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京新:陳明的耐力


周京新:陳明的耐力


陳 明

1970年5月生,1993年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2012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獲藝術碩士學位。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國畫院人物畫研究所專職畫家。

2019年作品《龍潭六傑》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

2019年作品入選“第六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

2019年 作品《我們都是神槍手》入選 “第四屆江蘇省文華獎作品展”

2018年舉辦“江蘇省國畫院近年引進專業人員系列彙報展——陳明中國畫作品展”

2017年作品《我們都是神槍手》入選“第二屆江蘇省美術獎作品展”並獲美術獎

2017年 作品《甲午風雲》參加 “ 第五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 ”

2016年作品參加“金陵風骨 其命惟新——江蘇省國畫院60年·中國畫書法作品展”

2015年作品《甲午風雲》《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入選“傅抱石雙年展”並獲提名獎

2014年作品《甲午風雲》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並獲提名獎”

2014年作品《孔子》入選“全國第四屆中國畫線描藝術展”

2013年作品《江山多嬌》參加“第四屆全國中國畫展”

2012年作品《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入選“慶祝建軍85週年全國美展暨第12屆全軍美展”

2011年作品《江山多嬌》獲“2011百家金陵中國畫展”金獎,江蘇省美術館收藏

2010年作品《三國組畫》獲“江蘇省第三屆新人新作展”新人獎


周京新:陳明的耐力


龍潭六傑 219cm-183cm 2019年

--------------------------

陳明的耐力

在我的學生當中,陳明挨的批評是最多的,對他各階段的各項創作,我總有各種不滿意,所以就有各種批評。 我總覺得,陳明和他的畫裡都還潛藏著許多有苗頭的潛力,這些潛力一旦開發出來,被激活了,就能釋放出它的能量。 因此,每次他拿畫給我看,都是戰戰兢兢的,我總會橫挑鼻子豎挑眼,對他說: 構圖散了! 效果不理想! 佈局不完整! 造型不舒服! 筆頭不聚氣! 結構不到位! 完成度不夠! 重畫吧! 這麼多年來,我對陳明的創作從來都是批評遠遠多於表揚,打擊遠遠多於鼓勵,否定遠遠多於肯定。 好在陳明早就習慣了這種不斷被打擊的節奏,也因為這樣磨鍊久了,他的抗打擊耐力越來越強,總能在一次又一次被打擊後堅強地挺過來,並且一次又一次地爬起來重整旗鼓; 一次又一次挖掘自己的潛力釋放出新能量; 一次又一次換髮精神給自己和大家帶來驚喜。


周京新:陳明的耐力


齊白石 62cm×37cm 2018年

2011 年他的線描作品《江山多嬌》獲百家金陵中國畫展金獎。 《江山多嬌》畫了建黨之後的 90 位革命英烈,所有人物都在深入細緻研究圖文資料的基礎上,有憑有據地一一繪製成線描肖像,進而集合為群雕式構圖,將純粹的線條、寫實的造型、群雕式構圖與潔淨的氣息融為一體。 因為是第一次涉及這樣的題材與表現形式,需要臨時去補的功課很多,所以整個創作過程十分艱辛,反覆推敲,幾易其稿,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挫折。 而我還是手握“大棒”,從頭到尾依然扮演著找茬兒、挑刺兒、出難題兒的角色。 在這個過程中,我很欣慰地感受到了陳明特有的抗擊打耐力,以及由此而激發出的執著堅毅、挫而不餒、揚長避短、步步為營的可塑性。


周京新:陳明的耐力


胡適 125cm×65cm 2018年

2012 年,他表現建軍 85 年以來的 85 位革命軍人英烈的線描作品《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入選第十二屆全軍美展,在人物造型、線條結構、畫面格韻等方面都上了一個臺階,有了明顯進步。 2014 年,他的作品《甲午風雲》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並獲提名獎,《甲午風雲》場面宏大,情節豐富,線描為主、墨染為輔,表現 1894 中日於黃海、威海衛、劉公島、旅順、平壤等地的戰爭場面,畫面中有 800 多個人物, 20 多艘戰艦,城池、府衙、炮臺、戰馬、硝煙以及簽署“馬關條約”等場景虛實變幻,錯落交織,人物故事生動而豐富,空間關係緊湊而具寫意性。 較之《江山多嬌》和《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又有了不小的進步。

周京新:陳明的耐力


甲午風雲 238cm×198cm 2014 年

在不長的時間裡就取得了這些看上去已經相當光鮮的成績,陳明也會心生得意,也會按捺不住地嘚瑟一下,不過還好,他沒有安於現狀,在這之後,他居然變得“不安分”起來,一心想要讓自己的創作有變化,有突破,他要把埋藏在心裡的水墨寫意人物夢想抖落出來,好好料理一下,釋放自己的創作理想。 於是,陳明開始了一段水墨人物寫生的艱難跋涉,他畫同事、畫朋友、畫親戚、畫老婆、畫父母……試圖從人物寫生入手,在筆墨造型寫意表現上踏踏實實地積累一些創作本錢。從單線白描到水墨寫意,這是一個大角度的轉身,對陳明來說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四尺、六尺整紙的水墨人物寫生,與之前小筆、細線、單勾勾的白描創作相比,無論用筆、用墨還是造型結構,都會有許許多多不一樣的難題,技術難度也更大。陳明的水墨人物寫生可謂“九死一生”,在這一險象環生的探索過程中,他的認識、觀察、構思、構圖、造型、立意、筆墨、構成等方面又都經歷了無數次挫折和失敗,栽了無數個跟頭,捱了各種無情的打擊和否定。然而在吃了一番苦頭之後,竟然從他的一大堆四尺、六尺畫稿裡挑出了一批還挺像樣的寫生作品,在畫院的年展上也並不顯得寒磣。看了陳明的這批水墨人物寫生,我對他那種尚不夠紮實、穩定、明確,卻樸實、簡素、清爽的筆墨造型感覺,亦有了些許欣喜和期待。


周京新:陳明的耐力


陳明 老伴系列之一 180cm×97cm 2017年

為了準備畫院要求新引進畫家逐個彙報的個展,陳明又開始琢磨畫一批新作品,題材、材質、方法都一併翻篇,再作一次實實在在的轉身。 他蒐集民國文化藝術名流的各種老照片,用一種有色尺八屏蔴紙,以近似 “沒骨”那樣的水墨寫意方法,畫了一組全身人物肖像,人物造型、畫面意趣與水墨語言與過去的創作相比都有了全新的變化,技術更加精緻,趣味更加醇厚,語言更加穩定,整體展出之後頗受好評。 在我看來,陳明的這批“沒骨”人物創作,對他而言是一次更有質量,更有水準,更有意義的轉身,他持之以恆的進取和勇於拓展的耐力,至此有了一回比較完整、比較豐厚、比較精彩的回報。 在此基礎上,他的新作《龍潭六傑》又入選了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展。 我在為他高興的同時,也更加相信,只要持之以恆,不懈努力,他在自己選定的路上能走得更堅實,走得更精彩。

周京新 2019 年 9 月 21 日


周京新:陳明的耐力


魯迅 52cm×33cm 2018年


周京新:陳明的耐力


李大釗 125cm×65cm 2018年


周京新:陳明的耐力


楊小樓 233cm×53cm 2018


周京新:陳明的耐力


陳明 老伴系列之二 180cm×97cm 2017年


周京新:陳明的耐力


陳明 老伴系列之三 180cm×97cm 2017年


周京新:陳明的耐力


陳 明 人物 179cm×96cm 2016年


周京新:陳明的耐力


陳 明 人物 179cm×96cm 2016年


周京新:陳明的耐力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260cm×180cm 2012 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