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無術的寇準,為何能成為“北宋第一宰相”?

小末末末


寇準外號叫“寇老西”,評書演義說他一口的山西腔調,所以大家認為他是山西人。

其實錯了,寇準的先祖確實居住在山西太原太谷昌平鄉,不過到他老爺爺這一輩就移居到了華州下邽(gui)(陝西渭南)。

寇準的父親寇湘是陝西渭南人,進士出身,因屢建奇功最後被封為國公,死後追贈太師尚書令。因此寇準是陝西人,並且是“官二代”。



野史傳說寇準從小是一個花花公子、執絝子弟,真的假的不得而知。

正史記載,寇準從小天資聰明勤奮好學,按現在話說就是一個“學霸”,14歲時寫出了不少錦繡文章,15歲能詳解聖賢著作,19歲時考中進士,22歲進入仕途。(這個成績相當不錯)

從寇準這些經歷來看,不像一個不學無術之人。

寇準給人印象不好的原因我認為是他說話剛直不中聽造成的,寇準在宋朝是有名的“大嘴巴”,說話很直白且不給人留情面。對同僚如此,對皇上也是如此,有時宋太宗做錯了,寇準的吐沫星子能淹死皇上。

大家最熟悉的還是寇準貶損丁謂:

在一次宴會上,寇準原本有一把濃密的鬍鬚,吃飯時鬍子不慎沾了些菜湯,丁謂是寇準的朋友和屬下,看到馬上起身為他擦須。寇準不但不領情,反而十分惱火,當著眾人的面訓斥丁謂有失大臣之體。丁謂心中很惱火,發誓要報復寇準。



今天看來,這種做法也沒有什麼出格的,畢竟是同事兼朋友嘛。可寇準卻冷了臉,說了一句“一個副宰相,給上司溜鬚,成何體統?的話,讓丁謂在眾人面前下不了臺。

這就是寇準的不對了,從這件事可看出,寇準也就是生活在宋朝,如果他在朱元璋手下為官,我估計砍他十回都不止!

寇準脾氣不好,說話很衝,但為何能成為“北宋第一宰相”呢?

講真寇準能上位成為宰相,這還要得益於大遼的侵略。

話說公元997年,宋太宗趙光義駕崩,皇位由其子,當時的太子趙恆繼承,他就是歷史上的宋真宗。

此時遼國蕭太后乘宋朝國喪之機發兵20萬入侵,由於大宋實行“抑武揚文”的國策,即打壓武將,抬高文官地位。

宋軍將領都是臨時任用,這就造成了“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局面,再加上文官做監軍,有點“外行指揮內行”的意思。由此可以想見宋朝軍隊的戰鬥力多麼不給力。



遼軍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很快攻到了澶州城下。

澶州城是指今天的河南濮陽,當時宋朝的國都東京汴梁和澶州城僅一河之隔。

這時朝中大臣絕大多數驚慌失措,以宰相王欽若為首的“逃跑派”紛紛提出讓皇上遷都金陵,但當時只是工部侍郎的寇準卻極力反對。

他說“此時皇上遷都就會動搖軍心,皇上應該親臨前線鼓舞士氣,和將士們同仇敵愾。”

寇準說的沒錯,軍心動搖就會潰敗,他接著分析道:“遼軍遠道而來,他們不會支撐多久,孤軍深入乃兵家大忌,再說他們的後援跟不上,糧食運輸也是問題,只要氣勢上壓住遼軍,不久他們就會退去。”

宋真宗雖然很怯懦,聽了寇準一番話確有道理。此時另一宰相畢士安很讚賞寇準的看法,於是向皇上推薦寇準擔任宰相,協助皇上御駕親征,宋真宗欣然接受。



後面事情的發展果然如寇準分析的那樣,宋真宗親臨前線,極大鼓舞了宋軍的士氣。加上遼軍諸多不順,連折幾員大將,遼軍士氣低落,雙方都有停戰的願望。於是雙方坐下來簽訂了“顫淵之盟”,遼軍見好就收退兵了。

綜上所述,寇準是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極力促戰的,看似是一步險棋,實則是事物發展的必然,這符合寇準敢作敢為的性格,他能成為“北宋第一宰相”當之無愧。


秉燭讀春秋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寇準是一位非常年輕的宰相,深得百姓的喜愛,一生為國為民而且大公無私,所以在那個年代他相當於是一位典範,在人們心裡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最終也被人們稱為大臣的典範,而他能夠被推崇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點原因是中國歷史上的所有奸官都處心積慮地利用權勢陷害忠良,當時劉皇后的家人在四川老家仗勢橫行,犯了法,真宗想赦免他,但寇準堅持按國法治罪。於是,劉皇后誣告寇準,幸好他德高望重,未被定成死罪,但幾次遭貶。沿途保持著爽朗的精神。百姓對寇準也是一直保持一種支持的態度。

第二個原因是寇準做人和做宰相都能做到賞罰分明,這一點是很多人都無法比擬的,古代社會有很多官員都會為了自身利益,不去參合一些跟自己無關的事情,但是寇準遇到不公平的事都會去公平對待,而且即便是自己認識的人犯了錯誤也不會去包庇,反而比較公正,這一點也是人們敬佩他的原因。

第三個原因是統治者的推崇,任何一個朝代想要樹立典型自然離不開皇帝的支持,而且那個人必然是能夠幫助他維持統治的臣子,寇準恰好做到了這一點,在宋朝時期因為官員眾多,很多時候會有一些不好的風氣,寇準作為宰相能做到以身作則,自然皇帝是非常喜歡的,所以最終才成為了典範。


小喇叭的歷史觀


乖孩子往往沒出息,淘氣的孩子也許能幹大事!

寇準是北宋時期有名的政治家,他是三朝重臣。題主說,寇準“從小不學無數,為何卻能成為北宋第一宰相”,我想起了李雲龍的一句經典名言,乖孩子往往沒出息,淘氣的孩子也許能幹大事。其實,對於寇準而言,不能說“不學無術”,那事實是怎樣的呢?

寇準直言敢諫,為保江山社稷,立主趙恆主戰於大遼,三朝元老,朝廷上的肱骨之臣

寇準,字仲平,從小就生於書香門第。他的祖上都是名門望族,可以遠追到西周時期,可見,寇準能夠步入仕途,是有一定家庭背景的。寇凖天資聰明,又勤奮好學,十四歲時已經寫出了不少優秀的詩篇。

“不學無術”這句話不能來形容寇準,我們知道,寇準從小就是書香門第,他有著廣泛的接觸歷史、政治、文學的土壤,這也是他後來能夠官居宰輔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裡有一段寇準考入進士時的小故事。據歷史記載,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十九歲的寇凖考中進士。宋太宗選取進士,往往到殿前的平臺親自看望提問,年紀輕的人往往不予錄用。

而皇帝要面見這些進士,這就需要報出自己的年齡,有人就叫寇準謊報自己的年齡,寇準是這麼說的,“我剛剛準備要踏上仕途,怎麼可以欺騙陛下呢?”可見,寇準不光自信,很深諳官場之道。

後來,寇準因為直言敢諫,官至同平章事,位居宰輔。

關於北宋第一宰相的爭論,由來已久。其實,我覺得北宋的第一宰相,還是寇準。他和丁謂等奸臣鬥爭,換來了澶淵之盟的勝利

關於這次北宋遷都的事,寇準早就看穿了趙恆的心思。於是力主迎戰,而丁謂等奸臣卻都想著自己的家眷。

後來,趙恆親赴前線督戰,將士們士氣大造,打退遼兵,解決了這次危機。

如果後來沒有澶淵之盟,宋遼兩國還要打很久的仗,北宋也是岌岌可危。寇準審時度勢,不愧為宰輔重臣。

文/小小雪說歷史,本文原創,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小小雪說歷史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 應當指出的是,寇準不是不學無術,而是北宋學富五車著名的政治家詩人。他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北宋“第一宰相”這把交椅是不是他的歷史上沒有定論,但他從古至今備受歷代帝王推崇和人民的擁戴,這確是千真萬確的。

寇準小時候就非常聰明。七歲路過華山的時候,就做了一首詩氣貫長虹:“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俯首白雲低。”19歲就高中進士,被宋太宗稱為“我得到了寇準就像唐太宗得到了魏徵。”真宗朝三次拜相,屢立奇功,被封萊國公。後被奸臣丁謂陷害,病死雷州半島。仁宗追贈他為太子太傅、中書令。歷史上稱他為寇萊公,唱戲時都稱他為寇老西,和白居易張仁願號稱“渭南三賢”。


寇準最為人稱道的是。一是“檀淵之盟”,二是造福雷州半島。當時遼太后親率女真鐵騎進犯中原,氣勢洶洶,大有黑雲壓城城欲催之勢。以王欽若為首的投降派力主遷都,宋真宗惶惶不可終日。寇準堅決主張抗敵,他勸真宗御駕親征,最終北宋保全了領土主權尊嚴,檀淵之盟的簽訂,為北宋贏取了一百多年的太平盛世,北宋也從此成為世界經濟文化中心,寇準也一步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相。寇準被貶雷州,他沒有怨天尤人,反而指導當地居民學習中原先進文化,傳授農業技術、開渠引水灌溉良田;向群眾解說天文地理,破除巫術歪理邪說;修建真武堂,教書傳藝,讓鄉民的孩子也能讀書認字,這些措施都促進了當地經濟文明發展,也為邊境和中原融合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

寇準一生剛正不阿,忠於宋王室,體恤百姓。他多謀善斷,具有高超處理政事能力。當時就有民謠唱“要想朝廷好,就去找寇老”。他討厭官場上的阿諛奉承,著名成語“溜鬚拍馬”就出自寇準。當時寇準宴請賓客,鬍鬚上粘了幾點飯粒,丁謂就上前為寇準親自擦掉。寇準當時就斥責丁謂有失大臣大體,弄的丁謂很是沒面子。後來丁謂屢次和寇準過不去,但後來丁謂也被髮配雷州,寇準還給丁謂送去一隻蒸羊羔。寇準的僕人憤恨丁謂陷害寇準想去把丁謂殺掉,寇準就把僕人鎖在屋裡,直到丁謂遠離。這就是寇準的為人和度量。



寇準受到范仲淹脫脫王安石等歷史名人推崇,王安石曾有詩讚頌寇準“歡盟從此到今日,丞相萊公功第一。”但寇準也有他自身性格缺陷,最受世人詬病的一是性情過於剛直,最終“臣不密而失身”,功勳蓋天卻不得善終。其二是生活奢侈,茶餘飯後必得妙齡女子歌舞才能歡心。據說有個歌女唱完寇準賞賜她一匹錦緞她還嘟嘟囔囔不高興,一個叫倩桃的小妾做了一首詩《呈萊公》”一曲清歌一束綾,美人猶自意嫌輕。不知織女螢窗下,幾度拋梭織得成。”由此可見寇準奢華,正是寇準這樣奢華家風,在他之後家道迅速敗落下去,所以寇準生前是“有官居鼎鼐”,死後就“無地起樓臺”了。

寇準生前也被人譏諷不讀《霍光傳》,所以仕途屢遭坎坷。但寇準絕對不是不學無術的霍光,相反寇準詩詞都很厲害,如“瀟瀟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就是非常有名佳作。目前還存有他的詩集3卷,這說明寇準絕不是不學無術的混混,相反他是治國安邦的行家裡手,他是《楊家將》裡讓人喜歡的寇老西,他是人們懷念的忠臣。“萬古忠魂依海角,當年枯竹到雷陽。”雷州寇公祠在,渭南寇準墓在,千年不衰的《寇準背靴》依舊在唱,一句話,寇準不死,寇老西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蟬鳴梧桐


寇準,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進士,景德元年(1004年),出任宰相(同平章事)。當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圍了瀛洲等河北地區,朝野震驚;寇準反對南遷,力主真宗親征,從而穩定了軍心,使宋遼雙方訂立“澶淵之盟”。

中了進士之人被稱為不學無術?這話從哪裡冒出來的?

身為宰相,力排眾議,宋真宗聽說契丹人打到澶州城下,嚇得要跑路,陳堯叟與王欽若各自勸說皇帝去自己家鄉,寇準怒不可遏,斥責二人之後拉著皇帝一起親赴前線。

為了穩定軍心也穩定皇帝,他特意坐在城樓裡喝酒高談,讓皇帝和兵士的信心受到極大鼓舞。

這樣的人被稱為不學無術?

不過寇準一生的生活極盡奢華倒是真的,而且晚年參與到太監周懷政的宮廷政變之事。所以說寇準不學無術?這話有些太可笑.

寇準被貶永興軍,後來被啟用,臨赴京師之前,找人問詢此次吉凶.他想起曾經問過一位奇人,這位奇人名叫張詠,號乖崖。之所以說他奇是因為在他的治理下,蜀中平靜浪靜二十多年,以至於讓後者想為他著書立說都找不到理由,因為沒什麼可以記載的大事件。其實這也證明了這位奇人的能耐,不是去救火,而是讓火根本燒不起來。

  寇準曾問張詠,“乖崖,何以教準?”

  張詠回答他:“霍光傳不可不讀!”

  寇準時候真的去翻閱了《霍光傳》。

  霍光,是漢武帝劉徹的託孤臣子,乃是漢史中戰神將軍霍去病的異母弟。此人富貴終生,權傾天下,把持朝廷能夠說一不二。可他死後,霍家就被滅了族。

  可是寇準翻看完《霍光傳》,只看到書中最後一句評論--不學無術!他苦笑一聲,將書扔掉了。

  其實張詠的本意是讓寇準看這本書,要記住霍光的下場,即使權傾天下又如何?還不是被連根拔起?行走在大宋的官場,一定要小心翼翼,不要太過於暴露鋒芒,更不要樹敵太多,否則下場一定好不到什麼地方。

  估計張詠若是知道寇準這樣的態度,也是無奈。

  讓你看詹姆斯邦德007,是讓你看這小子如何身手矯健,如何的上天入地下海,你非要看他在每部電影裡辦了多少個女人,這方向就不對啊!

提問者的"不學無術"這話應該是來自於這裡吧?


縱橫無疆


寇凖,陝西渭南人,北宋詩人,政治家,與白居易、張仁願並稱“渭南三賢”。據《宋史》記載

“《宋史》:年十九,舉進士。太宗取人,多臨軒顧問,年少者往往罷去。或教準增年,答曰:"準方進取,可欺君邪?"後中第,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每期會賦役,未嘗輒出符移,唯具鄉里姓名揭縣門,百姓莫敢後期。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會詔百官言事,而準極陳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士,判吏部東銓。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準輒引帝衣,令帝復坐,事決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

由此可見寇準是一個非常有學識的人,當年宋太宗在位,一直未立皇儲,這事也一直困擾著宋太宗,後來宋太宗駕崩後,其子徳昭未能即位,後寇準回朝,並告訴皇上:“為天下選擇國君,不能與后妃、中官(宦官)商量,也不能與近臣謀劃;應選擇眾望所歸者立為太子。”宋太宗低頭想了好久,屏退左右的人,輕聲問道:“襄王怎麼樣?”寇凖心中暗喜,便順水推舟地說:“知子莫若父。陛下既然認為襄王可以,就請決定吧。”第二天,宋太宗便宣佈襄王趙恆為開封尹,改封壽王,後立為皇太子。

以上種種,足以見得寇準是一個才智雙全的男子,而且懂得邊緣控制,達到自己的想要的目的,所以個人覺得他非常有才華,不知我的解答是否能幫到你。


酒騎風


必須說下寇準可不是不學無術,寇準至少還是出身於耕讀世家。寇準祖上幾代都是平民老百姓,但是知識改變命運,家裡一直沒放棄讀書,考試。到了寇準爸爸這一輩,終於考中了狀元。但是可惜啊,生不逢時,正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時代,讀書人肯定不像武人那樣吃香,沒混上什麼像模像樣的官職。

寇準能得到宋太宗的重用,也是很湊巧的一件事。寇準剛入官場沒多長時間,就接到一次任務,讓他押送一批軍糧,前往西北前線。要擱別人身上,這可是一件苦差事,前線可是打仗的地方,而且軍糧可能隨時被劫,還有生命危險。但是寇準接到任務之後就像打雞血一樣,保持著和軍方的密切接觸,而且在前線,認真的觀察,最大可能收集到各種有用的信息,開動腦筋,思考解決邊界問題的方法。幸運的是,安全的完成這次任務。回來之後,他把自己所看,所想所思,總結成了一篇書面報告,直接交給了宋太宗,宋太宗以看這篇報告,可以說是一見傾心,從此之後,寇準就開始順風順水。

當然,寇準被重用,直至宰相之位,僅憑一篇報告顯然是不可能的。還有其他原因呢。

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寇準的家世。之前也提到了他家祖上好幾代都是平民老百姓,幾乎沒有任何強勢的政治背景,他老岳父那邊也是沒有多大勢力的小官。所以,不依靠於任何政治勢力,也沒有什麼強勢的政治背景,正是皇帝所需要的。

第二個原因就是寇準為人正直。寇準敢於在當時大聲疾呼司法不公。有一個小故事是這樣的,當時有兩個人,犯了一樣的罪,一個是祖吉,一個是王淮。結果因為祖吉上面沒有人被抄家砍頭,王淮是當時宰相的弟弟,只是被打了屁股批評教育。寇準得知此事之後,直接上樹,同樣的罪,量刑的差別卻是這麼的巨大,這是嚴重的司法不公。就算是宰相他也敢得罪。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宋太宗個人因素了。宋太宗有一個偶像,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了全心全意的向偶像學習,他甚至沉溺於角色扮演之中。既然是角色扮演,那就需要有給他搭戲的,這個搭戲的正是寇準。宋太宗多次跟身邊的人說,我有寇準就像唐太宗有魏徵一樣。這句話水平太高了,既誇寇準像魏徵一樣,是忠誠直諫之臣,又拐彎抹角的誇自己,和唐太宗一樣善於接受意見,接受批評,是一代明君。

這或許就是寇準一直能得到宋太宗信任的原因。

葛大爺扮演的寇老西兒真是絕了!


一盤拉條子


“北宋無名將,南宋無名相”這句話總結的很到位,北宋時期的名相如過江之鯽,趙普,寇準,呂端,畢士安,丁謂,富弼,王安石,蔡京……無論是奸是忠,這一串的名字隨便拉出來一個,在中國歷史上都是一段膾炙人口的話題。而寇準無疑屬於其中的佼佼者。

“不學無術”是寇準好友及同僚的張詠借用霍光的典故對他的調侃和規勸,希望他不要像霍光一般。寇準剛正不阿,剛烈直率的個性的註定了他這一生跌宕起伏的命運。寇準在太宗朝就頗受器重,少年得志的他不懂得謙抑,常常犯顏直諫,令太宗下不來 臺,與唐時魏徵倒 有相似之處,他才幹卓絕,太宗對他很是 信任,曾問他繼嗣之事,寇準 回答說,皇上選擇繼承人的時候,最好 不要問三種人,一是女人, 二是宦官,三是近臣。自古至今,近臣參與冊立新君,總是會釀成 大禍,寇準想明哲保身,隱晦的提示太宗,自己不想 趟皇家立嗣的渾水,太宗屏退 左右問他襄王行嗎?寇準說知子莫若父,您覺得他行就馬上決定。這一番談話讓太宗下了決心,襄王趙元侃從眾多皇子中 脫穎而出,改封壽王,成為皇儲。寇準也因此被拜為參知政事(副丞相),可以說真宗繼位,寇準功不可沒。

寇準的巔峰之作便是在真宗朝出任宰相時,一力促成的“澶淵之盟”。真宗景德元年,寇準剛上任不久,契丹遼國 二十萬大軍攻下 高陵,直抵檀淵,整個 宋廷被 這個消息給嚇壞了,人心惶惶,是戰是和,爭吵個沒完,寇準卻泰然自若,極力要真宗 御駕親征,穩定局勢,真宗最後是在寇準的挾持下到了 前線,果然宋軍看到皇帝,果然 士氣大振,反攻遼軍,射殺了遼軍大將蕭墶凜,遼軍潰敗,蕭太后只能虛張聲勢,給宋朝壓力,實際上要求合議。寇準不打算議和,準備收復大宋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 幽州之地。可真宗鐵了心的 要議和,派曹利用去遼營 議和,並叮囑曹利用即使每年賠款一百萬也要答應。寇準聽到了 很痛心,在曹利用離開 行營時,一把拉住曹利用的手,厲聲說“賠款數目要是超過三十萬,回來要你的腦袋。”曹利用知道寇準的厲害,費盡心機將合約訂了下來,宋每年給遼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宋真宗高興地不得了,宋遼之間的戰爭總算有了了結,這就是給宋朝帶來百年和平的歷史有名的“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的簽訂,也讓寇準的聲譽如日中天,成為名副其實的宋朝大救星。可以後 寇準被陷害,也是被小人拿“檀淵之盟”事件來攻擊,說他出於私心,拿真宗皇帝的安危來成就 自己的功業,寇準百口莫辯,當一個偉人,真的不容易。


澹臺燭滅


一個七歲就寫出“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俯首白雲低。”如此大氣磅礴的詩來的文學天才,竟然被說成“不學無術”!這事還真不是後人胡編濫造,《宋史》有記載:


張詠在成都,聞准入相,謂其僚屬曰:“寇公奇材,惜學術不足爾。”及準出陝,詠適自成都罷還,準嚴供帳,大為具待。詠將去,準送之郊,問曰:“何以教準?”詠徐曰:“《霍光傳》不可不讀也。”準莫諭其意,歸,取其傳讀之,至“不學無術”,笑曰:“此張公謂我矣。”

原來是寇準的好友張詠,給他扣的大帽子!是不是冤枉寇準了呢?我們來看一下寇準的履歷。

寇準七歲與父親登華山,就寫出了開頭說的那首詩,十四歲就有很多佳作流傳於世,十五歲就能精通《春秋》,考上進士那年才十九歲!


古代有一句話叫做:“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也就是說三十歲考上舉人,算是老的了;五十歲能考上進士,都算年輕人。二十幾歲考上進士的,就可以被譽為難得的天才,寇準十九歲就考上了!

被譽為“神童”的張居正,考上進士時二十三歲。由此看來,至少寇準算得上少年天才,怎麼看,似乎都與“不學無術”不搭界。

事實上,寇準的詩,頗具晚唐風格,現存《寇萊公集》七卷,《寇忠愍公詩集》三卷,《全宋詞》收錄了四首寇準的詩。如此成就,即便談不上大家,也不至於被說成“不學無術”吧?

不過,這是現代人的標準,按照古人的標準,說寇準“不學無術”,還真不算太苛刻的評語!


看看北宋名相榜單:李摯、王安石、司馬光、王旦、曾公亮、呂端、文彥博、富弼。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是赫赫有名的學術泰斗,哪一個都是著作等身,寇準跟他們比,就像小學生之於大學教授,確實太寒酸!

寇準三十歲就以參知政事,入閣拜相,太宗皇帝趙光義,一天看不到寇準都不舒服,弄得跟龍陽之好似的。正是由於過早進入高層,寇準失去了年輕時候該有的歷練和學習,學問被早早地丟在了一遍,只能靠幾篇寒酸的詩文充充數。

啥也別說了,對古人頂禮膜拜吧!

按理來說,寇準這類學問不入流的人,一般很難拜相,能被稱為名相,更是難上加難。但寇準就是這麼特別。


寇準第一次吸引趙光義,源於一次“拽袖子”。那天,他給趙光義進諫,由於言語太激烈,趙光義氣得轉身就走。寇準眼疾手快,一把薅住趙光義的袖子:不能走,必須聽完我的話!

敢跟皇帝動粗,除了寇準就沒有第二個。事實上,寇準薅皇帝袖子的毛病,還多次上演,弄得皇帝哭笑不得。

冷靜下來的趙光義非常高興,認為寇準有魏徵的風度,從此寇準青雲直上。

寇準的“直”,恐怕魏徵未必比得上,“直”到放肆無忌的地步。有一次以天象諷刺太宗朝不明,氣得趙光義,一腳把他踢到地方做知州去了。第二年,離不開寇準的趙光義,又把他調回京城。




寇準的膽子,大到“令人髮指”的程度,有一次他喝醉酒,竟然穿上龍袍,縱馬狂奔!皇帝也拿他沒辦法,只能以“老頑童”原諒他。

當然,寇準的名相稱謂,絕對不是靠“胡作非為”得來,他的膽氣之下,蘊藏的是忠心和能力。

宋真宗即位之初,契丹欺負大宋國喪,出兵伐宋,一路破關奪隘,直逼黃河邊。開封就在黃河南岸,一條河擋得住契丹人的鐵騎嗎?

朝中一片哀鳴,一邊倒地要求宋真宗遷都。說遷都,其實就是逃亡。寇準大聲呵斥:言遷都者該殺!他竭力主張應戰,甚至要求宋真宗御駕親征。


這個建議,把未經世面的皇帝嚇個半死。寇準連哄帶嚇,好容易把磨磨蹭蹭的宋真宗“騙”到黃河邊,御駕趴窩了,宋真宗說啥都不肯過黃河。

寇準真夠絕,他聯合殿前指揮使高瓊,半綁架似的,把宋真宗推上駕輦,用鞭子猛抽抬駕的侍衛,愣是把皇帝“綁”到前線。

事實證明,寇準是對的,宋真宗一到前線,士兵們呼聲雷動,士氣大振,還真的抗住了契丹的進攻。進退兩難的契丹人,只好要求和談,想訛詐一筆打道回府。

本來,寇準堅持不同意和談,堅決打。無奈朝中反對派太強大,甚至指責寇準拿皇帝的性命做賭注,加之宋真宗的態度,不得不和談。


和談使叫曹利用,宋真宗準他以一百萬歲幣為限。寇準卻一把薅住(寇準就喜歡薅人玩)曹利用的衣領:皇帝是準你一百萬了,但如果你要敢超過三十萬,回來我就宰了你!

事實再次證明寇準的判斷力,是多麼準確,契丹人拿著三十萬的合同,高高興興撤軍了!

宋真宗晚年,由於聽信王欽若丁謂等人的讒言,以及皇后劉娥出於個人專權的需要,寇準兩次被罷相,最後貶死雷州!

縱觀寇準的一生,他就像一杯香濃的烈酒,壯烈、清醇,讓人回味無窮。單就“澶淵之盟”,救大宋於危難,這一件事,就足以讓他名垂青史!寇準這個名相,夠味!


尋根拜祖


寇準之所以能成為“北宋第一宰相”,並不是別的什麼原因,關鍵是他既有學問,又特別能幹,而且最重要的是,寇準的“不學無術”,不是我們今天理解的不學無術,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有學有術”。

《宋史•寇準傳》載:“初,張詠在成都,聞准入相,謂其僚屬曰:‘寇公奇材,惜學術不足爾。’及準出陝,詠適自成都罷還,準嚴供帳,大為具待。詠將去,準送之郊,問曰:‘何以教準?’詠徐曰:‘《霍光傳》不可不讀也。’準莫諭其意,歸取其傳讀之,至‘不學無術’,笑曰:‘此張公謂我矣。’”

寇準成才較早,成名亦早,未及不惑之年即被宋真宗重用為宰相,聞名朝野間。張詠與寇準一樣,也是真宗時期的名臣,他性格狷介,一身正氣。張詠比寇準年長十餘歲,前輩兼學長。張詠任益州知州(治所在成都)時,聽說寇準出任宰相,便對身邊人說,寇準是個奇才,然而他“不學無術”。

寇準任相不久,在同僚的攻擊下罷相,貶為陝州知州(治所在今河南三門峽市),恰恰張詠從成都調回汴京(今河南開封),路過陝州,順便看望寇準。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雖然寇準此時有些鬱悶,但張詠的到來,還是帶來了開心。

於是,設宴款待,奉為上賓。張詠盤桓數日,作辭歸去。臨行,寇準真誠向張詠請教,張詠略一沉吟,也真誠地回答說:“《漢書•霍光傳》不可不讀。”寇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送走張詠,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翻開《霍光傳》,當讀到:“然(霍)光不學無術”一句時,寇準恍然大悟,哈哈一笑,自語道:“張詠公是說我‘不學無術’啊!”

因為不學無術在現今的意思是指一個人沒有學問、沒有本領,後人據此以張詠在嘲笑寇準沒學問、沒本領,而寇準也自認張詠是以“不學無術”教誨他,便由此斷定寇準真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

這裡張詠真是譏笑寇準沒學問、沒本領嗎?從最淺顯的層面來說,倘若張詠真是譏笑寇準沒學問,寇準會“笑”嗎?而且毫無慚色,開心一笑?顯然不是。之所以說張詠並非譏笑寇準,其實原因很簡單,《漢書•霍光傳》所謂霍光“不學無術”,並非說霍光沒學問、沒本領,是說霍光不通官場權術。而張詠所謂“不學無術”,就是說寇準不通權術、不懂折中,最終被那些陽奉陰違、耍權弄術於股掌間的奸佞排擠出朝,罷掉宰相,貶為偏遠之地一知州,此乃張詠對寇準朋友間善意的提醒,並非譏笑。

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寇準剛正耿直,從不阿諛奉承,對同僚如此,對皇帝也如此,當年,宋太宗便因寇準敢言而感慨地說:“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將寇準比作唐太宗時期敢於犯顏直諫的千古名相魏徵,既見他在宋太宗心目中的地位,更見他忠直的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