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膨大打什麼藥好?

用戶4528274118415


題主問柑橘膨大打什麼藥好?實話,這題問得有點迷,因為促柑果膨大的主體是肥水,而防控病蟲或是生理病害才會用到農藥或調節劑,您難道不應該問用什麼肥嗎?


當然,還有一種理解便是將上述的“藥”等同於膨大劑。可能提起它不少人會反感,但在不少果蔬上,只要運用得安全、合理、適度是完全沒問題的,還可提升果品。


不過,柑橘上還真沒聽過用膨大劑(氯吡脲)的,即便是功效有相似之處的赤黴素,在柑橘上也僅用於保果和防裂,用量過多還會致粗皮果產生。


下面,筆者預從柑橘膨果期的營養需求、病蟲發生情況、生理病害的發生上來談談此期肥、藥、調節劑的使用,供參考。


柑橘膨果期的營養需求

膨果期是柑橘需肥的臨界期,對各種礦質元素的需求增多,其中以氮、磷、鉀、鈣、鎂、硼、鋅、鐵等最為關鍵。


膨果前期,除大量元素外,注意鈣、硼的施補,此時的吸收效果也最好,可噴施鈣源庫、硼源庫等葉面肥。


膨果中期,正值秋梢期、根系生長期,可考慮下有機肥,工不夠的也可淋有機肥液如海精靈生物刺激劑,依據果型輔以平衡型或高鉀型複合肥、中微量元素肥,秋梢後對鎂的需求上升,葉噴蓋世美,可起到鈣鎂同補,增強果皮韌性和光合效能的作用。


膨果後期,果小的可補一些氮,多淋水肥,促膨擴型為主。對於果形正常的,控氮增施磷鉀,可噴施零氮全營養的紅庫葉面肥,降酸增甜促上色,幫助品質的形成。


膨果期病蟲防控

柑橘膨果期的常見病蟲有潰瘍病、炭疽病、砂皮病、脂點黃斑病、鱗翅目類害蟲、鏽壁蝨、蚜蟲、潛葉蛾、紅蜘蛛、蝽象、薊馬、實蠅等。


如潰瘍病預防以無機銅製劑為主,發生後輔以有機銅、抗生素類藥物治療;炭疽病可用嘧菌酯、咪鮮胺、丙森鋅等;潛葉蛾打氯氟·噻蟲嗪、甲維鹽+噻蟲嗪等,紅蜘蛛螺蟎脂+乙唑蟎腈;實蠅可懸掛全逮誘捕球誘殺成蟲。


這裡要特別提醒的是,膨果期正值高溫期,務必注意用藥安全問題,以免產生藥害。


生理病害

主要是裂果和日灼。


日灼多發的品種,如茂谷柑、沃柑等,除放晚夏梢遮擋、噴水降溫、前期補鈣硼外,可進行塗白,或噴防曬劑。


裂果的本質是果肉膨大所造成的膨壓超過了果皮的耐受,這與水分的急劇變化、果皮的韌性等,保持水分平衡和強健果皮有助於減少裂果的發生。特殊天氣如久旱不雨或久旱遇雨後,可噴施赤黴素20~30mg/L,保持果皮細胞活性,使果肉與果皮生長協調,減少裂果的發生。


農業助手旗下【牧蟲者說】原創內容,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牧蟲者說


柑橘膨大期一般可以噴施調節劑和葉面肥,對促進柑橘膨大,增加產量提高質量較好。

為了促進柑橘的開花結果,提高柑橘結果率,通常在柑橘的現蕾期和第一次及第二次的生理落果前都有噴施促花及保花保果的藥劑,同樣為了提高柑橘產量,改善柑橘品質,一般還要在柑橘膨大期噴施具有促進柑橘膨大的藥劑,以利加速柑橘的生長膨大,這樣不僅可以明顯提高柑橘的產量,一般還可以使柑橘的果實大小通常比較均勻一致,而且果皮比較光滑,賣相好,不僅利於銷售,而且還便於提高銷售價格。因此通常在柑橘幼果進入膨果期後的7-8月要經常噴施利於膨大的藥劑,一般即可單獨噴施使用,也可以結合病蟲害防治一併噴施,不過一般要連噴2-3次,10-15天一次,大量實踐表明,只要在柑橘果實膨大期間,保障水肥充足和病蟲害防治好的情況下,一般選用以下兩個配方的膨大藥劑進行噴施後可以明顯增加產量至少30%以上,其中以第一個配方的效果最好。

即每畝使用碧護15000-18000倍+0.3%磷酸二氫鉀葉面肥+300-500倍液的美洲星或海藻酸多元素活性葉面肥,或是選用0.01%蕓薹素4000倍噴霧+0.3%磷酸二氫鉀+氨基酸葉面肥,首次噴施後7天在噴藥一次,然後間隔15天左右可以在噴施1-2次。這樣不僅可以明顯促進果實膨大,而且沒有其它副作用,並能有效增加柑橘的含糖量,增強口感。

總之,柑橘膨大期噴藥,不僅要注意噴施促進果實膨大的調節劑和葉面肥等,同時還要注意結合田間病蟲害發生噴施殺菌劑或殺蟲劑,同時把握好用量,避免引發藥害,並注意保持水肥供應均衡,這樣才能有效確保柑橘膨大,提高產量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