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男人就简单了,只需要死于事业


女性可能是最容易体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群体。在面临事业和家庭的时候往往矛盾且纠结,尤其是现代社会,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确认都需要事业,传统大部分身心投入家庭的那种选择面临挑战,令女性十分焦虑。

但是为什么基本上只有女性对这种问题焦虑?为什么男性“不需要”兼顾家庭和事业?是因为男权压迫吗?

得到app最近发布了文章,问“为什么‘阿尔法女性’那么少?”所谓阿尔法指的就是顶尖的意思,阿尔法女性就是站到商业、科学、政治等领域巅峰的女性。

文章也提到了诺贝尔奖得主中,女性显著偏少这一现象。文章给出的解释是:存在一个长期的系统性障碍,阻碍了女性登顶。

这些障碍包括:

  • 女性顶尖人物少,因此缺乏榜样对标;
  • 缺少关键要素例如信息渠道的支持;
  • 男性为了避嫌不愿意带领女性;
  • 系统中对女性有偏见,例如女性结婚生子后心思会不放在工作上;

......等等。

正是这些每一个看起来不大、一点点的障碍累加在一起,形成系统性阻碍,阻碍了女性攀登顶峰。

这种阻碍毫无疑问是存在的。不过在阻碍之前,还有一个更加根本的东西,正是这个东西形成了系统性阻碍。

在诺贝尔化学奖颁发前几天,著名科普账号“柴知道”普及了一条知识:居里夫人不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奖的科学家,还有好几个也两次获得诺奖。

然后顺便普及了一下居里夫人的惊人成就:

居里夫人的丈夫也拿过诺奖(她的第一个诺奖),大女儿也得过诺奖,大女儿的丈夫(居里夫人女婿)也拿过诺奖。他们家可以说是诺奖专业户。而且,居里夫人还是第一位拿诺奖的女性。

女人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男人就简单了,只需要死于事业

这个成就在人类历史上几乎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可能是被居里夫人一家超凡境界震撼到,一个“天真的”小女生说:

这是什么神仙家庭...不仅母女都拿诺贝尔,还都一对一对的拿!爱情事业双丰收的极致就是她们了!

然后一个科普大V反问:

她们家专攻放射性,拿了诺奖的人都各种癌症上,丈夫侥幸被马车痛快撞死,她自己死的时候尿里都是鲜血,呼吸都有剧毒(放射性氡气)——你说这是什么神仙家庭,这是什么爱情事业双丰收?

的确。

女人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男人就简单了,只需要死于事业

居里夫人的研究手稿被称为“最危险的手稿”,因为上面沾满了放射性物质。她的荣誉是用生命和无尽折磨、痛苦换来的,愿意付出这种代价的女性应该不多吧?

这里就有一个比“阻碍”更基础的问题浮现:意愿。

毕竟即使没有阻碍,没有意愿也不能做成事;同时如果意愿不足,也会慢慢形成系统性阻碍。

“只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是人的本能,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详见: )。

其实万维钢早在他的专栏“精英日课”里就有一些阐述:女性在各个领域做到顶尖的比例少并不是女性“不能”,而是女性“不愿”。

毫无疑问做成一件事,能力和意愿都不可或缺,但有的时候“太能”反而会阻挡意愿,而且到顶尖位置,很多时候意愿要比能力的权重更大。

女性感觉、交流表达能力、同时处理多项事情的能力、共情……等方面都有统计学意义上比男性更强的表现,再加上性选择权和生育,她们可以选择的事情更多,也就是女人可以选择做好多类事情,虽然不一定每件事都做到极致,但是面很广,不做这事还可以做别的。

但选择多就是好事吗?

恰恰是可以做很多事,让女性放弃其他事情而专精一件事的机会成本太大了。比如放弃婚姻生育专精事业,她的机会成本非常大,几乎要放弃性选择权和生育,她能不纠结吗?

女人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男人就简单了,只需要死于事业

反观男人,性选择权很小又不能生育,如果不专精一件事几乎就没有(社会)价值,对男人来说他没什么可“放不下”的,没什么“不可割舍”的,因此放弃其他事情专精一件事的机会成本小,当然导致男人更愿意拼事业——不然他还能拼啥?

这就是即使很普通的、早已自由市场化的领域,比如厨师、服装设计,顶尖人物还是男性多,虽然这些领域在中下层面女性从业者占比更大——女性不必费那么老大劲爬到顶峰,她们稍加努力就可以“小确幸”。

女人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男人就简单了,只需要死于事业

另外,任何一个领域到顶尖位置,就已经跟性别没什么关系了,纯粹是残酷的竞争甚至凶悍的厮杀。顶尖位置没有男性女性,只有能不能干,抗不扛得住责任和压力。

女人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男人就简单了,只需要死于事业

董明珠如果不雷厉风行刚猛强势,她能做到这个位置吗?所以董明珠偏中性,她在不断地拼杀中剔除掉了多数女性共有的特质。

这种烈度的竞争对多数女性来说风险高,收益不稳定,机会成本大,不划算。这才是“女人才存在平衡家庭与事业”的根本原因。

男人是没得选才走上这条路,但并不代表男人就喜欢。都不用说行业顶尖了,仅仅是在社会上拼搏竞争,越来越多的男人(尤其是年轻男人)已经不想去市场上竞争,反而想当家庭主夫,带孩子,让老婆去挣钱。

我在抖音上看到一个视频下面留言,说现在不少男人不想去挣钱了,想当家庭主夫,带娃做家务,家庭主要开支由老婆去挣,然后留言下面N多男人表达了这样的意愿:

女人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男人就简单了,只需要死于事业

女人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男人就简单了,只需要死于事业

女人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男人就简单了,只需要死于事业

女人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男人就简单了,只需要死于事业

你看,即使社会鼓励男性往巅峰攀登,也有很多根本不想攀登的,他们就想活得轻松一些,小确幸一些。

但是他们这种想法所面临的社会谴责比女性多得多——男人怎么能吃软饭呢?怎么能胸无大志在家带娃呢?你还是不是个男人?

还有一个影响女性成为顶尖意愿的原因是,女性因为内分泌、脑神经等方面的差异,普遍来说相比男性更容易感受压力。

女人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男人就简单了,只需要死于事业

也就是相同压力对女性的作用效果高于男性,遇到压力女性更容易痛苦、坏情绪。成为顶尖要面对多少压力?不言而喻。

不否认现实中很多领域还存在歧视和压迫的情况,但是在显著更自由、更有选择权的地方,女性在顶尖的比例并没有显著更多。用他人有意识压迫、歧视的方式归因总是简单的,但往往不解决本质问题,甚至把本质问题掩盖了。

自由市场下,竞争对手有男有女,男人由于都要专精,他们的生态位一致,显然更容易互相敌对,要阻碍也要阻碍最能挑战自己的人,何苦专门选女人呢?


某些竞争激烈的领域就像一个养蛊的蛊钟,男人就像各种蛊虫在里面厮杀,最终只有一个头部获胜成为蛊王。

女人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男人就简单了,只需要死于事业

其他死掉的都是蛊王的铺路石,但是有的人只盯着蛊王,完全看不到铺路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