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國內網絡漫畫平臺數量眾多,從原創漫畫到搬運漫畫層出不窮,霸權也是幾度易手,但要說最早也是曾經投入最大的平臺那必然是有妖氣了,如果大家對幾年前的漫畫平臺有概念的話,八成都能想到當時鋪天蓋地的有妖氣的消息。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但是這幾年過去了,有妖氣不但沒有壯大,反而在不斷的衰落,不但在社交平臺上見不到什麼蹤影,就連它們曾經最擅長的IP改編行列裡都沒有多少它們的身影了。

有妖氣的輝煌如同一條流星一般轉瞬即逝,這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接下來我們就來好好講講。

1、成也奧飛,敗也奧飛,急於IP變現:可以說奧飛收購有妖氣是有妖氣短暫崛起的原因,也是它迅速失敗的原因,這裡面是為什麼呢,我來好好講一下。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縱觀整個國內的公司,大家可以發現奧飛這個企業是最適合和動畫漫畫平臺合作的企業,因為它不但有數條玩具衍生品生產線,同時他還是國內最早的成體系的亞文化傳播公司。

奧迪雙鑽四驅車(最早的四驅車大賽就是奧飛辦的),寶可夢衍生玩具中國獨家生產銷售權,奧迪悠悠球,可以說奧飛系的發展史與玩具電玩密不可分。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同時它也是千禧年後國內第一批發展動畫技術的企業,可以說雖然奧飛系動畫的審美和日系漫畫的審美有些許差異,但奧飛確實是國內首屈一指的ACG產業公司。

所以當有妖氣被奧飛收購後,整個行業看待這件事的觀點就跟某個互聯網公司被阿里巴巴或騰訊收購了一樣,羨慕的雙眼通紅。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奧飛收購了有妖氣後第一個大動作就是雛蜂的影視遊改編計劃,但就是這第一步就砸了,雛蜂的動畫在第一集播放後就大暴死,出現了諸多大問題(而且每個問題都是那種出一個就能弄死整部作品的大問題。),配音讓人一直無法帶入戲中,分鏡暴走空間感支離破碎,甚至還出現了警察不顧人質死活發動強攻的內容,最後整部作品就播出了六集就徹底停更了。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2016年的《雛蜂》改編手遊則是隻活了六個月,幾乎沒有什麼收入(有妖氣一直沒有公佈),而15年年中公佈的“MC計劃”中曾經大張旗鼓要做的《雛蜂》電影也無疾而終。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而這只是有妖氣無數失敗的一個縮影而已,早年有妖氣大張旗鼓的要做影視遊改編的《端腦》《雛蜂》《鎮魂街》這三個曾經的“有妖氣三巨頭”,改編的動畫倒是有聲有色,但隨後就陷入了難以變現的窘境中

而此後有妖氣就一直在進行IP改編的相關工作,連續推出了包括《開封奇談》網劇,《鎮魂街》網劇,《端腦》網劇等等等等,數不勝數。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但隨著這些改編作品的接連上映,有妖氣卻處於一種持續性失血的狀態不斷衰落下去,佔據的市場份額也越來越少。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有妖氣急於將IP變現,在被奧飛收購後更是變本加厲,前面說過,奧飛收購有妖氣就是為了將有妖氣手上的這一批IP變現,而奧飛作為上游公司,IP開發是交給有妖氣來進行的,通過有妖氣孵化IP來形成自己產業鏈的閉環,因此15年收購還在進行時就接連推出了《雛蜂》《鎮魂街》《端腦》的影視遊改編計劃,動作之大足以震動整個行業。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但奧飛和有妖氣只考慮到IP改編變現,卻忽略了新IP的孵化,將大部分資源都集中在了現有IP的開發上,結果就是有妖氣前期失敗連連,後期開發乏力,打開有妖氣的頁面一看漫畫熱門排名,五年前是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這對於漫畫作者和漫畫平臺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因為停滯不前)。

這件事情主要責任我認為依然是在有妖氣身上,作為奧飛產業鏈的一環,配合公司戰略是基本義務,但是自身急於變現,從而忽略了一個漫畫平臺該做的事,這就難辭其咎了,有妖氣在IP改編項目上走的很遠,想的也很遠,但唯一沒做好的就是自己的本職工作——開發新的漫畫IP。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這話有妖氣的人說出來太諷刺了

所以在隨後的快看漫畫和騰訊漫畫的崛起之後,有妖氣漫畫就因為缺少新生代優秀作品難以抗衡了(尤其是在前期幾個開發計劃都失敗的前提下)。

同時這兩家都暴露了一個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國內動畫業界都很致命的問題,就是喜歡技術不足外包來湊,這一點在《雛蜂》身上暴露的淋漓盡致。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如果有觀眾朋友仔細看過《雛蜂》的製作就會發現,在技術崗上幾乎沒有中國人,人設背景色指攝影全是韓國人,原畫的一畫二畫全是日本人,這是哪門子的國產動畫???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2、被流量市場與小鮮肉經濟綁架,項目脫離原目標:我在上一點中說道,有妖氣有多部作品改編成了網劇進行播放,這個操作簡直是聞所未聞。

可能有同學說,日本有很多漫畫不也改編為了電視劇並且獲得了巨大成功麼?我的回答的是,對日本確實有很多漫畫改編為了電視劇並獲得了成功,但日本的電視劇客戶群與漫畫客戶群重合度是很高的,而且日本漫改電視劇原作有許多都是帶有戀愛或言情成分的劇情漫畫,少年漫的比例在這之中十不存一,究其原因電視劇市場目前依然是以女性為主(不信的男同學可以想想自己有多久沒看過國產電視劇了)。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但《開封奇談》《鎮魂街》《端腦》《不良人》《秦時明月》等等一系列作品中有哪個原作是女性向的呢?沒有,這就是我最迷惑的一點,少年向漫畫不在少年向漫畫市場中深耕,反而去開發女性電視劇市場。

這開發出來的市場是能反饋漫畫平臺還是能促進漫畫周邊衍生物開發?(簡單來說這一輪弄下來,有妖氣拿到了一大堆播放量和評論,但是自己一點錢都沒賺到,然後有這些作品開發的女性電視劇市場又沒辦法增加有妖氣的流量。)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更不要提這一輪開發後女性向市場立刻就被快看漫畫給接手了,有妖氣和奧飛弄了前後十三招自己一點好處沒撈到,拍的越多賠的越多,雖然後來有妖氣終於想明白了該怎麼做(推出了非人哉動畫版),但大勢已去,有妖氣已經很難再去搶市場了。

這一輪操作恐怕還是因為16年-18年這幾年間流量經濟達到頂峰,有妖氣打算在其中分一杯梗,開闢全新的市場,但國內的漫畫市場和電視劇市場人群重疊率實在是太低了,而有妖氣也並不以女性向漫畫為開發重點。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有妖氣上升最快的漫畫中,女性向佔比不超過百分之三十

結果開發出來的市場全部成了別人的嫁衣,自己往裡砸了一輪又一輪的錢,新人拿不到足夠好的資源,自然會另投他處。

3、平臺自身建設有問題,會員制度設計從本質上就不適合市場競爭:有妖氣的會員設計一開始是會員通吃制度,只要充值了VIP,所有付費章節就都能觀看了,這種制度本質上是為了增加其他VIP漫畫的觀看量(漫畫更新速度很慢,只追一部的話充值VIP很不值得),但問題是有妖氣依然走的是簽約後收費的方法,在收費章節前還有一段免費章節。

結果就是會員通吃制度根本無法發揮作用,很多人到最後還是隻能為了一部漫畫去充值VIP,根本不值得,等到漫畫完結後就VIP就沒用了(因為有妖氣後續乏力,新作者出頭的太少了)。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會員通吃制度本身很難直接提升作者的收入,因為訂閱用戶的投入很難直接反應到作者收入上,對於作者的激勵用處不大。

有妖氣後來也開放了按章節收費,但只有一小部分的漫畫會採用這種模式,大部分作者依然是處於吃大鍋飯的狀態,按章節收費這個等於讓所有作者都進入到了市場競爭環節,這個數據是最實在的評估作者受歡迎程度的數據,同時也能保證作者收益。

有妖氣漫畫為何衰落至今:國內漫畫平臺負面操作典範

但有妖氣現在的問題就是,老漫畫依然佔據著榜首,新漫畫缺乏曝光度,即使開放了按章節收費也很難賺到錢,但有妖氣又不能一口氣將所有的漫畫都改成按章節收費的模式,因為還有大量的VIP人群存在,大改的話會傷害到他們的利益,所以有妖氣只能隨著時間流逝來一點一點增加章節收費漫畫的數量,不過有妖氣目前作者流失嚴重,改革是否能夠成型還是個問題。

說了這麼多我們彙總一下吧,有妖氣漫畫平臺作為國內最老牌的漫畫平臺,它將一個漫畫平臺該犯的不該犯的錯誤統統都走過了一遍,其中急於IP開發,導致無法孵化新IP的問題對於各個後起之秀來說是最有價值的錯誤典範。

有妖氣以後的路恐怕會非常難走,在奧飛打算出售有妖氣的今天,有妖氣手裡還能有多少現金流來推動平臺與作品發展依然是個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