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有痕《勅勒歌》證明:原鄉原音原源“爬山調之鄉”名副其實

武川是爬山調的的發源地。北朝時期(公元386——581年),留下的著名的《勅勒》:“勅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一度被認為是爬山調之源。這首歌是北齊戰將斛律金用鮮卑語演唱,被譯為漢語後載入史冊的。歷史發展到清朝乾隆、嘉慶年間,綏遠城始有放墾土地記載,這樣就招來晉、冀、陝、豫等地的漢族移民。最初由中原地帶遷徙到大青山至河套一帶的移民與原先駐牧這一地區的蒙古族和滿族民眾有一個融合過程,也就是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融合的過程。這種融合也自然包括了因環境遷徙而帶來的生產和生活習俗的適應過程,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因戰亂和自然災害而導致移民數量猛增。傳統二人臺《走西口 》唱到:“咸豐正五年,山西遭年限。”隨著西口路而來的,還有中原的傳統文化形式,諸如社火、九曲、表演唱等,當然包括緣事而發的民歌。

歲月有痕《勅勒歌》證明:原鄉原音原源“爬山調之鄉”名副其實

淵源浩如煙海

爬山調也叫爬山歌、山曲兒,是流行於內蒙古中西部農業區和半農半牧區的一種短調民歌,有後山調、前山調、河套調之分。

後山調流行於陰山北麓的武川一帶,旋律高亢悠長,音程跳動大。爬山調的結構與信天游、山曲相近,多為兩個樂句的單樂段,曲調則有漢族與蒙古族交融的因素。因其婉轉、高亢、自由,上下起伏非常大,故而爬山調是晉陝蒙民歌裡最難唱的。

武川縣被冠以第四批全區民間文化之鄉“爬山調之鄉”, 2011年 《武川爬山歌集》出版,2015年,“爬山調(民歌)創作研究基地落戶武川。特別是2015年,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武川縣推出的大型爬山調抗戰歷史劇《青山兒女》的極大成功和反響等,這些都是對已在2008年6月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爬山調更深情的保護,和更深遠的傳承。

歲月有痕《勅勒歌》證明:原鄉原音原源“爬山調之鄉”名副其實

武川縣委、政府所在地可可以力更鎮,是隋唐皇室的發祥地,也是後山爬山調的主要淵源。這裡被考證出過10位皇帝,9位皇后,有帝王之鄉之稱。因“旦辭爺孃去,暮至黑山頭”而被考證木蘭從軍在武川,因為大青山在歷史上有過“黑山”“天山”之稱。而蘊藉而生的爬山調,就是藍色山灣裡迴盪的深情。爬山調伴隨著一代一代人成長的記憶,時遠時近,記憶和現實,逝去和沉澱,依次綻開,宛若故鄉古韻裡的厚重和凝華,在遊子穆然的撩撥中,舒化開來,告訴世人,那方水土厚德載物,亦可載歌。

參加過爬山調非遺項目材料組織申請工作的武川縣文化館館長賈喜旺說,據相關資料記載,自清朝末年始,山西、河北、陝西等地以漢族為主的農耕民族為戰亂或生活所迫,遷入大青山腳下至河套地區。這些農耕民族移民,帶來不同地區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在多民族共處一地的生活中,形成了多民族的文化交流與互補,乃至相互交融的強勁態勢。而晉、冀、魯、陝農耕民族源源不斷地向塞外遷入,數百年“走西口”加速了這種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內地遷來的移民先前吟唱著家鄉的山歌小曲,在此基礎上不斷地與蒙古族、滿族、回族等民族的文化藝術相交流,尤其深受蒙古族長調的影響。由此,陰山地區風格多樣的爬山調應運而生,而獨具特色的武川爬山調也隨之生成。據此,有研究認為,爬山調 融匯河北民歌、山西大秧歌、陝北信天游等多種民族藝術的基礎上,吸取了蒙古族長調民歌的特色而形成的。其形成和發展過程,凝聚著晉陝冀等省勞動人民走西口的厚重歷史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雄厚積澱,爬山調屬於一種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交融的新型複合型文化。

歲月有痕《勅勒歌》證明:原鄉原音原源“爬山調之鄉”名副其實

爬山調以反映農村牧區勞動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民族及地方風俗,風土人情為主要內容,是研究近代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經濟、社會、民俗、歷史、文化藝術等方面的重要資料。從歷史發展的時間來看,每個時代賦予爬山調以不同的時代內容,特別是在抗日戰爭、土地改革、解放戰爭、乃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後,爬山調在宣傳革命、團結民心等方面都曾起到過不可估量的作用。

歲月有痕《勅勒歌》證明:原鄉原音原源“爬山調之鄉”名副其實

原生態的莜麵調

爬山調流傳於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地區,特別是在大青山沿線的農村牧區有著相當廣泛的影響,而武川縣是爬山調流傳最為集中的地區。

當初組織爬山調申遺材料之一的武川縣文化館的韓永紅介紹說,爬山調以反映當地農村牧區勞動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地方民俗,風土人情為主要內容,表現大都採用比喻、象徵、比擬、聯想、白描等修辭手法,鄉土氣息濃郁,語言樸實生動,虛實相應,形象逼真,曲調高亢豪放,感情真摯熱烈,韻味婉轉悠長,屬地道的原生態藝術,是研究近代內蒙古中西部的重要資料。爬山調在抗日戰爭、土地改革時期曾起過不可低估的推動作用。一代偉人毛澤東認為爬山調絕不遜色信天游,周恩來總理贊稱爬山調是寶貴的莜麵調,並要求對這一文化瑰寶進行挖掘整理。

曾經是雞毛信

現在居住在武川可鎮的革命軍人遺孀索桂香老人曾生活在武川和四子王旗一帶,她年輕時參加過婦救會工作,她說,日寇侵華時駐紮當地時,爬山調也成了傳遞情報的工具。試想,在那個交通落後,敵情變幻莫測、危險隨時出現的情況下,亦虛亦實的爬山歌曾經起到了雞毛信的作用。嘚啷啷的嗓子,俗語和方言,日寇如何弄得清楚?

當然,生活不是總是戰爭,爬山調更多的價值是流動生活中樸實的情感表露,比如早期的勸兒從軍,鼓勵家人保衛家園,以及解放後和改革開放以來對生活的熱愛和憧憬。

“一朵朵葵花向陽陽開,共產黨來了幸福來。

千年的鐵樹開了花,窮人翻身當了家。

吃水不忘陶井人,翻身不忘黨恩情。

滿坡坡長出林芝草,十樣樣政策百樣樣好。

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新社會咱才把身翻。”

歲月有痕《勅勒歌》證明:原鄉原音原源“爬山調之鄉”名副其實

少年不識爬山調

有關爬山調,在60後和70後的人群中,最清楚的記憶是上世紀70年代,每年都有知青文藝匯演。一些家裡有知青的家屬看演出比別人有了積極的理由。那時看演出純屬湊熱鬧,因為那些節目吸引不了小孩子,包括每演必有的爬山調。當時很是不解,一段詞痛痛快快唱出來多好,非要咬油喃水半天,才算唱完一句,什麼“陽婆婆出來半腰腰掛”,揚起嗓子“嚎”上有一會兒,也不知道下半句在哪裡。

歲月有痕《勅勒歌》證明:原鄉原音原源“爬山調之鄉”名副其實

“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水,武川人唱爬山歌古來就會。

山曲在我肚裡裝,能唱三天六夜九後晌。

爬山歌本是順口溜,甚會兒想唱甚會有。

三十六眼窗花鮮又亮,唱爬山歌就是打比方。”

是的,現在看,那時不了悟爬山歌是必然的。山中的空曠很多人是沒體驗的。而由空曠產生的豪情和低婉,在漸行漸遠中才漸漸讀懂。就像現在對蒙古族歌曲的由衷的接受。原來接受一些厚重的財富,需要以成長為籌碼。

1997年,政協內蒙古武川縣文史委員會整理出版了《爬山歌選 》,該書主編劉耀冰先生約純度為該書寫一書評。承蒙高看,欣然應諾,後附該文。


賀《武川文史·爬山歌選》出版:時空的沉澱:後山告訴我們什麼

想必名出北魏、曾為漠南六鎮之一的武川,其文史之源,一定豐富而厚重。如果說境內的古城、古廟作為一種痕跡讓人幻化起漠南的滾滾烽煙的話,那麼,眼前這本《爬山歌選》則讓人聽到一種似遠非遠的聲音--“朝朝唱,代代唱,也不知唱死多少個老皇上”

--剖研這幾個字,你會自然地將這種聲音定位於四個字上--現實主義。所以,我以為,爬山歌不是簡單的民意,它是表現、記載歷史的另一種形式。也所以,本書的的出版、價值和意義不菲。正如該書前言中所稱:“爬山歌……同時也是我們研究民俗學、語言學、美學、歷史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重要材料。”

歲月有痕《勅勒歌》證明:原鄉原音原源“爬山調之鄉”名副其實

武川縣地處大青山地區,俗稱後山。爬山歌自古傳唱,風格獨特,曲調豪放。據武川縣文史資料記載,1953年,已故的該縣民間歌手張二銀虎曾隨綏遠省文工團進京彙報演出,唱紅京城。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他的演唱,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我區著名民間文學藝術家韓燕如先生髮此感慨:

“記得爬山調歌的人都不會忘記張二銀虎,他代表著北方民歌的一座山峰。”由此,可以窺視出後山爬山歌的成就和影響。

歲月有痕《勅勒歌》證明:原鄉原音原源“爬山調之鄉”名副其實

這本爬山歌選,編者共選編了四大類內容。無論是對舊社會被剝削被奴役的控訴,還是發軔於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據地的愛國情結,亦或是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和嚮往,讀之,撲面而來的都是一種樸實、大方,甚至是大膽的人文情緒、情感。如果你是個不熟悉後山的人,你會在無數個問號,無數個感嘆號的折摺疊疊中走進世紀初陰山腳下那裹挾著西部風光的斷壁殘垣,走進一個個會做莜麵魚魚的農家小子院,走進一種對亙古愛情執著的感動中,讓你頓生一種千古絕唱的,甚至是梁祝的慨嘆。而這所有一切的背後,都是歷史的剝落,是曾經的生活。而這種剝落、這種生活,對於熟悉後山生活的人來說,除了親切之外,相對於歷史的厚重,就文化藝術欣賞方面而言,可能要對“流行”產生一種叛逆和消極。那麼,說爬山歌是歷史的風景,是不為過的。

歲月有痕《勅勒歌》證明:原鄉原音原源“爬山調之鄉”名副其實

爬山歌歌詞樸實,一如樸實的民情。娓娓訴來的語言透露出後山地區人民的堅韌,以及隱含在堅韌中的一絲徘徊和思想上的一種向上的抗爭。“舊社會好像三九的風,吹透了衣衫涼了心”;“二黑啦轎車灰毛驢拉,打不敗鬼子不回家”;“穿的草鞋(hai)沒後跟,打起仗來敢拼命”;“半山山蓋廟還嫌低,人裡頭挑人就挑準你”……無論是表達一種民族的士氣,還是一種纏綿美好的情感,後山爬山歌都講究說透說徹底。此間,後山地區特有的方言俚語又必不可少地鋪襯出爬山歌十足的後山味、後山特色。你聽,

“紅格彤彤的陽婆藍瑩瑩的天,解放區軍民不拾閒(消閒)”;“一鍋鍋飯來一盞盞燈;熱炕頭叨啦(告訴)分外親”;“三笸籮惡習煞(垃圾)笸籮灰,誰給俺們管媒歪斷腿”……如果你置身於後山那一馬平川的曠野中,或許,遠處山樑中的一曲爬山歌會勾起你無限的心思直至尋歌而去……

歲月有痕《勅勒歌》證明:原鄉原音原源“爬山調之鄉”名副其實

爬山歌是後山地區人民生活一個時期的反映。它是生活的沉澱。這種沉澱而成的歷史因其樸實,因其或濃或淡的苦澀而讓人分外感受到真實的分量和流傳及至集結成書的意義,與過去也好,與現在也好,在活著所涵蓋的空間,讓我們因對久遠的回眸而多一些從容,多一些對過去的理解,對今天的珍視。

我無法說爬山歌是時尚的經典,但作為我國民間文學藝術寶庫裡一棵冷處偏生,含英咀華的勁草,自有其地位和價值,而不僅僅是因為“越是民間的,就越是世界的”一說。它雖不是史,但作為在現實主義基調上的對歷史的承載,作為讀研歷史的一種輔料,它是歷史的演繹。它訴說著後山,訴說著後山的歷史、後山的文化、後山的人、後山的真實的而不是杜撰的故事,讀之吟之,你會覺得後山不再遙遠,歷史不再遙遠,時空真的可以穿越。

歲月有痕,給了這本《爬山歌選》生命之源,春秋不老,爬山歌得以傳唱至今,在這個意義上說,爬山歌是時代的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