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者都知道應該順勢而為,到底怎樣才能做到順勢而為?

用戶3708573157


切題回答,順勢而為分三步:第一給出自己對趨勢的定義,第二制定趨勢中入場的規則,第三制定離場規則。

給出自己對於趨勢的定義

趨勢的定義沒有標準答案,正所謂千人千浪,每個人眼中的趨勢也不同。有一個前提需要明確:那就是交易的週期。

週期:周線、日線、小時線甚至更低級別,不同週期下的趨勢不同。脫離週期談趨勢就是耍流氓。

均線:均線就是個最簡單的趨勢指標,在某一個週期下,通常用均線作為趨勢判定標準。但是不同的均線代表了交易員不同的性格。打個比方,趨勢交易都是吃魚肚子,那麼用10ma和60ma的兩個人,前者目標是吃小魚,小魚數量多;後者目標是吃大魚,大魚數量少。

趨勢的定義,不分優劣,只有適合自己與否。

制定趨勢中入場的規則

趨勢定義給出來,下一步就是制定趨勢中入場的規則。

有人喜歡在趨勢出現那一刻就無腦入場,這種方法就是保證第一時間跟上趨勢,但是有時候入場之後馬上遇到回調,就只能忍一忍浮虧了。

比如下圖鐵礦石連續三根陽線突破區間、均線排好,確立多頭趨勢,第一時間入場之後就要承受後面的突破回踩帶來的浮虧。

有人就喜歡在確立趨勢之後,再找到行情喘息的時間入場。這樣可以免於遭受到入場就浮虧的被動局面,但是可能需要花點時間等待喘息的到來。

比如上圖鐵礦石,等突破回踩之後再入場,躲過一開始的浮虧,但也有可能錯失機會。

同樣的,入場規則不分優劣,只有適合自己與否。

在趨勢結束的時候出場

既然有了趨勢的定義,那麼一旦趨勢結束,就要第一時間離場,所以離場規則相對於入場規則,更加剛性,來不得半點猶豫。

比如,如果以20ma作為多空分界線,那麼一旦價格跌破20ma,就要無腦離場。


總之,給出一個明確的趨勢定義,制定好入場和離場標準,然後一致性的執行,這就是順勢而為。


凡事金融


交易者都知道應該順勢而為,到底怎樣才能做到順勢而為?

順勢中的“勢”,有無數種勢。有10個點的趨勢,有20個點的趨勢,有100個點的趨勢,有回調趨勢,有上漲趨勢,有轉折趨勢,有主趨勢,有次趨勢,有波折的趨勢。

這個字是沒有辦法準確的定義的。

所以,我們只能自己,以自己的觀察行情角度,去定義趨勢。

比如,某人的交易方式如下:突破20日高點開倉,虧損10個點止損,盈利20個點後,保留80%的利潤。(就是盈利超過了20個點,價格回落了這20個多個點的20%就出場。比如,恰好是20個點的利潤後就回落的話,那就是盈利回吐到剩下16個點出場。)

那麼,在這個交易員眼中,開倉後,盈利了就是順勢。虧損了10個點就算他逆勢。盈利超過20個點後,繼續盈利就是順勢,如果價格回落了他利潤的20%,他就認為他是逆勢的,他就出場。

然後尋機再次交易。

在各種可能性,各種“勢”無處不在的期貨走勢中,你需要自己定義,什麼叫趨勢,什麼叫趨勢結束,並以此構造交易規則。

說的粗糙一些:你的持倉有浮盈,你就是在順勢,你的持倉浮盈在減少,你就是在逆勢。具體定義到什麼程度?

那得看你自己的選擇。

盈利的單子拿的住,虧損的單子不拿,就是在順勢而為。

各位覺得如何?


天啟量投


順勢而為,可以通俗地理解為做事要順應潮流,不要逆勢而行。但是我認為想要更好的理解順勢而為,你必須先理解這句話:“應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為”,因為這是認知的一個過程,也是我認為交易需要遵循的一個思路。

所謂的應勢而謀,我的理解就是順應形勢定下策略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事者、不足以謀一時”。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先有謀略,從全局的思維去思考,看待問題,這樣你才不會被K線形態和技術指標的假象迷惑。因為莊家經常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製造一些假象,迷惑普通的交易者,如果你能夠從全局去觀察,去思考問題,那麼你會發現你很容易的理解目前所處的階段,是吸籌,派發,還是拉昇階段,然後制定相應的交易策略。

所謂的因勢而動,我的理解是根據形勢而謀動。

當你已經制定好了你的交易策略,那麼接下來就是要判斷目前所處的形勢,也就是我理解的階段。一般主力的行為是,吸籌、洗盤、拉昇、派發四個階段。那麼此時你要先判斷,這隻股票所處的階段,如果是在吸籌階段的“右側”,那麼可以考慮買入。這就是所謂的“右側建倉”思維。因為任何一段行情的開啟都要有一個準備的過程,如果沒有一個積累期,即使上漲,我認為也不會持續很久。所以當你看到這個階段出現時,並且有明顯的主力吸籌結束的信號出現時,那麼就大膽的買入。

所謂的順勢而為,我的理解就是對以上兩個過程的總結與概括。

只有真正理解,要做到順勢而為,必須先謀策略,定形勢在先的道理。才能在交易的過程中,心中有藍圖,做到以不變應萬變;才能在交易的過程中不被莊家的各種手段迷惑,才能在交易過程中避免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行為,實現利潤最大化。

總結

我認為只有心中有知識,你才能懂得靈活運用以上的道理,否則就會成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懂得再多的道理,明白再多的理論,都也只是形而上學的理論派。真正交易的過程,還是需要基本的K線技術和量價理論去支撐的,所以建議多看書,多學習,才能更好的掌握順勢而為的理論知識,真正做到順勢而為,實現交易利潤最大化。

以上是我個人在對交易理解的基礎上,總結出的對順勢而為看法,如果你覺得對你有用,感謝點贊支持,也歡迎關注我進行更深入的交流。

每日幣勢


交易者都知道應該順勢而為,到底怎樣才能做到順勢而為?

1、大週期和中週期共振判斷趨勢:入多單還是空單。

(1)大週期多頭拐點策略:大週期MACD底部高於最近的兩個MACD底部+中週期MACD底部高於最近的兩個MACD底部=多週期多頭共振,可以操作中週期的多頭波段。

(2)大週期多頭趨勢延續策略:大週期20/60均線金交併且60均線拐頭向上+中週期MACD底部高於最近的兩個MACD底部=多週期多頭共振,可以操作中週期的多頭波段。

(3)大週期空頭拐點策略:大週期MACD頂部低於最近的兩個MACD頂部+中週期MACD頂部低於最近的兩個MACD頂部=多週期空頭共振,可以操作中週期的空頭波段。

(4)大週期空頭趨勢延續策略:大週期20/60均線死交併且60均線拐頭向下+中週期MACD頂部低於最近的兩個MACD頂部=多週期空頭共振,可以操作中週期的空頭波段。

1、順勢:順勢而為。

(1)每個時間週期都有“勢”,例如周線上漲趨勢,日線下跌趨勢,60分鐘級別上漲趨勢,15分鐘級別下跌趨勢,那麼我們到底是要順哪個“勢”。“勢”和“時間週期”是相互依存關係,您要說“勢”,那麼您就要先確定你所說勢的“時間週期”。

(2)我是怎麼確定勢的呢:兩個時間週期方向共振,確定“勢”的方向,順著這個“勢”的方向操作。兩個時間週期通常是4倍或者5倍的關係,例如60分鐘級別週期和15分鐘級別週期。單個時間週期確定的“勢”方向不穩定,兩個時間週期方向共振確定的“勢”方向比較穩定趨勢波段大概率有可操作的空間,當然如果是兩個以上的時間週期方向共振,那麼“勢”’的方向確定性更加的強烈。

若感覺有用,請點贊,評論,關注感謝大家 ,願期貨市場努力的你,早日實現財富自由


期貨指標特訓營


順勢而為其分大順勢順小勢和逆大勢逆小勢。大勢者必須具備推斷市場未來一年或幾年大致的運行方向準確率達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準確率 者。小勢者俱備推斷二天到一個月大致運行方向,方法比較簡單而且多樣多種。比較適應大多數人。大勢者必須領悟能力很強的人,而且學的比較廣博的人,具有綜合分析能力和敏捿反應能力善長沉著冷靜的心。而有些的人都是大智者。這是一般人比較難達到的高度。市場中絕絕大多數做順勢而為的都是做小勢者。還有連勢是什麼都弄不明白的。(勢)其字單一,但內容豐富特舉一二:國勢,局勢,企(企業)勢又叫行勢,技(技術)勢,境(環境)勢等等。瞭解透其一二勢不是很難,難在於透其全(全部)勢。而推斷的準確率是在於全勢熟練應用的基礎上產生的,推斷的準確率越高趨勢的走向越明確。順勢而為和逆勢而不為是行動和不行動的指令和結局。以上講了那麼多和複雜性。想要大家都理解和做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大智者能全理解,小智者半理解,餘者不理解才是正常表現。不然天下就沒有三六九等的人了。


輝193635774


順勢而為需要投資者摒棄所有的主觀分析,認清並順應市場趨向,才能將風險減到最低限度。

順勢而為三要點:

1. 順勢而為就是要認清該市場的趨勢(是升還是跌)後才開始具體行動,升市做多,跌市做空為主。

2. 順勢而為就是看錯大勢就要承認自己看錯(謙虛和認錯的勇氣),將損失減到較小的程度。所以首先要訂立止損位,且不隨意更改(自律而果斷)。

3. 順勢而為就是要拋棄迷信技術分析,過於依賴技術分析指標的買賣信號,有可能使資金遭遇被套的危險(獨立)。


進擊的以楠


在股市中,確實經常有順勢而為的說法,其實這就是“右側交易”的思維,但並不代表順勢而為才是正確的投資方式,很多時候逆向投資也能獲利,我們需要客觀的看待順勢而為的策略。

一、基本面角度的順勢而為

從基本面來理解順勢而為,就是投資那些持續增長的公司。這些公司每年營收和淨利潤都在不斷增加。那麼淨利潤的增加自然就會不斷推升公司的淨資產,公司的實際價值是不斷上升的,按照股價圍繞價值波動的邏輯來說,股價也應該是不斷上漲的。

投資這樣的公司,就是順勢而為,為上市公司錦上添花,隨著公司的不斷髮展強大而實現增值,與公司一起成長。這其實是符合大多數人的,因為一個行業的前景以及公司的盈利能力,只要花點心還是比較容易判斷出來的。

比如說,今年以來,豬肉、雞肉價格上漲,很多養豬養雞的公司,業績也受益於價格上漲而出現大幅的增長,通過判斷行業,從多方面因素分析,豬肉價格依然會持續上漲,景氣度會持續,那麼在年初時投資豬肉板塊個股,就是順勢而為。

但是這也有個缺點,就是一家公司發展很好,突然業績變臉了。而在業績變臉之前,其持續的高成長讓市場給予較高的估值,一旦業績變臉就容易帶來殺估值。即估值處於高位,業績處於高位,出現拐點,形成“戴維斯雙殺”的風險。

比如說,做碳纖維、汽車膜的上市公司康得新,前幾年業績持續增長,被稱為大白馬股,董事長提出3000億市值目標,構建了宏大的發展計劃,投資康得新也算得上是順勢而來,但突然公司爆雷,業績造假,董事長被立案調查,股價崩盤,連續一字板跌停,想買也很難賣出。至目前,康得新市值僅有124億。

與之對應的,就是進行逆向投資。一家公司業績不斷下行,當業績下滑到一定程度後,行業轉曖,出現業績低點,這個時候佈局後,業績出現大幅增長,股價也迎來大漲。這類機會比較容易出現在週期性板塊,比如鋼鐵、水泥等行業,需要敏銳的宏觀感知力。

二、技術面角度的順勢而為

技術面角度的順勢而為,主要是從交易的角度來把握。股票一方面反應上市公司的價值,另一方面也會反應市場整體強弱、板塊輪動以及投資者心理的變化。這會使得很多股票其實大部分時候是脫離基本面運行的。


比如說一家公司年淨利潤5000萬,如果按照15倍的市盈率來估值,市值應該是7.5億,但是很多這個業績水平的公司,市值都是在50億左右,而這些公司的淨利潤也並不能保持每年100%的增長,只是起起伏伏原地踏步。這說明,大部分股票是依賴於資金和投資者情緒來驅動漲跌。

那麼從交易層面來說,順勢而為就是不過多的去預測基本面的變化(可能很多人也預測不來),只是從股價波動的規律去把握。當股價處於上漲趨勢之中時,投資者天然的追漲殺跌習慣會使得股票繼續保持原有趨勢,從而在股價上漲的慣性中獲利。

這就是技術面上的順勢而為,即在股票處於上升勢中的時候參與,如何才能判斷股價是否處於上升趨勢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股票在一段時間內(比如一個月內)的不同高點連續,再把不同低點連續,當每一次的低點都高於上一次時,說明股價的重心在不斷上移,這就是一個明顯的上升趨勢,而這兩條線就是股價震盪上漲的波動範圍。

比如下面這隻股票,在2018年11月到12月之間,形成了上升趨勢,投資這樣上升趨勢的股票,就是順勢而為,直到股價重心不能再上移,進入震盪箱體格局時,可以止盈,在新的上升趨勢時參與。

還有一種順勢而為,就是在突破點參與。股價在一段時間內(比如三個月),處於箱體運行中,這個階段就是一個換手的動作,很多不堅定的投資者不了股價反反覆覆的折磨會選擇清倉出局,一旦股價突破平臺,並進行回踩箱體上沿確認,一般會進入新的上升趨勢,就可以順勢而為跟進。

比如下面這隻股票,2018年10月到2019年2月間,股價漲漲跌跌,一直在一個箱體內波動,之後放量突破,進入上升趨勢中,此時就可以稱得上是順勢而為。

同樣的,這種“右側交易”也有缺點,就是無法買在最低點,當股價形成上升趨勢時已經漲了不少,可能買入後繼續上漲賬面浮盈,但由於貪心沒有賣掉,股價開始掉頭向上快速下跌,就容易被套住。

順勢而為不但體現在買,還體現在賣。如果股票向上突破,或形成上升趨勢,順勢而為就是做多參與。而當股票向下突破,或形成下降勢勢,在不能做空的情況下,順勢而為就是選擇空倉觀望。

在技術面上,也有很多人崇尚“左側交易”,認為股價波動存在“物極必否”的規律,上漲之後會下跌,下跌之事會上漲,反覆循環。所以選擇連續下跌很久,跌幅較大的個股,在不斷低迷下跌中分批買入,一直買到底部到來出現反轉,一波大漲行情就可以獲利出局。

總結:

順勢而為主要是通過參與“上升”週期獲利,躲開“下降”週期迴避風險,可以從基本面和技術面兩個角度來把握順勢而為的機會,但這並非絕對,市場中亦有很多人崇尚逆向投資,主要還是需要自己的思維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並沒有對錯之分。


財經宋建文


股票交易,順勢則盈利,逆勢則虧損。做到順勢而為,先要弄清楚趨勢的含義,然後把握變盤的關鍵節點。

趨勢氛圍上升趨勢和下跌趨勢,橫盤震盪整理這裡暫且忽略。順勢,就是在上升趨勢形成的關鍵點位入場,在下跌趨勢形成的關鍵點位出場。

順勢,先要順應大盤趨勢。趨勢下跌,那就要空倉觀望,或者小倉位擇強勢個股短線操作,這就是順勢。

順應個股趨勢,選擇上升趨勢中的個股操作,在上升動能消失時賣出。

做到順勢,要把握趨勢的質變節點。每次趨勢的形成,都會有K線形態出現。而最基本的K線形態就是陽克陰價量雙覆蓋,也就是今日收盤價高於昨日陰線的開盤價,並且今日量能大於昨日量能。只要出現陽克陰價量雙覆蓋的形態,基本上可以說是上升趨勢的開始。當然,這一K線形態要建立在均線多頭排列的基礎上,會更靠譜。

大週期在上升趨勢中,小週期即便調整,之後也會上行。比如月線處於上升趨勢中,即便日線周線調整,調整結束後,依舊會向上運行。

把握好以上這些,在股市順勢而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股票野生交易者


幾乎所有的市場交易者都承認,在交易中貫徹順勢交易策略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操作中,能真正做到順勢而為的投資者並不多。因為當你準備做趨勢的時候,你必然要面臨多次利潤回吐。連續多次的利潤回吐,甚至利潤變為虧損,人的內心就容易開始動搖,面臨著利潤從手中白白溜走、本可以落袋為安的那些錢,卻成了黃粱一夢,誰都會後悔,誰都會難受,於是就容易放棄趨勢,最後選擇短線。

今天大溼就和大家分享一個在歐美各國中流行一種趨勢交易方法——三屏交易法:

就是利用三個不同的時間框架分析交易行情。最大的時間框架用於分析趨勢,中層的時間框架用於分析進場位置,也即是支撐阻力水平,最小的時間框架用於實施進出場。這裡面隱含了一個大時間結構制約小時間結構的思路。

比如,交易日線,就是通過周線來分析趨勢;交易小時線,就是通過周線或4小時線來分析趨勢。很多初級交易者卻幾乎只看一個時間框架地圖。

大溼建議大家經常到更高的時間框架上看一看盤面,這樣有助於大家培養順勢而為的具體能力。

具體方法大家看看下圖吧:(大溼現在基本是看兩個週日交易,並沒有完全按照三屏交易法)


用戶101293619461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所有的投資者不管是你投資了幾十年,十幾年還是剛進入市場的投資者,都知道順勢而為的道理,但是就如何找到趨勢,順勢而為,這個是投資的關鍵。有些投資者終其一生也無法準確的找到市場的趨勢,最終導致虧損累累。

市場今天就將15年投資經驗總結的精華,兩種判斷趨勢的方法,公之於眾;第1種是通過k線來判斷市場走勢;第2個通過輔助類指標ma來判斷市場走勢,通過這兩種方法,首先找到趨勢才能順勢而為。

純k線順勢而為投資法

  • 真正的高手是無招勝有招,在投資中也是一樣,能夠用純k線分析市場走勢的投資者,基本上可以認定為達到了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是很多投資者難以理解和望塵莫及的。

  • 分析判斷市場走勢,其實很簡單,也許有時候投資者自我複雜化了,所以才很難找到趨勢,社長多年的投資經驗總結出了找到趨勢的三個關鍵點:

  1. 上漲趨勢至少有三個上漲結構和兩個回調結構組成;下跌趨勢至少有三個下跌結構和兩個反彈結構組成。
  2. 上漲趨勢中連續的兩個低點依次抬高,連續的兩個高點依次抬高。
  3. 下跌趨勢中連續的兩個高點一次降低,連續的兩個低點一次降低。
  • 如上圖我們找到趨勢之後,我們再順著趨勢的方向操作,這樣盈利的概率將會大大提升,當然了,趨勢的劃分要注意操作週期的級別。


移動平均線順勢而為操作法

  • 市場通過多年操作經驗總結出不一樣的移動平均順勢而為線操作方法,短期均線取18日均線,也稱之為月線;長期均線取75日均線也稱季度線。

  •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長期均線為黃色75日均線,短期均線為白色18日均線,根據移動平均線指標來操作,要注意以下幾個特性。

  1. 當股價長期處於黃色長期均線下方運行時,我們認定為是下降趨勢,順勢而為應該做空為主。
  2. 當股價長期在黃色長期均線上方運行時,我們認為是上漲的,順勢而為,做多為主。
  3. 當短期白色均線上穿長期黃色均線的時候為金叉,金叉是股票投資順勢而為買入點位。
  4. 當股票回踩短期均線,白色均線時視為加倉點位,順勢做多。
  5. 當白色均線下穿黃色均線,股價開始跌破黃色均線的時候,視為出貨,順勢賣出。

綜上所述,社長分享了兩種順勢而為的操作方法,可以看出,想要在市場中賺錢首先要找到趨勢,找到趨勢之後順勢而為,才是你真正投資的最佳選擇,當然了,作為投資者順勢而為,不是一件多麼複雜的事情,關鍵是在市場行情當中如何準確找到趨勢並把握,這就是我們需要學習的關鍵所在,如果投資者看完此文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私下裡跟社長溝通交流,也可以留言,社長會及時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