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葛竹村,蔣介石的外婆家,我已經去過三次,也曾發過《蔣母故里,葛竹風雲》一文,葛竹的歷史風雲,人文風情,在文中已有記述。

我的明溪九曲系列考察,本來打算不再重寫葛竹。

我在介紹明溪源頭董家彥的文章中,透露了明溪九曲專題考察計劃,網友“王建平”先生在文末留言說:

穎之老師,寫到葛竹,最好辛苦一下去看看長亭灣、潘家坑、方巖這幾個已經消亡了的自然村。我們老家長亭灣,全家移至奉化方橋,也快三十年了,可老房子捨不得拆,還在,雖不經風吹雨淋,但這份感情卻愈發深厚,還有門口的柿子樹,想必也已紅透。

受王先生所託,我再次專程前往葛竹,並且前往王先生所說的已經消亡了的自然村,一探究竟。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明溪之水,流經一曲彥坑、二曲壺潭、三曲明溪、四曲敏坑、五曲石門,沿途匯聚諸多溪流,流至六曲葛竹,水量越來越大,溪面越來越寬。

葛竹村,依山靠山而居,溪石,淺灘,詩情畫意般的山水風情,引人留戀。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葛竹村人多姓王,據載也是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後裔。

王氏源始於山西太原,秦漢時分支遷至山東琅琊,晉代時,再分支遷往浙江紹興,王羲之就是其中一脈。

東晉永和十一年,即公元355年,王羲之擔任會稽郡內史,郡城就在紹興,時任會稽郡刺史王述嫉妒王羲之才能,屢屢排斥王羲之。

王羲之憤然辭職,遠離官場,從郡城紹興,遷至剡縣之金庭,即現在的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金庭鎮一帶,隱居山林。

王羲之也曾在距金庭數十里的剡源晚香嶺,建有別業,寫字牧鵝,成就了六詔不見的典故,也成就了奉化區溪口鎮的六詔村地名。

王羲之育有七子一女,可謂人丁興旺,家族歷經數百年不斷繁衍擴大,唐朝中期時,其後裔分居到奉化境內。

唐代晚期,王羲之後裔王敬玘出任明州刺史,官至銀青光祿大夫,唐末亂世,王敬玘晚年隱居奉化萬竹,即今大堰鎮內。

北宋時,王敬玘的五世孫王爽,帶飯包到葛溪販箬,至午時,飯包仍熱,知此為熱地,遂遷居於此。

當時此地無名,王爽念及故地萬竹,於是以“萬(萬)”的形似字“葛”字代替,取名為葛竹,至今逾千年。

這種取名方式,與奉化區溪口鎮的石門村相似,石門村的毛氏人家從衢州石門村遷居而來,遂以祖籍石門而名石門村。還有鄞州區東吳鎮,東吳之名,源於三國時期東吳孫權義子俞韶,在東吳滅亡歸晉後,隱居太白山下,不忘故國,取名東吳。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氏在葛竹千年繁衍生息,遂成大村落。

清同治二年,即公元1863年,村中王有則家中誕生一女,取名王採玉。

光緒十二年,即1886年,喪夫喪子帶髮修行的王採玉,還俗嫁給溪口鎮上45歲的蔣肇聰。

1887年,王採玉生下一子,取名蔣介石,後來成為了中國近代史的風雲人物。

蔣介石小時候經常到外婆家愉快地玩耍,葛竹給他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1913年,宋教仁被刺,蔣介石參與了討袁戰爭,失敗後,蔣遭到通緝。

蔣介石逃回家鄉,來到外婆家,經堂舅王雲梯帶路,潛至四窗巖避難。

避難期間,堂舅王雲梯及其諸子,對蔣介石頗多照顧,蔣介石後來亦有報答,此為後話。

1921年6月,一生坎坷的王採玉病故,時年58歲,王採玉病故前,再三叮囑蔣介石,要興辦學校,培育家鄉子弟,報答至親好友的恩情。

蔣介石謹遵教導,逐一實現。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1924年,蔣介石任黃埔軍校校長,召堂舅王雲梯之子王震南赴廣州,幫助籌建軍校。

王震南後來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軍法處軍法官,再後來授陸軍少將軍銜,官至國民黨軍政部軍法總監、軍政部軍法司司長及專門審判日本戰犯的特別庭庭長等職。

王震南與蔣介石是什麼關係呢?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蔣母王採玉的父親王有則,有三兄弟,三弟名叫王有金,王有金之子就是王雲梯。

王採玉和王雲梯屬於堂兄妹關係,王雲梯是蔣介石的堂舅。

王雲梯有六子,第六子名叫王良漢,又名王震南。

王震南是王採玉的堂侄,也就是蔣介石的堂表弟。

王震南生於1892年9月15日,比蔣介石小五歲,蔣介石小時候來葛竹外婆家玩耍時,王震南就是玩伴。

王震南從浙江省立法政學堂畢業後,曾在嵊縣政府擔任書記官,自從1924年赴廣州追隨蔣介石後,對蔣介石有較大幫忙,因此蔣介石對堂舅一家心懷感恩,尊稱堂舅王雲梯為“賢甲”。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1930年,王雲梯八十大壽,蔣介石親題“鄉國重望”,題頭“賢甲母舅大人紀念”。

邵力子撰寫了《王雲梯先生(賢甲)八十壽序》,刻寫在屏風上。

1936年,王雲梯、王震南父子重修王宅,緣山而築,規模頗大。蔣介石來葛竹時,通常住在堂舅家。

王震南故居,是葛竹村的一大看點,蔣介石親題的“鄉國重望”四字,掛於中堂之上。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葛竹村原屬紹興嵊縣管轄,隸屬嵊縣晦溪鄉。

1931年,在蔣介石的授意下,晦溪鄉劃歸奉化管轄,葛竹村因此隸屬於奉化。

1934年,蔣介石在葛竹建修了武嶺學校葛竹分校,葛竹及周邊學生都可入學就讀。

解放後,葛竹分校成為葛竹小學,現在學生都在溪口鎮上學,學校早已人去樓空。

武嶺學校葛竹分校舊址仍在,回望歲月風雲變幻。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採玉故居,也已破敗凋零。

村中王世和、王惜寸等人都曾在國民政府擔任要職,村中也有舊居可供參觀。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1956年,晦溪鄉與斑竹鄉合併為葛竹鄉,1958年改稱葛竹公社,1960年曾劃屬餘姚縣,1983年又重新劃回奉化,稱為斑竹鄉。

2001年,斑竹鄉撤銷,併入溪口鎮,葛竹從此隸屬奉化溪口鎮。

葛竹的年輕人都已在城鎮買房置業,村中僅有老人留守,只有週末和節假日,年輕人回村度假,還有遊客來觀光,村內會重新熱鬧一番。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介紹了葛竹的過往今來,再去看看網友“王建平”先生提到的幾個已經消亡了的自然村。

從葛竹村後,往西南方向,有兩條古道,分別途經長亭灣和潘家坑,在山峰龍潭處匯合,形成了一個大環線,統稱百步介古道。

葛竹村在1931年以前屬於嵊縣管轄,古道曾經是當地通往嵊縣的必經道路。

葛竹劃屬奉化管轄後,特別是1998年董東線的延伸段雞東線修通後,古道沒落,近年作為古道開發,偶有驢友來訪古探幽。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我計劃按環線圖示,全程走完古道,途經潘家坑和長亭灣,再回到葛竹。

我先向潘家坑方向出發,上山,再下山,來到了兩山夾峙的山谷間,一條小溪,涓涓而流,路上無人,而我也是獨自去探尋王先生所說的已經消亡的村落。

一個人置身於與世隔絕的山谷間,隱約間有一些恐懼感襲上心頭。

古道沿小溪逆流而上,兩山合攏處,我看到了潘家坑的牌子,這裡就是王先生所說的潘家坑,現在僅剩地名,人去物空,密林叢生,房屋舊跡也無處可尋。

潘家坑,已經徹底消亡。

唯有一片竹林,可以見證這裡曾經有人居住。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圖示上顯示潘家坑距離葛竹村2.8公里,因為要上山下山,感覺路程特別漫長,四野無人,此時既疲憊又有些恐懼。

古道全程近十公里,我鼓起勇氣繼續前行,從潘家坑登山前往山峰龍潭方向。

好不容易爬到了山頂上,出現了一個三叉路口,從路標上,我不知道長亭灣該往哪個方向走。

打開手機地圖,距離長亭灣並不遠,但是卻無法指示我到底是左還是右,非常擔心迷失在山林中。

我在路上已經先後兩次看到有蛇穿梭在林間,路邊也有“小心毒蟲”的牌子,前後無人,恐懼感加劇,我放棄了繼續尋找前往長亭灣的路,原道返回。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返回葛竹時,已經是中午十二點過了,沒能完成王先生之託,心有不甘,我打算從葛竹村重新出發直接前往王先生的老家所在地長亭灣。

前往長亭灣的路標不太明顯,我詢問村民才找到了前往長亭灣的路,可是走著走著,連續幾個叉路口,都沒有路標指示,我又返回村中,問清了叉路口的方向,重新上山,路程雖然僅有2.4公里,但是往返折騰,全程都是上山路,非常疲憊。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終於看到了長亭灣的牌子,疲憊的我,靠在竹子上,狠狠地讓疲憊消散。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掩蓋於荒草密林間的一棟房子,就是王先生小時候的家,屋前果然有一株柿樹,王先生一家搬離長亭灣已近三十年。

屋前荒草比人還高,撥開荒草,來到房屋前,土木結構的房屋,無人照料,風吹雨淋,後半部已經傾倒,僅剩前部挺立。

屋內曾經使用的傢俱和農具還在,曾經的農家生活場景,依然可以想象。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屋前的柿子樹,又高又大,樹上的柿子,又大又紅。

王先生說得沒錯,門口的柿子,已經紅透。

又大又紅的柿子,無人來摘,只有任其零落成泥。

如果我摘些柿子回去,想必王先生也不會責怪於我,但是我沒有可以使用的工具,身心疲憊,不想再爬樹,望柿興嘆,返回下山。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先生小時候的家,在越來越密的山林間,任憑歲月和風雨洗禮。

人類前行的步伐越來越快,城市輝煌,越來越多的村落,正在走向消失。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再次回到葛竹村,已是下午三點過,我在溪邊坐了很久,吃零食,補充體力,突然感覺,做個與世無爭的農人,其實也挺好。

然而紅塵滾滾,有幾人能為自己做主!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王羲之後裔居住地,蔣母故里,鄉國重望


明溪潺潺而下,七曲駐嶺、八曲斑竹、九曲大晦,無限風光還在前方。

明溪九曲考察之旅,原本計劃八天結束全程(包含以前的局部考察日程),但是這次葛竹之行,多用了一天功夫,明溪九曲,還得再增加一天行程。

明溪九曲,還有三曲人文風光,在前方,近期分享。

葛竹村交通攻略:

自駕,導航葛竹村即可。

公交,從寧波火車站,乘坐987路或988路公交車,至公交溪口站,轉乘奉化572路公交車,終點站為壺潭村,途經葛竹村,可以沿明溪九曲,任意遊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