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要兼顧事業和家庭,男人就簡單了,只需要死於事業


女性可能是最容易體驗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群體。在面臨事業和家庭的時候往往矛盾且糾結,尤其是現代社會,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確認都需要事業,傳統大部分身心投入家庭的那種選擇面臨挑戰,令女性十分焦慮。

但是為什麼基本上只有女性對這種問題焦慮?為什麼男性“不需要”兼顧家庭和事業?是因為男權壓迫嗎?

得到app最近發佈了文章,問“為什麼‘阿爾法女性’那麼少?”所謂阿爾法指的就是頂尖的意思,阿爾法女性就是站到商業、科學、政治等領域巔峰的女性。

文章也提到了諾貝爾獎得主中,女性顯著偏少這一現象。文章給出的解釋是:存在一個長期的系統性障礙,阻礙了女性登頂。

這些障礙包括:

  • 女性頂尖人物少,因此缺乏榜樣對標;
  • 缺少關鍵要素例如信息渠道的支持;
  • 男性為了避嫌不願意帶領女性;
  • 系統中對女性有偏見,例如女性結婚生子後心思會不放在工作上;

......等等。

正是這些每一個看起來不大、一點點的障礙累加在一起,形成系統性阻礙,阻礙了女性攀登頂峰。

這種阻礙毫無疑問是存在的。不過在阻礙之前,還有一個更加根本的東西,正是這個東西形成了系統性阻礙。

在諾貝爾化學獎頒發前幾天,著名科普賬號“柴知道”普及了一條知識:居里夫人不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諾獎的科學家,還有好幾個也兩次獲得諾獎。

然後順便普及了一下居里夫人的驚人成就:

居里夫人的丈夫也拿過諾獎(她的第一個諾獎),大女兒也得過諾獎,大女兒的丈夫(居里夫人女婿)也拿過諾獎。他們家可以說是諾獎專業戶。而且,居里夫人還是第一位拿諾獎的女性。

女人要兼顧事業和家庭,男人就簡單了,只需要死於事業

這個成就在人類歷史上幾乎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可能是被居里夫人一家超凡境界震撼到,一個“天真的”小女生說:

這是什麼神仙家庭...不僅母女都拿諾貝爾,還都一對一對的拿!愛情事業雙豐收的極致就是她們了!

然後一個科普大V反問:

她們家專攻放射性,拿了諾獎的人都各種癌症上,丈夫僥倖被馬車痛快撞死,她自己死的時候尿裡都是鮮血,呼吸都有劇毒(放射性氡氣)——你說這是什麼神仙家庭,這是什麼愛情事業雙豐收?

的確。

女人要兼顧事業和家庭,男人就簡單了,只需要死於事業

居里夫人的研究手稿被稱為“最危險的手稿”,因為上面沾滿了放射性物質。她的榮譽是用生命和無盡折磨、痛苦換來的,願意付出這種代價的女性應該不多吧?

這裡就有一個比“阻礙”更基礎的問題浮現:意願。

畢竟即使沒有阻礙,沒有意願也不能做成事;同時如果意願不足,也會慢慢形成系統性阻礙。

“只看賊吃肉不看賊捱打”是人的本能,並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價(詳見: )。

其實萬維鋼早在他的專欄“精英日課”裡就有一些闡述:女性在各個領域做到頂尖的比例少並不是女性“不能”,而是女性“不願”。

毫無疑問做成一件事,能力和意願都不可或缺,但有的時候“太能”反而會阻擋意願,而且到頂尖位置,很多時候意願要比能力的權重更大。

女性感覺、交流表達能力、同時處理多項事情的能力、共情……等方面都有統計學意義上比男性更強的表現,再加上性選擇權和生育,她們可以選擇的事情更多,也就是女人可以選擇做好多類事情,雖然不一定每件事都做到極致,但是面很廣,不做這事還可以做別的。

但選擇多就是好事嗎?

恰恰是可以做很多事,讓女性放棄其他事情而專精一件事的機會成本太大了。比如放棄婚姻生育專精事業,她的機會成本非常大,幾乎要放棄性選擇權和生育,她能不糾結嗎?

女人要兼顧事業和家庭,男人就簡單了,只需要死於事業

反觀男人,性選擇權很小又不能生育,如果不專精一件事幾乎就沒有(社會)價值,對男人來說他沒什麼可“放不下”的,沒什麼“不可割捨”的,因此放棄其他事情專精一件事的機會成本小,當然導致男人更願意拼事業——不然他還能拼啥?

這就是即使很普通的、早已自由市場化的領域,比如廚師、服裝設計,頂尖人物還是男性多,雖然這些領域在中下層面女性從業者佔比更大——女性不必費那麼老大勁爬到頂峰,她們稍加努力就可以“小確幸”。

女人要兼顧事業和家庭,男人就簡單了,只需要死於事業

另外,任何一個領域到頂尖位置,就已經跟性別沒什麼關係了,純粹是殘酷的競爭甚至兇悍的廝殺。頂尖位置沒有男性女性,只有能不能幹,抗不扛得住責任和壓力。

女人要兼顧事業和家庭,男人就簡單了,只需要死於事業

董明珠如果不雷厲風行剛猛強勢,她能做到這個位置嗎?所以董明珠偏中性,她在不斷地拼殺中剔除掉了多數女性共有的特質。

這種烈度的競爭對多數女性來說風險高,收益不穩定,機會成本大,不划算。這才是“女人才存在平衡家庭與事業”的根本原因。

男人是沒得選才走上這條路,但並不代表男人就喜歡。都不用說行業頂尖了,僅僅是在社會上拼搏競爭,越來越多的男人(尤其是年輕男人)已經不想去市場上競爭,反而想當家庭主夫,帶孩子,讓老婆去掙錢。

我在抖音上看到一個視頻下面留言,說現在不少男人不想去掙錢了,想當家庭主夫,帶娃做家務,家庭主要開支由老婆去掙,然後留言下面N多男人表達了這樣的意願:

女人要兼顧事業和家庭,男人就簡單了,只需要死於事業

女人要兼顧事業和家庭,男人就簡單了,只需要死於事業

女人要兼顧事業和家庭,男人就簡單了,只需要死於事業

女人要兼顧事業和家庭,男人就簡單了,只需要死於事業

你看,即使社會鼓勵男性往巔峰攀登,也有很多根本不想攀登的,他們就想活得輕鬆一些,小確幸一些。

但是他們這種想法所面臨的社會譴責比女性多得多——男人怎麼能吃軟飯呢?怎麼能胸無大志在家帶娃呢?你還是不是個男人?

還有一個影響女性成為頂尖意願的原因是,女性因為內分泌、腦神經等方面的差異,普遍來說相比男性更容易感受壓力。

女人要兼顧事業和家庭,男人就簡單了,只需要死於事業

也就是相同壓力對女性的作用效果高於男性,遇到壓力女性更容易痛苦、壞情緒。成為頂尖要面對多少壓力?不言而喻。

不否認現實中很多領域還存在歧視和壓迫的情況,但是在顯著更自由、更有選擇權的地方,女性在頂尖的比例並沒有顯著更多。用他人有意識壓迫、歧視的方式歸因總是簡單的,但往往不解決本質問題,甚至把本質問題掩蓋了。

自由市場下,競爭對手有男有女,男人由於都要專精,他們的生態位一致,顯然更容易互相敵對,要阻礙也要阻礙最能挑戰自己的人,何苦專門選女人呢?


某些競爭激烈的領域就像一個養蠱的蠱鍾,男人就像各種蠱蟲在裡面廝殺,最終只有一個頭部獲勝成為蠱王。

女人要兼顧事業和家庭,男人就簡單了,只需要死於事業

其他死掉的都是蠱王的鋪路石,但是有的人只盯著蠱王,完全看不到鋪路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