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站城“應勢”而生——武漢首個打造“夜經濟”的商業體

W

inshang

引言

“夜經濟”如一陣春風席捲大地,僅用一年時間就成了當下最時髦的概念,以及商業地產人提及次數最多的談資。壹站城“应势”而生——武汉首个打造“夜经济”的商业体

來源 | 贏商網(ID:winshang)

作者 | 陳晶

圖片來源 | 除特別註明外,其他圖片來自壹站城

01

激活城市深夜活力 夜間成消費“黃金檔”

《夜間經濟學》作者葉丁源說:“夜經濟的繁榮能進一步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提高服務業在產業中的比重,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推手。”

越來越多的數據與研究表明,夜間已成為消費的“黃金時段”。據一份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我國60%消費發生在夜間,大型商場每天18時至22時的銷售額佔比超過全天的50%。

壹站城“应势”而生——武汉首个打造“夜经济”的商业体

與此同時,隨著交通運輸、電力供應、5G網絡等基礎項目的落地必將帶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為夜經濟發展輸送“血液”。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夜經濟就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8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被提升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隨後,諸多城市先後頒佈了相關政策鼓勵其發展。

  • 北京出臺“夜經濟13條”,通過延長地鐵運行時間,增設主要商業區的夜間班車,進一步繁榮夜經濟;

  • 上海任命了“夜間區長”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允許遊客夜間參觀上海動物園,甚至推出了24小時影院推廣計劃,豐富夜間營商場所與環境;

  • 天津計劃年底前形成6個市級夜經濟示範街區,在海河沿岸舉辦燈光表演、民間藝術表演、夜間嘉年華等,同時還將延長商場、餐飲店的營業時間。

除此之外,南京、西安、成都、濟南、鄭州、青島、長沙等城市也出臺了促進夜經濟發展的相關舉措。伴隨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空間和內容的延展,“夜經濟”的蓬勃勢頭更是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擴張。

02

越夜越精彩 這些城市商業夜間“亮起來”

說來“夜經濟”絕不是一個新鮮概念,早在1995年,英國就將發展夜經濟納入城市發展戰略,並將晚6點~早6點間的所有經濟活動都定義為夜經濟。

提出建設“24小時城市”的倫敦,開放5條為週五、週六提供全天服務的“通宵地鐵線路”,既有咖啡館、酒吧和俱樂部等傳統夜營場所,還有延長營業的博物館、圖書館、商場、超市,晚間開放的劇院、音樂廳等一系列商業活動和文化娛樂服務。截止目前,據英國夜間工業協會的數據,夜經濟佔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6%。

壹站城“应势”而生——武汉首个打造“夜经济”的商业体

回到國內,取代“夜市”、佔據夜生活主導地位的商業體,無論是場景的感官度、業態的豐富度都在創新。從一些正在嘗試的“夜經濟”商業體著手,也許能給我們找到一絲靈感,給予商業體夜生活以養分。

香港APM:最早不分晝夜的購物體驗

香港APM作為香港首個開創“夜行概念”的商場,擁有逾

170間商鋪,零售商店營業至午夜12:00,餐廳至凌晨2:00,娛樂場所更營業至通宵達旦,這是一家店鋪營業時間特長的商場,讓顧客不再受時間束縛,盡情購物休閒。

北京太古裡:Happy Hour 2.0適應更多元的夜間場景

在北京,前門和大柵欄、三里屯、國貿、五棵松被推上了“夜京城”建設前沿。

三里屯太古裡提出了“Happy Hour 2.0”概念,通過屋頂燈光搭建升級,制定了夜間停車的優惠方案,書店PageOne會開展“深夜故事會”,引入能提供正餐之餘的新餐飲品牌,鼓勵餐飲店鋪延長營業時間等一系列舉措,從燈光氛圍營造、文創活動、市場推廣、品牌組合,以及配套服務升級以適應更多元化的夜間場景。

壹站城“应势”而生——武汉首个打造“夜经济”的商业体

北京朝陽大悅城:24小時潮流空間UNI-JOY

朝陽大悅城聯手摩登天空MVM打造了24小時潮流空間UNI-JOY街區。白日,13個IN潮流品牌店鋪為年輕人提供潮流生活方式;夜晚,空間化身潮流PARTY場,晝夜交替不停,以高頻的潮流活動喚醒城市24小時的潮流文化生活。

壹站城“应势”而生——武汉首个打造“夜经济”的商业体

朝陽大悅城UNI-JOY街區 圖片來源:CEO品牌觀察

隨著武漢的城市建設與發展,經濟活躍度也在不斷地刷新著全國排名。1200家便利店、24小時書店,以及無數的餐飲小吃溫暖著這座城市。阿里巴巴發佈的夜間消費最活躍的城市排名中,武漢已躋身全國十強,其“夜經濟”潛力可見一斑。

但比起同類城市,提出夜經濟規劃又真正著手打造的武漢項目卻屈指可數。在全國大力推行“夜經濟”的風口,誰能成為“夜間消費”的先行者?

03

三大基因,助壹站城榮升武漢“夜經濟”的先行者

從優秀的先行者身上,可以看到這些商業項目對夜經濟的理解可以概括為“夜社交+夜場景”。

無縫銜接地鐵2號線常青城站的壹站城率先提出“24小時不夜城”概念,利用地鐵商業客流優勢,連接不同時段的消費需求,致力於構建“夜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武漢在夜行商業體版塊的空白,是武漢城市“夜經濟”的先驅者。

壹站城“应势”而生——武汉首个打造“夜经济”的商业体

夜歸+夜行:引爆“24小時不夜城”的消費力

商業都是“以人為本”而展開的,其商業定位更是要結合周邊複雜的人口結構、消費結構設計。“24小時不夜城”能否有自己的商業市場,首先要看周邊主力客群對它的接受程度。

從地理位置來看,壹站城項目位於快速崛起的新常青板塊,是武漢三大宜居版之一常青片的延伸部分。超過30萬常住居民生活其間,工作忙碌之後,家與家附近的商業空間就成為難得休憩場所。

壹站城“应势”而生——武汉首个打造“夜经济”的商业体

前期經過走訪調研,壹站城還發現周邊居民日常有宵夜習慣的高達68.9%,6點後超市客流量是早市的3-5倍……一系列數據的背後,反映出周邊“夜間消費”的巨大潛力與必要性。

與此同時,項目與2號地鐵線接駁與3號和8號地鐵線僅一站之隔,查詢武漢地鐵路線運行表得知,2號線首末班車發車時間分別為早6點和晚11點,零點過後仍有地鐵達到項目所在的常青城站。

為一批批“夜歸者”與“夜行者”,壹站城利用地鐵商業客流優勢,免除夜場出行的不便,通過異國美食、悅活、潮流生活、悅活長廊、歡聚天地打造社交生活秀場,豐富年輕人的夜生活,讓商家做滿24小時的生意。

BLOCK街區:激活夜之魅力,越夜越有調調

壹站城利用退臺式建築設計,提升街區內空間的通風和採光,增強整體外型的觀賞度;利用一、二層之間自然起伏的平滑曲線,達到

雙首層效果,增強二層商戶的可達性,同時賦予街區動線更多活力與動感的元素。

壹站城“应势”而生——武汉首个打造“夜经济”的商业体

從創造“夜市文化”的角度來看,以BLOCK街區打造社交消費圈的壹站城具有先天優勢。街區傳承自傳統夜市“街-道-商”的開放形態,加以現代建築美學重新解構功能與佈局,使得逛街、購物、遊樂的氛圍更加濃郁。

壹站城結合締造了入口文化展示廣場

活力廣場休閒平臺風情商業街休閒廣場五大景觀區,C區獨有的“彩虹跑道”方便健身達人來此運動,為夜跑者提供了場地,增強消費的體驗感、情景感,創造標籤式、IP化的樂享之地。

壹站城“应势”而生——武汉首个打造“夜经济”的商业体

目前,街區正準備打造全項目亮化工程,借用絢麗的霓虹燈與活潑的燈光設計,達到最佳的夜間標識效果,白天有較好的展示性,夜晚燈光亮起來,項目就是城市中一道亮麗奪目的風景線。

全時段品牌業態:掙脫“夜”之束縛,越夜越精彩

定位準確與華麗設計,已經給予了項目一個成功地開始。業態與品牌上,壹站城會如何選擇?

全天候的業態組合:考慮到周邊客群購物需求,壹站城打造了“吃貨小宇宙+親子大本營+休閒娛樂打卡地”主題空間,融合餐飲、休閒娛樂、兒童、零售、生活服務、交通服務為一體的一站式空間,構築充滿想象的跨業態消費王國。

為“夜”定製業態:除了滿足白天逛街所需兒童、零售業態之外,壹站城還擁有健身房、銀興國際影城、24小時便利店,以及偏重夜市的餐飲小吃,吸引顧客夜間來此打卡,釋放白日繁忙工作的壓力,人們身處其中輕易就能忘記時間。

鼓勵品牌商戶延長營業:為讓夜間消費的顧客享受到更全面的服務,壹站城鼓勵品牌商戶適當延長營業時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永旺超市,位於壹站城的門店將延遲閉店時間,方便夜歸城市人在深夜後也能享受“血拼”的樂趣。

- 總結 -

壹站城,作為武漢“夜經濟”商業的先行者,諸多嘗試在漢尚屬初次。

尤其是對周邊消費習慣的把握與研究,大大增加了其成功地可能性。隨著都市生活節奏加快,人們不再晝出夜伏,夜的時間被無限拉長,給壹站城的未來創造了無限可能。

壹站城不僅創造夜生活下的吃喝玩樂,而且創造了夜經濟裡的文化,打造包括食、遊、購、娛、體、展、演等在內的多元夜間消費市場,給武漢“夜商業”帶去更多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