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中國#品工地盒飯,現炒夠辣夠解饞,飯管夠,十塊錢,真實惠


去瑤裡古鎮的路上經過一個工地,當時大概12點不到,正值飯點兒,老遠兒就聽見一個大喇叭裡重複喊著:“現炒盒飯,十塊錢一份,在大院內”,一直都想體驗下工地盒飯,今天算是趕上了,幸福來得太突然,聽說民工盒飯是中國餐飲界性價比最高的單品。

抬頭一看,一個大土堆,瞅不見大院兒,正在張望,一個大哥戴著安全帽過來了,我一問,大哥連忙熱情地帶路,剛好他要去吃飯,一邊走一邊說:“不像其他路邊賣的裝好的盒飯,這家是現炒的,有很多選擇,雖然肉不多,但是飯管夠兒,飯量再大都不怕,老闆炒菜確實有兩下子……”

太好了,高手在民間,我就喜歡有兩下子的大廚,不管何時何地,利用現有食材,都能做出讓人驚豔滿足的味道,那才是真有水平的藝術家,無論他的獵場在哪。進了大院,看見了簡體版的指示牌,別管寫得對不對,你就說你認不認識吧,那就得了唄。


跟著大哥進了一個藍色的工棚,這是一個狹長的敞開式帶棚空間,總共能有20平左右,女老闆負責招呼客人和端菜、拿酒、收錢、打下手,她丈夫掌勺,不用看他炒菜我都能聞出來大廚的水準一二,離棚老遠就聞到了讓人胃口大開的小炒香氣,那是洋蔥炒肉特有的味道,可能還加了尖椒或剁椒,微微嗆,但指定下飯。

看了下這些食材,還真豐富,葷素都有,不下十幾種,咱來捋捋:雞胗、雞雜、肉絲、肉片、香腸、香菇、酸豆角、豆乾、豬頭肉、捲心菜、醃酸菜、蒜薹、洋蔥、青椒、韭黃、大白菜、雞蛋……是我餓了麼,明明倆小時前剛吃完早飯,可能就是因為這些東西太接地氣,一下子拉近了食客的距離,感覺特別熟悉。

桌上有炒好的菜,兩盤酸辣雞胗,兩盤尖椒土豆片,其中雞胗那盤的配菜用了青椒、洋蔥、蒜薹、大蒜、朝天椒,剛才讓人慾罷不能的味道就是這道菜傳出來的,瞬間我就決定要這盤了,雖然還不餓,但我必須把它買走。


看著這道菜,你會想到什麼?這熟悉的味道就是小時候家裡來且了,廚房裡姥姥大戰鍋鏟幾百回合後飄散出來的家飯味兒,特別樸實,但特別親切,一聞就饞,食物也講究個“望聞問切”,前三項都不用說了滿分,等我切完了,再算總賬。

因為要急著趕路,和老闆娘匆匆聊了幾句,請她幫我打包,一會兒逛完瑤裡餓得前胸貼後背時,才應該是打開它品嚐的最佳時刻,餓的時候吃飯,是對食物最基本的尊重。

善良貼心的老闆娘告訴我飯隨便吃,要不要給我拿兩盒,她說自己家做民工的生意,做的菜都口味重一點兒,一是下飯,二是解饞,三是下酒,一般人都至少能吃兩大碗米飯……我說我沒幹體力活,加上這身五花膘沒資格吃兩碗飯,就盛一碗,我口重,沒事兒。

打包好了我剛要走,老闆又炒好兩盤菜:辣煸小乾魚兒,聞著可辣可香了,但這種魚我吃過,魚腥味兒比較重,喜歡的會特別迷戀,不待見的也就動兩筷子,愛吃這口兒的用這菜配大米飯肯定絕了。

瑤裡古鎮比我預想得要更大,更美,這個回頭我發個專題給大家瞅瞅。逛完下來都快三點了,我是個軸的人,途中多次經過大小飯館,包括看食客吃播都沒撼動我對盒飯的忠誠,坐到車裡,鄭重地拿出小塑料盒,一人發一雙筷子,先把毛刺來回刮一刮,熱氣把蒜薹燜黃了,這樣更入味好嚼。


米飯雖然涼了略顯夾生,但這菜真真是下飯神器啊,夾兩筷頭菜蓋在飯上,濃稠的湯汁順著米縫四散開來,把鮮鹹辣和雞胗的香滲透到周邊,筷子一撅,飯、菜、肉、湯一網打盡,送入口中,那就是用剩菜泡大米飯,打掃盤子底兒的滋味和口感哪,我說咋這麼熟悉,吃得這麼得勁兒呢。

咱來近距離鑑賞這盤菜:雞胗切得雖然大小不均,但是很薄,說明改刀的人熟知食材性質,瞭解爆炒雞胗一定要薄才能在短時間內大火翻炒即熟,又保存了脆韌牙感,洋蔥、蒜薹、朝天椒的大量使用,一是成本降低,二來這些配菜易附葷味並將它與自身特質結合,形成新的味道,它們一向都是葷菜的靈魂伴侶,入味兒,親切,迷香。

雨敲打著,放著音樂,吃著樸實的盒飯,感覺真美好,這份十塊錢的飯菜,不僅僅給我味道上的滿足,還有心靈上的,乾淨美味又親民的盒飯,讓出力養家的民工們也能在吃飯時找到幸福感,這是飯攤兩口子的功德,老話說“民以食為天”,無論身在何方,飯吃好了,一切都好說,都是次要的。最後,我給這份盒飯滿分,以後有機會我還要帶朋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