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年轻人表达的时候,请别着急嘲讽他

昨天朋友还在感慨,现在的微博没意思了,明星们都不敢说话。

毕竟稍不留神就会成为群嘲现场,还不如乖乖地分享广告和街拍。

即使这样,也挡不住各种出丑和被群嘲的“名场面”,何况还有各种综艺真人秀。

导演选角真人秀《演员请就位》开播起就屡上热搜。

最新一期,单于小彤一个人就上了两次热搜,#于小彤不满角色台词少#,#于小彤不满陈凯歌角色分配#

果不其然,热评里一片嘲笑之声,有说他没有自知之明,有说他态度不好。

更有嘲笑他在节目里说的话,明言明语出圈的晓明哥看了都甘拜下风。

他说,“我不管”“这个妆面是我自己定的,跟凯歌导演没关系”“我知道角色不分大小,那也要分什么场合”

当一个年轻人表达的时候,请别着急嘲讽他

可是,真的有那么可笑吗?

《演员请就位》是一个甄选演员的节目。选导师环节,于小彤选了陈凯歌。

跟于小彤一起竞演的另外两个演员,一个是演过《赵氏孤儿》的赵文浩,另一个是演过《郭春天》的黄尧。

陈凯歌给三个演员准备了自己的剧本《红尘》,讲述一个戏班子的故事。

剧本是陈凯歌原创的,发到三位演员手里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了角色。

于小彤拿到的角色台词最少,用陈凯歌的话说,可以理解为装傻充愣的角色。

黄尧的戏份居中,赵文浩的角色最出彩,说白了就是这个短剧的主角。

这一点,黄尧拿到剧本的时候就说过,大家也都同意。

黄尧:“其实我们演员一看到这三个角色,一眼就能看出来,文浩那个角色是最出彩的。”

当一个年轻人表达的时候,请别着急嘲讽他

虽然这么说,黄尧并没有表示不满,只是客观地描述了一下。

于小彤却在陈凯歌面前表示,角色没有太多的表现空间,而且不能抢另外两位的戏。

后采中,于小彤也直接说,我知道这是个好剧本,但对自己的角色确实不满足。

于小彤:“我觉得这个剧本很好,唯一就是我这个角色没有张力,台词量少,内心活动又少。”

当一个年轻人表达的时候,请别着急嘲讽他

自然这种说法,遭到了“正确地”反驳。

依据是那些戏骨们常说的“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节目里,拿到最出彩角色的赵文浩也是这么说的。

话没错,但由拿到最出彩角色赵文浩来说听了就会很不舒服。

赵文浩:我觉得这哥哥不能这样,因为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很像杨颖那句,“我要是运气好,应该拿大满贯了吧。”

当一个年轻人表达的时候,请别着急嘲讽他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句话来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著的《演员的自我修养》

所以,蒋雯丽在《霸王别姬》里,靠着几句台词影史留名。

惠英红在《我就是演员》里,助演《深夜食堂》片段,以最少的戏份碾压年轻演员。

这些戏骨们影后们,一次次证明了这句表演理论,“只有小角色,没有小演员。”

可是拿到节目里来,它却是不公平的。

比如,蒋雯丽虽然出彩,但《霸王别姬》,最出彩的依然是主角张国荣。

而惠英红老师,人家本身就是导演级别的。一个大师的西红柿炒鸡蛋,的确可能好过普通人的鲍鱼龙虾。

可是赵文浩,于小彤,黄尧,他们三位都是一个级别的新演员啊。

而且这是个比赛,是个真人秀的综艺。

短短的时间里,角色本身的能量密度不可避免地会给演员带来不同影响。

当一个年轻人表达的时候,请别着急嘲讽他

表演结束,赵文浩得到了掌声,于小彤得到导演的点评表扬。

三个同水平的演员,只论演技的话,谁更胜一筹见仁见智。

然而毫不意外的,最终,赵文浩拿到了陈凯歌导演的入组资格。

当一个年轻人表达的时候,请别着急嘲讽他

群嘲的争论点,在于节目里于小彤“抢戏”。

陈凯歌虽然说:你要是能抢戏的话,我建议你抢,你要能往那里一坐就光芒四射,那太好了。

但谁都知道,这不是聪明的做法。

毕竟,比赛结果的决定权在陈凯歌,陈凯歌也一定知道每个角色的发挥空间。

在此基础上,闭嘴,并尽量在自己的角色上发挥,才是最聪明最稳妥的做法。

但是于小彤没有,为了增加自己角色的可看性,未跟陈凯歌商量自己准备了舞台妆容。

还扔出了那句群嘲的“我不管。”

当一个年轻人表达的时候,请别着急嘲讽他

年少成名加之年轻气盛,老实说,于小彤是有点任性的。

可是在一个比赛场合(而不只是为了呈现一个作品),想要吸引观众也无可厚非吧。

当一个年轻人表达的时候,请别着急嘲讽他

年轻人任性,不够聪明,甚至不那么正确。

可是当他们表达的时候,也请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的吧,而不是上来就群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