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小冬:大健康產業專論之我國保健產業發展的六個問題

中國大健康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原副所長

中國人自古就懂保健養生,懂食療,懂得食品和藥品之間的辯證關係。同時,我們現在也有消費能力,有健康要求,有產能,有產品。但是中國的保健產業,發展得卻沒有許多發達國家那麼快、那麼理想,也不能完全達到消費者對質量、效果的要求,而且聲譽也總是不那麼好。那麼問題在哪兒?

一、不扶持保健產業發展就無法走出幼稚期

保健產業是大健康產業的組成部分。我從頂層設計的角度看行業發展,談談看法。有人說,保健產業的問題是我國處於“初級階段”的必然表現。這個解釋我同意。儘管我國經濟總量已達到全球第二位,但是資本的原始積累尤其是民營資本的原始積累遠未完成,處處都會顯現這種痕跡。

而且,不僅是金錢的積累,科學技術、教育、思維、理念、管理等各個方面均刻有資本原始積累和發展初級階段的明顯烙印。因此,尚處於幼稚期的“資本”,卻遇到了迅速增長的當代健康消費市場,這就難免出現大量的無序、違法行為。從某種角度看,這也是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階段,解決的辦法唯有扶持產業發展和加強市場管理相結合。


於小冬:大健康產業專論之我國保健產業發展的六個問題

二、保健產業絕對不是“非主流產業”

有人用了一個詞彙形容我國保健產業的地位-- “非主流”。我也有同感,感到這個行業總是處於“非正統”地位,不被重視、不被信任,被批評、被懲罰,好像搞保健品的不如搞藥品或者搞其他行業高尚、光明。這種情況同發達國家大不同。在美國,保健產業絕對有正牌的地位,絕對是主流的重要產業。一些大的保健企業,還以秀總統服用由它們專門定製的產品為榮。

美國總統的經濟顧問保羅.皮爾茲教授認為,保健(健康)產業是接續IT產業引領世界經濟前進的第五波產業。這個觀點得到了全球許多經濟學家、產業學家的贊同。但是在我國,真正認識健康(保健)產業的重要地位和發展意義還有個過程。前不久國務院出臺了一個發展健康服務業的文件,確實前進了一步。但是,還有待於對完整的“大健康產業”清醒認識、頂層設計、全面佈局。


於小冬:大健康產業專論之我國保健產業發展的六個問題

三、“懲罰”和“倡導”一樣都不能少

各方面就是對保健產業支持不夠,或者說不敢支持,這與第一個問題密切有關。一些“主流行業”、“權威人士”、“輿論大V”打壓排斥保健養生和傳統醫學,有的確實是認識不夠、瞭解不夠或者不屑於去了解;有的就難保不存一些私心和私利。

我們的政策制訂、管理、輿論,大都是重懲罰、重批評;輕提倡、輕肯定。我們的一些宣傳、教育活動,凡涉及到保健產業,總是是在懲罰、在打擊、在揭露,好像如此做就是站在消費者一邊,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了。

我卻認為,對規範的企業也需要扶持,對優質的產品也需要肯定,如果沒有越來越多的好企業、好產品,消費者的利益也就無從保護了!而我們當前非常缺乏對企業、行業的肯定和表彰。中國的健康產業為國民的健康做了這麼多工作,幾乎從沒有層次很高的、很正統的、很主流的表彰活動。

我們的政府部門本身不敢搞表彰,甚至還不准許社會組織搞,不准許它們彌補這個國民非常需要的空白。我們的倡導沒有了,消費者就不知道哪個企業、那個產品好了,這也並不利於消費者。

我們總是在怕,搞表彰裡邊又有不正確的行為。大家知道,表揚和批評是兩個有力的武器,難道我們要自動丟掉一個嗎?對錶彰中的不正確行為,是“因噎廢食”乾脆把所有倡導表彰通通砍掉呢?還是通過規範倡導表彰活動,讓它們通過競爭逐漸體現科學性、權威性,以此淘汰那些不規範的表彰?

當然,在保健產品銷售中,有傳銷等違法行為,應該堅決打擊。但是為什麼久禁不絕?對這些人的處理,絕不是僅僅採用簡單的法律、行政手段就能奏效的。這需要智慧,也要給予引導和出路。國際上並不缺乏成功的經驗。

四、產業發展的輿論環境不理想

衛生部做了一個健康素養的調查,我們也做過一個營養知識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消費者不具備營養和健康知識素養。那麼我國國民的健康知識和信息的主要來源是哪裡?我認為最主要的信息源和影響源還是媒體。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在正規教育階段,除了專業人士外一般消費者並沒有系統學習過健康知識;其次,對於企業做的廣告宣傳,消費者並不是太相信;再其次,小部分信息來自口碑相傳。所以,中國的消費者,大部分信息依靠媒體,他們認為這是一條“官方渠道”。

但是說實話,我感覺到中國的很多媒體對健康知識也真是不大懂,但是卻擁有話語權。更有的媒體為了刺激眼球,獲得個人或單位利益,爭相地貶損保健產品,恫嚇消費者或者向消費者邀寵。這也不利於我們健康產業發展。

從以上可以看出,中國保健產業發展的宏觀環境,包括政策、宣傳、教育、管理等等,都並不夠好。需要系統地、認真地加以研究和解決。


於小冬:大健康產業專論之我國保健產業發展的六個問題

五、科學技術基礎薄弱

中國保健產業和健康產業發展的科學基礎比較薄弱,這很不利於產業的發展。我們可以走出國門看一看。當前,在西方醫學中“保健醫學”發展非常快,醫生很少有不懂保健醫學就上崗的。可是我們的醫生,除了相關科室外,基本還停留在治療醫學和預防醫學階段。

我就診的某大醫院幹部門診的具有高級職稱的大夫,在談到補充輔酶Q10的問題時,居然說你現在沒有心肌梗塞為什麼要吃?真是一點保健醫學的知識都沒有!中國最早懂保健,但是現在西方醫學在保健方面奮起直追,我們周邊的日本、韓國也是在好多方面都走在前面了。

如果科學基礎不能很好地支撐,產業的發展就不可能不受影響。對政府管理部門來說,如果不瞭解現代科學技術的進展和趨勢,就會影響政策的支持和法規標準的建設;對消費者來說,不瞭解這些科學知識,就影響了對於這些產品的信任和消費市場;如果企業不瞭解的話,也很難有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於小冬:大健康產業專論之我國保健產業發展的六個問題

六、保健文化建設缺失

保健文化建設是引領這個行業發展的旗幟。舉例說,我國的傳統中醫,用了三個字“治未病”,另外再加上“調養結合”,三個字加四個字,就把整個這門學問、這個領域的核心東西說出來了。

這就是文化的魅力、文化的力量和深刻性!再舉個例,歐洲要向中國賣橄欖油、賣紅酒(幹型的),賣奶酪(起司),這些東西中國人歷史上不吃,怎麼賣?人家並不單個賣產品,也不僅僅依靠市場銷售技巧。

人家在大量科學研究和數據支持的基礎上,總結這些食品屬於”地中海健康飲食結構”!二三十年之間,就讓國人把幾千年都不習慣的東西吃上、喝上了。人家這個事成功,就是因為通過飲食文化的研究,瞭解大多數人的心理,就是嚮往高尚文明的生活方式、追求健康。

我們中國現在有這麼好的一個環境,有這麼大的一個市場需求,人們又這麼迫切的需要保健,而且中國是這麼一個有歷史、有思想、有文化的國家,我們的醫哲學的底蘊又這麼深,我們應該有一個什麼樣的保健文化?

如果有個非常響亮的提法,提得好的話,可能保健產業會有更快更穩地、從上到下大家都理解的發展!造福人民健康,應該是最光榮的事業!

對這個問題我也處於思考之中,願意跟大家共同來研究,與時俱進地把中國新時期的保健文化研究出來,樹立起來,響亮地推向消費者,推向政府部門,推向企業和科研教育機構,引領我國的保健產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注:本文知識產權,屬作者個人所有。文章如需引用,請與作者商議;文中段落或觀點如需摘錄,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