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名駕駛人講鐵嶺故事】我和這座小城的故事

講鐵嶺故事|第10期

【万名驾驶人讲铁岭故事】我和这座小城的故事

【万名驾驶人讲铁岭故事】我和这座小城的故事

我和這座小城的故事

【万名驾驶人讲铁岭故事】我和这座小城的故事

我來到這座小城,屈指算來,已經35個年頭了。

35年前,也就是1984年,鐵嶺剛剛建市。那一年,我正在開原讀高中。父親的單位由開原的中固鎮搬到了鐵嶺。按理說,我也應該轉學到鐵嶺讀書。考慮到已經跟同學們混熟兒了,也就一直沒有轉學。

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我們家搬到鐵嶺就住上了樓房!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的這座小城裡,住樓房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了。

【万名驾驶人讲铁岭故事】我和这座小城的故事

我家住的樓房是一座外走廊的六層樓。

記得我第一次回家時,儘管十分興奮,可站在走廊上還是有些腿發軟。打那以後,每次回家的時候,都會到陽臺上去練練膽兒,也在不斷欣賞著這座小城的景象。

至今還清晰地記得,我家樓的對面是南馬路副食商場,周圍都是平房;樓下一條彎曲的街路,一直通向北市直到出城,這條街路就是現在的廣裕街。

那個時候,南馬路是這座小城最為繁華的商業區。三百貨、友誼商店、五金商店、大樓(人民)百貨、東方紅副食、以及後來的遼北大廈、銀州聯營公司,可是當時這座小城的驕傲。

除了南馬路,轉盤街東側的二百貨、曙光商店和輕工市場、小橋子市場,西側的西大雜貨店,以及露天的北市場,都是當時這座小城摩肩擦踵的地方。

這就是我當時生活的小城。

【万名驾驶人讲铁岭故事】我和这座小城的故事

1988年底,高考失利的我,通過參加鐵嶺市公安局公開招錄成為了一名交通警察。每天在路口執勤,也就有了更多見證這座小城變化的機會。廣裕街打通了,至今都是橫貫南北的一條主要交通幹道;北立交橋建起來了,進出城區再也不堵了;緊接著柴河街、銀州路、北市路、文化街、新華街…相繼拓寬改造通車。一座座居民樓代替了成片的平房,二十幾層的大廈也拔地而起…從此,這座小城有了大城市的模樣兒。

而悄然變化更大的則是我們的生活。過去從來不敢想象的私家車,早已經走進了尋常百姓的家中,天天吃餃子的生活也早已經變成了現實。

【万名驾驶人讲铁岭故事】我和这座小城的故事

《小靈通漫遊未來》,是陪伴我兒時成長的一本科幻小說。小說中描繪的高科技生活,當時讓我和我的小夥伴兒們羨慕不已。那個年代,對於我們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可如今,在這座小城都已經變成了現實:一日千里的高鐵,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足不出戶就能瞭解世界,即將到來的5G智能生活…

“雨餘塞草自綠,日出山花更紅;轍跡神州近遠,驥鳴廣陌西東”。一首當年康熙皇帝東巡路過鐵嶺留下的詩句,為這座小城增添了歷史的厚重。

著名的鐵嶺八大景,至今讓人回味無窮。蓮花湖國家溼地公園、冰砬山國家森林公園,龍首山、城子山、象牙山風景區,調兵山蒸汽機車博物館、銀岡書院享譽省內外。

“小橋子”“二鐵道門”“北市”“轉盤街”“八里莊”…這座小城曾經的“地標”,早已經淹沒在了高樓大廈中。如今,只是老鐵嶺的一個代號。

如今,這座小城正緊跟著新時代的步伐,不斷帶給著我們幸福感、獲得感。

我和這座小城的故事,還在繼續著…

【万名驾驶人讲铁岭故事】我和这座小城的故事

左洪軍,遼寧省鐵嶺市人,現任鐵嶺市公安局交通安全管理局辦公室主任,一級警督。曾先後四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全國公安文聯詩詞學會會員。

【万名驾驶人讲铁岭故事】我和这座小城的故事

總 策 劃:佟江華

監 制:顧 敏 萬 東

編 輯:林 宏 左金輝 李天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