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6岁辍学当学徒,开网店卖耳机翻身,如今年销量超2亿

今年刚刚30岁的郭胜,做网店已经将近十年。虽然身处传统制造行业,但他一直以“互联网人”自居,产业思维十分前卫。通过互联网的优势,他做出了一款神奇的耳机:促销时最低能卖到9块9还有赚头,更重要的是质量还过硬,质量检测能做到行业标准的三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郭胜的创业故事。

他16岁辍学当学徒,开网店卖耳机翻身,如今年销量超2亿

一、南下打工

2006年夏天的一个午后,刚刚度过16岁生日的郭胜,在自家经营的网吧里一边打游戏一边跟父亲说,不想再继续上学。父亲怒不可遏,断然拒绝。郭胜扔下鼠标,摔门而出。湖南益阳的这个小镇紧挨着洞庭湖,偏僻而闭塞,上学读书意味着可能的出人头地和光耀门楣,即便明知这条路希望渺茫,父亲还是无法接受这个无理请求。

最终,拗不过儿子的父亲选择面对现实,他给远在深圳的妹妹打了个电话,在对方的手机配件工厂里,为儿子郭胜谋了个职位。当个学徒,在流水线上打打工,父亲觉得自己已经能够看到儿子的一生。当时郭胜背着行囊,搭乘南下火车来到深圳时,中国还是功能机的天下,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三家外企品牌,分食着国内将近八成的手机市场。大量手机制造的相关企业集聚在珠三角,为国外品牌做代工。

郭胜的姑姑在深圳有一个规模不小的手机贴片工厂,专门从事手机主板贴片。“进去后才发现,全厂一线工人中,只有维修部的七个人是男的。”郭胜成了全厂八百多个普通工人中的第八个男人。在这个贴片工厂,郭胜表现出了过人的能力,业务能力得到肯定,但是当三年后公司有领导决定把他提拔为部门主管时,为了避嫌的姑姑把这个提议给否决了。心灰意冷的郭胜选择了辞职。

他16岁辍学当学徒,开网店卖耳机翻身,如今年销量超2亿

二、网上开店

辞职后的郭胜只身来到南山工业区,入职了一家手机方案设计公司,在手机功能机时代,这家公司在行业内排名第二,“在中兴通讯隔壁,那时候中兴是国内第一大手机厂商。”郭胜业绩出色,仅用三个月时间就成了公司的售后主管,这个职位也让他真正有机会接触到当时众多的山寨机商人。

让郭胜记忆犹深的是2009年iPhone3s正式进入中国,山寨机厂商纷纷倒闭,他所在的手机方案设计公司受到波及,减员大半。国产手机急需寻找突破口,郭胜也在考虑自己的出路。2012年,一个开淘宝店卖手机壳的朋友无意间提到,自己一个月的销售额可以做到30万,“我不信,这太夸张了,华强北那些卖山寨手机的档口都赚不了那么多啊。”在朋友的仓库,郭胜第一次有了开网店的念头。

在深圳、东莞拥有无数耳机的代工厂,华强北也聚集了大量的配件档口,“当时大家买配件都去线下的数码城,网上买耳机的人还不多。”郭胜决定赌一把。他辞职注册了一个公司,直接开了一家天猫店,专卖耳机。网上几乎没遇到什么竞争对手,并且占据产地优势,他的网店很快就有了起色。最早郭胜只是从华强北的档口拿货,一个月能卖出去一万多条耳机。到了旺季,出货量最多可能达到四五万条,月销售额一下子能飙升到一百万左右。

他16岁辍学当学徒,开网店卖耳机翻身,如今年销量超2亿

三、自建工厂

但是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那个工厂在行业内的体量比较大,主要是在线下渠道商铺货,网店是弱势一方,很多时候它不会允许你去做活动和推广。”相对于线下渠道动辄上百万条的出货量,郭胜的网店区区几万条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线下渠道批发七块多一条,我们拿货要十块左右。”有时候甚至还会遇到缺货的情况,没货可卖对于电商而言简直就是噩梦,“流量就没了,评价也会很差。”

2016年6月,郭胜在东莞石排镇雇了二十个员工,开起了自己的耳机工厂,由于此前几年一直受制于品牌工厂的种种约束,郭胜对于自我品牌的需求极为强烈,在组建工厂的同时,也创立了自己的耳机品牌 “WRZ”。如今郭胜做淘宝已经将近十年,身处传统制造行业,他对中小制造商的转型瓶颈感受明显。郭胜的耳机工厂改造要涉及到十多家工厂、数十条生产线,成本也居高不下。

今年,淘宝天天特卖提出要在三年内免费帮助1万家中小企业进行C2M改造,正切中了郭胜的痛点。通过改造,郭胜可以从屏幕上看到十几个合作厂商的采购、备货、生产和库存状况,对产能、销售也可以实时把控,哪条线饱和哪条线空闲一目了然。

这样一来,买家、卖家和厂家,三者达到了共赢。买家得到的产品价格变低,而郭胜的耳机品质更好,品牌形象更深入人心,在耳机市场的接受度也更高。去年,郭胜的天猫店年销售额达到了8000万,如果加上全网销量,整个销售额突破了2个亿。

他16岁辍学当学徒,开网店卖耳机翻身,如今年销量超2亿

​关于郭胜的故事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感谢阅读。

我是实体经济守望者,欢迎关注,一起讨论更多相关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