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擠出時間來讀書,真的有用嗎?

前言:

經常有人問我:“每天擠出時間去讀書,真的有用嗎?”

確實,誰也看不出那個總愛抱著書讀的姑娘,和旁人有什麼區別。但讀書的妙處,就在於它是向內雕刻自我的過程。

讀過的書,是你無形的資產。它庇佑著你,削弱孤獨和焦慮的殺傷力,讓你成為精神富有的人。它是看世界的捷徑,眼睛看不到的遠方,文字替你鋪成路。

我們每天擠出時間來讀書,真的有用嗎?

買書的時候大概就像是你收藏球鞋包包,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快感,我們的內心都在說:我是富有的。

以寫作為生的人是幸福的,也是辛苦的。19歲的我才剛開始嘗試寫作,我的起步很晚,必須不停在思想中灌注新的內容,不然就失去了創作的動力。如果哪幾天讀的少,擱在鍵盤上的手就變得笨拙,輸出變得緩慢而死氣沉沉的。更可怕的是,腦袋裡一直有種聲音在告訴我“你已無趣了,急需注入新的東西。”三毛的“轟轟烈烈的戀愛,捨命的讀書”,是我貼在心上的語錄。

如果你熱愛讀書,那麼你便是富有的,也是幸運的。

我們每天擠出時間來讀書,真的有用嗎?

有很多朋友問我讀什麼,坦白說,讀書是流淌在一個人身體裡的喜好,別人勸不來也拉不走。有些人天生就喜歡紮在充滿書氣的環境,有人則嚮往碧海藍天和萬山叢林裡的寧靜,比起其他的脾氣,讀書更類似基因,天生就長在我的骨子裡。

要時刻擁有追求更好生活的能力,讀書是我認為的最好的提醒。

讀書這種不花錢的喜好,愛了多年,好處極多,最妙的是讀了書中豐富的人生,便不肯給自己的生活打折。

比如讀李娟,覺得生命真好,我也要坐到人間的煙火裡,旁觀生的樂趣。

比如讀蔡瀾,瞭解瀟灑的必要,原來這世界那麼大,還有太多可以打卡的美食景點。

比如讀卡耐基,明白做女人要活得清楚驕傲,不要放棄追求美的權利,要有魅力,更要做一個獨立的人。

比如讀村上春樹,佩服自律的力量,把日子當做一場馬拉松跑下去,才不會隨波逐流過下去。

人都會本能地對美好事物產生嚮往。想想這些作家在年少時,也曾有過和我一樣的普通人時光,於是,我問自己:為什麼那個人就不能是你?

我便拿著這樣的參照去修改我的生活:我要像村上春樹那樣擁有自律的生活,我要像卡耐基那樣活得通透明白,我要像李娟一樣欣賞世界,我要過上蔡瀾那種恣意歡快的人生。

我們每天擠出時間來讀書,真的有用嗎?

你會發現在你身邊,那些愛讀書的女孩子很少能夠忍受毫無波瀾的生活,她們總是在追求著什麼。

即使生活在三線小城市,還沒有足夠的月薪去看世界,但她們過得並不委屈,因為當靈魂已經再路上,身體一定不肯停在原地了。

讀了書,便不肯給自己打折的生活。

這樣的女孩子,碗裡也許是清湯寡水,但讀了書裡的日式料理,便在賬戶下多攢下一點錢,她們也許住在合租房裡,但讀了溫馨淡雅的海邊小屋,就學會用花花草草來裝點房間,她們也許曾以為生活只是吃飯上班回家三點一線,但讀了某個女性的勵志傳奇史,便逼自己再向前一步,她們也許奮鬥在一個曾以為最好的城市,但讀了世界別處的精彩,便心向更遠的地方。

讀書就具有這樣的力量。

我們每天擠出時間來讀書,真的有用嗎?

即便是一本新書,在翻開之前,你也可以確定,書裡的某句話可以激起鬥志,某段描寫可以讓你對世界多一點了解,某些情節可以給你安慰,或者,讓你還不夠清晰的夢想前,揭開它的面紗。

只要讀著便總能豐富夢想,盡全力去追求自己知道的最好的生活。那些當下還沒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出現在文字中,就是巨大的精神動力。冥冥之中,這些文字,就成了你的人生。

十幾年間,從書中讀到什麼美好的意象,就讓它從眼前映入腦後,一排排的字符繞著腦袋走上幾圈,記死了,就變成了未來的新安排。

人的潛意識很妙,不必使用太多的蠻力,就自己擅長什麼,也伸長脖子向想要的生活裡望,才走著走著就遇見了它。文字深化了這種作用,你也許暫且說不出想要什麼,但翻開那本書,那上面規規矩矩的小字排成一行,別人的過往,剛巧翻譯了你的心裡話。

我們每天擠出時間來讀書,真的有用嗎?

一本書的作用遠大於娛樂消遣,它應該對人當下的生活產生互補作用。無論是詩歌,還是文學,還是其他的什麼,當你拿起它,總會遇見認識範圍外的文字,有時它描述了浪漫的異域,讓你想遠行的心又擴張了一塊,有時它說到一個常識,記下來生活就豐富了一點,有時它涉及專業知識,幫你在工作中有所進步,有時它描述一個場景,提示給你想要的生活。

人們對世界的好奇心,親身經歷的速度都跟不上好胃口,才去書裡找一點別人的所見。

一本書讀起來少則一小時,多則一下午,它佔據的時間很多,因此要儘可能把它的價值最大化,精簡出你需要的,記住那些有意義的,要會讀書,才能不白讀書。

我們每天擠出時間來讀書,真的有用嗎?

書是一張不受限制的船票,渡人到更寬廣的世界裡。

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愛讀書的女孩,用一本本書,鋪成你成長的階梯吧。

END

我們每天擠出時間來讀書,真的有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