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在農村荒林的野果,如今成國際市場新寵,農民靠它致富一年兩收

說起樹莓,不少農村的朋友應該很熟悉,這種長在荒山林地的野果子就是童年的味道了。而城裡人應該也不陌生,因為它現在可是國內外水果市場的新寵,一些超市中已經賣到了60元一斤。這種“農村出身”的水果為啥這麼受歡迎?

長在農村荒林的野果,如今成國際市場新寵,農民靠它致富一年兩收

其實,一直以來樹莓在國外都很受人們喜歡,因為它果味酸甜、口感清涼,非常符合外國人的飲食習慣,所以鮮果在國外的需要量很大,並且隨著其營養成分不斷被挖掘,價格也是不斷攀升。近年來,隨著我國食品消費的不斷升級,人們對水果也提出了更多樣化、更高的要求。作為國際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第三代水果,樹莓的在我國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長在農村荒林的野果,如今成國際市場新寵,農民靠它致富一年兩收

可別小看這“第三代水果”的名頭,它指那些分佈於荒山林區,尚未被開發利用處於野生狀態的山果以及一些新開發的優特水果。由於這些水果天然、新奇以及獨特的營養價值,第三代水果在國際市場具有很好的前景。尤其火熱的樹莓,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很大的市場競爭潛力。一些農民正是看到了這一點,開始嘗試種植樹莓。

長在農村荒林的野果,如今成國際市場新寵,農民靠它致富一年兩收

青海湟源縣近年來依靠特色種植樹莓,帶動了當地農民戶均增收1到2萬元。而黑龍江尚志市長營村最近也迎來了樹莓大豐收,這裡可以說是較早人工種植樹莓的地方,在收穫的季節僱傭鄰村工人採摘,之後直接送到村中籤訂合同的食品公司,經過分揀包裝之後,這些紅樹莓大都出口了。今年是個豐收年,農戶們能有個好收成,而採摘工也能多采多得工錢。這裡紅樹莓種植達1萬多畝,年產量能達到6000噸,分選出來的A品能賣到每噸16000元。

長在農村荒林的野果,如今成國際市場新寵,農民靠它致富一年兩收

除了市場前景廣闊之外,種植樹莓對於氣溫的條件要求也比較低,不分南北,全國大部分地區在0℃以上都可以栽種,以春秋種最佳,春季種的話,當年可以掛少量果子,秋季種,翌年就可以多數掛果了,第3年的時候就進入了盛果期,可以連續掛果30年以上。樹莓的品種有很多,顏色也有紅、黑、黃、紫等差別,但是這幾年紅樹莓的售價在逐年升高。不過,如果農民朋友想要種植樹莓的話,還是要慎重考慮。

長在農村荒林的野果,如今成國際市場新寵,農民靠它致富一年兩收

雖然它有這麼多的優點,又有這麼好的效益,但是這是建立在規模化、專業化種植的基礎之上。實際上,樹莓雖說出身農村,但也是很嬌貴的,尤其是收穫的時候,就需要很多的勞動力人工採摘。種植樹莓還需要穩定的收購渠道,因為樹莓有一個最大的硬傷,就是不耐儲藏。樹莓是漿果食物,皮薄,採摘之後很容易腐爛,保存和運輸通常需要冷鮮。而且在這過程中的果子損耗也不小,從收穫到餐桌損耗率可達40%左右,還是有風險的。

長在農村荒林的野果,如今成國際市場新寵,農民靠它致富一年兩收

長在荒山林區的野樹莓,從農村娃的兒時小零食變身為國家市場的水果新貴,可見,不僅我們在長大,社會也是在日新月異。小小的樹莓成了農民致富的黃金果,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