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成年人之間真正冷漠是:不聯繫、不刪除,不將朋友圈對對方屏蔽。”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我認為,只要有手機號的必然會有微信,微信已經成為了成年人聯繫的一種方式。我們的微信上加著各種各樣的同學,朋友,親戚,或者是業務往來的夥伴以及我們的領導。只要工作以後基本上每個人都有微信,有些人其實不想玩微信的,但是因為朋友家人都使用微信,所以自己必須要有一個微信,不然的話別人聯繫自己的時候往往找不著人。微信對成年人來說不只是一種聯繫的方式,它的重要性已經不亞於電話號碼了。很多領導在下班以後都會在微信群裡發佈一些新的消息,如果錯過了,很可能第二天的工作就會出問題。還有一些人他們喜歡用微信跟你聯繫,如果回覆的遲了,對方會覺得你不尊重他。



相信每個人的微信裡都會有這樣的人,他們過去是你親密的朋友,現在卻很久沒有聯繫。他們沒有拉黑你但也從來不會主動聯繫你,甚至有些人還會對你屏蔽自己的朋友圈,讓你以為自己被刪除了,可當你們有事找他時,他又會有一句沒一句的回覆你。

這些微信中的“陌生人”,雖然不曾拉黑,但也從不往來,那麼我們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微信好友,不拉黑、不聯繫、不刪除,80%都是這3種原因。1、早已忘記還有你這麼一號人

在生活中,雖然我們每個人在微信裡都會有很多朋友,但卻並不是個個熟識,甚至有些好友我們早已遺忘。我們的通訊錄裡儘管有成百上千人,但最後熟識的也不過就那麼十幾二十個。

在微信裡那些不拉黑也不聯繫的好友中,大多數都是因為印象不深,早已遺忘了微信裡有你這麼一個人。你在他內心的存在感實在太低,無論生活好壞都對他根本不重要,拉不拉黑你都對他沒有什麼影響。

2、礙於情面不好拉黑你還有些朋友,你記得他是誰,但卻並沒有什麼過多交集。這些人躺在你的微信列表裡,強行聊天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想拉黑又覺得不好意思,於是只能留著,平時很少接觸。有些人沒有拉黑身邊不聯繫的好友,也是因為這種原因。這種人大都是經人介紹才相互認識,對於他們來說,你就是朋友的朋友。之所以留著你,並不是因為彼此相處有多合拍,而是因為他為了朋友的面子把你留著。拉黑沒面子,不拉黑又尷尬,只能默默躺在通訊錄裡了。



3、留著以後開口借錢微信裡關係最淺的兩種朋友,莫過於點贊之交和借錢之教,讓人頭疼的無非就是最後一種。我想各位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一個許久沒有聯繫的朋友突然找你聊天時,你都會覺得背後發涼。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他們可以和你三年不聯繫,一聯繫就可以理直氣壯說自己最近遇到困難需要錢,更你裝作很熟,順理成章的跟你開口。對於這種只把你當臨時提款機的朋友,最好的方法還是打入黑名單,眼不見心不煩。在微信社交的過程中,翻一翻我們的微信列表,總能看到許多很久不聯繫的朋友。他們的消息頁面一片空白,他們的朋友圈也永遠三天可見,可不管聯繫還是不聯繫,終究還是你朋友圈裡認識的人。在生活中,我們忙忙碌碌,丟下了很多早已熟識的朋友。這些人雖然已經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在微信裡卻依然存在,今後仍然還有聯繫的機會。


微信好友,長久不聯繫卻也不拉黑,或許只是我們的一種禮貌,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不是嗎?


小娟的幸福一家


能做到以上幾點,就說明那個朋友明明活著。但是從心裡已經死了。最起碼也已經不重要。


這幾天一直想刪除一個人,一個女人。自從得知她的種種劣行,眼裡容不得沙子的我就恨不得把她清理掉。但身邊人勸我稍安勿躁。

這個女人是我朋友的前妻,其實之前關係還好。但算不上親密,只是礙於朋友的面子而交往。這女人是個不分場合的人。幾家聚會明明是高興事。也難免多喝幾杯。人家都好好的,可她喝點酒就開始鬧事。又哭又鬧很掃興不說。也讓自己的老公顏面盡失。人家的事外人不能說什麼,心裡可都有看法。對於有用和沒用的人態度完全不同。有用的一臉諂媚,沒用的愛搭不理。可能本身有點不自信,即使全身名牌,還口口聲聲抱怨這些都是很差的牌子。窮人才會穿。

有次我實在沒忍住,笑著說:“我不懂牌子,和我說等於對牛彈琴。而且你說的最差的牌子,至今我也沒有穿過”。

婆家幾乎不上門,偶爾去一次吃吃喝喝還行。只要一做家務回來就大吵大鬧。婆婆住院更別說照顧了,和外人一樣打個照面就走。孃家人有事就是聖旨,哥哥蓋房子,弟弟做生意。只要一個電話。家裡的錢能都拿出去。錢不夠出去借也要給,幾萬十幾萬。動用老公給工人的工資。只要老公反對,不鬧的雞飛狗跳不能算完。

有時候想,可能和出身環境有關係吧。之前生長在偏僻的山村。如今怕被人看不起就表現的強勢一點。可後來發現不是那麼回事。不是城鄉差異,而是人品有問題。哪裡都有同情達理的,哪裡也都有胡攪蠻纏的人。

相信一點就可以,但凡對父母家人都不好的人。對誰也不可能真心。


最好實名制


人心真有意思,我有兩個同事都把我屏蔽了。一個是16年剛畢業由我帶她,但是後來請假就沒帶了,所以對她也基本上沒怎麼指導過,我在朋友圈一直沒看她發微信,後來我知道她是發微信的。就知道她把我屏蔽了;還有一個,一直關係還算好,但突然發現很久沒看到她發消息,後來有另一同事說她發了啥,我才反應過來她肯定是把我屏蔽了。關鍵是我並不知道人家為什麼把我屏蔽。


圓46430535


從我個人講,有些恨得牙癢癢的,還是要果斷屏蔽的。

跟我一起共事的有2個人,無論是性格還是交往,沒有一處有共同點。在領導面前也是各幹各的,平素積累了不少怨氣。就連工作中有時候都是互相較著勁來的。沒辦法,確實對不上眼。

後來呢,這兩個人都調走了。走了之後,電話都是留的之前的老號,不知道都更新沒有。但是微信是互相屏蔽的。其中一個,之前曾經加了QQ,有一天心血來潮,搜這個人的QQ,發現找不到了,於是我也冷笑一聲,去你馬比,把他的微信也刪除了。

其中另一個,挺愛寫點東西,據說開了個公眾號發一些個人感悟,單位上一些人對他還挺推崇,推薦我去看一下。我也就看了一眼,沒有關注。且不說水平如何,對這種人,我這一輩子估計都不願意多看他一眼。


有歷史


看到這個問題以後,我仔細是想了想,我好像也是其中的一員。

我們這裡有好多市場,好多廠子所以基本上都不用出去打工,所以本村裡的一些朋友還是會經常走動,經常聯繫坐坐的。

可是外面的一些同學朋友就不能經常見面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們也不經常聯繫,朋友圈也不拉黑,每次過中秋和過年的時候,我們都會約出來聊聊天增進感情,我們雖然不經常聯繫不見面,但不代表我們的友誼不再了,不管有什麼事情,我們同學之間都會第一時間互相幫助的。

這就是真正的朋友,不管你平時怎麼不聯繫,可是需要幫助的時候,絕對不含糊。





健忘的阿龍


首先感謝大家觀看!(沒什麼表達的,給你劈個叉吧)

今年23歲,可能比起在座各位要小一點,經歷的事和人不多,不過還是想給你們分享一下!

其實,不論是不是成年人,在自己的聊天界面都會有這樣的人!

其中一小部分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年齡大了之後總會分開,各自有生活和工作,畢竟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嘛,但是過年或者放假的時候能聚在一起玩,我覺得這並不是冷漠,而是無可奈何。

其中一大部分的人是自己工作認識的同事朋友和親戚,這些人是為了在工作的時候有更多的幫助和工作的方便,我覺得這並不是冷漠,很多的事工作需要。

其中一一兩個是自己前任或者是初戀之類的人。不刪除、不互動、不關心,我覺得這幾個人或許是自己心裡過不去那個檻兒,自尊心過不去罷了,這也並不是冷漠吧!

從來不相信什麼冷漠無情,只要是你的心是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也不存在這些啦~。 感謝🙏



鄭文琦Fighting


貌似我的幾個朋友從小到大的朋友,他們在老家我出門在外平時不聯繫一年五個手指頭都可以數的了。可回到家的關係還是和以前一樣,這才真正朋友吧。還有我的驢友17春節在大理認識而且都是在珠三角地區工作,每年都有聚會。常常會在群裡聊天。而我性格又是有點自卑➕慢熱型的矛盾體所以的冷漠對一些真正三觀不合,圈子也不同的人才冷漠到不聯繫,單刪又怕沒禮貌?


安然亦夢


不聯繫,不刪除,不將對方朋友圈屏蔽,是不是成年人之間真正的冷漠?

是. 也不全是。

俺就有提問者說的情況。朋友圈裡,俺沒動那心思統計,反正有那麼幾個罷。

是冷漠——

不聯繫,也不刻意屏蔽,就那麼放著,僵著。

即使對方發朋友圈嗨翻了,也不去點贊。是的,並不是忍著不點贊哦,而是根本就沒那動因!

當然,大多數情況是,對方一年到頭也就發一兩條朋友圈。這連給我糾結於點不點贊、避免尷尬與否的機會都不給!

還有種可能,那就是對方只屏蔽而不刪除,而俺也沒那心思去驗證。前些年,不是很流行驗證朋友圈是否被屏蔽的小遊戲嗎?眼見著友誼的小船,被這個隱形的小浪頭掀翻,多少玻璃心,頓時哭暈在廁所!

而在下呢,一直安然若素。

所以,一般人看來,這確乎冷漠。

不是冷漠——

不聯繫,並不意味著不關心,不交往。

例一,一小學同學,生性寡言、孤僻。QQ時代即加好友,延至微信時代。但幾乎不聯繫。

前年,該同學一反常態,頻繁邀約聚會。我們也欣然前往,相聚甚悅。尤其是參加他兒子的婚禮,更是把酒言歡。

繼後近一年間,該同學彷彿人間蒸發一般,音信全無。經多方打聽,才驚聞他已身患癌症!

俺微信聯繫他,回覆極簡。俺猜,他是寧願以自己的方式療傷,也不煩及他人吧。現在想來,他一年前的頻繁邀約,就是在以某種方式,與同學們作別吧。

尤其,他拼盡全力為兒子辦喜事,則是他對家人最好的交代了吧。

唉,令人唏噓。

如果他哪天真有不測,我定會前往的。

例二,一好友,土豪一枚,學用微信僅半年,且三年未聯繫。忽一日,深夜邀俺喝酒。

酒酣,不談輝煌,只述自己蹲看守所,借錢不還,行賄而心驚的麥城事。該人沒有眼淚,只有扼腕,是條漢子。不善飲的俺,也只得陪著他大醉。後各自散去也。

此後,再無聯繫!

例三,又一QQ時代的小學同學,一年僅僅聯繫一次!

俺與他生日同年同月。在生日前的一週或半月,這傢伙的微信準時發來,和俺商定邀請其他同學慶生的事。

慶生後,這傢伙一準消失得乾乾淨淨。

例四,一對桌的老同事,在微信上也不鹹不淡地聊,大都聊工作。及至他腦溢血後,認知受損,微信即陷於沉默……

想當時,43歲的他,是那般體能充沛。由於是夜班,下午四點即點卯。他每天必用兩小時打乒乓,用大號飯盅盛飯,用十分鐘即呼嚕完畢。

工作時間要吞雲吐霧掉大半包煙。說話朗聲,喜與女同事打情罵俏——有他在,辦公室氣氛總是熱熱絡絡。

一個奔放的人,瞬間陷於沉寂。你會想到啥:世事難料,世事也無常!

唔,不想也罷。

有次俺老母親病危,俺請她幫忙。從親自開車接俺娘,到辦理入院手續,到給掌事的醫院頭兒說上話,一應操持。

所以,冷漠與否,要看具體情況來下結論

有的是實質上的冷漠。經過歲月的淘洗,人情真的寡淡了,聊無可聊,不聊也罷。有的三觀不合,真心不願搭理。

但,“三不”原則(不聯繫不刪除不屏蔽)還是要遵守。原因:不刺激人,不得罪人,不給自己添堵唄。

有的卻是形式上的冷漠。比如俺前面的例子。人到中年了,都流靜水深,都求個各自安好(年輕時,對這個“三不”,肯定會有決絕的處理方式。但誰還沒年輕過呢)。

但並不意味著不在意對方。一遇大事急事,總還想相互幫襯;心結難解時,還有個倒苦水的地方。

這就夠了!


考拉lanlin


如果是男女之間,那麼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第一:他在逼你主動離開

不管事情是怎麼發生的,事實已經擺在那裡,又無法接受你,所以只好不再聯繫你,看你採取什麼樣的做法再決定該怎麼做。

但他又不會刪除你,大概是心裡覺得很對不起你,不想一下做得這麼明顯,讓你傷心難過。

這種男人大多隻把你當備胎,可有可無,所以才在發生關係後若無其事,而不是向你表明心意,而他這種方式,其實就是在逼你主動離開,因為他不想做那個壞人。

如果你發現是這樣的情況,還是及時止損吧,不要一錯再錯,一傷再傷。

第二:他還不想徹底失去你

對於這樣的男人而言,大多心裡是矛盾的,他可能有一些喜歡你,但又沒有很多,所以暫時還沒有想清楚要不要和你在一起,所以暫時不去聯繫你。

同時他又不想徹底失去你,怕失去後會後悔,到時候再找你就找不到了,所以他也捨不得刪除你的聯繫方式。

如果你發現是這種情況,如果你真的很愛他的話,不妨再多給他些時間,讓他慢慢想清楚,相信他再聯繫你的那一天,一定會有好的結局。

而你給了他足夠的時間想清楚,他也會明白他的責任和擔當,不會再輕易放棄你。

第三:他想當作什麼都沒發生

如果你們以前就是熟悉的朋友,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兩人發生了關係,男人就會覺得很為難,在他心裡,只把你當做普通朋友,但他又捨不得失去你這個朋友,所以很痛苦。

這種情況下,他選擇不聯繫也不刪,當做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也希望你能明白他的意思,兩個人只保留原來的朋友關係就好了。

其實這種情況也很多,你要可以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大可以繼續和他做朋友談笑風生,而我覺得大多數女人還是不能做到雲淡風輕吧,所以如果你心裡忘不了的話,就不要再去聯繫他,兩個人默默走遠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第四:他比較自卑,害怕你心裡沒有他

還有一種男人,可能和喜歡的女人發生了關係,但他內心又是自卑的,他會緊張害怕,怕你只是一時糊塗,心裡根本沒有他。

同時他又怕表明心跡的話,你會拒絕她,告訴你那只是一個錯誤,那種感覺就像從雲端跌了下來,他寧願先保持這樣的狀態,也不想失去你。

等他有了勇氣時還是會主動聯繫你,希望那時你能完全接受他,那就是他最大的福氣了!



腦洞大開狂想曲


  • 不聯繫,不代表不惦記;
  • 不刪除,不代表不疏離;
  • 不屏蔽朋友圈,也可能只是一種禮儀。

一種是為工作之便或者一些商務活動而加的好友。

這類好友一般除了工作或者一些特定的活動需要,沒有其他聯繫,生活中也沒有任何交集,有些只是一面之緣,有些甚至還從未見過!但是他們卻是微信上聊的得最多的。

  • 常聯繫,不刪除,朋友圈也不會去屏蔽,偶爾還會去點個贊;
  • 他們不是我冷漠的對象,但是在工作之外彼此是疏離的。

當然這一類好友若是長時間的接觸彼此投緣,也有可能會成為真朋友。

如此,就是我說的另一種好友。這一部分好友都是生活中相熟的同學朋友和家人親戚。

這類好友反而很少微信聊天,不急的事情留個言看到了回覆一下,有事時直接就一個電話,平時並不常見面,畢竟每個人都在為生活奔波忙碌,隔一段時間相約小聚一下,閒聊暢敘~

  • 不聯繫,不刪除,朋友圈卻有屏蔽的(有幾個業餘也做微商,特意來告知過不介意被屏蔽);
  • 他們都是親密朋友,雖然平日各忙各的互不打擾,若有好事壞事卻一定惦記著會彼此分享。

所以,不聯繫不刪除不屏蔽對方朋友圈未必就是冷漠吧!

“拼命奔跑,華麗跌倒”,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跌倒後的爬起,成年人的世界更多的是坦然和從容,還有微笑著接納生活的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