的巔峰,有人就認為六下江南是大清盛極轉衰的標誌。

本來大清王朝就已經開始衰微,但乾隆晚年依舊熱衷於用兵,由於官員貪汙腐敗現象嚴重,各地開始出現農民起義,這時候,乾隆又開始計劃對緬甸,安南用兵。

總體來講,用兵四疆對大清來講,無異於雪上加霜,而乾隆雖然沒有打敗仗,卻是損失慘重,國力衰微,整個強盛的大清王朝在晚年乾隆的手中走向了低谷。

當然了,大清王朝的滅亡並不僅僅是某一位皇帝的過錯,大清實行文字獄,八股取士,閉關鎖國,這一系列的措施都將大清逼上了絕路,大清的滅亡雖然並不僅僅是因為乾隆這樣窮奢極欲的皇帝,但與這些皇帝的過失是脫不了干係的。

乾隆早年或許還有值得稱頌的地方,但晚年的他,確實是將整個大清推向了衰落。


魏青衣


乾隆,原名愛新覺羅·弘曆,這位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自稱“十全老人”,享年89歲。很多人可能對他的印象並不好,但是,他在位期間,還是有很大的功績的。當然,這主要表現在他年輕的時候,比如平定大小和卓叛亂、準葛爾叛亂等,正式將新疆、西藏納入中國的版圖,清朝的疆域在他統治時期達到最大,東起大海,西達蔥嶺,南極曾母暗沙,北跨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達到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由此,也奠定了近代中國疆域版圖,如果不是清朝末期被割出去了好多,那麼,現在的中國版圖有可能是世界第一。而且,當時全國人口數一度達到三億。

但是,有功就有過,當他步入中年以後,當時四海安定,國家穩定,國力蒸蒸日上。他逐漸開始好大喜功,於是便開始了腐化墮落、大興土木、窮奢極欲的生活。正是他晚年所做的這些事情,硬生生將國力消耗一空,清王朝也逐漸由盛轉衰,最後給他的兒子嘉慶皇帝留下了和爛攤子,那麼,晚年的乾隆究竟昏庸到什麼地步呢?我們來具體看看!

一、寵信和珅

和珅原是內務府鑾儀衛中一個地位較低的拜唐阿。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乾隆皇帝,並很快獲得了乾隆的賞識,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晚年的乾隆對和珅的信任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和珅先是從一個小小的鑾儀衛官至至軍機大臣、戶部尚書和授大學士,在當時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前後專權二十四年之久。在此期間,他利用晚年乾隆的年老昏聵,一方面結黨營私、擅權弄政,導致朝廷上下烏煙瘴氣;另一方面,他利用手中的權利大肆搜刮國庫,貪汙受賄。據統計,光和珅貪汙的銀子就有幾億兩之多,這還不算各種奇珍異寶,真正的富可敵國。一時間,整個清王朝貪汙腐敗盛行,導致國家吏治非常腐敗,國家搖搖欲墜。

二、六下江南

乾隆中年以後,他本人的生活便開始奢侈起來了,多次巡幸各地,遊山玩水,花費甚巨。在北方玩著玩著沒意思了,便想著要去江南看看。於是,在一個地方官的盛情邀請之下,乾隆開始了他下江南的旅程,你說你去一次就得了,但他這一去完全是迷上了江南,前前後後加起來一共去了六次。這六次下江南可以說是基本上將清朝的國庫消耗一空了。當時他南巡的隨從多達2500餘人,每人配單馬或雙馬,另外還有400輛騾車、800匹駱駝,還有縴夫達3600人。據統計,乾隆6次南巡花費總計竟達2000萬兩,當時國家一年的財政收入才有多少?如此鋪張浪費,不僅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當地的地方官員為了巴結討好他,大肆搜刮百姓,有些官員還乘機斂財,貪汙受賄,導致江南地區百姓苦不堪言。在皇太后八十壽辰以及乾隆帝自己八十壽辰時,“京師巨典繁盛”,與皇太后六十壽辰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於是,上行下效,當時的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競相效仿。一時間,整個京城奢靡之氣盛行,從而,導致清王朝逐漸由盛轉衰。

三、晚年用武

乾隆晚年以後,由於吏治腐敗,貪汙橫行,導致民不聊生,國內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被進一步激化!全國各地都掀起了不同大小規模的農民起義。因此,乾隆不得不集中精力鎮壓農民起義,這樣一來,對本來已經囊中羞澀的清政府無疑是雪上加霜。再到乾隆五十三年,安南阮氏篡國,開始挑戰清政府權威。於是,乾隆又開始對安南用兵,這場戰爭最後並沒有佔著多大便宜,總體來說是失敗的,在緬甸、安南之役損兵折將,最後是對方懾於清帝國的強大才主動議和。如此一來二去,在清朝財政最困難時大規模對外用兵,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國力日衰,一個龐大的帝國逐漸開始由盛轉衰,自乾隆手裡開始走下坡路。

四、閉關鎖國

自乾隆開始,中國對外貿易實行全面的閉關鎖國的政策,一開始是四口通商,到後來只開放廣州一口對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壟斷其進出貿易,限制對外貿易貨物的種類。當時,英國使者馬葛爾尼訪問中國,希望清朝對外通商,但乾隆以“天朝上國,無所不有”拒絕了英國使者的請求,最後完全斷絕了中國最後一次與世界接軌的機會。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工業革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而中國的統治者還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


烏拉雜談


說道清朝,我們常會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他們共同開創了康乾盛世,這也是中國封建王朝時期的最後一個盛世,在經過了康熙和雍正兩代皇帝的勵精圖治,在乾隆皇帝統治時期,清朝發展達到了最鼎盛的時期,乾隆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掌握國家統治權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更是標榜自己為十全老人,但是也有不少人認為清朝的衰落,就是開始於乾隆皇帝晚年的統治,那麼晚年的乾隆皇帝是不是一個昏庸的皇帝呢?

清朝時期河運圖

乾隆皇帝統治時期,清朝曾盛極一時

總體來說乾隆皇帝是一位很不錯的君王了,在封建社會時期,很少有皇帝能夠當一輩子的明君,我們大多稱頌的這些帝王,一般都不會像乾隆皇帝這麼長壽,做任何職業都會有倦怠的時候,更何況還是當皇帝呢?能夠享盡天下榮華富貴,但是也是最眷戀權力的人,年輕力壯時,凡事還可親力親為,年老了看著自己的成就,很容易就會倦怠下去,皇帝的身邊從來不會缺少獻媚之人,最可悲的是,周圍的人都在演戲給皇帝看,讓皇帝自認為自己十全十美。

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最大的貢獻是平定準格爾叛亂,徹底將新疆併入中國版圖,征討緬甸,平定內亂,穩定清朝的統治。但是乾隆皇帝人到中年之後,看著清朝在自己的治理之下,繁榮富強,國泰寧安,乾隆皇帝漸漸變得好大喜功,貪圖享樂,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以巡視為名,去尋花問柳,地方政府為了迎接乾隆皇帝大興土木,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皇帝開始貪圖享樂,自然就會有大臣們投其所好,貪汙腐敗之風在乾隆執政晚期,非常的嚴重,吏治也逐漸的敗壞了下去。

乾隆六下江南圖

晚年的乾隆好大喜功,疏於政務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貪官和珅,就出現在乾隆一朝,而乾隆皇帝十分的寵幸和珅,和珅從一個三等侍衛,平步青雲一直幹到了領班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還被封為一等忠襄公,是清朝著名的權臣。我們通常會認為,名臣搭配明君,權臣,奸臣搭配昏君,暴君,雖然這樣想很片面,但是一位傑出的君王,至少要能知人善任,雖然乾隆皇帝寵幸和珅,有各種版本的民間傳說,但是縱容和珅結黨營私,擅權弄政,也的確是乾隆皇帝失職的一個表現。

和珅畫像

另外由於朝政日漸腐敗,貪官汙吏們拼命的搜刮民脂民膏,自然就會導致了百姓生不如死,有句話說的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所以在乾隆皇帝執政晚期,哪還有康乾盛世的景象?民變四起,先是回民起義,後又有湘黔苗民叛變,而鬧得最兇的是乾隆執政晚期,逐漸做大的白蓮教。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宣佈退位,顒琰繼位,為嘉慶皇帝,但是乾隆皇帝卻不願意放權,仍然牢牢把握著朝政,也導致嘉慶皇帝處處束手束腳。

嘉慶皇帝

從乾隆皇帝晚期的執政來看,晚年的乾隆皇帝的確是比較昏庸的,縱容下屬,安逸享樂,貪戀權力,除此之外,乾隆一朝發生了上百起文字獄案,一大半發生在乾隆皇帝執政後期,數十起案件中,案犯最終被處死,而歷史上,不願廣開言路的皇帝,多半不是昏君便是暴君。

晚年的乾隆皇帝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