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量子糾纏是天大的騙局”,你認為這個觀點是對還是錯?

蘭天1969飛碟製造專家


很多前沿科學,根本不適合在公眾中討論。有句話: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據說在他在世時,能看懂的人全世界不超過20個,自誕生之日起直到現在,嘲諷和質疑聲甚囂塵上。直到今天,網上有關相對論的言論,深得其髓的有幾人?像相對論,量子科學,宇宙起緣及演化,都是完全超越大眾常識的超深奧理論,在貴網站上經常看到有人用常識去質疑、譏諷甚至嘲笑攻擊這些科學理論,非常可笑。一個對大眾影響極大的網站,應該用科學理論去引導、科普教育大眾,而不是取其反面。一味拿大眾矇昧去挑動和引導大眾的阿Q精神,是不是有失一個有責任感的媒體大佬的風度?


小林90134


先說量子通信,大家都知道,電報發明的時候,人們用一根金屬導線加上兩端的設備可以傳送信息。既然你搞量子通信,你能不能拋開傳統的通訊技術,靠你的量子通信傳送哪怕一個字母也行,你實現了嗎?

退一步說,你搞的是量子加密,既然是加密,自己人總得能解密才對吧,你能不能解密一下你發送的內容啊,另外你是靠什麼解密的,你告訴我,我在這邊解密,你說你那邊就知道了,這不是很好驗證嗎?你可不可以讓我試一下,你能做到嗎?

再說量子計算機,現代計算機是二進制,靠電流的通斷表示零和一的,剛開始時是電子管後來變成了晶體管及集成電路。你量子計算機是靠什麼運算的,不管是幾進制,你能不能拋開傳統計算工具哪怕進行一次最簡單的個位數的加減運算,你能做到嗎?

如果你連最基本的功能都實現不了,你不是在騙是在幹什麼?


新月荻


騙人的。不存在信息傳遞不需要時間的情況。量子糾纏根據其描述,傳遞的就是信息。

信息也是能量和物質的,信息傳遞就是能量傳遞。所以信息傳遞要用時間。

零這個量,自身表現的就是無,在無外界事物能量注入情況下,永遠是零。

比如信息傳遞,你用零能量傳遞的就是零,什麼都不會發生。如果有信息傳送,必然有能量傳送,那麼傳送時間不可能為零。

所以說量子糾纏描述已經違背了事物運動的基本規則。

零質量傳送永遠是零,不會有任何能量傳遞,也不會有任何現象發生。

以上是通過對能量本質,質量本質,慣性本質,時間本質,能量守恆等的探索得出的結論。

如果量子糾纏現象存在,現在的某些物理論需要改寫,甚至有些可能存在著荒謬論。

如果量子糾纏成立,那麼相對論直接報廢。

如果量子糾纏成立,科學將會進入玄幻層次。


力銘趣談經濟分析


覺得大部分質疑者連基本的科學素養和邏輯都沒有!他們哪怕連稍微一點的求知心都沒有,僅僅就會打嘴炮,為質疑而質疑!假如量子力學為偽,那不光是量子通訊,包括量子計算機,也成為泡沫,研究量子計算機的美帝也是白痴!而且包括大多數集成電路利用量子隧穿效應等都無可能,也就沒有現在的芯片產業!

筆者雖然談不上多理解量子論,但是到底是從各方面去了解了其理論,其現象。

1、量子理論是可以由經典公式推出的!

2、量子態是物質的內在屬性,量子糾纏是薛定諤方程和角動量守恆等公式直接數學證明的,其證明結果又反過來被千萬次實驗所證明。

3、雙縫實驗是波粒二象性實驗,不是證明量子糾纏的!各位民科以為近段遠端糾纏量子,可以通過觀察雙縫通過,來直接聯動,這是想當然的扯淡,這方面的民科就省省吧!

4、量子糾纏目前來說可以稱為邏輯糾纏,因為薛定諤概率方程和角動量守恆,概率方程“隨機”坍塌後獲取的一端角動量(自旋)可以立即知曉另一端的角動量(自旋),一端隨機坍塌後,另一端不再隨機!

5、因為第四條,所以存在量子退相干,邏輯糾纏只存在一次坍塌,不可能兩端聯動,所以量子糾纏並不能傳遞信息。

6、根據第四第五條,所以量子通訊有兩種可能,一是用糾纏量子做密鑰,加密通訊;二是用量子態傳遞信息(不需要量子糾纏),比如光量子,隨著位數提升,傳遞的信息量遠大於傳統。

7、量子糾纏可實現所謂的量子傳態,這是大部分質疑者以為的所謂的量子通訊方式。

最後再說一下目前的量子加密通訊。雖然筆者不是搞這一行的,但是筆者畢竟是理工出生,看看也大概能推測個一二。

所謂加密通訊,就是對需要傳遞的信息進行加密處理,信息+密鑰就是加密,密鑰在發送方進行加密,在接收方進行解密。

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可以有對稱性等聯繫,比如發送端用左手套加密,接收方用右手套解密。

現在左右手套這個密鑰替換成糾纏量子,就非常神奇了。

首先,量子糾纏,本端和遠端量子必然邏輯糾纏,由於守恆導致對稱,符合加密解密需求。

其次,量子態坍塌隨機,未觀測前你壓根不知道是啥密鑰。

第三,量子密鑰分發,和傳統密鑰一樣,傳輸加密數據必然要將密鑰發送至遠端。傳統的,中間被破解就破解了,截獲就截獲了,你本地端依然會用加密密鑰加密數據。量子態分發的密鑰你截獲,密鑰就被破壞了,本地端也就不能用糾纏的量子密鑰在進行加密數據行為了。所以從這個方面說,數據絕對安全。

換句話說,你無法通過中間截獲密鑰的方式進行偷取數據了。而如果你從經典信道上獲得加密的數據,想無密鑰破解?可能連發送方都未必搞清自己的密鑰是啥,因為“量子態坍塌隨機”,那麼這種破解也是基本不可能的。

唯一可能的只能是在遠端設備植入木馬,獲取分發的量子密鑰坍塌後的結果,再在經典信道上截取數據,然後加以破解……,這個難度明顯增加了太多!

目前的量子加密通訊原理應該差不多就是這樣的:

第一步、量子密鑰分發,就是分發出神奇的隨機一副手套。

第二步、本地端用密鑰(其中之一的手套)對數據加密(據說是聯合觀測)。

第三步、將加密後的數據通過經典信道傳遞給遠端(接收端)。

第四步、遠端(接收端)用解密密鑰(糾纏態的量子,已坍塌有了隨機結果)對數據進行解密。

就是這樣!


無聊就多搞搞笑


毋庸置疑,量子糾纏並非騙局。不論是從理論還是從實驗結果來看,量子糾纏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之所以不被人接受,是因為很多人無法理解其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就像當年愛因斯坦剛提出來相對論一樣,不僅沒人看懂,而且多數物理學界的權威科學家還不太承認。奈何實驗證明了一切,愛因斯坦的理論無疑是對的。



量子力學也一樣,剛開始的時候連愛因斯坦都不接受其“概率式”的運行方式,甚至為此提出來“量子糾纏”來證明量子力學還存有瑕疵。不過事後的貝爾不等式驗證,卻證明了量子糾纏實實在在的存在。這樣,不論是理論上,還是實驗上,都確確實實證明了量子糾纏現象。如果否定量子糾纏 就等於否定所有驗證貝爾不等式的實驗,也否定了量子理論。作為物理學的兩大支柱,發展了100年左右的時間,量子理論怎麼能夠說錯就錯呢?那麼多關於量子力學的諾貝爾獎得主難道是開玩笑?




屬於關鍵詞進行SCI論文搜索,沒有發現一篇研究是否定量子糾纏的。反倒是很多有關量子糾纏的實驗發在了頂級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面。也就是說,物理學家不僅沒有發對量子糾纏,反而都在研究量子糾纏。所以說,量子糾纏是實實在在的客觀存在,並不因為我們自身無法理解就不存在。


科學探秘頻道


每個人都有不擅長的事情,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在科學剛誕頭300年,要做一個科學全才還是有可能的,畢竟那時候需要學習的知識還不多。在最近的100年,尤其是最近這50年,要做到“全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了。這50年來,人類獲取的知識是過去幾千年來的總和。即使博士畢業,也只懂得自己學科裡極小領域裡最前沿的知識。



量子物理學同樣是這樣,即使是學量子力學的博士不懂量子加密通訊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更不用說一些其他專業的人士了。頭條上有幾個以“質疑”量子加密通訊聞名的人,其背景根本就不是這個專業的學者,甚至連物理學背景都沒有。有一位大學教授不光質疑量子加密通訊,甚至想推翻整個量子力學。這就是有些腦子不正常了。

科學是不怕質疑的,甚至是歡迎質疑的,關鍵是要有理論和實驗證據。這些質疑者不走正規的學術途徑進行質疑,而是在自媒體上胡說八道,這就譁眾取寵了。不得不懷疑這些人的動機與目的。



事實上,目前為止在學術界(包括國外)還沒有哪個專業人士對潘建偉院士的量子加密通信提出質疑。量子加密通訊工程也是通過了相關業內人士驗收的,筆者不相信整個業內的科學家聯合起來行騙。這同時說明技術是可行,而不是一個騙局。


講科學堂


如果說量子糾纏是騙局,整個量子力學也都會是騙局!整個物理學也會是騙局,因為量子力學已經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之一!

有些人之所以認為“量子糾纏是騙局”,就是因為量子糾纏現象太詭異,太有悖於我們的傳統認知了!而這些人又不願意去深入瞭解為什麼量子糾纏如此詭異,於是就出現了“量子糾纏是騙局”的結論。說白了,某些人不願意接收和了解新鮮事物,所以會主觀地認為任何違背現實認知的都是“謬論”!

事實上呢?量子糾纏並不是什麼假說和猜測,它只是一種現象,一種確實存在的現象,而這種現象存在的原因讓很多人不解罷了!

量子糾纏講的是一個整體性,我們不能單獨描述糾纏中單個量子(粒子)的狀態,而一旦我們嘗試去觀測單個的量子狀態,量子糾纏現象立刻消失,量子之間不再糾纏,也不會有任何關係!量子糾纏的本質就是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

所以,認為“量子糾纏是騙局”的人說白了就是不願意承認量子力學中的各種詭異特性,頑固自守地用宏觀世界的現象去衡量量子世界!

事實上量子糾纏現象已經被應用到現實中,比如說量子通信工程,利用量子糾纏現象可以給信息加密,稱為“量子秘鑰分發”,可以極大地提高信息的安全性能!


宇宙探索


講一下量子糾纏的一些特性:

1.量子糾纏是真實存在並且在科學上無數次證明了的,現在量子糾纏已經脫離科學驗證領域進入技術應用領域。現在還在質疑量子糾纏的存在與否的人都是對量子力學完全不瞭解的人。當然量子糾纏的超空間塌縮的形成過程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方向。

2.量子糾纏(量子效應)最簡單的入門級應用就是藉助糾纏光子對實現密鑰分配,量子糾纏的規律(數學特徵)保證借用糾纏光子的傳遞密鑰的過程無法實現不被發現的竊聽。這也是現在最大規模鋪開的工程。

3.量子糾纏還可以用來直接做信息傳遞,叫做量子隱形傳態。應用方法跟密碼傳遞差不多。

4.量子糾纏最讓大家期待的是量子計算機,他可以對某些經典計算機的算法實現指數加速。

5.量子糾纏在傳遞信息和密碼的過程必須配合經典通信,因為無法控制量子態塌縮的結果,量子糾纏塌縮過程不傳遞任何信息,通過經典通信對塌縮後的得到的量子態進行後選擇實現信息傳遞。監聽者可以通過監聽知道哪些量子態被使用,但因為無法無干擾監聽量子態,所以不知道被選擇使用的量子態塌縮後的結果,因而不知道傳遞的信息。

6.量子糾纏對是一次性的,因為要讀取信息,必須對量子態測量,測量就會導致疊加態塌縮,量子態塌縮後就不再糾纏。量子糾纏對不能遠程建立,因為量子糾纏本質上是基礎的物理守恆定律在做支持,兩個粒子建立糾纏必須在一起相互作用之後才可以。

7.量子計算的結果必須經過多次重複計算才能近似讀出。因為量子計算的結果是疊加態,疊加態一次測量只能得到一個結果,多次測量之後才知道系統在各個量子態的分佈。就像光子雙縫實驗,一個光子只打出一個亮點,很多光子的統計結果才給出干涉條紋。


djksi528


真正懂的大多在搞研究,沒時間打嘴仗,只有這些和我們一樣不懂的,談得像專家一樣。


寧靜的月442


前些日子被“汪傑”給科普了。所以似乎對量子糾纏和量子力學有了些“開竅”。

量子糾纏是來源於一個長久爭論的證明性實驗。是關於一對兒電子在被分開後,其中一個電子的旋轉改變是否影響到另外一個電子旋轉的改變。

就這個問題,愛因斯坦和“哥本哈根學派”的一個非常軸的科學家(名字忘了)爭論不休。由於大牌的愛因斯坦影響力太大,所以哥本哈根學派那個科學家經常是用來被嘲笑的。但是若干年後的實驗結果證明愛因斯坦錯了!兩個電子的確是相互糾纏的,而且是唯一的一對。——量子糾纏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也確確實實是真的很神奇。我僅瞭解這麼多,而且是“有鼻子有眼”的被科普證實。由於這檔科普視頻是收費的。出於“小心眼”,我就只看了這段免費視頻。進一步的科普介紹就沒錢看了。所以對於量子力學就只能自我發揮了。

我想,這種超脫力學力的作用,每個電子對兒的電子,由於其中一個改變旋轉方向,則另外一個遠隔千里(中國科學家已經將一對兒電子中的一個搬到太空上去了。可結果證明糾纏是存在的——其中一個改變旋轉方向,另外一個也跟著改變)也隨著改變旋轉方向。其間改變的“力”(已經不能稱其為力了)的力估計就成為量子力學之“力”。

這確實太特麼神奇了!但確意義重大。這意味著,一旦突破量子力學原理,世界乃至宇宙將翻天覆地。要知道一個電子的質量幾乎是“0”,如果把它定向施加能量發射,能量是“定值”,電子質量無限小——趨於“0”,那麼,根據質能方程,v——速度(即便是根號下的速度)就趨於無窮大。集合n個電子對的另一個電子一併發往另外一個宇宙空間……瞬間即到……。這要是乾點啥……。無法想象。我們就等,我等不到讓我孫子等,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必將能等到突破那一天。我只需留一句話——家祭無忘告乃翁——就死也瞑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